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
- 文档编号:10387188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05KB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可以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2.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4.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5.认知也叫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
6.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7.心理师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8.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9.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10.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11.动物心理学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知觉(脊椎)和思维萌芽(灵长类)三个阶段。
1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狼孩)。
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13.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14.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5.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心理决定行为,行为表现心理。
16.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7.罗马医生盖伦提出“气质”概念,并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
18.19世纪中叶,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实验法的采用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19.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20.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1.学派(5个)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22.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
采用了内省实验的方法。
23.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在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创始人是杜威和安吉尔。
2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采用实验观察法。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5.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的心理包含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
他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超我。
27.当代心理研究的主要取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学。
28.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29.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0.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1.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观察法(更多的应用到儿童)、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个案法(长期追踪)、实验法(主测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
3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33.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34.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35.把反射活动的结构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叫反馈。
36.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37.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的。
38.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39.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40.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不受我们的控制。
41.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
42.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大脑)构成的。
43.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44.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个部分。
45.延脑,对侧传导,支持互相和心跳的中枢。
46.脑干网状结构师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47.间脑包括丘脑、上丘脑、小丘脑和底丘脑四个部分。
48.丘脑是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49.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50.下丘脑调节着内脏系统的活动。
51.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52.大脑分为三大沟四大裂。
53.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54.布洛卡,左半球的额叶受到损伤,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语言中枢,又叫布洛卡区(中枢)。
55.罗杰﹒斯佩里做了“割裂脑”的实验。
56.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7.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58.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器官的能力)
59.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阙限。
(刺激的大小)
60.感受性是用感觉阙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成反比。
61.感觉阙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阙限(强度)和差别感觉阙限(最小变化量);感受性也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62.韦伯定律
I/I=K,
I是差别阙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或者叫韦伯分数。
63.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
64.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酒香、厨师做菜越来越咸、戴眼镜找眼镜)
65.暗适应需要30分钟左右完成,对光适应需要一两分钟就可完成。
66.红光保护暗适应。
67.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
68.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69.同时对比(月明星稀,月暗星朗)。
相继对比(喝水吃药,吃糖吃药)。
70.视觉是实际刺激,肤觉是联觉。
71.一种刺激能引起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这种现象叫联觉。
(甜蜜的歌声、沉重的音乐、心酸的气味。
)
72.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73.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
听阙范围在1000—4000赫兹最为敏感。
74.听觉器官,科蒂氏器官。
75.触觉和压觉都是被动的触觉;触觉和动觉结合产生的触摸觉则是制动的触觉。
76.表示触觉灵敏度的指标叫两点阙。
77.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78.平衡觉又叫静觉,晕车、晕船是平衡器过于敏感造成的。
79.运动觉又叫动觉。
80.内脏感觉叫机体觉。
8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82.看见一朵红牡丹花,是知觉。
(名称出现一定选知觉。
)
83.知觉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84.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窥一斑而知全貌;看到结合和整体就选整体性。
)
85.选择性,把一部分物体当做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
对象和背景是互相转换的。
86.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简称常性。
(大小、颜色、明度、形状。
)
87.在知觉外界事物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
88.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89.空间知觉:
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90.距离知觉:
肌肉运动线索(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视轴辐合);单眼线索(对象的重叠;线条的透视作用;空气的透视作用;明暗、阴影;运动视差);双眼线索(出现双眼视差,选这个)。
91.时间知觉是对物质延续性和顺序性德反映。
(度日如年,时光飞逝。
)
92.机体生理变化是有节律的,这种节律往往会引起人的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节律,这种节律叫生物节律。
93.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知觉(月亮在云里窜来窜去)、自主运动。
94.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95.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96.记忆按内容可分为:
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97.记忆按是否意识到可分为: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98.记忆按能否加以陈述可分为:
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99.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它在重现时却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
(故地重游)
100.记忆:
2个过程;3个环节;4个心理现象。
101.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和再认,叫遗忘。
102.艾宾浩斯与节省法。
103.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表象。
104.表象的特征:
再现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105.表象的作用:
是从感知向思维过度的中间环节。
106.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107.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互联系。
(见笔记)
108.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109.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
11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应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111.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
分析与综合(最基本的)、抽象与概括。
112.思维的种类:
根据形态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按照探索问题的方向可以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可以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13.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114.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115.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116.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叫原型启发。
117.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准备就叫定势。
118.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语言。
119.言语活动包括说、听、写、读等几种不同的形式。
120.布洛卡中枢,表达性失语症;威尔尼克中枢,接受性失语症;视觉性言语中枢,缺陷性失语症;书写中枢,失写症。
121.在大脑里对这些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这个过程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叫做想象。
122.想象按其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23.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的例子。
幻觉则是在异常的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
124.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想象。
125.有意想象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
126.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127.睡眠和梦是特殊的意识状态。
128.在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的状态时,脑电波是β波;在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的状态时,脑电波是波。
129.睡眠有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
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梦境开始出现。
130.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31.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32.注意的特征:
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
133.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134.需要的种类:
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可以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35.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
136.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有行为才有动机。
137.动机和效果之间一般来说是一致的。
也有不一致的,如好心办坏事。
138.动机的种类: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39.兴趣和爱好都是社会性动机。
兴趣是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140.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儿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在动机;为了获得奖励而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
14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142.马斯洛认为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43.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144.情绪变化的外部模式叫表情。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145.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是与生活需要相联系的,如饿了心烦;情感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如想学习找不到老师。
146.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147.情绪理论:
“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148.詹姆士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兰格强调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和情绪发生关系。
149.情绪丘脑理论:
生理变化与情绪同时产生。
150.情绪和情感变化的四个维度:
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
151.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心境、激情和应激;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152.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153.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
154.按情绪的状态,可以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55.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156.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157.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58.意志是在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整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体现的是人的选择。
)
159.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160.准备阶段的四种形式:
双趋式冲突(“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避式冲突(“不要”);趋避式冲突(想怎样又怕怎样);双重趋避式冲突(找工作)。
161.意志品质,决定一个人的成就,是养成的。
其特点是:
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自制性。
162.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63.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164.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才能是各种能力的结合。
165.能力的分类:
按照机构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照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关系可以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按涉及的领域,可以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按照模仿程度,可以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166.能力结构理论:
①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一般和特殊的关系);②赛斯顿的群因素理论;③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167.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八个字:
①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②能力类型的差异;③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④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168.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①遗传的因素(是生物基础);②环境和教育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③研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方法。
④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可能性和现实性的问题)。
169.高尔顿是最早进行心理测量研究的人。
用的是谱系调查的方法。
170.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里品质。
171.人格的特性:
①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②整体性;③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④功能性;⑤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172.人格的机构:
见笔记
173.气质是心里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174.希波克拉底是最早划分气质类型的人。
175.气质类型学说:
①体液说;②体型说;③血型说;④激素说。
176.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①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②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③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177.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它,又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
178.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①胆汁质;②多血质;③粘液质;④抑郁质。
179.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恩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180.性格的结构(八个字):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②性格的意志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18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他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超我、自我。
182.容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卡尔特、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五因素模型。
18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心理学 笔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