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 文档编号:10923081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03.40KB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秦斌斌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
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
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
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
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
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
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
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
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
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加强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本文的教学,我力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综观全文,《荷塘月色》其实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文章的普遍意义之所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抛开具体的写作背景分析理解),亦即人类的三个心灵家园。
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
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
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
但现实世界又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超脱的。
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现实终须面对。
《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
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
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其实就是作者的理想世界)。
而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有的资料把这在文中的体现概括为“荷月世界”),她常能使我们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得到暂时的排解(比较明显的反映在中学教材中的古有柳宗元、苏轼等)。
清净、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
文章结尾,作者在怀古思乡中背手踱步、踯躅徘徊,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之中,“轻轻地推门进去”““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步感知课文;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集中写“荷塘”写“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 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
在过程中要求(板书):
(1)在重要词语(特别是生字新词)下面做上标记(第二课时时检查)。
(2)在作者集中写“荷塘”与“月色”的段落边做上标记。
三、 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
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5、6自然段(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是4、5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学生可能会取“荷塘月色图”、“荷塘图”等等,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
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
各自有什么特点?
景 特点 修辞 (板书)
荷叶 —— 圆形舒展 —— 比喻
荷花 —— 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妍媚多姿 —— 比喻、拟人
荷香—— 若有若无、轻淡飘渺 —— 比喻、通感
荷波(荷叶) —— 凝碧 —— 拟人、比喻
流水 脉脉(形容流水无声而似有情意) ——拟人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
例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
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
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
“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
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
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引导学生理解,并且完成上面板书。
4、赏析: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
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
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
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
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
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例:
你的耳朵在侦察,
你的眼睛在倾听,
你的指挥棒上
跳动着你的神经。
(艾青《小泽征尔》)
以耳当目,以目当耳,视觉、听觉互换,正写出指挥家高度专注如痴如醉的神态,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
小结: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
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
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赏析:
师:
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
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
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 “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
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
(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
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
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
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
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
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第一种观点:
这一自然段只是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杨柳、树色、远山、路灯光以及声音,从文中看不到描写月光的句子。
第二种观点:
虽然这一自然段写了许多除月色之外的景物,尤其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树,但如果没有月色的衬托,景色就会截然不同。
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正是在这样的月色之下,才能有如此独特的感受。
例: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扬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分辨得出”这一句。
设想如果在白天的光线下看这些树,肯定不会有一种朦胧凄迷之感,只有在月色之下才会产生“阴阴的”感觉,才会“像一团雾”。
3、小结: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
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
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
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4、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
淡淡的-喜悦-哀愁
结束语: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蝉蛙如此“热闹”,“我什么也没有”。
如此美丽的月色,如此让人陶醉的美景,却也难掩作者心中的哀愁,是什么,让作者的心情如此复杂?
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品读1、2、3自然段;2、朗读课文原文;3、理解文章情感内容的普遍意义。
一、复习(7分钟)
1、 全班齐读文章4、5、6自然段
2、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小煤屑路 蓊蓊郁郁 独处的妙处 袅娜 脉脉的流水 倩影 踱着
二、品读第1自然(10分钟)
1、女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讨论:
“心里颇不宁静”“渐渐”“迷迷糊糊”“悄悄地”等词句的理解。
引导学生明确:
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
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
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
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
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
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小结:
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3、第一段小结:
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一个“忽然”,引出了下文。
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
“悄悄”出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板书]:
缘由:
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三、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10分钟)
1、男生齐读课文第2然段;全班齐读课文第2然段。
3、 第二段点拨分析:
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
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②周围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
“森森”“淡淡”。
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③整段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衬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问题设计:
作者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
(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明确:
实写沿塘的曲径;实写树木。
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幽僻”,是虚写;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
[板书]: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虚实结合
4、小结:
第二自然段,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
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四、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18分钟)
1、请学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第3自然段,并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
引导明确:
第1句:
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
第2、3、4句:
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
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
第5句:
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
小结:
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在现实世界的苦闷跃然纸上。
第6句: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
[板书]:
自由(淡淡的喜悦)——(苦闷)
小结:
第3自然段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
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3、延伸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月下的荷塘和荷塘月色是十分美好的,是令人陶醉的,但是作者在第二部分的末尾还是写道,“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作者用他的笔描绘出一个清净、自由的世界,我们姑且称之为“荷月世界”(板书),在这个世界中,作者不宁静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宁静。
是什么让作者的内心不宁静?
(要求学生回答),是现实,是“现实世界”(板书)
“荷月世界” “现实世界”
揭示文章的普通意义(我认为,在教学中可抛开具体的写作背景,只探讨文章的普遍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
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
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
清静、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不管什么原因,现实世界总有许多让人无奈之处,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自然的哺育,在精神上也能从大自然中寻求到依托。
当我们有困惑、有苦恼的时候,当我们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走走,去大自然中走走,不也能愉悦身心吗?
朱自清先生以洋洋笔墨、细细笔触和浓浓深情,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清静、自由的“荷月世界”,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
我想,这也是这篇文章成为名篇为人们所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作者在喜悦中,还是难掩心中的苦闷。
结束语:
有没有一个世界,一个自由、美好、幸福的世界,一个没有忧虑、没有烦恼的世界?
我们明天继续学习《荷塘月色》!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总结课文
【教学设想】出示问题后,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明确。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情况:
全班同学齐背课文4、5、6自然段 (5分钟)
二、讲读第三部分 (20分钟)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7、8、9自然段)
2、问:
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板书]:
联想: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
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①引导理解诗句: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
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
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
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
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
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
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
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②引导明确:
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
(文中:
热闹、风流)
4、《西洲曲》的理解
《西洲曲》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
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
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
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
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
(相亲相爱)
5、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 自由幸福 快乐美好 相亲相爱 [板书]
析:
一幅“江南采莲图”是作者笔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
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首先应是无忧无虑的,于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
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
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
“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幸福莫名。
在理想世界里,心灵与心灵更应是相通相惜、相亲相爱的。
“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者,怜也。
怜即是爱。
“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
但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似乎每个现实世界的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
小结: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
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
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总结全文(20分钟)
1、 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5分钟左右)。
朱自清通过《荷塘月色》告诉我们:
我们人类的心灵栖居在三个世界里,它们分别是“现实世界”、“荷月世界”、“理想世界”。
首先是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是人类心灵的长居之地。
现实世界一方面为人的身心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心灵中一切苦闷、烦恼、不得自由的源头。
在《荷塘月色》中,“家”就是现实世界的象征,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意象化。
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
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
于是作者“忽然想起”了“总该另有一番样子”的月色下的荷塘,由此作者的心灵开始进入了“荷月世界”。
“荷月世界”又是怎样的一个心灵世界呢?
清净、自由,是荷月世界的最大特点。
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作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作为心灵的第二栖居地的“荷月世界”,除了清净、自由之外,还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的暂时性。
人类心灵在这一世界的栖居,只能是暂时的,它必定要回到永久栖居之地——现实世界。
荷月世界颁发给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荷塘 月色 教学 设计 新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