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docx
- 文档编号:11088674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87KB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docx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201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一、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
1、简述、简要述评、简要评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概述、试述
(1)“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
“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
“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评价:
评定价值高低。
(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
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与评价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
历史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
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2)说明(表明),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如2005年江苏卷工业化题第②问“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此外,“说明”有时相当于“表明”的意思,或相当于从所给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有时题目直接用“表明”)。
例如:
1995年高考三大发明材料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就相当于问“表明了什么?
”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
此外还有阐述、分析的含义。
指出:
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
★“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
★列举(举出):
一个一个的举出来。
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3)“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
一是要求“简”,就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亦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为止,否则是面面俱到或简而不要。
例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写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就行了。
当然写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必须先回顾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政治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进行归纳、提炼,书写虽然简单,但思维过程并不简单。
而学生往往拿到题目总是力求在头脑中直接想出答案(一般很难做到,除非是史实直接再现),一旦想不出就会将记忆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盘托出或想起老师“多多益善”的谆谆教导后,一开始就盲目的下笔如有神,结果长篇大论、离题万里,即使有那么一些沾边的内容也因为卷面拥挤、不清楚而成了水草中隐匿的小鱼。
2、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在历史试题中意思相近,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
体现是某种性质或者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
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险象。
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现象的东西,觉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
表现,则是就历史情况、历史事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的表现。
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
……。
“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3、结合、联系、据、依据、根据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
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
一般设问的形式是“联系(结合)……,分析/说明/评价……等”。
在这类设问中,“联系”、“结合”也可以换成“据”、“依据”、“根据”,题意并为发生变化。
联系(结合)的对象,在历史题目中实际上是以之作背景和依据而存在的,用以说明或论证或阐述后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题中要求“结合(联系)”的内容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都是答案所在,但前者要简明扼要,重心应放在分析/评价/说明的事物而不是联系(结合)的对象。
例如:
“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
此题要求答出英国在700年间的“经济”、“阶级关系”、“议会”、“政党政治”四个方面的变化,但前两个方面是次要的,后两方面是主要的;同时后者以前者为背景、依据,两者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
因此,此题答题内容虽包括四个方面,但不能分别将四个方面的史实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须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先述前两个方面的情况,后述后两个方面的情况,才符合题目要求。
★“结合”题要注意“结合”后面与之搭配的求答词的不同。
4、背景、历史背景、原因、社会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基本原因、条件、前提条件、前提和条件。
(1)背景:
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一般是指一历史事物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实际上包含了原因、条件两方面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 历史背景”与“背景”本质是一致的,在这里“历史”并无实在意义。
(2)原因:
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因素。
一般是回答“为什么”,也就是必要性;
原因有一因和多因之分,多因又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之分,甚至在主要原因中还可以分出最主要的原因和“决定性因素”。
对于这些相关概念的内涵如果没有准确清楚地认识,不能区别对待,肯定会出现严重失误。
一般地说,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都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
在这诸多原因中,历史发展的客观因素(一般指历史条件)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人们促成事物发展的主观努力)则是主观原因。
“主要原因”和“主观原因”大相径庭,它是指在导致历史事物发生的诸多原因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这种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有时还不止一种,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又可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
在众多原因中,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
“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历史客观规律的要求。
一般应在经济基础、社会性质、阶级本质中去寻找。
★尽管‘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都反映都反映了人们的历史认识(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根本原因”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例如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的分析,就应该从农民起义不可能获得成功的理论高度来加以认识。
这样才能透过“中外反动势力绞杀”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所以,“根本原因”揭示的是事物实质。
“根本原因”不同于“主要原因”,但某些单项组合选择题的设计,也有将“根本原因”并列为“主要原因”的情况,这是应该注意的一种特殊情况。
在这种设计中,“根本原因”本身的性质并为改变。
“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因果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物,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往往是指导火线之类的原因。
如西安事变的直接原因是张、杨不愿意打内战,要求抗日,与坚持内战剿共的蒋介石发生了矛盾;而事变的根本原因则是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原因”与“社会原因”、“基本原因”其实也是一回事。
(3)条件:
影响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
一般是回答“有什么”,也就是回答可能性。
在历史试题中,原因和条件含义基本接近,二者分列时,其含义又基本相同,甚至可以互相替代。
当然,这也是不是绝对的,如“抗战为什么能胜利?
”等,原因就不仅仅是“必要性”。
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较为明显,略有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革命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
“前提”,本来是指推理中已知的判断。
前提条件,也就是先决条件,若干条件中主要条件。
前提和条件,实际是指主要条件和其它一般条件。
★解答历史选择题,一定要区别题干中这些相关概念的内涵,明确考察的指向,这样才能减少失误。
5、目的、直接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
“目的”是指当时人们在进行某一历史活动时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实质上也属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
目的或目标可能是多样性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主要目的”。
目的有近期、长远之分,一般将近期而又明显的目的称为“直接目的”,将终极的、实质性的目的称为“根本目的”“根本目的”一般是从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例如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其直接目的在于分割王国的封地,而根本目的则是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分析根本目的要求作深入的思考,它往往反映了我们的历史认识,揭示的是本质问题。
例1 (2000·全国卷)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克服严重的自然灾害 B.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
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解析: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即按照实际情况降低工农业指标,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建立国民经济新的平衡。
而工农业指标过高正是“大跃进”运动的错误的具体表现,所以尽管这一方针有助于克服严重的自然灾难、有助于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但起着主导作用的目的则是为了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故答案为D项。
例2(2000·上海卷)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解析: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途径。
显然,史实A、D不是其所要达到的终极结果。
史实C项并存于苏俄的其它经济政策中,主要反映了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特点。
通过比较,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项。
5、比较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事件或概念辨别异同。
这种题一般可分两类:
一是在题目中规定了比较的项目,就要按题目规定的项目(也包括顺序)作答,例如: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等远航在目的、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二是在题目中没有规定具体的比较项目,这样题目难度就加大了许多,先要在头脑中按历史事件的前(原因、背景、条件等)、中(过程、性质、特点等)、后(结果、作用、影响等)顺序回顾出各自的内容,然后进行提炼、归纳,最后按异、同进行分类作答,这样作出的答案既全面又层次清晰。
6、分析 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与“综合”相对。
7、经过 过程、经历。
一个历史事件的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
8、状况(情况):
情形。
例如“试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就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特点和影响。
9、现象 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
历史试题中“现象”、“表现”都指历史史实或情况,回答时要将与其前面限定语相关的史实(或情况)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
10、特点 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通俗地讲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因此回答一个历史事件的特点,就要把同类事件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例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就要把它与早期革命的法美相比,这样就可以找出:
一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掌握革命的领导权(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二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具备)。
(特征:
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11、焦点 比喻事物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
如“改良派和革命派论战的焦点是什么?
”
12、性质、实质、本质
性质:
是事物所具有的特质,即此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实质:
是事物、问题的实在内容。
二者都有本质的意思。
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从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就可抓住一点苗头来。
性质着重于区别,定性于是什么,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
如“战争”的性质,需要着重谈战争的正义性、非正义性(侵略性、反侵略性)等;“革命”的性质,就要从当时的社会形态出发,看革命动力和革命对象,看斗争纲领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哪个阶级谋利益等,最终要确定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实质:
本质。
它是指事物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着重于寻根,着眼于固有。
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如俄国1861年改革,就其性质而言,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表面看是对农奴的解放,就其实质而言,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
有时候就问题来看,性质和实质会合二为一,实质就是性质,性质就是实质,完全可以替代。
如“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无论其性质还是其实质,都是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
13、效果、结果、后果(主要结果)、成果(最重要的成果)、成绩、结局
这类用词,其实都是指某种事物、某种力量、某种做法、某种态势、某种因素产生或发展的阶段或是最后状态。
但在使用的范围,表达的感情色彩以及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区别。
结果、效果,使用最广泛,是中性词,可指好的结果(效果),也可指坏的结果(效果)。
如“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以及结果如何?
……”(1995年)
后果,最后的结果。
多用在坏的的方面,但在高考命题中也不完全如此。
例如,简述法国二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
这里就不能用“后果”。
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如何?
后果怎样?
在这一题中用“后果”就要比“结果”好。
一般情况下,结果可以代替后果。
结局也可以说是中性词,可以是好的结局,也可以是坏的结局,在这点上与结果相似。
但是,结局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最后的政治(或军事、或经济)态势。
14、作用、影响(直接影响、重大影响)、意义、地位
这类词在历史试题中,用得较多,而在历史教材中则用得更为频繁。
作用:
对人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效用。
影响:
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意义:
价值;作用。
(价值:
积极作用)
地位,是历史事物在社会关系中或历史变化中所处的位置。
就其适用范围来看与意义相当。
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
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试题中,回答“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
反两个方面去考虑(即积极的和消极的)。
如此看来,三者的意思大致差不多。
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回答的内容范围就要大得多,大凡涉及意义,一般都包括性质、作用、影响、结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
教材关于意义的叙述,基本上也是如此。
而在高考试题中,却不一定是这样。
……(在高考)历史问题中,意义、影响、作用,三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15、经验、教训、失败原因、认识、启示
这类词,就其主要意思来说,都是人们从实践包括成功的实践、失败的实践中得来和知识。
经验,是实践成功后得到的认识。
教训,是从实践错误或失败后得到的认识。
二者的区别在于经验是指成功的东西,它有推广的价值,教训则是指失败的东西,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供后者借鉴。
回答“失败原因”和“教训”内容基本相同。
认识:
本来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即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反映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和内部的联系的认识。
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
……。
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才行。
启示:
启示,是人们受某种历史事物的启发指示而有所领悟,其特点是由此及彼。
16、基本、根本、主要
基本:
根本的、主要的。
根本:
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的、重要的。
主要:
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二、对一些疑问代词的理解
1、是什么:
指具体的有条件的现成的东西,不能凭自已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编造或杜撰。
如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
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方面和“是什么”相当,所不同的是只不过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来一个颠倒,问法明显,回答时容易掌握住中心,如,什么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另一方面相当于名词解释,着重点是需回答一个事物或词的定义或概念,条文性没有第一种解释原因那么强烈。
例如,什么是“明治维新”?
3、为什么:
是询问原因和目的,要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对题目的仔细阅读,充分理解题意;作答时可充分利用课本中概括性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
例如,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在历史回答题中,分析论证题常用“为什么”作提示语。
4、怎样:
询问性质、状况、方式或情况等。
在历史试题中,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的句子中间时,一般是问原因和经过。
例如,“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
”这就要求答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和经过,再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
”。
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的句尾时,就要结合它前面的词义来确定所答内容。
例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怎样?
这题答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即可。
5、哪、哪些:
哪是疑问词,哪些是哪的复数,不止一人一事如此;读题时若漏读“些”字就会使答案不全而失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专题 复习 高中历史 词语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