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务重点大全.docx
- 文档编号:11118684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57
- 大小:70.72KB
公共财务重点大全.docx
《公共财务重点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财务重点大全.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财务重点大全
⏹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4879份资料
⏹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4879份资料
1、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
公共组织是与私营组织相对的概念,是现代社会一种极为重要的组织形态。
2、公共组织财务管理: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公共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务制度及财经法规,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对公共组织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及使用所引起的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并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3、专用基金:
专用基金指非营利组织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是非营利组织拥有的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住房基金、医疗基金和其它基金。
4、经常性支出:
是指政府组织为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资金耗费,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
5、账务检查:
是财务检查的一种工作方法,又称作会计检查,它是对公共组织的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由于公共组织的一切财务收支都要反映在一定的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上,通过凭证、账簿、报表的分析检查,就可发现问题,查明真相,实行有效的管理。
6、库存现金限额,是指公共组织为保证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向银行提出申请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后,保留的库存现金最高额度。
7、公共组织支出:
是指公共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
8、事业基金:
是指非营利组织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可由非营利组织自主调配使用,包括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
9、公共组织负债:
公共组织负债是指公共组织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用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10、增量预算法:
这是公共组织编制预算最普遍的方法,是以当年预算的具体数字为基础,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和计划期各项业务的可能增减变动情况来确定下一年度预算比上年预算的增减变动额。
因为这种预算方法是以现行预算为基础并预测变动量来编制的,所以称为“增量预算”或“减量预算”。
11、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就是指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组织,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的非企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依法进行登记,并经法律、法规授权或政府组织委托进行公共事务管理,被称为“准公共组织”。
在西方,又被称为非政府组织或第三部门等。
12、预算外资金:
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13、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14、财务分析报告:
是对公共组织财务活动过程进行分析之后,将分析的结果加以整理、归纳和概括而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是财务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既有助于各有关方面了解、掌握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状况,又有利于公共组织进一步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5、公共组织预算,是指公共组织根据公共事业发展计划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它包括政府组织的单位预算(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和非政府组织的单位预算(国有事业单位、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非国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执行不同的预算制度。
16、留本基金:
是指资产提供者特别限定保留本金仅以其投资收益(利息)安排支出的基金,主要存在于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
17、事业收入: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专业业务活动也称为“主营业务活动”,是指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专业特点所从事或开展的主要业务活动。
辅助活动是指与专业业务活动相关、直接为专业业务活动服务的活动。
18、零基预算:
对于任何一个预算期,任何一种费用项目的开支数,不是从现有的基础出发,也不考虑目前的费用开支水平,而是一切从零出发,以零为起点,即以无费用、无服务、无成本、无收益作为预算的起点,从根本上考虑各费用项目的必要性与规模。
19、公共组织财务清算:
指公共组织由于发生划转撤并等原因,需要终止其业务活动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公共组织的财产、债权、债务及有关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清查和处理的行为。
20、定员定额:
是指确定公共组织人员编制额度和计算经费预算中有关费用额度标准的合称,是公共组织预算编制的依据和财务管理的基础,是最主要的单位财务管理规范。
定员定额管理是制定、控制、管理定员定额工作的总称。
定员即定编,它是国家编制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规定的人员编制和定员比例所规定的人员指标额度。
定额主要是指确定预算的经费开支定额,即经费预算定额。
21、固定资产折旧:
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22、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对公共组织的财务活动及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监察和督促,包括对它的全部收支活动或某一特定方面的监督。
财务监督的目的在于规范公共组织的财务活动,使其在规定的轨道上正常、有序地运行。
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监督的基础。
23、财务报表:
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用一定的财务指标体系总括反映一定时期公共组织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告文件。
它是根据公共组织账簿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加以归类、整理、分析和汇总后编制的。
第一章公共组织概述
1、何谓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有何特性?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
公共组织是与私营组织相对的概念,是现代社会一种极为重要的组织形态。
公共组织和私营组织在本质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性,公共组织的特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公共组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
第二,公共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
第三,公共组织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
第四,公共组织的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并受到高度监督。
第五,公共组织的政治性倾向以及行为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第六,公共组织的目标不易计量及责任的多元化。
2.我国的公共组织如何划分?
在我国,公共管理既包括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又包括行使某种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的公共管理。
相应地,公共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就是指政府以外的其它公共组织,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益性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的非企业单位。
非政府组织依法进行登记,并经法律、法规授权或政府组织委托进行公共事务管理,被称为“准公共组织”。
在西方,又被称为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等。
3.公共组织与企业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组织由于在性质、任务、资金运动方式上与企业不同,两者的财务运作方式截然不同。
(1)公共组织一般不提供物质产品,即使有些单位提供,但也是作为知识、信息、技术的载体来提供的;而企业是通过提供物质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的。
(2)公共组织进行业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追求直接的经济利益;而追求利润是企业从事业务活动的根本目标。
(3)公共组织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资金,出资者不要求投入资产的回报,也不准备收回资产,但对资金的使用有限制性;而企业的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的,主要来源于社会投资者的投资和贷款,资本金的增值性体现了企业投资者的利益。
(4)公共组织的各单位都要编制预算,一方面是通过预算取得国家的拨款,另一方面是通过预算有效的分配和管理资金,预算内容和编制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具有强制性;而企业的预算的作用和效力显然远远不及公共组织的单位预算。
4.我国非营利组织有哪些类型?
各有何特征?
非营利组织是指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是相对于私人部门而言的,指处理社会的各种公共事务、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部门。
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公立非营利组织和民间非营利组织。
公立非营利组织即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非营利性、提供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投资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
社会团体具有非营利性和民间性两种基本的组织特征。
基金会须以公益为目的;基金会基于社会捐赠的资金而设立。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特征主要有:
不以营利为目的;
以进行社会服务为其业务;
初始财产主要为非国有财产;
举办者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不包括党政机关;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民事主体地位,包括个人、合伙和法人三种。
5.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有何财务特征?
政府组织的职能作用在于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组织在财务上有其明显的特征:
1)政府组织业务活动的目的是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并无直接经济目的。
2)资金供应渠道单一,不具有营利性、增值性,但具有限制性。
3)预算具有强制性。
4)资金管理权受限制。
从财务方面看,与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相比,民间非营利组织具有如下特征:
1)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2)资金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并非为了取得经济回报。
3)资金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4)资金和财产的提供者是以民间的身份出现的。
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以生产精神产品和从事社会服务活动为主,同时也存在投资、筹资活动以及附带的一些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
1、公共组织财务活动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公共组织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预算资金收支活动预算包括公共预算和公共组织预算两种,其中,公共预算也即国家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收支计划。
它既是履行政府职责,反映执政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抱负的计划,同时又是限制政府收支的手段。
公共预算不仅直接反映出政府的收支情况,往往还间接地反映了政府的职能与任务。
公共组织预算是各公共组织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计划,依据定员定额和收支标准编制的计划期内的财务收支计划。
它是国家预算的基础,是国家财政部门和公共组织之间预算资金缴拨的依据,也是公共组织开展各项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
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及检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预算外资金中的相当一部份是凭借政府职能实现的,所以,预算外资金属于政府资金,资金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它不是有关部门或单位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由财政部门通过财政专户统一核算,集中管理。
经营活动公共组织资产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资金来源的非直接性、资金使用的服务性与非增值性,决定了公共组织资产的非经营性。
但是,很多公共组织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增加单位收入,在保证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的需要,不影响正常事业计划完成的情况下,往往利用闲置的场地、房屋、设备等依法开展经营活动,从而将这些非经营性财产转作了经营性财产。
这些转作经营性使用的资产,与企业经营资金一样,一旦进入经营过程,就开始了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并将实现利润,然后还要按一定比例将利润在国家、公共组织之间进行分配。
在这个资金循环过程中,同样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支,这些资金收支活动,便是公共组织的经营活动。
上述三个方面的财务活动,不是相互割裂,互不相关,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其中,预算收支活动是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履行职责,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重要保障。
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是财政预算的补充,对正确处理和调整中央和地方、国家与企业、国家与职工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经营收支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公共组织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善公共组织经济条件,增强公共组织活力,使各公共组织逐步走向市场的一种有效途径。
上述三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共同构成了公共组织的财务活动。
2、公共组织有哪些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各公共组织在组织和管理本单位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有关各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公共组织的各种资金收支活动与有关各方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公共组织的财务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与政府的关系。
这主要是指公共组织与政府之间预算资金及预算外资金的上缴下拨所形成的资金分配关系。
公共组织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其实就是它与财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公共组织与财政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着国家与其职能部门之间财政资金上缴下拨的关系。
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这主要指公共组织与计划、银行、物价、审计、劳动及税务等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
各公共组织是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执行单位,而各级计划、银行、物价、审计、劳动、税务等部门是和预算外资金管理有关的部门。
与上下级单位的关系。
上级单位作为公共组织的行政领导部门,与公共组织不仅存在行政及业务领导关系,还往往存在着密切的资金往来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上下级单位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与内部各单位的关系。
公共组织内部各单位指的是公共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
这些部门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与职责,彼此分工协作。
在实行内部经济核算制的条件下,各部门常常是既有相对独立的资金收支活动,彼此间又有着密切的资金往来关系,相互之间要进行资金结算。
公共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这种资金结算关系,体现了公共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
与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关系。
这主要指公共组织向本单位工作人员支付劳动报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公共组织要按规定的工资等级和标准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按规定的开支标准支出奖金、福利开支,还要按规定的补贴标准支付出差补贴、下乡补贴等。
与其他各有关方面的关系。
这主要是指各公共组织在开展工作,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与其他有关各方发生的资金往来关系。
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概念是什么?
有何特点?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公共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务制度及财经法规,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对公共组织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及使用所引起的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并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政策性强
以预算管理为中心
经费来源的无偿性
涉及面广
类型多样化
4、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公共组织财务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公共组织理财活动质量的基本标准,是公共组织财务实践、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行为导向,公共组织的一切财务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而进行的。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努力增收节支,合理安排支出结构,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
5、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有何任务?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任务是:
依法筹集并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对公共组织的各项财务活动实施有效的综合管理,具体包括:
第一,加强公共组织预算管理,保证各项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二,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三,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四,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五,按规定及时编报决算,如实反映公共组织财务状况。
第六,加强财务分析与财务监督,保证公共组织各项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6、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规范。
它来源于财务管理工作实践,是在公共组织理财实践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并且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行为规范,是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标准。
它反映着公共组织理财活动的内在要求,对于规范各类公共组织的理财活动,防止各公共组织自行其是,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第一,依法理财原则第二,勤俭节约原则第三,量入为出原则第四,效益原则
第五,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原则第六,责任性原则
7、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所研究的是资金的分配筹集、使用及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是否有利于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和国家政权建设,是否有利于社会财力的充分利用等问题。
具体来说,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主要通过公共组织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对公共组织各项财务收支计划进行管理。
它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中心。
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指的是对公共组织预算以外的其他计划进行管理。
公共组织各项计划与预算一起,约束着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方向和规模,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收入管理。
收入管理,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对收入的方向、项目、范围、标准、用途、手续办法及收益分配进行的管理。
支出管理。
支出管理,主要是根据制度规定和批准的公共组织预算,按现行的开支标准和有关法规,对支出的项目、范围、标准进行管理,敦促各公共组织合理、节约使用资金,少花钱,多办事。
定员定额管理。
定员定额管理主要是通过公共组织人员编制和各项定额的制定、执行和检查,对公共组织人员配置,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进行管理。
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对公共组织的各项资产的取得、保管、使用、储备、维修、报废及清查盘点等,制定管理措施,加强管理,以保证公共组织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充分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做到物尽其用。
负债管理。
负债管理,主要是对公共组织的各种借入款项、应付款项、暂存款项、应缴款项等进行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是指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制的公共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对成本开支范围、开支标准进行控制,对公共组织生产经营和服务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税金和收益情况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分析、考核,以便公共组织合理安排和节约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改善经管管理,为事业发展积累资金。
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主要是针对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投资目的的不同,对投资的项目、规模和投资的报批程序、投出资产的评估、投资收益的核算等进行管理。
净资产管理。
净资产管理是对公共组织各项净资产的来源、提取、使用、周转和分配等进行管理。
财务清算管理。
公共组织财务清算管理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资产、经费和收支状况的清理,清算中各项资产盘盈、财产损失和资金转帐清理核实及清算后财务处理和资产的处理。
它对于加强公共组织的财产物资的管理,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财务报告管理。
公共组织财务报告管理主要是对财务报告的内容、格式、编制方法、报送时间等进行管理。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
它是根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各种有关资料,对公共组织一定时期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过程和财务收支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和评价。
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是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对公共组织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监查和督促。
它包括预算监督,收支情况监督,资产管理与使用监督,专用基金、专项资金和周转金监督及其他方面的监督。
上述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其中,预算管理是中心,收支管理、定员定额管理是基础,财务分析是手段,财务监督是保证。
为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各公共组织应按国家方针、政策、财务制度和财经法规的规定,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本公共组织的实际,确定一定时期的管理目标和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管好、用好各项资金,以保证公共组织各项事业计划的完成,促进国家政权建设。
8、什么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法律方法、行政方法和经济方法?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法律方法、行政方法和经济方法。
法律方法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通过制定、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对各项财务活动及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方法。
公共组织运用法律方法进行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进行的。
法律方法具有权威性、稳定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行政方法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通过依法利用行政权力,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采取命令、指示、布置任务、指令性计划等形式,对各项财务活动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方法。
行政方法由于使用了国家行政权力,所以具有强制性、权威性、速效性和直接性等特点。
经济方法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利用经济杠杆,建立利益机制,调节经济利益关系等方法,对公共组织的各项财务活动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方法。
经济方法具有引导性、自动自律性和间接性等特点。
9、常用的公共组织财务预测方法有哪些?
财务预测是各公共组织财务人员根据历史资料,依据现实条件,运用特定方法,对公共组织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所作出的科学预计和测算。
财务预测是财务决策的基础,是各公共组织编制财务计划的前提,还是各公共组织组织日常财务活动的必要条件。
财务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可靠性,直接决定着各公共组织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决定着公共组织财务计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定性预测法,亦称为非数量预测法,一般是在缺乏完备、准确的历史资料的情况下,由公共组织领导、财务主管及其他有关专家根据过去积累的经验,利用直观资料,依据个人主观的判断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对公共组织财务的未来状况和趋势作出预测的一种方法。
定性预测的预测效果较多地依赖于专家或预测者的知识、经验及分析判断能力,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但是,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若运用得当,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意见交换法”、“类推预测法”、“理论推定法”、“专家调查法—德尔非法”等,都是定性分析法。
定量预测法,亦称数量预测法,是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充分揭示各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建立经济数学模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财务 重点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