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汇报材料.docx
- 文档编号:11370627
- 上传时间:2023-05-3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56KB
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汇报材料.docx
《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汇报材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汇报材料
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自主中体验成功
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汇报材料
前言:
作为一名一直在一线工作的老师,今天有幸在各位专家面前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我感到非常荣幸。
围绕自能高效课堂这一主题我从个人思考、具体做法、取得成绩、下步打算和存在困惑五个方面进行汇报。
希望各位专家、领导不吝赐教,多多批评指正。
谢谢!
一、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我的个人思考):
新课改从03年就开始了,今天“沙龙”,明天“联研”,不断变换的名词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理念的转变,更是教学方式的改变。
“教着教着,不知道怎么教了;上着上着,不知怎么上课了。
”这使很多教师都感到迷茫和不解。
在“繁花渐欲迷人眼”的课堂上,如何能找到教育的本源呢?
特别是近两年来“自能高效”课堂的闪亮登场,更让我们在风头浪尖上感受到震撼和波动。
因此,我一直思考:
什么样的课才是自能高效的?
高效指的结果。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
具体讲,要以尽量少的时间和师生物化劳动,靠提高课堂40分钟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要以教师、学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本,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简单点说:
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
自能指的是方法。
自能(自主性)学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
为什么说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呢?
(一)现实社会中传统的被动适应式教学与人本化的发展需求渐行渐远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学就是一个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传递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或权威的代言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操纵、控制着学生的学习,决定着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等问题。
同时对学习结果的考察也非常单一,它以学生接受知识的数量为唯一的指标,而没有考虑到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程度及所获得的知识对学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如对分数的追求就体现了这一方面。
这种单向传递的教学就是人们所批判的“壶杯”(即教师要有一壶水学生才能有一杯水)教学,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这种仅“在颈部以上”(大脑)发生的学习是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
因为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
这种教学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问题:
首先,造成了教学的巨大浪费。
教师所教的知识不能内化为学生个人意义的材料,因而是无效的。
其次,它使学习成了一种让人不堪忍受的痛苦。
现实被动的、机械式学习使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学生的天性受到了摧残,如夸美纽斯所说,学校成了儿童心灵的屠宰场。
(二)自主性学习是对被动适应式学习的超越,它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也是现代的教学理念。
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在教学中解放学生,让他们的独立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内部潜能得以释放,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虽然提法各异但都反映了对学生主体尊重的这一思想。
我认为自主性学习的内涵可以这样描述:
它是一种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不是被训练或灌输得到的,而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主动的建构形成的。
自主性学习的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即学生能够自我激发内部的学习动机,自主地选择、组织、建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内容与环境,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情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
二、具体做法:
(一)引领学生快乐学习,解决想学的问题。
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良好的态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基础。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轨迹,有的人成为单位的中流砥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的人牢骚满腹,总以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所获┉┉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
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决定我们呢?
我想是“态度”!
正确看待学习,是端正学习态度的前提。
对待学习,古人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
学习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通过学习可以促进人的成熟、可以提高人的素质。
同时学习是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学习态度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那些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的小学生,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
相反,而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无用的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多,学习成绩也差。
而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受挫折的耐受力,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密切相关。
例如,一个认为学习很有意义,喜爱学习的学生,当他(她)在学习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阻力,即遇到挫折时,耐受力就高,表现出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相反,一个认为读书无用、对学习本来不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遭受失败时,耐受力就低,往往表现出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
作为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
那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责任教育和未来教育。
让他们明确学习的责任和意义,并用美好的前景鼓励他们,帮助他们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古今中外,凡有成绩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
科学家丁肇中用6年时间读完了别人10年的课程,最后终于发现了“J粒子”,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华人。
记者问他:
“你如此刻苦读书,不觉得很苦很累吗?
”他回答:
“不,不,不,一点儿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
因为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因为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
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要探索的东西。
”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教师的教学、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者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关。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来培养学生兴趣的:
1、积极期望。
对学生要多鼓励,让他们对自己搞好学习有信心。
2、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
在学习之初,帮学生建立小的学习目标,通过这些小目标的实现来一步步实现大目标。
3、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可以对他进行一定的奖赏,达到什么目标,就给什么样的奖励。
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奖励一朵小红花、减少一次家庭作业、周末自主作业等。
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学生的行为,有助于他们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
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二是能修正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
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比如查找生活俗语的由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会学问题
1、培养学习习惯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
“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是提高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更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前提。
因此,实施“自主学习”还得注意反复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我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边圈、点、画、记、批,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
古人云:
“不动笔墨不读书”。
“动笔墨”、“做记号”,就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圈点勾画。
圈点勾画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提醒自己读书要用心,要用脑思考,以加深印象,帮助记忆。
在平时的阅读指导中,我让学生使用一些常用的符号作标记。
例如:
..生字、难字;△△关键词语;∽∽好句、佳句;【】重点段;/自然段中的层次;//分段标志等等。
随着阅读的深入,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但圈点勾画不能太多,满篇都是记号等于没有记号。
(2)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遇一生字新词或不甚理解的词,都要求学生首先通过查字典自己尝试解决。
我经常鼓励学生勤翻工具书。
可能部分学生往往懒得去做,还需要我们切实检查,才能收到实效。
(3)培养预习的习惯。
大纲指出: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
”课前认真预习包括自学生字新词,思考课后问题,提出疑难问题等。
让学生明确:
学习一篇课文,并不是从老师讲课开始的,而是从学生的预习开始的,预习充分,课堂接受知识快,反应快。
因此,每学期,我都要上一至两节的预习指导课,并结合作业纸着重教给这些方法:
(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对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查读,要求边读、边想、边记,力求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分好段,写好段意。
(三)根据课后问题,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含义较深刻的句子,不易理解的句子。
(4)培养学生勤于独立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结合我区的读书成长册,指导学生采用列提纲、做摘录、写心得体会等方法做笔记。
(5)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爱读书的典型人物,推荐优秀书目,扩大阅读面。
鼓励学生用好班内图书角,利用中午时间,学生自由阅读。
“学习是个积累,要下功夫。
”课文(范文)是例子,仅仅通过这一篇篇例子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2、教会学习方法
有人说:
“我们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正像我们不能带领他们走遍世界每个角落,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正像我们能指出他们迈向我们尚未走过的道路。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动用科学方法自主学习。
(以自能读书为例)
自能学习更要注重学法指导。
自能学习强调以自学为主,这样学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地渗透学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掌握学法。
同时,指导学生在探求问题的正确答案时,回顾并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学法,尝试运用。
学法指导的内容涉及字、词、句、篇的学习,因文而异(因教材的不同特点而异),因需而异(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而异),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而异),注意阶段性,有序性和渐进性。
学法指导主要在课内进行,我从以下三条途径入手:
首先学生的直接揭示;其次是教法的转化;然后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的点拨引导,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归纳出操作的基本环节。
(2)归纳学法,迁移运用
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地实现学法的迁移,使自学能力再提高一步。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篇章之间、段落之间、层次之间往往存在相同因素——或内容相关、或结构相似、或语言相近。
每遇见这种情况,教师都及时让学生总结规律,用学习前一部分的方法学习后一部分内容。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解决学好问题。
1、引导自我管理
尝试自我管理我想对于孩子们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制度,无疑是让他们的天分得以发挥的制度。
我班在3年级之后,学生水平就达到了23个班级的前列,并且稳居第一,在课堂改革大潮中不断取得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所有经历过的学生都知道,那就是一种鼓励创新、平等、放权的文化。
这种文化表面上看似乎是无为而治,但实际上是要求管理者用“学生愿意被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员工”。
这种文化如同一道招牌菜的秘制酱料一样,有了这个秘籍,班级就获得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内在动力。
曾经有一个学生告诉我:
“我不认为所有的人都适合您的工作方式。
适合它的人会非常开心,不适合它的人会无所适从,因为没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他一语道破了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成员必须学会有效的自我管理。
我班的“自我管理”模式,导致了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
管理任务分散在每名学生手中,同样散落的还有每个人脑子里的创意和经验。
这种无人管理的状态意味着两点:
其一,每个人必须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其二,必须学会与他人的沟通,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虽然并行班级对我班丰富多彩的文化充满憧憬,但其文化的根本,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
这种自我管理、积极主动的文化需要时间来慢慢培养。
在班级建立的初期,因为要专注习惯养成,我们并没有充分地发挥这种精神。
随着组织结构的稳固和班级水平的提升,我开始担心是否能够复制自己追求的创新文化?
我不断告诉学生,班级是一个学生当家的班级,管理方式是自下而上的,通常最主要的沟通是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而不是学生与老师之间。
这就意味着很多事情都需要同学们积极主动并自己作出决定。
但我发现,有的学生还是根深蒂固地习惯于老师发号施令,习惯于遇到问题问老是,有了问题找老师解决。
我不厌其烦地在班内部传播“当家作主”的理念,但我们发现,这样的理念无法靠抽象的概念深入人心,尤其对于那些沉浸在“被领导”的惯性思维中的学生,他们以为这只是如同装饰品一样的“空话”。
我决定用实践的方式来帮助推动这种学生做主的观念。
有一次,一个学生跑到我那里抱怨,“教室里垃圾桶太少了,每次打扫卫生都不够用!
能不能帮助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我想,这真是一个好机会让学生学会自己当家作主,于是她告诉她:
“对不起,这种事情你应该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她一听很是吃惊,觉得自己已经发现了问题,并且报告了问题,这在一般的学生,已经很是积极主动了,现在竟然还让自己去解决,是不是有点过分啊?
可是这就是我班,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意见,但是条件是谁提意见谁负责解决。
这不但让学生有了主人翁的精神,还摈弃了很多班级中牢骚一堆却无人解决的恶习。
我指点这位学生直接去找后勤部门的主任,第二天,教室里就多了一个垃圾桶,学生要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
我后来对学生说:
“就是要‘逼’这些学生,每件事情都要学会自己提出,自己解决!
有些人认为我不愿意帮助他们,但其实我是在训练学生积极主动的习惯。
”后来,我每次都用这个例子教育学生,学会在班内积极地生存和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
在如何表达自己的要求的故事和这个类似。
有一天,一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孩子不想跟同位一个桌了,想调开。
面对六年级的学生家长,我当面就告诉她:
“这件事不应该你提,让孩子自己告诉我”。
之后,我专门对这位学生进行了教育:
自己遇到的问题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依赖父母,这是其一。
其二,你为什么不想和同桌一位,她犯了哪些错?
你有错吗?
对于你的离开对她有帮助吗?
调开之后能解决问题吗?
想好之后开诚布公地谈谈,看能不能解决?
或者想一想其他更好的方案……”
慢慢的,学生开始敢于表达自己并学着捍卫自己的权利。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在一年之后,学生有权利选择更换自己的组长。
在我推出这个制度后,我帮助一个小组更换了组长,而学生也通过这件事确认了自己拥有的选择权。
随着班级管理制度的健全,学生逐渐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声音。
在08年底,一个学生兴奋地来到我的办公室说:
“老师平时的民意调查太枯燥了,而且没有问出我们心中真正的问题。
我想作个补充调查,你会支持吗?
”
看到学生现在不仅开始有积极性,而且还能主动帮助班级作民意调查,我非常高兴:
“去做吧。
作这个调查,首先老师不参与,也不干涉,但是结果出来以后,我希望能从中理解大家希望我做的事情!
”他听后,兴高采烈地离开了我的办公室。
最后,他发动了所有的学生来参与这项调查。
这份调查做得十分生动。
下面是调查里面的两个问题:
在班级里最开心的事情是(可以多选):
读书619%讨论问题655%写作文09%思考425%
回答问题27%睡觉177%上网133%
在教室与同学面对面聊天221%在餐厅吃饭212%
玩游戏159%参加体育运动248%
在班级日常学习里最痛苦的事情是(可以多选):
被老师找去谈话18%忙死了257%写作文327%
问题讨论27%与同学的意见不一致124%
没人可以谈心35%被同学/老师误解35%
从这种“非官方调查”中我得到很多启发。
于是,基于这个调查,我采取了几个措施,例如主动推动“20%时间”项目、增加小组之间的交流、每周例行一次小组会议、建立一个班级论坛让学生畅所欲言等等。
但是,这个调查最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这些措施上,而是让学生看到了他们自身的影响力,而我也以身作则地证明了我决心在班级打造和谐文化,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之中,并通过逐渐试探与摸索营造出敢于自我表达的氛围。
自我管理的机制就这样被不知不觉地建立了起来,如天方夜谭般无为放任的管理方式也在这样神奇地发挥着作用。
这次的“非官方调查”还让我发现,我班的学生长大了,他们身上充满了积极主动的朝气,他们已经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做“20%时间”学习了。
所谓“20%时间”,就是可用80%的时间来学习,而另外20%的时间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想法、灵感来提高自身能力。
“正是因为可以进行自己喜欢的学习,才让学生产生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正是在这样放松的状态中,学生的各方面才能才会逐渐展示。
“20%时间”,并不是真正掐算你是否真的把一周中的一天用于学习,它不是僵化的形式,它代表的是一种自由、创新和思考。
让学生享受思考和创造的乐趣。
我们都相信,这20%时间的背后代表的是200%的激情。
即使有时他们的回答和我的想法不一致,我也不阻止他们。
因为我知道,在创新的领域,“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
”这句话背后的意义。
推动“20%时间”的其中一个阻力来自其他任课老师们,他们有时把学习安排得太紧,学生无法进行创意思考。
于是,我决定“从源头抓起”。
我告诉学生,以后考核学习成绩,其中一项就是评学生的“个性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了解了我对“20%时间”的重视。
2、建构学习小组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这就需要解决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摆正“教和学”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间的关系。
我在课堂中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此。
在我们班,权利最大的不是班长,也不是学习委员,而是组长。
如果把我们班看做一个大“家”的话,那么,一个个小组就是一个个小“家”,我把全班分成五个组,我是大家的“家长”,小组长就是小家的“家长”。
我把每个小家庭的家庭成员进行均衡,使他们在各方面都势均力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之后,我通过班会课和开展各种活动让他们认识到每个“家庭”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整体。
并且这个“家庭”一旦形成不再更改。
组内可以换组长,可以搞改革,但组员不能脱离家庭:
学习、值日、活动……他们永远在一起。
心理的定位,让他们具有了团队意识。
不管开展什么活动,他们都能献计献策,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
其目的是:
(1)自由发表意见,锻炼表达能力。
学生课堂参与形式多样,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效率,改变少数尖子生唱主角的局面,我总是在教学的关键处,重点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
因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会消除畏惧心理,乐于发言,乐于读书
(2)互相启发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指通过阅读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技能。
由于每个学生的这种技能存在着差异,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帮助和学习,就能相对地平衡这种差异,使原来对这个问题根本无从下手的差生通过点拔、启发、讨论,也能大胆举手发言。
(3)合理分工合作,体现主体地位。
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必须建筑在学生个体学习的基础上,没有个体切实的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浪费时间。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组长至关重要,他们必须经常培训,教会他们如何组织协调小组的学习、如何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如何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等。
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包括小组讨论和组内朗读课文。
讨论内容一般是需要通过互相启发来扩展思维的“多维性”问题;需要通过反复推敲才能准确把握的“聚焦性”问题,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有统领全局性的问题;需要通过共同协作来提高学生效率的集体性作业。
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不是局外人,要加强讨论过程中的巡视,包括观察、检查、指导和搜集信息等。
(4)组间展开竞赛,促进主动自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习好为目标。
教师则根据合作小组的总体再现进行奖励,学生是因自己与过去比较而获奖励。
心理学家格拉塞博士强调:
教室里的学习应当充满乐趣,否则学生就不肯下苦功学习。
因此,我设定小组积分表,让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使全班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你追我赶的局面。
这样一来,就使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对那些学习动机、毅力、责任心相对较弱的学生会产生积极的群体压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也能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
如:
为了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多为小组加分,许多同学就在课前进行自学(有的在组长带领下):
轮读课文,进行正音、评价;围绕课后思考练习对课文进行质疑问难;精读课文,分析体会写作方法等。
三、取得成绩:
我的信念:
学习成绩只是一种表象的结果,而学习能力才是伴随一生的能力。
1、作业改革
保底的基础性作业
自主的展示型作业(见我班的博客:
永远的2003)
作业表格设计(见附表1)
2、丰富多彩的活动(图片)
3、各类学生作品(图片)
4、学生音像资料(综合实践课)(小组合作学习)
四、下步打算:
恋恋不舍地送走了可爱的学生,又新接了一群二年级的小不点,教着教着,脑海中便有些许模糊的困惑:
语文教学“以教材为本”,一篇课文没完没了地咬文嚼字两课时甚至三课时,一学期只局限于教材30多篇课文,几百个生字,而结果呢?
优秀率、及格率上去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到底体现的如何?
我发觉:
“以教材为本”像一道紧箍咒一样束缚了教师的灵性,束缚了孩子学习语文的快乐。
当我们乐此不疲的默默耕耘时,我们甚至累得忘了我们的初衷,忘了我们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学的目的。
学习语文,归根到底就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体会语言文字优美内涵,然后通过大量的语言积累、阅读感悟来达到最终能运用准确的、恰当的、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逆向思之,语文教学的本源在于对中国语言的正确运用与良好表达,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丰富的语言积累和阅读感悟,这种积累和感悟来自于大量的有效阅读,大量阅读的保证则是适当的识字量,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学生兴趣与能力的适时与不断提升。
于是,我又开始了我的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
即进行适当的课程整合。
我的主要做法分三步:
快速识字、大量阅读、自由习作。
具体的课堂结构变革是:
课前预习:
(课前铺垫)
1、解决本单元拼音、字词等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基础课)
1、整体感知单元课文内容。
2、教会学生梳理知识的方法。
第二—四课时(精读课):
精读课文各一课时,略读课文并一课时。
第五—八课时(写话、习作课):
基础知识的应用练习,含作文教学三课时。
第九—十一课时:
1、结合单元相关主题进行大量阅读。
(摘抄、背诵、积累、拓展课)
2、预习下一单元。
注1:
①基础课按内容所需,要有层次。
②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地说可以分作下面四个步骤: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精读课文,教师要提炼出单元重点、精讲课文设计一到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课文,切实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略读课文,集思广益,解决重点即可。
③拓展课。
阅读的篇目(在阅读篇目的选编上,采取学生自主、教师推荐、教材接轨相结合的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拓展)。
教师在进行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教学 能手 评选 汇报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