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保健与传统养生2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142794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680.17KB
气功保健与传统养生2Word下载.docx
《气功保健与传统养生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功保健与传统养生2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气内收”不是指功法中某一套路或某一架势,它是空劲气功的理论组成部分,它贯串在空劲气功的全部功法中,是在长期锻炼中逐步形成的。
“外气内收”也不是什么神秘和事,简单地举个例子:
根据中医理论,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是由于关节受了风、寒、湿三气形成的,可见人的关节可以进气。
其实人体体表经络上的穴位、九窍(头部七窍和前阴后阴)和关节都能进气。
(二)内气外放
这是把外气内收演变成人体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能量发射出体外,给自己反馈治疗或给他人治病。
发射出来的外气作用有:
辅组和调整对方的机体,调动对方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体,促进、激发受到病变影响的机体。
内气外放除了为他人治病外,还可以使不练气功者抗老益寿(发功者要有一定的功力,要对准特定的部位进行调节和储气。
“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是关联在一起的功法,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不是说哪个架势就可以把气大量地收进去;
也没有哪个专门“内气外放”的架势,学到了就可以把内气大量地发放出去。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空劲气功功法的两个方面。
它体现在练功的全过程中,一面外气内收,同时内气外放,收发气的能量,随着练功时间的增长而日益增长。
这是一个气的循环,是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交流。
(三)毋需意守
这是指不用意念去守气、领气、导气,而是通过功法特别是手指扳动法调节自己体内的气,使与外界大自然中的氧气和能量连接起来。
所谓“意守”就是用意念把气守住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比如丹田),或用意念把气从身体的某一部位引导到另一部位上去。
大家知道,血液循环主要是输送氧气给组织中的细胞并带回细胞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它有自己的运行渠道和规律,不必用意念去支配。
同理,气在经络中运行有它自己运行的渠道和规律,不必用意去支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去激发和加强经气(经络中的真气)的积极作用,疏通和调节经气,这在空劲气功中是用功法和扳指功,简单地讲是用动作——调姿而不是用意念来实现的。
空劲气功之所以发气功力大,是由于不用意守。
空劲气功之所以普及,是由于它易学、不出偏差。
其所以易学、不出偏差,也是由于不用意守。
总之,空劲气功中,经气的调动靠功法,不用意引,发气的功力靠功底,即平时的锻炼,不用意守。
(四)循环如常
这就是说保持真气在体内按自然规律循环运行。
这是在上面所讲的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毋需意守的基础上说的,空劲气功在锻炼和平时外气的运用中,让气在体内的如常循环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练功时,一定要和日常生活连接成一体,要象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一样,“不用意念去支配”,而是始终保持真气在体内的循环如常,并和大自然保持密切关系,构成一体。
二.一般特点
(一)既能除己病,又能治人病
(二)容易入门
(三)不只是一个套路
(四)不搞自发动
(五)锻炼比较艰苦
小周天功法基本内容
一、练功姿式
初学真气运行法要有正确的姿势,作为初学者的规范。
练习真气运行有行、立、坐、卧四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
为有效地促使真气运行不断进步,除坐式以外,还可随时随地采取多法进行。
1、坐式。
坐式有盘腿和垂腿两种姿势,主要按照个人习惯和环境条件,自行选择。
一般认为盘腿坐过于形式化,且易麻腿。
因此,一般采用垂腿(坐椅凳)坐式较为便利。
(1)盘腿坐式。
“双盘式”是把左脚放在右大腿上面,再把右脚搬到左大腿上,两手相合置于小腹前面。
这个坐法只是为了坐得稳固不易动摇,但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
“单盘式”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手势如前法。
这比双盘易于做到。
“自由盘腿”是将两腿互相交叉而盘坐,是一般人习惯用的坐式。
(2)垂腿坐式。
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的距离以能放下两拳(拳眼相对)为准。
两手心向下,自然的放在大腿面上。
两肩下垂,腰须直,勿用力,不要挺胸驼背、仰面低头。
下颌略向回收,头顶如悬。
体态以端正自然为标准。
此式为现代习惯采用之姿势。
2、卧式。
右侧着床伸下腿屈上腿,右手曲肱将手置于头之前下侧枕上,左手放在左胯上,此式应用为坐功之辅助,或体弱不能坐者采用之图。
3、站式。
站式有各种姿势,在这里不一一介绍。
兹介绍方便易行的一个姿势,以为坐功之辅助功。
两脚并立,两手覆于丹田(左手掌心覆于丹田,右掌心覆于左手背上)。
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虚心实腹,眼半垂廉一切要求同坐式。
4、行式。
行路和散步时,目视前方三五步处,意守鼻尖,神不外驰,依行路的速度,一般为三步一呼,一步一吸,四步一个呼吸。
如能长期锻炼此法,对走长路很有帮助,可以久行不倦。
二、五官要求
1、口腔。
口唇自然闭合,上下齿相对,将舌上卷约成九十度,用舌尖轻轻地抵往上腭----舌抵上腭的方法(点击参见"
舌抵上腭"
图)。
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地咽下去。
2、眼睛。
闭目内视,练哪一步功就内视哪一部位。
如第一步注意心窝部,就内视心窝部。
3、耳朵。
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使呼吸不要发出粗糙的声音。
保持从容自然,不可憋气使呼吸不畅,这是集中思想的好方法。
4、呼吸。
在练习真气运行法的过程中,一直是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不加注意,自无流弊。
丹田真气充实后,自然地贯通督脉。
那时即感到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沿督脉入脑。
这是真气的自然活动状态,无须追求。
外呼吸则绵绵密密,若存若无,呼吸表现的更加自然。
这时外呼吸就无须注意了。
5、收功。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收功的时候,慢慢睁开眼睛,搓搓双手,再用双手搓面,最后用十指梳头片刻,再慢慢站起来活动。
三、练功方法
第一步:
呼气注意心窝部(点击参见心窝部位置--巨阙穴)
1.方法。
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2.时间。
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
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
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
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
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反应。
练功到三至五天,感到心窝部沉重,再往后,每呼气时,感觉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有了真气的集中,就给第二步功打下了基础。
4.效果。
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
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第二步:
意息相随丹田趋(点击参见丹田部位--下丹田)
当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就可意息相随,自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丹田,不可操之过急。
用力太大产生高热也不舒服。
依法每天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或半个小时,十天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
3.效果。
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
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
大小便异常现象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第三步:
调息凝神守丹田
当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显感觉,就可以把呼气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
不要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
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
“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
每次半小时以上。
这一段是培养丹田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一个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
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梦,以及心脏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转。
通过练功不断的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
患有阳痿病症的大有好转,女子月经不调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肾水旺盛,肝得滋荣。
因此,在这一阶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显好转。
坚持锻炼,自然痊愈。
第四步:
通督勿忘复勿助
原则上还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气沿督脉上行的时候,意识应该跟随上行的力量。
这就是勿忘。
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不要用意念去导引。
这就是勿助。
每天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每次的时间也应延长到四十分钟或一小时左右。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通督的时间和力量不可能一样。
有的人一刹那就通过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动很大。
有的人通督时间稍长,并且力量也不大。
大多数在十天左右通督。
通督之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刻形成任督循环,养生界称此为“小周天”。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感觉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实际情况。
真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
凡是由于肾精亏损和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月经不调、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气短、性欲减退等神经官能症状,都可得到改善。
长期坚持,可以康复。
因练功经络通畅,有些多年不愈的顽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显。
一般情况表现为精力充沛,身体轻捷。
第五步:
元神蓄力育生机
所谓元神,就是大脑调节管制的本能力量。
与识神对立。
识神是有意识的精神状态。
元神和识神是体和用的关系,元神为体,识神为用。
第四步功已通督脉,肾气不断灌溉脑髓,元神的力量不断得到补充。
心主神明,心气上照于脑,才能发挥其全面的调节管制作用。
原则上还是守下丹田。
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
通督后各个经脉相继开通。
如果头顶百会穴(上丹田)处有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头顶。
可以灵活掌握,这叫“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时或更长一些。
总的说时间越长越好。
大约一个月左右,身体内的各种触动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现象。
根据身体的表现,尤其是丹田与头顶百会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说明,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内分泌协调而旺盛。
这种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现的越明显活泼,对全身的生理生活机能调节就更好,真气也就更加充实,不断地补偿和增强身体的代谢机能,可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力量。
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强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减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疴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愈。
坚持锻炼,就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益寿延年的效用。
以上五步,是真气运行法静功锻炼过程中的基本概况。
在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条件又不一样,所以效果与表现也是因人而大同小异。
鉴此,练功时既要顺乎自然,灵活运用,不能刻意拘执;
又要本着一定的要求,耐心求进,持之以恒,不可自由放任,实为成功之要诀。
四、练功须知
练真气运行法,必须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心,持之以恒,勿求速成,也不要畏难而退。
在锻炼期间,要顺乎自然,不要执意妄想,勉强追求。
否则,欲速则不达,越是一意追求,有急躁情绪,就越是不进步;
意态越是融和自然,真气发动就活泼,进步就越明显。
因为执意妄想就成了扰乱真气运行的杂念。
“恬憺虚无,真气从之”正是这个意思。
在练功过程中,因为身体上发生很多生理上的变化,出现各种触动现象,要泰然处之,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要执意追求,稍时便会消失的。
1、初习真气运行法,因要思想集中,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为好。
但是,不要过份强调这个问题。
在练功时,要避免他人干扰。
若练功中有意外干扰(如突然声响、有人急叫或闯进练功室内等),则不必惊慌,须慢慢放松意念。
临时收功后再慢慢起坐应付,待恢复平静后再补练。
调息时,鼻吸鼻呼,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不可用口呼吸。
2、注意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做功。
当风、雨、雷响时暂勿坐,恐怕给精神以猛烈刺激,发生不适。
3、意守丹田是真气运行法始终保持的一个准则。
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会自然地顺着经络运行。
这种运行的力量,是基于丹田力量的大小而定的。
勿用意识导引,任其自然,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主观导引是会出偏差的。
4、用本法者,尚未通关之前,须保存精力,节制房事,以免影响练功进程。
女性如遇例假,不宜意守下丹田,可守中丹田(心窝部)。
怀孕前期(1-3个月)不能练,中后期可以练。
五、练功八触
在锻炼五步功法的过程中,体内的能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古人总结归纳了八种,称之为"
八触"
。
时而感到身体很"
大"
,时而感到身体很"
小"
,有时感到身体很"
轻"
,有时出现身体"
重"
如巨石的现象,有时感觉身体很"
凉"
,而"
热"
的感觉出现的最快也最多,还有"
痒"
、"
麻"
的感觉。
除了以上的"
,实际功中的动态比这些还要多,如自发运动,光感,还有残、异等现象。
上述现象都是真气在体内不同形式活动的表现,都是积极有益的。
有些人遇到这个现象,延医诊治,医者不知,乱投药石,这是有害的。
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成为精神负担。
有人好奇,追求这些现象,越注意越厉害,以致不能控制。
凡此种种,都是没有讲清道理的关系。
懂得了真气运行的规律,就可以避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遇到以上触动现象,既不必好奇追求,更不要惊慌失措,只要安静地坐功,意守丹田,过些时候就平复了。
六、动静关系
动与静,是宇宙间事物运动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真气运行法有效地利用了静与动的关系,促进真气运行,使机体更好地发挥生命活力,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有动必然有静,有静必然有动。
静极生动,动极复静。
静是动的基础,动是静的力量表现。
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
形体属阴主静,真气属阳主动。
气离形则无所依附,形无气则成块然死物。
必须阴阳互根,动静相育,形气并存,才是活泼泼的一派生机。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所说的静,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调整呼吸,推动真气运行,冲通任督,贯通经络。
在这个过程中,体内的触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身体各部机能处于积极主动、生意盎然的状态。
这哪里是什么静和定,这不过是一种非常旺盛、非常自然、非常有规律的真气运行罢了,这叫静极生动。
所谓的静只能说是对外界反应或思维活动暂时的相对的静。
生命体的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练静功者,虽然没有姿势活动,也是由有为而至于无为的。
练功过程中,培养真气贯通经络,前三田、后三关都有非常激烈的活动。
尤其在攻后三关时,真气活动的力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被一种强大的冲击力量控制了自己。
这种力量则是由静极生动和动极复静而形成的。
人们对静极生动是熟知的、是欢迎的,知道必须依靠这个动力去攻关,但对动极复静的现象则茫然无知,产生疑虑而不知所措。
其实事物动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静下来休整生息,以利再动。
这是日常的自然现象。
真气活动一段时间后必须要安定静止的休整培养出更大的力量。
因此,在练功过程中突然发现丹田感觉消失或真气行行停停等现象,都是正常的,不要有疑虑。
只要安心地继续培养丹田力量,自可使真气再次活跃起来。
总之,真气运行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层次,都是发挥了静极生动、动极复静、动静相育的自然规律完成的
小周天就是指内气从下丹田开始,逆督脉而上,沿任脉而下,经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上、中、下三丹田和上下鹊桥,上鹊桥在印堂、鼻窍处,下鹊桥在会阴、谷道处)作周流运转。
内丹术中,特别重视任督两脉,正如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的:
“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
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离水火交媾之乡。
”故小周天又称子午周天,或取坎填离、坎离交媾、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等。
子时为阴气已极阳气始动之时,午时则阳气至极转衰,阴气初萌。
故子午代表天体的日月,人体的心肾,卦象中的坎离,方位中的南北。
元代肖延之在《金丹大成集》上说可以用后天八卦图表示。
因为小周天要求后天返还先天,内丹术理论中就用后天八卦图进行指导。
所以着眼点放在坎、离两卦上。
而坎离两卦在后天八卦图中,处于子、午、水、火、日、月等地位,因此有了以上多种名称。
进行小周天功法的锻炼,内气感觉在督任脉上流走,开始于活子时。
在活子时之机,下丹田气动,产生小药,又称真种子。
而后开始督任两脉的流转,并正确地掌握进阳火、退阴符,沐浴等要求,周天有时也按六字气决把嘘、呵、呼、四、吹、嘻六字,顺次各鼻吸口呼,默念字音各六次,共计三十六次。
小周天循环示意图《太上玉轴六字气诀》)。
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保健,源于日语“保蕅”意思:
保护健康。
亦指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医疗机构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
即养生,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技术和方法。
简而言之,所有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活动都是养身活动
精神调养
是一种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情绪及心理活动以使身心健康的养生方法。
中医学认为,精神与形体的协调一致,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根本保证。
精神的异常变化能够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主张调身先调心、护形先守神
古人如何调养精神
现代医学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
古人也把调养精神作为养心的重要措施,其中有不少值得借鉴。
锻炼意志。
意志具有统帅精神。
调和情志、抗邪防病等作用。
事实证明,意志坚强的人,心理素质也好,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乐观的心理,是精神上返老还童的阶梯。
调畅精神。
《素问·
上古天真论》中提出“活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精神养生方法。
这是说在思想情绪上保持清静安宁,不贪欲妄想,就可保持精神健旺,
预防疾病。
要点在于思想清静,能够调畅精神,使精气内守而不散失,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在今天生活条件提高和医疗保健普及的情况下,许多老年人都注意保持身心健康,随时注意心理卫生,也总结了不少经验。
1.心理上保持青春常在。
从意识上和潜意识中保持青年时代的干劲和乐观情绪,经常欢笑,由衷的欢笑能自然加大呼吸和氧气的吸取量,有利健康。
2.保持正确的生活方式。
生活有规律,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继续进行新的学习,并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正确对待疾病。
人有七情,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包括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志情绪的变化。
通常情绪的波动一般不会危害人的健康。
但强烈的情绪波动,或长期消极情绪能引起过度的或长期的精神紧张,使人的健康受到影响,并可引发一些疾病。
七情与人的五脏密切联系,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相关联,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忧悲与肺、恐惊与肾—一相对应。
七情波动能影响人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运行。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处于平衡状态,保证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
剧烈的情志变化,可以使阴阳平衡失调,影响人的气血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功能紊乱。
正如《素问·
举痛论》指出的:
“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中医认为七情分属于五脏,为五脏所主。
正常情况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忧)为肺志,恐(惊)为肾志。
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
1.喜。
喜为心志,心能表达人的喜悦之情。
心能主血,喜悦时人体气血运行加速,面色红润,御寒能力。
抗病能力提高,罹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下降;
心主神明,愉悦时,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增强,考试时也能有超常发挥,运动员易破纪录;
心其华在面,喜悦时会神采飞扬,面带笑容,喜形于色,热恋中的情侣越发娇美动人或潇洒英俊等;
心开窍于舌,高兴时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语言流畅动听等;
由于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人在高兴时也胃口大开,久则心宽体胖等等。
喜伤心。
过喜的异常情志可损伤心,常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多汗出,胸闷,头晕,头痛,心前区疼痛,甚至神志错乱,喜笑不休,悲伤欲哭,多疑善虑,惊恐不安等症状,可导致一些精神、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严重者还可危及人的生命,如大喜时造成中风或突然死亡,中医称之为“喜中”。
2.怒。
怒为肝志,肝能表达人的愤怒之情志活动。
怒是个人的意志和活动遭到挫折或某些目的不能达到时,所表现的、以紧张情绪为主的一种情志活动。
怒既有积极的一面,即指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战前动员要鼓舞战士的土气,包括激起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使之在战斗时化为巨大的战斗力;
怒又有消极的一面,即指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和不良的影响。
暂时而轻度的发怒,能使压抑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条达,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怒伤肝。
大怒、过怒易伤肝,表现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积,肝血瘀阻,肝阳上亢等病证。
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安,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有的则会出现闷闷不乐,喜太息,暧气,呢逆等症状。
人体发怒时可引起唾液减少,食欲下降,胃肠痉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血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交感神经兴奋。
长此以往,会使人患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对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可导致病情加重,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危及性命。
3.忧(悲)。
忧(悲)为肺志,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
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这主要是因为肺开窍于鼻,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
忧愁悲伤哭泣过多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
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忧(悲)伤肺。
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悲忧伤肺,还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
情绪抑郁,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
4.恐(惊)。
恐(惊)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
惊恐是人对外界突发刺激的应急反应。
人在受到剧烈惊恐之时,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与肾主前后二阴,肾主两便的功能相符。
肾藏精,生髓充脑,人受到惊吓后,会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与肾藏精,生髓充脑有关系。
惊恐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可以引起警觉,避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功 保健 传统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