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中的马》整体视听语言分析和15个分镜头分析.docx
- 文档编号:12365497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01MB
《季风中的马》整体视听语言分析和15个分镜头分析.docx
《《季风中的马》整体视听语言分析和15个分镜头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风中的马》整体视听语言分析和15个分镜头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季风中的马》整体视听语言分析和15个分镜头分析
《季风中的马》视听语言分析
授课老师:
###
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班级:
新闻###班
姓名:
##
学号:
########
第一部分:
故事梗概
蒙古族人骑着马创建过蒙古国,也给人类缔造过伟大的草原游牧文明,但今天的蒙古族人似乎无法留住他仅有的一匹老马了……这是一个关于蒙古族牧人乌日根一家,在沙化的草原,在现代文明突至的今天,为了继续祖先千百年来遗留的游牧生活,苦苦挣扎的故事。
也是一匹老马,在季节多变的烈风中,无法把握命运的无奈嘶鸣。
主要人物:
乌日根、英吉德玛、呼和、萨日拉
第二部分:
整体视听语言分析:
景别:
整部影片大量运用了全景甚至于大远景,全景的使用一方面交代了整个场景,让观众一下就能看出整个布局,另一方面全景的使用突出了草原的辽阔与宽广,某种程度上也让人第一眼就看出了草原的沙化与荒凉。
全景的使用主要是聚集两个地方。
一是乌日根在草原上时,大部分用的是全景,除了交代场景和布局之外,我觉得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为了凸显在大草原中,人类的渺小,从而来表现乌日根与大自然的抗争是多么的无力。
其二是乌日根进城后的场景,全景除了体现现代文明的繁华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凹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的乌日根是多么的无措和颓废,一方面他无法阻挡文明的对草原文化的入侵和改造,另外一方面不懂汉语的传统草原男人,他也根本就无法也无从适应都市生活。
这也是整部影片的两个大的主题。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在开头和结尾处空镜头的运用。
开头处的空镜头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表现出牧民对于大自然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一方面,依靠大自然生存,另一方面,又渴望征服大自然的一种矛盾的心理。
同时,也渲染了一种沉闷的无力的气氛,创造了一种天地辽阔,人类何其渺茫的意境。
结尾处对于空镜头的运用,更是将影片的矛盾展示出来,一匹来自于草原的自由的马,却缓缓的走在现代化的公路上,预示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过程中的矛盾。
镜头:
整部影片大量运用了摇镜头和长镜头。
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就运用了一个长镜头,外加摇镜头的拍摄手法。
这两个镜头叠加运用,通过摇镜头慢慢在草原上移动,逐渐把整个草原的概况展现出来了,展现了空间,扩大了视野。
另外可以用摇镜头摇出意外之象,制造悬念,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
还可以使镜头的衔接变得流畅自然。
除了摇镜头,影片还使用了移动镜头、推镜头等镜头技巧。
比如乌日根受伤从马上摔下来,英吉德玛急忙跑过去的场景,这个移动镜头的使用突出了英吉德玛焦急的心情。
而乌日根在派出所时,看到墙上的画时就运用了推镜头。
这个推镜头的使用可以通过突出马这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现特定的主题和涵义,也突出了重要情节和因素,为后面剧情的合理想象提供了起因。
固定镜头是影片必不可少的镜头技巧。
从某种意义上讲,静是动的前提和基础,固定镜头才是组成影视作品的中坚力量,固定镜头的使用真实的记录影片的发展过程,更富有静态造型之美。
而《季风中的马》的固定镜头运用的相当完美。
尤其的当镜头固定在那匹白马萨日拉身上时,短短几秒钟,表现出一种意象之美,萨日拉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匹马,而是一种草原游牧精神,更是乌日根自己的真实写照。
好几次影片在表现乌日根内心的挣扎和烦忧的时候,镜头就会固定在拴在树桩上的那匹马身上,用白马的淡然和岿然不动,更加显衬出乌日根的焦灼。
总之,整片所有镜头的使用使得画面表现感更强,叙事更流畅。
声音:
影片的声音使用值得一提的有两个地方。
一是自然音响的使用。
影片大量运用了当地原汁原味的“声音”,比如影片一开始时,草原独有的凛冽的风声、风吹在铁丝网上发出的声音、道尔基大叔的求雨的咒语、牛羊的叫声、马蹄声、甚至于苍蝇飞舞的声音和蝉叫声,这种自然声响的使用,既增加了银幕的真实感,展现出一种与原生态的、民族的大草原。
同时,也渲染了气氛,将大草原的辽阔、荒凉一览无遗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其二,是背景音乐的使用。
本片使用背景音乐的地方是屈指可数的。
其中,大部分的背景音乐的出现是聚焦在白马身上。
如果我没有数错的话,总共出现了5次之多。
高亢而愉悦的女声配上白马在季风中肆意飞扬的鬃毛,给人一种天地无限、任意畅游、自由而又美好的感觉。
然而,这样一种美好与乌日根一家遭遇困境,在难以抉择中挣扎、痛苦的情形形成了一种喜与悲的强大对比。
于是,那匹叫做萨日拉的白马,不再仅仅只是一匹马,而是一种蒙古人尽管遭受身体上的痛苦,但是精神和信仰上依旧自由的不屈与不甘,以及一种无言的、无力的抗争。
虽然体肤遭受着磨难,但是内心依旧向往着天空和自由!
还有两处出现在乌日根和英吉德玛两个人的日常对话中,这几处的音乐略显温和,这种温和恰好营造出了一种小两口在一起商讨事情时的温馨感情,将英吉德玛独有的女人温柔情怀衬托的更加形象生动。
当然,影片中还有一些动作声响和机械声响的运用,但是没有自然声响和背景音乐用的这么成功和典型。
最后,影片在声音的运用中有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汉语配音。
影片本着力表现出一种草原人原滋原味的生活原态,然后,汉语配音可以说是让影片的草原原态展现大打折扣,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大部分的观众听不懂蒙古语。
总体而言,影片在声音上的使用还是非常之巧妙和高明的。
既真实又贴切。
让画面以及故事情节更具表现力。
角度:
整部影片主要运用的是平视的拍摄方法。
平视有利于真实、客观、不带主观偏见的反应故事情节的客观真实性。
平视镜头占影片绝大部分比例,几乎所有的拍摄角度都是平视,这有利于真实客观的叙述故事情节。
但是也有例外的地方。
比如乌日根去找道尔基大叔,请求大叔去帮他借一个秋营盘,让他的羊群可以生存下去。
这个时候画面用的是俯拍,道尔基出现在画面的上方,而乌日根处于画面的下方,这样的一个拍摄角度,隐喻二者之间地位关系。
首先道尔基是长者,辈分比乌日根大。
其次,乌日根有求于道尔基。
也表现出乌日根放下尊严去求人的一种低声下气。
另外,影片中背面拍摄也运用的很得当。
用背面角度拍人物,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看到的,这种角度拍的画面有把观众带到场面的纪实效果,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同时在一部分影视作品中,常用背拍来表现一种神秘感。
在乌日根在被逼无奈之下,去画室找了画家毕力格时,对于毕力格用的就是背面拍摄。
很大程度上创造了一种神秘感,让观众不停的在猜测,这个人到底是谁?
长什么样?
当然,影片中还有运用的侧面拍摄和仰摄,不过不是很多。
大概是因为影片的风格定位即是写实。
所以很是注重影片纪实性的表现。
光线:
影片基本上运用的都是自然光线,即太阳光和天空光。
只有少数地方用到了室内照明光线。
自然光线的使用比较真实、平淡的交代整个故事发展的情节。
影片的光线基本没有人工处理的痕迹,太阳直射的高光本来不太适合拍摄自然风光,但是,这部影片的高光使用却突出了草原的沙化与荒芜,突出环境的恶劣,比如影片的开场。
而散射光、低光等的运用拍摄景物只能显示出平淡的物体影像和阴沉的气氛,不能在景物上产生明暗的层次和线条的美。
那就只有尽可能缩小景物范围而采取较近距离的中景或局部场面,才可获得稍为清晰的效果。
而这部影片恰恰相反,比如乌日根被警察带走,呼和追着坐车离去的爸爸,那警车开走就是运用的这样的光线。
当时拍摄场面很大,而场面越大,灰暗的气氛越浓,也突出了呼和心中的焦急与伤心。
乌日根在进入警察局时,当时的光线是很暗的,犹如乌日根当时的处境一样糟糕。
然后,当乌日根看到墙上的画然后回想着自己当年骑着骏马在草原上驰骋的画面,光线一下就明亮起来,让人心情舒畅的感觉,这也突出了主人公乌日根对以前那段美好日子的怀念,那时候,他们一家过得是由衷的幸福。
然而,两个极限光线的对比,更是突出了乌日根现状的凄惨,用过去的“乐极”来衬托现在的“哀极”。
也预示着,过去水草肥沃、妻和子孝、幸福美满的日子再也不回来了。
还有几处运用暗光(如乌日根把马卖了后独自一个人买醉醉倒在草地上,被送儿子进城读书回来后的英吉德玛寻到)来表现,体现了乌日根当时内心一种无助与挫败感。
他血液里的传统和精神寄托被一点一点撕裂,白马给他带来过荣誉妻子,带来过欢乐与梦想,被卖掉的马代表了乌日根,他自己出卖了自己,任人蒙上一幅乳罩,被一个肥胖裸体的女人骑着,他开始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做无谓的反抗,他可怜的不知道该放弃什么或者拥有什么,他说不清道不明,喝着闷酒对着幻觉中的马自责和道歉,让人动容,此刻它不单是蒙古的,它引申到各民族各个弱势文明,民族文化存活在每个人们的内心,而当差异不断被消除,民族性被同化,那种心底里的悲鸣才是最可怕和无法述说的.运用暗光正好表现乌日根当时的内心与他当时身处的现实环境。
色彩:
影片在色彩运用上总体来说很是朴实无华,不过这正好可以表现出影片的纪实性。
没有经过处理的,纯色彩,把蒙古人的日常劳作生活,表现的活灵活现。
影片的主打色系是土黄色,色彩不艳丽。
黄色本是属于暖色调,但是在影片中的运用偏冷偏暗。
在我的理解中,导演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二。
首先,土黄色是草原沙化后的本来颜色。
也是草原上的主要色系,导演没有经过处理甚至于将色彩有意调暗,就是为了将草原的样貌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颠覆以前观众脑海中对于草原的认识并不是像歌声中描述的那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美好。
反而,草原上的生存环境很是恶劣。
其次,黄色在视听语言中的象征意义本来是阳光、欢乐、温暖、享乐。
但是,影片有意将色彩变冷变暗。
其实就是寓意着乌日根他们对于草原的一种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在牧民们眼中,草原就是生养着他们的母亲,他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草原上,依靠着草原过活,草原对他们来说,是熟悉的,草原生活对他们来说是欢乐而温暖的。
然而,由于干旱等客观原因导致了这片生养着他们的草原的沙化,甚至于由于外界因素,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草原。
于是,草原对他们来说,又不仅仅是温暖和欢乐的了。
其中,必定还夹杂着一些残酷、怨恨、悲凉、凄楚甚至于无助等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情感在里面。
这样,他们原先对于草原的炽热的情感大打折扣。
影片在色系的处理上,也从本来的黄色变成了暗淡的土黄色。
也有人分析影片中的其他地方还运用了很多冷色调。
比如人物的衣服的颜色,乌日根和英吉德玛还有呼和的蒙古袍子都是冷色调的。
这个色调的运用,也充分突出了想要表达的效果,即草原沙化后的一片荒凉以及人物内心的“荒凉”。
我觉着也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影片中也不全是冷色调。
还有一些些暖色的应用。
但是这些暖色调的运用又恰是为了突出主色调的“冷”。
比如乌日根在回忆起以前的草原生活时,颜色就比较鲜艳,天是蓝蓝的,草原是绿的,英吉德玛的袍子是粉红的,头巾是红色的,呼和的袍子也是很亮的蓝色。
这些较亮的颜色的运用表现了人物当时内心的欢快与愉悦,让人内心感到温暖和喜庆。
但是,上文我也提到了,这种想象中的“乐极”与现实中“哀极”的对比,其实是寓意着乌日根美好的生活再也不会回来了,更显得悲伤和凄凉。
框架结构的运用:
这部影片有好几处都运用到了画框结构。
最典型的就是透过门框和望远镜框这两个。
首先是门框。
乌日根一家在屋里吃茶讨论呼和上学的事情的时候,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后来决定让呼和暂时放弃上学。
呼和听完后生气的跑了出去,英吉德玛和乌日根见儿子的态度如此强硬,不得不考虑把马卖掉换钱给他上学。
这个时候,镜头通过门定格在了门外的白马身上。
同时,高亢的音乐响起。
这可以说是本片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
声画结合的十分完美。
我觉得这些框架镜头的使用既通过小视野展现了草原的宽广和马的俊逸、闲适。
也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压抑和情理交锋的两难。
一方面乌日根家庭经济着实窘困,自己又借不到草场来喂羊,儿子也因此上不了学,于理,他确实应该把马卖了。
但是另一方面,马为他赢得了荣誉,赢得了美丽的妻子,赢得了他现在拥有的一切,是他一生成就的体现,也是他精神情感的寄托,于情,他又不舍得也不应该将马卖掉。
再往深处挖,我觉得这个地方是传统草原血气和现代文明在乌日根心中的第一次天人交锋。
乌日根是一个传统的草原男人,他勤劳勇敢,有责任感,冲动,大男子主义,重视尊严。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现代文明的强制进入,使得他失去了自己的秋营盘,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草场。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城,而是继续在草原上艰难的求生。
进城就意味着他要因为生存而抛弃自己的尊严和传统。
而留下,意味着他的妻子和儿子要因为他一起受苦。
于乌日根自己来说,他是愿意留下来的,受苦什么的他无所谓。
但是,乌日根又是一个极其有责任心的男人,他自己受苦可以,要他看着自己的妻儿随着他一起受苦,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于是,这一个小小的门框,于乌日根来说就是分界线,门里面是现实,门外面是自由和尊严。
第二个画框构图就是通过望远镜来构造的。
第一次是呼和通过望远镜看到自己的父亲从马上摔了下来。
第二次是乌日根自己拿起望远镜,并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自己的马。
这是一个很有趣味性又很有戏剧性的两处构图。
其中的隐喻意义也是很值得推敲的。
第一次呼和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自己的父亲从马上摔了下来。
能说明什么呢?
在我看来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很显然,就是作为乌日根的儿子的呼和,已经开始甚至是主动的接受了现代文明的进入。
其二,呼和通过望远镜看到了父亲受伤和颓废的样子,望远镜代表的是什么?
是现代文明的一个缩影。
而乌日根为什么受伤呢?
是因为他不服气政府收回了他的草场,并且圈围起来保护。
二者联合起来就是,现代文明以一种强势的姿势进入了草原,但是乌日根不愿意接受,于是现代文明将乌日根狠狠的“教训”了并且把乌日根的伤痕暴晒了出来。
剧情发展到这里,是乌日根第一次跟现代文明的正面交锋。
第二次是乌日根自己拿起望远镜看自己的马,镜框中的马很小很遥远。
在这里,望远镜代表的依旧是现代文明,而马的意象很显然代表的是传统。
然后,这里的设计确实通过望远镜框将马影像变得很小。
联系现实,这个时候乌日根已经决定了要进城。
也即他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摒弃他之前一直坚持的传统和尊严。
其实,这里体现的是乌日根对于现代文明一种妥协和主动接受。
他虽然很不情愿,但是又不得不。
蒙太奇手法的应用:
不是很了解啊蒙太奇介个东西……不过,《季风中的马》这个影片的蒙太奇应该用到了叙事蒙太奇中的连续式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中的心理蒙太奇两种。
主要是连续式蒙太奇,用来叙事。
依据马这一线索,讲述乌日根一家在草原干涸后的艰苦挣扎的生活。
有两个地方为了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运用到了心理蒙太奇。
一个是乌日根被抓到乡镇派出所通过派出所墙上的一副画而回忆起自己当年驰骋草原时的英姿飒爽犹酣战的日子。
还有一个就是乌日根把马卖了之后,回家大醉了一场,恍惚间看到自己的马又自己回来了,并走到了自己的眼前后又离开了。
这个时候的乌日根是十分愧疚和颓废的。
马的意象分析:
马是整部影片故事发展的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它贯穿了整部片子,同时也承担着很重要的象征意义。
大白马萨日拉,曾经给乌日根带来毡包、荣誉,甚至是老婆英吉德玛,然而现在,它已经老了,但是乌日根依旧无法割舍对它的感情,当妻子提出卖马的时候,他甚至说出:
把我也卖了吧。
马在牧人的眼里已经完全超脱了工具的角色,也不止停留在朋友程度,而更像是牧人家庭的一名成员。
就连小主人呼和在去城里上学之前,也要认认真真与萨日拉告别,除了说些依依惜别的话之外,还要给他读一段课文。
这种感情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然而要离开草原去城里生活,就必须卖掉马,可想而知乌日根的内心经历了多么巨大的痛楚。
可这就是现实,牧人必须面对的现实。
而当他看到自己的马在城里竟然是歌舞厅不堪入目演出的工具时,他再也无法忍受了,不顾一切地冲上台去救回了自己的马。
一般来说,我们理解的马是暴烈的、生动活泼的,但是时代变了马也就变了,这匹象征蒙古民族精神的马站在那儿,四条腿死死地站在那儿,要不然就是慢慢地走。
马其实没有思想,可是我们却觉得马好像比人更适应变化的社会,导演很用心。
可能只有蒙古族人才能把看似颠倒的人马关系表现出来,因为他们对于马的理解,就是片中的一句台词———它能陪你睡觉,是你家的一个成员。
人与马的关系是融洽的,马也具有主人的性格和精神。
城市中如今也有人抱着宠物睡觉,叫它们“儿子”,但是城市里人和动物的关系是虚假、造作的。
这是影片独具的游牧民族的精神特质,也只有游牧民族的艺术家才能捕捉到并且表现出来。
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黄式宪在与导演的座谈中这样谈到:
影片更多的不是写实,是写意。
马与乌日根有一种生命的连结,象征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这就把马仪式化了。
本片用五段故事将那匹季风中的马仪式化,将影片形象和主题充分的表达了出来。
第一段是车上硕大的红高粱酒大酒瓶广告把马惊了,然后是拦在铁丝网后边的马,对比强烈;第二段是马闹迪厅;第三段是闪回,马回到主人家里;第四段是蒙古族方式的壮别;第五段是马回归草原,那匹马在公路上踽踽而行,马蹄踏在柏油路上发出脆的声音,它本来是要回归自然,但走的却是现代化的公路,而草原也将离它们越来越远.这五段象征,历史的情怀出来了,历史的韵味出来了,作者的角度出来了,具象从触动我们的灵魂进入抽象的理性思考。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毫无炫弄民俗的花哨,它叙事的朴素,甚至使人猜测出自一种老练的手笔。
其实不然,作者只是些普通的草原儿女,让我们甚至怀疑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尖锐。
日子一般的平凡镜头,把人引到了历史的关口。
待人吃惊时,故事的毡帐已经搭成。
结尾的雕琢与否,已经不要紧了。
总之骑马的牧人被迫走向语言不通的城镇。
那匹化作了精灵的白马留恋着他,使观众的泪水夺眶而下!
《季风中的马》镜头分析
镜号
视频截图
画面
镜头长度
镜头运动
拍摄角度
景
别
声音
备注
1
一望无际的草原被铁丝网围了起来,网上挂着的破旧薄膜和铃铛在风中猎猎作响。
风中传来牧民的求雨的歌声,有人在铁丝网旁边唱跳着。
1分26秒
固定镜头、摇镜头
正面拍摄
大远景、空镜头
风声、铃铛声、风吹薄膜发出的声音、求雨声、广播电流声和报道的声音。
主要是自然音响和动作音响,还有一点点机械音响。
该片一开始以一个空镜头交代了地点和环境情况。
很是纪实性的一种拍摄。
然后又用一个大远景来拍摄草原人求雨的过程。
整个人在镜头中很小很小,这也同时体现出一个讯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
2
伴随着求雨声的消失,一匹白色的马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以及哗哗的水声,镜头缓缓的左移,女主英吉德玛以及她居住的蒙古包、她的牛群出现女主正在用力的捣弄桶里的牛奶。
40秒
固定镜头、摇镜头
正面拍摄
全景
渐渐消失的求雨声、哗哗的捣奶声、苍蝇飞舞的声音、牛叫声。
主要是自然音响。
可以算是开篇点题吧,给了白马萨日拉一个全貌展示,也向观众交代了男女主生活的环境的条件。
可说是为剧情的发展交代了一个开端。
3
英吉德玛奋力的捣着牛奶,并在捣奶的时候将目光移至了远处的白马萨日拉身上。
25秒
固定镜头
正面拍摄
中景
倒奶声、木桶碰撞的声音、捣奶声、隐约的苍蝇飞舞的声音、牛叫声。
主要是自然音响和动作音响。
该处用了主观镜头的方式。
展现了女主每日的劳作过程和方式。
表现出女主生活的艰辛。
4
白马萨日拉静静的拴在木桩上。
5秒
固定镜头、空镜头
正面拍摄
空镜头
捣奶声。
动作音响。
主观镜头转场。
承接了上文,也为下面的剧情做了铺垫。
5
英吉德玛依旧在捣奶,儿子呼和哭着要去上学,乌日根急忙跑过去安慰儿子,但呼和不听,并哭着将书包狠狠的摔在地上。
1分钟
固定镜头、摇镜头
正面拍摄
全景
二人对话、呼和的哭声、摔书包的声音。
语言、自然音响和动作音响。
空间转场。
镜头固定在英吉德玛以及她身后的蒙古包上,引出下面女主与儿子呼和的矛盾。
为下面的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也突出了整个影片的主要矛盾——没钱继续生存。
6
英吉德玛一边说呼和不懂事,一边走回去捣奶。
16秒
固定镜头、摇镜头
正面拍摄
全景
二人对话、脚步声。
主要是语言和动作音响。
逻辑转场。
将观众的视线拉回英吉德玛身上。
表现出英吉德玛的无可奈何。
7
乌日根拖着一整块羊皮,重重的将羊皮摔在废车上,然后展开羊皮,并用砖块压好,让羊皮自然风干。
然后走向女主处,拿着勺舀了一勺奶喝下去,女主旁白又渴死了一只羊,并询问乌日根借到草场了没有,乌日根喝着奶没有回答,英吉德玛又告诉乌日根包里面有热茶,但乌日根还是没有说话。
径自进了包里。
45秒
固定镜头、摇镜头
正面拍摄
远景、近景、中景
脚步声、羊皮在地上拖的摩擦声、男主隐约的叹气声、捣奶声、男主喝奶声、勺子碰击木桶声,女主说话声。
主要是自然音响、动作音响、语言。
空间转场。
将镜头切换到男主乌日根身上。
表现生活条件的恶劣,因为没有草场,羊群相继死去的现状,为剧情的发展埋下伏笔。
8
乌日根拿了块砖茶,从包里出来,看了看远处的儿子。
4秒
固定镜头、全景
正面拍摄
中景
乌日根的脚步声。
动作音响。
逻辑转场。
为后面乌日根拿着砖茶去借草场交代了道具条件和原因。
9
呼和坐在牛车上哭泣。
乌日根询问他为什么在哭。
3秒
固定镜头
背面拍摄
远景
呼和的哭声,乌日根的询问声。
主要是语言,动作音响。
主观镜头转场。
根据上个镜头乌日根的视线将镜头移到坐在牛车上哭泣的呼和身上。
10
英吉德玛接过乌日根的话,一边捣奶一边告诉乌日根说呼和哭的原因。
10秒
固定镜头
正面拍摄
中景
捣奶声,英吉德玛说话声。
主要是语言和动作音响。
声音转场。
为下面的剧情做铺垫。
11
英吉德玛告诉乌日根儿子从来没有这样哭过,并提出要将马卖了。
乌日根皱紧的眉头没有说话。
4秒
固定镜头
正面拍摄
近景
英吉德玛的说话声。
主要是语言。
声音转场。
对乌日根的一个小特写,体现这个草原汉字内心的挣扎与烦忧。
12
远处,白马萨日奇依旧静静的拴在木桩上,不悲不喜。
5秒
固定镜头
正面拍摄
空镜头
自然音响。
主观镜头转场。
镜头中的白马第三次出现,预示了白马要被主人遗弃或者被卖掉的宿命。
整个画面的感觉很孤寂。
13
道尔基向空中洒着酒水,喂养他的羊群,并询问乌日根最近的装况和草场的情况。
22秒
固定镜头、摇镜头
背面拍摄,侧面拍摄
中景
二人说话声。
羊叫声,重物放在地上的声音。
主要是语言、动作音响和自然音响。
承接式转场。
承接上文拿着砖茶准备出门的乌日根,来找了道尔基大叔借草场。
通过与乌日根的对白交代了草原现今的困境。
14
道尔基大叔喂完羊群后,缓缓的走近乌日根。
并回忆起草原没有被沙化之前的盛景。
、
16秒
固定镜头、摇镜头
正面拍摄、侧面拍摄
全景
走路声,说话声、羊叫声。
主要是语言、自然音响和动作音响。
主观镜头转场。
通过道尔基的描述,与现在的草原形成一种对比,体现了影片中的人们的生活的苦难。
15
道尔基大叔走到了乌日根面前,乌日根艰难的说出想要拜托道尔基帮他借块草场的请求。
20秒
固定镜头
俯拍
全景
二人对话声、羊叫声。
主要是语言和自然音响。
逻辑转场。
这个时候巧妙的运用了俯拍,使得道尔基出现在画面的上方,而乌日根处于画面的下方,这也是对此时二者之间的求人和被求地位的一种隐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季风中的马 季风 中的 整体 视听 语言 分析 15 分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