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92897.docx
- 文档编号:12588626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49.87KB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92897.docx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9289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92897.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92897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
2.备齐用物:
氧气装置一套、扳手、(中心供氧除外)、治疗盘内有弯盘、鼻导管1根、胶布、棉签、蒸馏水(或凉白开)、小水杯、污物碗、别针、湿化瓶、胶皮管。
3.核对病情,做好解释。
三、操作过程:
1.打开氧气筒总开关放出小量氧气,以冲净气门上的灰尘,随即迅速关好总开关。
2.装氧气表并用扳手旋紧,检查有无漏气。
3.湿化瓶内装1/3—2/3蒸馏水(或白开水)与氧气装置连接。
4.用胶皮管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
5.将氧气筒及用物放置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
6.用棉签清洁鼻孔。
7.调节氧气流量,检查氧气是否通畅,连接鼻导管。
8.将鼻导管沾水润滑后自鼻孔轻轻插至鼻咽部,长度约是鼻尖到耳垂的2/3。
9.用胶布固定鼻导管于鼻翼两侧,用别针固定胶皮管于病人肩部衣服上观察有无呛咳等情况。
10.记录吸氧时间、签全名。
11.停用氧气时,先分离鼻导管,从鼻腔中拔出,取下别针、胶布,用纱布擦拭病人鼻翼。
12.先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再次开流量表,放出余气之后再关紧流量表。
13.记录停氧时间,签全名。
四、操作后:
1.正确放置氧气装置。
2.整理用物,将鼻导管毁形并浸泡消毒;湿化瓶浸泡消毒;蓝芯管用75%酒精擦拭消毒。
鼻饲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正。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
治疗盘内放:
治疗碗(内有消毒胃管一根),镊子一把,弯盘、50ml注射器1支,纱布,石蜡油、汽油、棉签、胶布、手电筒、治疗巾(病人毛巾)、别针、压舌板、线绳、鼻饲饮食、备温水适量。
3.核对病情,做好解释。
三、操作过程:
1.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平卧位。
2.颌下铺治疗巾或病人毛巾。
3.用棉签清洁病人鼻腔。
4.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10cm左右。
5.左手持纱布拖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咽喉部(1416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清醒病人)同时将胃管继续下送。
6.插胃管深度4555cm(相当于病人鼻尖至耳垂,加上鼻尖到尖突的距离)昏迷病人无吞咽反射不能合作,插管前应将病人头向后仰,胃管插入15cm时(会厌部),左手将病人头托起。
7.能正确处理插管中病人出现的恶心、呛咳等插入不畅的情况。
8.判断胃管是否插入胃内方法正确(三种方法)。
9.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两侧。
10.检查鼻饲量、质及温度(38—40ºC)。
11.用50ml注射器连接胃管开口端,回抽有胃液后,即可注入少量温水,再缓缓注入流食或药液。
12.最后注入温开水冲洗胃管,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13.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用别针固定于病人枕旁或衣服上。
14.每次鼻饲后及时记录量。
15.观察病人进食后反应。
四、操作后:
1.整理用物、床单位。
2.将注射器洗净后放于治疗碗内,用纱布盖好备用。
3.所有用物每日消毒一次。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正。
3.语言柔和,态度和蔼可亲。
4.与病人交流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
2.备齐用物(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记录单),了解病情做好解释。
3.保证用物完好适用(检查体温表的完整性,擦干,并将体温表水银甩至35℃以下)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有无裂隙,汞柱平面是否在零位。
4.保证病人在安静状态下测量,如有情绪激动、剧痛或剧烈运动或饮热水后,应让病人休息15分钟后再测。
三、操作过程:
测体温:
1.将消毒好的体温表给病人,必要时为病人擦干腋窝。
2.协助病人将夹体温表的上臂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
3.10分钟后取出体温表,观察后记录。
测脉搏:
1.测脉搏前,病人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将手臂置一舒适位置,腕部伸展,手掌向下。
2.操作者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按压病人挠动脉表面,默数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般数30秒钟,将所得数乘2后,再做记录。
3.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等,脉搏异常时,须数1分钟。
4.如出现短拙脉时,应由两位医护人员,一人听心率、一人数脉搏,同时数1分钟,用分子式记录,分子代表心率,分母代表脉搏。
如104/80。
测呼吸:
1.操作者测量病人脉搏的手不移动。
2.用眼睛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默数呼吸30秒钟,将所得数乘二后,再做记录。
3.同时观察病人的呼吸节律、深浅度及注意呼气有无异常气味。
4.心、肾、脑疾患,昏迷,休克,出血等病人呼吸有改变时,必须数1分钟。
测血压:
l.携带血压计、听诊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目的。
2.协助病人取卧位或坐位,暴露上臂,衣袖不可过紧,伸直肘部并使手臂外展约45度,手掌向上平放(使病人心脏、测量的动脉及水银柱零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3.放平血压计,排尽袖带内空气并展平,气囊中部对着弘动脉,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线距肘窝2—3cm,勿过紧或过松。
4.戴好听诊器,一手在肘窝内侧处摸到弘动脉搏动,另一手关闭气门上的螺旋帽,向袖带内打气,压力加到弘动脉搏动消失后继续打气,使汞柱再升高2030mmHg,将听诊器胸件置于弘动脉处,轻轻加压用手固定。
5.然后缓慢放开气门,使汞柱徐徐下降。
6.当听到第一声“咚咚”音时,压力表上所显示的压力值为收缩压。
7.汞柱继续下降,直到声音突然转为低沉并很快消失,此时的压力值为舒张压。
8.测量完毕,排尽袖带内余气,拧紧气门上螺旋帽。
9.松开袖带,协助病人整理好衣袖。
10.将血压计向右倾斜45度,使汞柱平面降至零后,关闭血压计,并记录(在某些情况下,需测量下肢血压作为对比,侧下肢血压时,病人取俯卧位,袖带缚于大腿上,下缘距腘窝约3-4cm,用听诊器测量腘动脉压力,做为下肢血压)。
四、操作后:
1.整理用物,并将体温表、听诊器头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2.血压计袖带清洗。
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正。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超声雾化器一套、凉蒸馏水、雾化用药液、量杯、注射器、棉签、酒槽池及砂轮、弯盘)。
3.核对医瞩,做好解释。
三、操作过程:
1.检查机器各部分,完好状态放于治疗车上。
2.水槽内加人冷蒸馏水、或凉水250ml,液面高度约3cm。
3.用量杯量取药液3050ml(或遵医嘱配置药液)放入雾化罐内,旋紧罐盖,把雾化罐放人水槽内,将水槽盖盖紧。
4.将雾化螺旋管及面罩连接在雾化罐口端。
5.推车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
6.接通电源,将时间按钮旋至20分钟。
7.为病人颌下铺毛巾(或治疗巾),面罩紧贴病人口鼻部(或口含嘴放于病人口中),正确指导病人进行雾化吸入。
8.协助拍背,观察病人雾化及痰的量、色、粘稠度等情况。
9.雾化完毕,用病人毛巾(治疗巾)擦净面部,拔掉电源。
10.推车回处置室。
四、操作后:
1.整理病人床单位。
2.将水槽内水放掉,注意保护雾化罐低部的膜。
3.将雾化螺旋管及面罩(或口含嘴)浸泡消毒3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持续导尿病人的护理及膀胱冲洗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正。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用物齐全:
小治疗盘、络合碘,棉签(棉球)、注射器、引流袋、根据医嘱准备膀胱冲洗液、止血钳。
3.了解病情、做好解释。
三、操作过程:
1.每日更换引流袋,同时用络合碘擦拭尿管口。
2.每日用络会碘擦拭尿道口一次。
3.观察尿量、色、性质。
4.检查引流管通常,勿扭曲、打折。
引流袋不可高于病人的耻骨联合水平。
5.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排尿,达到冲洗膀胱和尿道作用。
或遵医柱做膀胱冲洗l-2次/日:
(l)携抽吸膀胱冲洗液的100ml注射器及止血钳到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目的。
(2)放掉引流袋中的尿液,用止血钳/关紧水止夹紧引流管;将尿管与引流袋分开并接注射器后将药液缓缓注入膀胱并保留20分钟,(冲洗量根据医嘱)。
(3)注毕,拔出注射器,将尿管与引流袋相连接。
(4)20分钟后,松开止血钳/水止,观察引流液引流是否顺畅、色、性质、量,引出的引流液量不应少于注入量。
四、操作后:
1.协助病人整理床单位。
2.整理用物,将注射器及引流袋毁行并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后,取出,放于医用垃圾袋内。
3.洗手。
腹部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
腹部检查的顺序与其他系统检查略有不同,由于触诊可导致肠鸣音的改变,故遵循望、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为宜。
1.腹部的形态或轮廓:
正常人腹部平坦对称。
弥漫性全腹膨隆见于腹水、胃肠胀气或巨大囊肿等;局部膨隆见于肿块或增大的脏器等;腹部凹陷如舟状者见于恶病质及严重脱水;局限性凹陷多见于手术后疤痕收缩。
2.腹部呼吸运动:
正常人呼吸运动自如。
呼吸运动受限或消失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水及膈肌麻痹。
3.腹壁静脉:
注意检查静脉有无怒张及血流方向。
腹壁静脉怒张见于肝硬化及上、下腔静脉梗阻。
4.腹壁皮肤:
注意皮疹、色素沉着、腹纹、疤痕、疝、皮肤弹性、水肿、脐及体毛分布等。
5.胃型、肠型或蠕动波:
正常人一般看不到胃肠蠕动波。
幽门梗阻患者上腹部可见胃型或蠕动波。
肠梗阻患者可见梯型肠型,蠕动方向不一致。
6.上腹部搏动:
病理情况见于右室肥大、腹主动脉瘤及三尖瓣关闭不全。
【听诊】
1.肠鸣音:
要求听诊3-5分钟,注意其频率、音调及强度。
正常频率为4~5次/分钟,超过10次/分钟为频率增多,0-l次/3-5分钟称肠鸣音减少,见于麻痹性肠梗阻。
肠鸣音高亢呈金属声见于机构性肠梗阻。
2.振水音:
医生用微弯的手指,在病人上腹部进行连续冲击2-3次,同时将耳部接近上腹或用听诊器听取胃内气体与液体碰撞的声音,称为振水音,见于幽门梗阻或胃储留的病人。
3.心血管音:
腹主动脉瘤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肾动脉狭窄可在脐左右处听到收缩期吹风性杂音;肝癌肿块压近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性杂音;肝硬化门脉高压腹壁静脉怒张,可听到静脉嗡鸣音。
4.摩擦音:
肝、脾周围炎时,在相应部位深呼吸时可听到摩擦音。
【叩诊】
1.肝叩诊:
⑴肝上界叩诊:
沿右锁骨中线各肋间从上至下叩诊,叩诊音由清音转为浊音即肝上界。
正常人肝上界位于第5肋间。
当肝下缘触及时,应叩肝上界以确定肝脏是否真正肿大。
正常肝浊音区(右锁骨中线)为9-11cm。
(2)肝下界叩诊:
肝下界与结肠、胃等腹腔脏器重叠,故叩诊准确性差。
(3)肝区叩击痛:
以左手掌平放患者肝区,右手握拳用轻至中度的力量叩击左手背,出现疼痛者称肝叩击痛,见于肝脏肿、肝炎等。
2,胃泡鼓音区叩诊;为于左前胸下部,呈半圆形的鼓音区,为胃内含气所致。
3脾叩诊;正常在左腋中线9一11肋间为脾浊音区,前缘不超过腋前线,宽度为5-7cm。
4.肾叩诊:
将左手平放于病人肋脊角,右手掌握用轻到中度的力量叩击左手背。
正常无肾叩痛。
5.膀胱叩诊:
一般从脐下叩至耻骨联合上方,用以了解膀胱充盈度。
6.移动性浊音叩诊法:
主要用于检查有无腹水存在。
病人取平卧位,从脐部向两侧叩诊。
如有腹水,由于肠曲浮动在脐部或腹中部故为鼓音,而叩腹侧壁时则为浊音。
然后请病人转向对侧位,腹水亦转移至对侧下部,则上部原叩诊浊音变为鼓音,这种随体位转换而改变的浊音称移动性浊音。
一般腹水在1000ml以上才能清楚叩出。
【触诊】
1、触诊方法
(1)浅触诊法:
用手掌轻放腹壁上,利用掌指关节的轻巧力量进行滑行触摸,以检查腹壁的紧张度及有无压痛、肿块或搏动感。
(2)深部滑行触诊法:
要求病人腹肌松弛,作缓慢的腹式呼吸运动,医生用手掌及腕关节的力量,逐渐加压以触摸腹腔脏器或肿块。
触诊肝、脾下缘时,检查者右手指并拢,自下腹部开始,配合呼吸运动,自下而上向季肋缘移动触诊、呼气时手指端压向深部,吸气时施压指端保持于原位,以触知肝、脾的下缘。
(3)双手触诊法:
医生左手置于病人的腰部,并向前顶推所检查的脏器,使被检查的脏器置于双手合诊的位置,当右手(配合呼吸运动)向下触摸时,较易触及肾下界。
此法主要用于肾脏的触诊,亦可用于脾的触诊。
(4)深压触诊法:
以手指深压腹部的一定位置,明确有无压痛。
在深压痛的基础上突然松开手指,如疼痛明显加剧即为反跳痛。
(5)冲击触诊法:
检查者将右手2-4指并拢,采用与腹壁垂直的角度,作快速及连续2-3次的冲击动作,将脏器或肿块表面的腹水冲开,而肿大的脏器或肿块随之浮起,指端即可触及脏器的大小及表面的情况。
适用于病人有腹水时检查腹腔内肿大的脏器或肿块。
(6)钩指触诊法:
本法适用于腹壁薄软者和儿童。
检查者将右手指弯成钩状,右手掌放在病人右前胸下部,嘱病人作腹式呼吸,检查者随吸气而利用钩状指尖,以迎触下移的肝脏边缘。
2.触诊内容
(1)腹壁紧张度:
正常腹壁柔软。
腹壁紧张度增加见于腹腔炎症、血腹、大量腹水等。
(2)压痛及反跳痛:
正常无压痛及反跳痛。
当腹腔脏器的炎症未累及壁层腹膜时仅有压痛;若累及壁层腹膜时即可引起反跳痛。
腹膜刺激三联征包括腹肌紧张度增加、压痛及反跳痛。
需鉴别压痛是否起源于腹壁或皮肤,当将痛区腹壁抓起,若疼痛加剧,则起源于腹壁或皮肤。
(3)肝脏:
正常成人肋下不能扪及,仅少数人可触及肝下缘,但不超过肋下1cm。
剑突下可扪及肝下缘,但应小于3cm,质软光滑无压痛。
肝长径9一11cm。
当肝下缘扪及时,应叩肝上界,以确认肝是否肿大。
肝大可见于肝炎、肝肿瘤、肝脓肿及肝瘀血等。
检查时应注意大小、质地、压痛、表面形态、边缘、搏动及摩擦感。
⑷胆囊、正常人胆囊不能触及。
如在右肋下腹直肌外缘触及一梨形或卵圆形张力较高的包块,并随呼吸上下称动,即为肿大的胆囊,见于胆囊炎、癌及结石;壶腹癌引起的胆囊肿大无压痛,仅有囊性感。
胆囊触痛法的检查:
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病人的右肋缘部。
将左手大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即胆囊点),嘱病人深吸气,如有触痛,示墨菲氏征(Murphy)阳性。
⑸脾脏、正常人脾脏不能触及。
脾脏肿大分轻、中、高度。
轻度肿大时,脾下界于左肋下3cm以内;中度肿大为3cm至平脐。
高度肿大超过脐以下。
(6)肾脏:
采用双手合诊触诊法。
正常人的肾脏一般不能触及。
小儿或消瘦者可能触及右肾下极。
应注意其大小、形状、硬度、压痛、表面状态和移动度。
压痛点:
①季肋点:
即第10肋骨前端;②上输尿管点:
脐水平腹直肌外缘;③中输尿管点:
两髂前上棘连线与通过耻骨结节垂直线的相交点,约相当于输尿管进入骨盆腔之处;④肋脊点:
第12肋骨与脊柱夹角的顶点;⑤肋腰点:
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
肾及尿路炎症或结石病变时,上述各点可有压痛。
⑺膀胱:
充盈的膀胱可在耻骨上方扪及,呈半球形囊样感,排空后消失。
(8)胰腺:
正常不能触及。
(9)腹部肿块:
多由肿瘤、囊肿、炎性组织或肿大的脏器所形成。
检查时应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硬度、压痛、搏动、移动度及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10)液波震颤:
病人平卧,医生用一手的掌面轻贴于病人腹部之一侧,另一手指端叩击对侧腹部,如有大量游离腹水,则可有液波感或液波震颤。
3.正常腹部可能触到的脏器:
包括肝(肋下小于1cm)、右肾下极、腹主动脉搏动、腰椎椎体、乙状结肠、盲肠及横结肠。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正。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用物齐全:
小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包、注射器、小沙锯及酒精池、2.5%碘酒、75%酒精、无菌镊子、棉签、治疗本(单)、药液。
3.了解病情、做好解释。
三、操作过程:
1.核对治疗卡(单),准备药液,无菌注射器盒和针头。
2.铺好无菌治疗盘(集体注射须辅大治疗盘)。
3.消毒药瓶瓶口(瓶颈),并掰开,用无菌注射器抽吸药液,放在铺好的无菌巾内
4.备齐物品,放于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
5.按三查七对内容核对后,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所注射药及作用。
6.协助病人摆好体位,脱一侧裤子至大腿部,选择注射部位(臀大肌以十字法或连线法确定注射部位;臀中肌、臀小肌可用三角形法与三横指法定位)。
7.常规消毒皮肤后,取出注射器并排出空气。
8.用左手夹棉签,拇指、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用右手腕部关节力量快速刺入肌肉,进针深度为3/4—4/5固定好针头。
9.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将药液缓缓注入。
10.注射后左手用棉签轻压针刺点,右手将注射器迅速拔出。
11.再次核对,观察穿刺点无出血后,协助病人穿好裤子。
四、注射后:
1.整理床单位。
2.将注射器与针头分离,并浸泡在含氯消毒液中。
3.洗手。
4.整理用物,将治疗车推回治疗室合理放置。
脊柱及四肢检查步骤及要求
【脊柱检查】
1.脊柱弯曲度:
正常人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
颈段稍向前凸;腰段有明显的前凸;骶椎则有较大的后凸。
直立时正常脊柱无侧弯,病理时可出现后凸、前凸及侧凸。
2.脊柱活动度:
颈、腰段活动度较大,胸推的活动度极小,骶椎几乎不活动。
正常时颈段可前屈、后伸各45º,左右侧弯45º,旋转60º。
腰段在臀部固定的条件下可前屈45º,后伸35º,左右侧弯30º,旋转45º。
活动受限见于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骨质破坏、骨折、脱位以及椎间盘脱出。
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直接叩击法:
用手或叩诊锤叩击检查部位有无疼痛;间接叩击法:
嘱病人端坐,医生用左手掌面置于患者头顶,以右半手握拳叩击左手背,观察病人有无疼痛。
正常人脊柱无叩击痛。
【四肢检查】
1.关节及四肢形态:
关节检查应注意形状改变及有无红、肿、痛、热或结节等。
常见的畸形有膝内、外翻畸形,足内、外翻畸形,肢端肥大,杵状指,匙状指(又称反甲,表现为指甲中部凹陷,边缘翘起,表面粗糙有条纹,多见于缺铁性贫血)。
骨折及关节脱位时可显示骨、关节畸形。
2.颈部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
【颈部一般检查】
1.颈部姿势:
有无斜颈,有无抬头不起。
2.颈部运动有无受限。
3.颈部软硬度,有无强直。
4.颈部皮肤及有无肿块。
【气管检查】
检查方法: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将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其两侧胸锁关节上,再将中指置于气管中心,然后观察中指与食指和无名指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也可用两指分别置于气管旁,观察气管有无移位。
【颈部血管理】
1.颈静脉充盈:
(1)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充盈,其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的下2/3处。
(2)颈静脉异常充盈:
卧位时颈静脉超过正常水平,可见于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2.颈动脉与颈静脉搏动:
颈动脉搏动比较强劲,为膨胀性,搏动感明显。
颈静脉搏动较柔和,为弥散性,触诊指尖无搏动感。
3.颈部血管杂音:
颈部大血管听到杂音应考虑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杂音强度不一,一般在收缩期明显,多为大动脉硬化所致。
锁骨上窝处听杂音,可能为锁骨下动脉狭窄,见于颈肋压迫。
若在锁骨上窝听到连续性“嗡鸣”样静脉音,用手指压颈静脉后可消失,示为生理性杂音。
【甲状腺检查】
1.望诊:
正常人甲状腺外观不突出,女性在青春期可略增大。
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可见肿大的甲状腺随吞咽上下运动,注意其大小、形状及对称性。
2.触诊:
医师立于病人背后,双手拇指放在颈后,用其他手指从甲状软骨向两侧触摸;也可站在病人前面以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在甲状软骨两旁触诊,同时让病人作吞咽动作。
注意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情况(光滑或有结节感)、压痛及有无震颤等。
3.听诊:
注意有无血管杂音。
其他方面:
尚应检查肢体有无水肿,有无静脉曲张,有无色素沉着或溃疡,同时还应注意肢体温度及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正。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
治疗车上有输液药瓶、污物碗、治疗盘内有2.5%碘酒、75%酒精、棉签、排气碗、胶布、一次性输液器;治疗车下有浸泡止血带及避污纸的消毒液及桶,洗手桶、装有避污纸、止血带的盒
3.核对病情,做好解释。
三、操作过程:
1.核对医嘱,检查输液药瓶有无裂隙及混浊。
2.打开输液药瓶盖中心部分,玻璃瓶套上网套,消毒瓶塞。
3.检查一次性输液器的消毒有效期及包装有无漏气,取出输液器,将输液管顶端针头插入输液药瓶塞内,同时插入排气管并用胶布固定。
4.推车至病人床旁,按三查七对内容核对。
5.询问病人是否需要使用便器,征求病人输液的肢体。
6.挂输液药瓶于输液杆上,排气至输液管下端,关紧水止。
7.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系止血带输液肢体,选择穿刺血管后,松开止血带。
8.用2.5%碘酒棉签消常规毒皮肤,准备4条胶布。
9.待碘酒干燥后,系上止血带,用75%酒精棉签2支分次脱碘。
10.摘掉输液器的小飞机针套,排气于排气碗中,嘱病人握拳,绷紧皮肤进行穿刺
11.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水止、嘱病人松开拳头。
12.用胶布固定针翼,取棉块益于针眼并用胶布固定,第3.4条胶布分别固定好输液管。
要求美观、牢固。
13.调节输液滴速。
14.取下止血带及避污纸浸泡在消毒液中,用含氯消毒液洗手。
15.在输液卡上记录输液时间、滴速、执行者签全名。
四、操作后:
1.推车回治疗室,整理用物。
2.正确浸泡注射器、针头。
3.洗手
口腔护理及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衣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正。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病人交流到位。
5.动作轻柔。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根据病情、医嘱,准备药液及用物。
3.了解病情,做好解释工作。
三、操作过程:
1.协助病人采取侧卧位,面向操作者。
2.颌下铺病人毛巾,放置弯盘。
3.用手电筒检查口腔情况(有无出血、溃疡)。
4.协助病人用温水漱口。
5.清点棉球,并用血管钳及镊子将湿棉球拧干。
6.用弯止血钳取第一块棉球,擦拭口唇。
7.嘱病人咬合上下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左侧颊部,用弯止血钳取第二块棉球,擦洗牙齿左外侧面,沿牙齿纵向擦洗由内向外擦至门齿。
8.用弯止血钳取第三块棉球,同法擦洗牙齿右外侧面。
9.嘱病人张开上下齿,取第4.5.6.7块棉球,擦洗牙齿左上内侧、左上咬合面、左下内恻、左下咬合面,沿牙齿纵向擦洗由内向外擦至门齿。
10.取第8块棉球,以弧形擦洗左侧颊部。
11.同法,嘱病人张开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护理 技术 操作规程 92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