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学语文从昨天到今天.docx
- 文档编号:13179847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66KB
小小学语文从昨天到今天.docx
《小小学语文从昨天到今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小学语文从昨天到今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小学语文从昨天到今天
小小学语文:
从昨天到今天
<引言>
从古代到近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回顾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论及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时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如此重要,我们必须花大气力搞好今天的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要搞好小学语文教学,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就必须了解小学语文教学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变化过来的;因为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历史发展、演变的结果。
所以,为了把握好今天,我们有必要了解昨天,以总结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发现规律,利用规律,并上升到理论,更好地指导今天的教改实践。
(然而,仅局限于中国的情况来研究还不行。
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当今世界尤其如此。
人类已经进入了科技、社会高速发展的21世纪——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数字化生存渐成现实、知识经济正向我们张开双臂;APEK会议于21世纪的起始之年在我国上海成功举行,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正向中国走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已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交流极其迅捷。
因此,闭关锁国地研究问题,必然会产生坐井观天的局限性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预见明天,我们就必须站在世界母语教育发展的背景前,继往开来,从中国和世界母语教育的“昨天”和“今天”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完善理论,以历史的、系统的观点,有联系地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今天和明天。
)
“昨天”、“今天”和“明天”,构成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呈现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规律。
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社会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经济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小学语文教学,才能把握其本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史可以明智”,只有“察古今”才能“知未来”。
所以本章我们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作一扫描式的回顾,并从世界母语教育发展和变革的大背景下,展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这样我们才能找准自己的坐标,思路清晰地投入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实践,开创新的业绩。
一、古代到近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回顾
在我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小学教育中几乎没有专门的语文学科,语文与史学、伦理学常常融为一体。
古代儿童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两汉唐宋开始重视儿童识字教育和句读训练,教材通常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急救篇》之类的启蒙课本,其内容往往是识字为主,且记诵与修身教育“整合”。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为私塾,个别教学或三五人至十人上下的小群体教学为主。
这种情形可从鲁迅的三味书屋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窥视一斑。
最初的“语文学科”及其教学法。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开办学堂,1902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
从此,我国小学制度开始建立。
小学设立国文一科,取代了读经、讲经。
尽管当时“国文”的内容还没有完全摆脱经书的影响,然而“国文”单独设科,确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学科意义的语文教学的开端。
师范教育也是从清朝开始的,“教授法”这个概念也随之产生了,并且有了“各科教授法”,当然也包括国文的教授法。
“国文科”改为“国语科”。
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宣扬“科学与民主”,也推动了学校国文课程的改革,显著标志是提倡语体文。
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全国将小学“国文科”改为“国语科”,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它标志着教育界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提高。
这一名称一直保留到新中国诞生初期。
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以教科书形式写成的语文教学法专著。
在教学方法上,当时任职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合一”的主张,提出要以“教学法”的名称来代替“教授法”,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
陶行知的主张虽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但是由于“教学法”的名称毕竟更全面、科学,不久便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
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教学法》,这是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以教科书形式写成的语文教学法的专著。
当时的语文课,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
所以,黎先生所著教学法,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法。
民国初年倡导新教育的人士,已经开始痛斥注入式教育的弊病,提倡问答启发式。
这些,带来了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有些地方改革的步子还很大。
教材形式和教学内容的重大革新。
以后,又见小学儿童所读的国语,多为常识题材,内容较枯燥,遂着手改革国语教材,以童话、故事、儿歌、谜语等为主。
各书局编印了多套以儿童文学为中心的小学国语教科书。
这可称之为教材内容的革新。
我国小学教育史上第一部《小学课程标准》。
192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陪颁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
此后,“课程标准”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1950年。
在《标准》中,国语科仍包括说话、读书、作文、写字四项;关于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都较前详尽,尤其是教学方法的指导。
说话、读书、作文、写字的教法共列27点,并规定了教法的总则:
强调分步练习的原则,作文以实际需要为动机,练习方式多变换,语法教学不呆板,各项作业成绩的批评指导则充分利用现成的量表;积极开展课外表演、讲演、作文比赛等,以提高学习效率。
1932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课程标准》,是在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也是我国小学教育史上第一部《小学课程标准》。
其中《国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具体,教学内容也作了一些修改。
在作文方面提出要利用环境,随机设计,使儿童口述或笔述,不仅练写普通文,还提出要写实用文。
在教学方法方面,注重儿童的实际。
例如,开始作文时可指导儿童练习写日记,注重内容的价值,而不仅着眼于方式。
批改作文要多保留儿童本意,以调动儿童写作的积极性。
《标准》强调儿童本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意儿童化,使他们从被动变为主动。
这些无疑都吸收了国外教育(如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些做法和理论。
1936年、1942年又经修订分别颁布了《修正小学课程标准》、《小学课程修订标准》。
1948年再次修正,颁布了《小学课程第二次修订标准》。
修订后的《国语课程标准》,除课时有所减少外,其他方面无明显改动。
在国语时期尚未颁发小学单科的课程标准,《国语课程标准》均在《小学课程标准》中独立成章。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不断革新。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相继出版了多种小学用的初级和高级《国语读本》。
那时教育界采用了较为科学的方法进行默字、识字、默读等测验,编制了写字、作文量表,并编辑出版了供教师阅读的单一的小学国语教学法。
例如潘仁等编著的《小学初级国语科教材和教法》和《小学高级国语科教材和教法》,沈百英编的《小学说话科教材和教法》,张粒民编的《小学作文科教材和教法》,沈善芝便的《小学写字科教材和教法》等。
小学国语教材教法从综合的小学各科教材教法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是语文教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长期国文、国语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以读写实践为主的小学国语教材教法的体系。
总之,从我国古代到19世纪末开办学堂,直至新中国诞生前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管其科学性如何,我国确已基本建立了一套汉字教学、文章(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体系。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些实践与理论,是我们今天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时常常应该回顾和审视的基础,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批判地看待历史,从中受到某些启迪,发现和总结出一些规律,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既有继承,更有发展和创新,这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当代小学语文教学
随社会、政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新中国诞生后,小学语文教学随着国家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而发展,大方向是正确的,主流是健康的,成绩是主要的。
虽然也有不足之处和失误,但这是事物在发展中难免的。
事物在发展,必然不断会有新的变化,人们的认识也随之变化和发展。
当代小学语文教学随社会、政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时,将“国语”正式改为“语文”(叶圣陶先生当时主持教材编选工作)*。
小学语文教学突出了学科的性质与特点,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这是很大的进步。
建国初期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一方面继承了中央苏区、抗日根据地等老解放区语文教学的传统,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学习乃至照搬了苏联的一些教育理论和经验。
这当然与当时的国家和国际政治格局有关。
上述发展和对小学语文教学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在1950年教育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1956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都有所体现。
1958年,由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与苏联出现政治上的严重分歧,直至关系破裂,国民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
党和政府开始对全国各方面的工作进行调整。
围绕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也进行了自身的调整。
教材的选文力求规范性、典范性,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多读”“多练”,对教学实践产生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随着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显倾向,以致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引起语文界乃至教育界广泛的论争
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持续了10年的动乱。
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基本停顿,竭力强调所谓“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政治代替了一切。
“革命”口号、语录、报纸的社论、评论员文章成了语文课的教材内容。
高考废除了。
工农兵中看谁的表现好、谁“手上的老茧多”便可以上大学。
任何教育规律在这里都必须服从所谓“政治”的需要。
这必然带来包括小学语文教学在内的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大混乱、大倒退,其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党和国家实现了拨乱反正。
终于还教育及小学语文教学以本来面貌。
1978年,总结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国家教育部制订颁布了第三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从教材编写到教学要求,都作了重大改革,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比较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和改革从这里起步了。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国门打开了,中国迈开了走向世界的坚实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界开始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以开放的视角研究过去和今天,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民主的蓬勃局面。
其显著标志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年会”于1980年7月22日在大连召开,并正式出版、发行了名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上、下册)70余万字的会刊,汇集展示了全国小语界的研究成果。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注入了思想的活力。
党和国家愈来愈重视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1986年、1992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全面改革,国家教委先后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多次作重大修订,如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为“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也开始比较全面地定位为“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等等。
尽管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尚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在当时无疑是巨大的进步,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勃勃生机,跃上了新的台阶。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矫枉”往往“过正”,一种倾向常常掩盖着另一种倾向。
在教育拨乱反正、大改革、大发展的同时,国家恢复了高考,国家急需各类知识型人才,必须重视科技教育成了人们的共识。
人们逐渐又认识到知识的重要,由此带来的副产品是古已有之的教育“功利主义”又回来了——读书成了获得谋生手段和晋升的阶梯,几乎完全忽视了基础教育在促进每一个学生良好素质形成方面、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必然的的重要功能;也忘记了面向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关怀,一切瞄准能博取功名的考试。
学校让学习困难生、“发展滞后生”坐“冷板凳”、入“另册”,教育不能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丢掉了教育的全民性、公平性,形成了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模式。
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瞄准着重点初中和重点高中的升学考试,高中则瞄准着全国的统一高考或考重点大学。
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古代科举考试博取功名的影子,似乎又想起了《儒林外史》中的范进。
教育是培养每一个人、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尤其应该是这样的。
但在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中人们关注的只有“分数”,而忽视了精神生活在人的成长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忽视了基础教育中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这样一件重大的事情。
一些不该发生的触目惊心的教育悲剧和令人警醒的现象常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见诸报端、电视等媒体。
这些虽是教育整体上存在的弊端,但同样严重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与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几乎被抹杀殆尽,形成了包括小学语文教学在内的教育改革的“瓶颈”——例如,如果说小学教育改革或实验在中低年级还有所开展的话,而小学高年级就自然成了教学改革或实验的“禁区”,因为他们也将和初中、高中毕业生一样准备去“应试”各种重点中学,在家长、老师的逼迫下去“博取功名”——在小学毕业班,竟然也有家长或教师喊出“人生能有几回搏”这样的口号。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制订了《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吹响了教育改革新的号角,小学语文教学与整个教育界迎来了教育全面改革的又一个春天。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将经过实验,在全国全面实施。
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以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改革的继续和升华,它标志着小学语文教学及科研的深入发展,反映了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乃至教育整体认识的与时俱进、不断深入,折射出我们国家社会以及政治民主的进步与完善。
本书后面的章节将有较多篇幅阐述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所以在这里暂不对它具体介绍和阐述。
文、道之争——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的认识之争
了解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在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理论论争,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小学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发展的轨迹,从而更好地理解今天提出的一些教学理念、原则和要求。
在我国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史上,虽然有过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论,但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每一次争论都会给我们以深刻的反思和触动,每一次争论都会给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以新的推动和活力。
人们的认识就是在这样的论争和实践中逐步升华和完善的。
这也是认识过程的规律。
值得指出的是,从新中国诞生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政治的原因,我国除了曾经与前苏联、朝鲜等少数国家在教育上有过一些联系交流外,并没有很好地关注和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母语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和世界这个整体失去了联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发展也必然打上了这样的印记。
不同时期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既反映了我国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教学认识的过程,也反映了社会、政治的变化、发展、进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不同的要求。
作这样的历史回顾很有助于我们理清研究、改革的思路,能使我们做到纵览全局、高屋建瓴,避免一叶障目、坐井观天之虞。
文、道之争——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的认识之争
所谓“文”,指的是语言表达形式,“道”则指的是文章中含着的思想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文与道的主次问题一直在争论者,小学语文教学界也不例外,而且是古已有之。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二者之间的论争加进加进社会的、政治的因素,一直也很激烈。
说到底,其实是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认识上的争论。
1959年有一次所谓“教育革命”,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政治挂帅,把“文、道”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教育课已经相当普遍。
面对歪曲语文学科性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语文教学质量受到的严重影响,产生了语文教育界“文、道”关系的激烈争论。
概括起来,有三种观点:
一是强调语文教学以“道”为主;二是强调语文教学以“文”为主,三是认为应该“两者并重”。
这次争论的结果,以1961年12月3日《文汇报》发表的一篇题为《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的社论作总结而结束。
社论在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又强调了不可离开“正确的政治方向”。
语文界得出了“文道统一,不可偏废”的结论性认识。
这虽然不能说全面,但至少也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极“左”思潮泛滥成灾,四人帮的所谓“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代替了一切,既没有“文”也谈不上真正的“道”,一切淹没在所谓的“政治”之中,四人帮利用教育、利用语文教学为他们的争权、篡权的阴谋服务而使语文教学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倒退。
粉碎四人帮,语文教学实现了拨乱反正,“文、道”的关系基本理顺。
但忽“左”忽“右”的现象也还时有发生。
一会儿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调语言文字训练,一会儿又强调要加强“渗透德育”;在研究强化渗透德育的同时,又会出现对课文架空分析或将思想政治内容“穿靴戴帽”“贴标签”的倾向,等等。
其实,关键就在于对语文学科性质特点的认识和定位是否遵循了语文和语文教学本身的客观规律,是否揭示了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本质。
正是在这些论争基础之上,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召开以后,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充分认识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之后,以科学的态度、开放的视角研究教育、深入实际研究语文教学,修订了1992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作为过渡性大纲,2001年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经实验后在全国全面实施,进行全面的课程改革),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地位有了比较客观、准确、科学的界定,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详见本章开头的有关引文)。
这在后面的章节中还将专门讨论。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论争——不同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之争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问题也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史上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也可以说古已有之。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基本均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直到清朝末年,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才提倡随课文分散识字。
但由此,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论争也就开始了。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小学语文教学界出现了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等多种识字教学方法的教育实验和理论探讨,非常活跃,各自也都取得了较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成果。
但和以往不同的是,国家对不同的识字教学方法、理论等教育实验给于同样的支持,只要不违背基本的教育规律、认识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只要有成效,就鼓励探索性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就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现了一定的学术自由,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科研和改革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仍然存在不同的教材版本和不同的识字教学方法,比较成功的还有“字族文识字”法、“字理识字”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双脑识字”法(将学习双拼码、识汉字与学习计算机汉字输入结合起来)等等*。
其实,各种识字方法常常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就吸收了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等流派成功的经验和各自的长处,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在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编写了相应的内容——比如除随课文分散识字外,还编写了一部分“归类识字”这样的教学内容,。
识字教学的方法的探索和改革并没有完成,它将一定会随着教育科研的深入发展而越来越科学、越高效。
识字教学乃至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探索与其它学科一样,是无止境的。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
坚持在听说课写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智力,渗透思想教育,这是语文学科落实素质教育的特点。
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语文科的性质特点。
把握思想教育时机,正确地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呢?
我觉得,应从教材的实际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
就此,浅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昨天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