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导向的整合情境教学课例研究.docx
- 文档编号:13274230
- 上传时间:2023-06-12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69.71KB
以能力为导向的整合情境教学课例研究.docx
《以能力为导向的整合情境教学课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能力为导向的整合情境教学课例研究.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以能力为导向的整合情境教学课例研究
以能力为导向的整合情境教学课例研究
――聚焦课堂教学,深化校本研究的重要途径
(概论部分)
叶平※
一、聚焦课堂教学,推进新一轮课例研究
1、湖北省校本研究协作课题的重要启示
(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聚焦课堂教学)
――“两个基本点”: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实施五项举措
1推进行动策略一一推进校本研究六大策略;
2创新教研制度一一改革教研内容,构建学习型组织;
3重构教研文化一一让教师活出生命的意义,让学校从内部发生变化;
4打造研修平台一一构建以校为本的校本研修、教学应用平台
5形成研修成果一一以自增长方式,构建新课例研修教学资源库
(3)进一步推动校本研究的深入发展
面上推广(扩大参与面);点上深化(推进新课例研究实验)
2、聚焦课堂教学与新课例研究实验
(1)进一步深化校本教学研究
全国第四届“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会议提出“进一步深化校本教学研究”
■中小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内容和问题(朱慕菊):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内容的呈现方式;好的教学环境的标准;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教育内容的课程资源。
□教学组织:
为学生主动参与、深度参与设计机会;教学策略的选择;互动的意义;引
导合作学习,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对学生差异的关注与指导;对权威的认识,对民主的
理解。
※叶平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教科书对课程标准的呈现;教科书内容设计与实施要求
□课程资源: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和开发者;开发、搜集和使用课程资源;网络平台下传递和共享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对学生理解水平的观察与判断;内容选择与呈现的适宜性;教学组织形式的适宜性;教与学互动的有效性。
■当前,我们特别需要在理解“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开发课程资源”和“加
强课程教学评价”上,做出实质性的探索和努力。
(2)聚焦课堂教学与课例研究
■聚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都可以通过“课例”和“课例研究”予以反映。
■基本认识
――教育科学是“启示科学”,“上课”不可被复制,只能受到启示。
“课例”就是把
“上课”的设计、实施过程和结果以描述的方式记录下,为自己和别人提供各种启示。
――课例研究不仅要“重过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也要“重结果”(形成给自己和
他人以启示的范例,即新的教学课例)。
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用新课例将课堂教学
导向有效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课例呈现的不是某一种僵化的模式,而是强调教学方法和应用模式的多元化、多样性,重点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和疑难问题。
――课程资源本身并不能体现新的教学思想,反映新课程理念的是教学课例。
教师研究
资源的重点不是开发课件和教学素材,而是强调如何应用课程资源,同时开发和共享合适的
情境资源和评价资源等。
(3)教学课例和课例研究的拓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课例”就是在课堂教学研究(即课例研究)的过程中,以描述和再现方式,获得问题解决的范例(例子),它涵盖了上述课堂教学研究的各项内容。
表1-1从新课程课堂教学需求角度重新定义课例和课例研究
课例类型
说明
1、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课例
r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2、以能力为导向的整合情境教学课例
在具体的、有逻辑联系的复杂情境中,评估学生解决问题的应对能力
3、课程资源应用方式的教学课例
:
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应用示例
4、“如何上好某节课”的教学课例
多兀化多样性教学模式应用示例
二、以能力为导向的整合情境教学法
(说明:
由于目前获得的资料有限,以下蓝色文字内容主要引自罗杰斯教授的PPT讲
稿《当前学校课程的演化一一如何协调学习质量和教育公平》。
其余内容均为我们的理解和
思考,以及根据我国中小学实际情况,提出的实验研究建议。
1、背景
■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首席专家、比利时教育学者哈维尔罗杰斯(X.Roegiers)教
授引导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讨论,提出了一种“整合教学法”一一以能力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
(1)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⑴
——学生并没有能掌握继续学业,或进入社会职业生涯所需的基本知识。
——优等生和差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各项改革,打着“进步”的旗号,被引进学校,号称面向所有学生,但实际上只能针对学习优异的学生)。
——学校加剧了“不当成功”和“不当失败”。
(2)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将改革的新事物引进学校过于迅速,且缺乏实施的必要条件(各种新的教学理论、学生中心、合作学习)
――学习被“雾化”得过于琐碎,缺乏意义关联(例如:
从满堂灌t满堂问)
――评估标准只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不是为其本身而评估,而是作为可
以支配的资源解决具体的问题;目前的考试并不能评估学生的能力,而只是用来说明学生的
产出值和老师的期待值之间的差距)。
(3)问题引发的后果
――教学者变得无所适从:
他们并不能很清楚知道应该以何种方式来组织教学。
――对“参与性的教学方法”理解有所偏差,导致教学者削减“教”的角色,更多的让
学生自主参与。
但实际上,只有最优秀的那部分学生能参与进来。
――教学者无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重新陷入传统的评估标准(限于知识和技能)。
(4)对问题的分析
――目前多数学校采用的是目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目标非常具体,并且不复杂。
人们经常谈到对基于能力的教学法(APQ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法中能力的界定,显得复杂且不具体。
(“横跨”能力)。
――当今的学校并没有能够把这种复杂综合性与具体性结合起来,融入教学目标,从而
构成大纲的基础。
□实例1
——统计出当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具体、不复杂)
均衡配置营养的能力(复杂、不具体)
――以给定的食物为基础,拟定一份营养均衡的菜单(具体、复杂)
□实例2
――根据化学测试结果,判断雨水的酸度(具体、不复杂)
保护当地环境的能力(复杂、不具体)
2、基本观点
(1)如何理解“能力”
“个体通过内化的方式,支配整个资源体系(知识与技能),用来解决其中的情况一问
题的能力”(罗杰斯Roegiers,2000)。
■这种能力”可以理解为“运用知识在复杂情境下解决具体问题。
”
(2)“能力”与“情境”
■各种能力只能根据情境才能被确定。
能力和知识都同样可以确定在一个社会和自然背
景的情境中。
情境的概念于是就变成了学习的中心因素。
……学科内容与其他资源一样,它
本身已不再是学习的终点,它变成了服务于处理情景的工具。
(Jonnaert2002a:
76-77)
■情境的重要性其实就是把一种“好的意义”带回到课堂,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设法把问题的背景解释清楚,使得学生不能把这个问题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同时,课堂上学到的
知识,也只有通过情境才能与来自日常生活经验中的知识联系起来。
学生走出校门后才能够
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一系列的问题,至少能够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生存下去。
(3)“能力”的特点
在当前许多教学方案中,能力只是一种装饰性的语言,或者并非来自于课程的主动设计。
■首先,能力必须具有复杂性。
——罗杰斯认为:
“不存在抽象的能力,也不存在从抽象中发展起来的能力。
学生的能力,需要在复杂情境中得到发展,并在复杂情境中得到评估。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
须强调把所有的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都设计在具体的、有逻辑联系的复杂情境当中,然后把学生放在这种情境当中去体验问题的由来和问题的本质。
然后根据新掌握的概念知识
和原有的知识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教学问题上,罗杰斯在25个国家做的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建立各种特定教育内容
的情境教学库,根据一个个教学内容设计情境,然后把情境方案经过同伴互相研究、梳理、修改,把这种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多个既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复杂情境称为“情境族”,把
它放进库里去。
每个学科积累了1000多个情境教学库(即1000多个教学情境课例)。
■其次,若要能够被评估,能力就必须能用具体的形式进行描述。
――罗杰斯提出,让学生要掌握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定义,就要找出这个概念和定义最核心的能力,并且用具体的问题表达出来。
在一个学科的一个水平段上,设置的能力目标不要太多,有3到4个目标足够了。
――罗杰斯在非洲的一些欠发达国家做的一些案例,就是在某个学科里,在某一个内容
里只找两个到三个能力目标。
他说你不要找得太多,找多了老师搞不清楚,老师记不住,找
出两个或三个最核心的学科的能力。
3、以能力为导向的整合情境教学法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构思导向能力的教学方法
――能力的界定必须是既复杂性,又很具体,每种能力都与一个系列的情景相对应。
――针对所有学生都应该达到某预期,这些能力要与该预期相对应,重点是导向每个学
生如何应对各种整合情境。
—把如何引导教学的主导权交给每位教学者,自主选择最有效、最适应自己的教法。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应该在整合情境的基础上展开。
■整合情境教学示例模块1语文学科一一阅读与写作
□目标能力:
以一份十多行的书面资料为依据,拟写半页左右、针对具体情境下的一篇
论证型短文。
重点放在对原始文章的理解上(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相应书面表达的能力)。
招聘通告
位于广场上的一家旅馆,因临时需要(7-8月间)招聘一位负责接待顾客的职员。
招聘标准:
――掌握国语
法语口头、书面表述准确(水平3)
——善于交流沟通
――可以周末全天上班
请将申请信寄至吉布提426号邮箱
题目要求:
有四位应聘者应征(展示四封申请信)
请挑出其中两位应聘者;写一封简短的回信(8-10行),告诉他们是否符合要求,还缺
哪些相关信息,等等。
请给宾馆经理写一份汇报总结信(15行),将两位应聘者加以比较,提出选择意见。
□整合情境教学示例模块2:
科学学科一一消灭蚊虫
为了防止蚊虫的大量繁殖,你所在城市的居民决定在夏天到来之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根据资料1和2,从呼吸的角度,提出假设,解释试验。
从中可以推导出什么?
至
少运用到课上学到的三个概念。
(运用已知概念提出假设和解释的能力)
2.
提出三项得到论证的建议,来防治蚊虫。
参考以下资料,提出最有成效的方法。
(对已有资料的分析综合能力)
(pontedons
资料1:
蚊虫的生命周期
资料2:
试验结果
试验
结果
1
我们把幼虫放入沸水中,然后冷却
幼虫依然存活
2
一小盆含蚊子幼虫的沸水,表面倒上一层油
幼虫死了
3
一小盆含蚊子幼虫的水(非沸水),表面倒上一层油
幼虫死了
资料3:
有关蚊子食物营养的文章
蚊子的食物
我们知道母蚊子会吸取人类或其它脊椎动物的血。
这就是为什么它会用针形口腔系统扎入皮肤,吸取血液。
而公蚊子则靠吸取植物性食物维生,如花蜜。
蚊子幼虫则以积水中的微生物为食物,直到长大为成虫。
(3)能力导向整合情境教学法的关键特征
■必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应对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境(从效果考虑:
学生只有在具有代表性的各类情境中,反复应用所学内容,才能将其牢固的长期掌握)。
■必须放在各种复杂情境下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所得(从公平性考虑:
教学中使用的方法,
只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才是公平的。
尽管小组教学很有成效,但仍要确保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得到足够的练习训练。
)
4、整合情境教学与评价改革趋势探讨
(1)从PISA测试看能力导向的整合情境教学
PISA:
由OECD(经济合作组织)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for
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PISA计划在32个国家中抽选26.5万个15岁青少年,以纸笔测验衡量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每份测试题由多项选择与开放式
问题组成,希望了解各国初中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
础。
PISA是一项定期的动态监控方案,每三年开展一次评价。
2000年,首次评价在43个
国家中展开。
目前,已有62个国家签订协议参加2009年的第四次评价。
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尚未参加这一项目。
■PISA阅读素养测试
□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重点指向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获取信息的能力:
能否从所阅读的文字资料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理解信息的能力:
阅读后,能否从阅读的资料中正确地解释信息的意义。
――思考和判断能力:
能否将所读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想法和经验相连结,综合判
断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2000年PISA阅读测试样题:
涂鸦
【阅读材料1】为了去掉墙上的涂鸦,这次已经是第四次清洗学校墙壁,这真的使我气
极了。
创作本来是值得欣赏的,但创作的方式不应该为社会带来额外的开支。
专业的艺术家
不会把自己的作品挂在大街上,是吗?
相反,他们会通过合法的展览来赚取收入。
我认为楼房、篱笆和公园的长椅本身就是艺术品了,在它们上面涂鸦,只会破坏其风格。
我真不明白这些可耻的艺术家为什么在其“艺术品”被一次又一次的清理后,还要不断地被乱涂乱画。
【阅读材料2】社会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如公司的标志,还有矗立在大街两
旁的各种扰人的大型广告牌。
它们是否获得大众接受?
没错,大多数被接受。
而涂鸦是否获
得大众接受?
有些人会接受,但有些人则不接受。
谁最终负担广告的费用?
对,就是消费者。
那些树立起广告牌的人事先有没有向你请
示?
当然没有。
那么,涂鸦者应该要事先请示吗?
请想想数年前在商店里出现的格子花服装
和滑雪服饰。
这些服饰的图案就是直接从多采多姿的墙上偷来的。
可笑的是,这些图案竟然
被欣然接受,但是那些有同样特色的涂鸦却被认为是讨人厌的。
现在要做艺术真的不容易。
【回答问题】
1、这两封信的写作目的都是(迅速发现需要的信息)
2、为什么【材料2】会提及广告宣传?
(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3、不论你同意哪个作者的观点,你认为哪一封信写得比较好?
请根据两封信的写作风
格(表达方式)进行解释。
(对好的写作风格的理解和评价)
4、你同意哪一封信的观点?
请参照两封信的内容,用自己的话作答。
(联系自己的认知,提出自己的观点)
□附: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
(二)阅读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
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PISA数学素养测试
□2000年PISA数学素养测试样题1(香港):
驾车
小丽驱车出外兜风,半途中突然有一只猫冲在车前,她用力剎车才没撞到它。
小丽受惊
后决定开车回家。
以下的曲线图是小丽行车的速度记录。
1、小丽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多少?
2、小丽在什么时间为躲避那只猫而踏剎车?
3、由上图的数据,你能否知道小丽回程的路线,是不是比她从家里出发到发生此意外事件的路线距离短?
请解释你的答案。
小麗的車程
□附: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
3、函数:
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2000年PISA数学素养测试样题2(香港):
砌积木小珊用胶水将小正方体粘在一起,砌成方块。
1、她要用多少块小正方体才可砌出图B的实心方块?
2、她发现可以砌出一个像图C的空心方块,问她最少要用多少块小正方体?
3、要砌一个长6块、宽5块、高4块小正方体的空心方块。
若要使方块内要保留最大
的空心,而使用的小正方体数目最少,最少需要用多少块?
□附: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4〜6年级)
2、测量: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PISA科学素养测试
□2000年PISA科学素养测试样题: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分析以下图表中的两个食物链网络,箭头从被吃的食物指向食物的获取者。
尽管与真实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络相比,这些图已经被高度地简化,但它仍然阐明了上述两类生态系统
之间的关键性差异。
1、寄生蜂在食物链网络A和B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假若它同时在这两个位置上消失
(死亡),对于哪一个食物链网络其后果更严重?
2、请你结合所学过的食物链知识,用上面的例子解释:
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更能够适应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变化。
□附: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
3、生物与环境1.7懂得食物链的含义
□附:
我国《生物课程标准》
八、生物的多样性具体内容标准:
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总体分析:
PISA测试,几乎都是用来评价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整合情境。
(2)从我国高考、中考改革看能力导向的情境教学
■从一则中考模拟复习试卷探究现行中小学教学问题(某中学初三期末测验题)
靖江市城西中学初三期末综合调研试卷
—2003学年第一学期
1、坷前狛化搂甲AMV么址匸』二里』*i丿、
屮也曲*皿鼎:
中耳输*pi/r出昱鲨;
:
—…——;7算駅X島*蛙£必\
口期n膏业拆询iu-占黑嶋*遊盘也£
□分析:
依然过分注重已有学科知识的记忆。
■对照看台湾初中的一则“国学测试题”
1、“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
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咼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分析:
调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复杂情境下的具体问题
■反思:
――事实上,我国新课程改革后,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的内容改革,都已经不断从“学
科本位”向“能力本位”演进,逐步加大了复杂情境下的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比重。
――然而,从中学到小学的课堂教学,多数教师还停留在重视知识传授、训练和考核,还没有找到知识应用(即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并没有能够把这种复杂综合性与具体性结合起来融入教学目标,在每天必须面对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由教师自己进行整合情境教学设计,在教师中开展能力导向的情境教学课例研究,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实例12007年武汉市中考语文题
&幄据姜求宗战卜囱的超H・U0分)
-丰滦亮的楸笔宇醮il扎能贮悄FL肓好崛筆字朕於幣丈课的独学蕃求・也母同爭怕学习和生活『白篙夔・为了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期叽悝闊焉钢笔字能水甲・耳口.笊备开屣”走瓯笔儡笔)知护冊趣活动.
(1)如果厠学怕擔荐你为木按活动的障划人.你打算设计哪譴活动眉带仿琥下面的岳例写岀叭井说哺活动冃的.(4»)
[乐例】刑卄;咙罡OW塔)书汎比戏打的:
激发同学钥绥与汕动的热f乳ft!
进网学怕认真练字.
顼
目血
项忖二1
叭
(2)为了帮助同于怕明确纵习嶼笔(钢笔[书誌附意义,背進人人辭与活动的熬闲*调你扭吗两旬内嘗棚关、龙或对称的話・作为亦榕标需,⑴分)
£3」址上购小刚同簪是协的刖友*他平时界用心筠劄笔字・丫也写爲半戏超・看刘你揺比赛中决铀了…警桨,爬粧你说’“愧前宇写斜人碎了,帜昱程血陡写稈这么標克.却劣好啊孑糜听启刊臥逕样说】”.*(3^»
■实例2:
2006年黄冈市语文中考题
6.认真观察姓名《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3分)
■实例3:
2007高考语文试题(湖北卷)
1HIt-OHIH
六、(12分)
20.右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微。
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征吉
祥如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8”。
中间的圆形图案是
中国艺术节节微,是每一届艺术节设计节徽时必须采用的。
请结合节徽图案的含义,为“八
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
平仄不作要求,不超过30字。
(4分)
■实例4:
根据2008全国高考语文卷12题改写:
宋诗鉴赏
目标能力:
学习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问题: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
字别致、生动地表现鹤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
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交待“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前后联的意象(西山、赤壁、波流、宿鹭、飞鸿、扁舟等)
评价指标、标准和评分表:
评价
指标
最低标准
完美标准
内容符合要求
答案有意义
语言工具应用
书与质里
Q1
准确找出第三联中的两
个字/2
分析正确/2
表达准确,语言
流畅/2
无涂改标记
/1
Q2
准确感悟全诗的意境/1
准确把握前、后联的意向
/2
总分
2
5
2
1
(3)整合情境教学与考试评价改革
■罗杰斯的试验表明:
整合教学法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赞同与参与,它能使每个学生都
有所进步。
如果理顺了大学的要求与中学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实现双方的平滑对接,整合
情境教学法在提升学生的高等学校录取率方面的效果也是相当出色的。
□如在喀麦隆,2004年他们对300所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
150所学校为一组,共分两组。
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是实验对象。
实验学校又被分为两小组,一半学校没有推行整
合模块,单纯进行查漏补缺,另一半借助整合模块进行查漏补缺。
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学校
需要重修的学生比率为36%,单纯进行查漏补缺的学校需要重修的比率为26%,进行整合
模块的学校需要重修的比率仅为19%。
在通过初中升学考试的比率方面,这三组学校的数
据依次是34%、40%和47%。
同样的,2006年6月,在吉布提全国范围内,对小学六年级(非整合教学法)和五年级(整合教学法)的学生进行了同样的入学考试。
前一批学生通过率
为54%左右,而后一批学生的通过率达到了78%。
5、能力导向的整合情境教学实施
(1)整合模块和整合情境教学实施
――在推行整合模块时(通常时间为一周),不要引入任何新的“资源”性知识(即知
识和技能)。
――在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能力 导向 整合 情境 教学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