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docx
- 文档编号:13409983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格式:DOCX
- 页数:52
- 大小:59.35KB
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docx
《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
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前言 引领教师的职业生活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行的意义
作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温家宝总理说:
“以改革促发展。
”这表明未来中国教育的主旋律是改革,《纲要》最重要的特点是瞄准了目前我国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力图突破难题,进行创新,《纲要》的出台主要立足于解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教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颁布了以下的重要文献: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10年《关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化已经影响到了教育,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人类发展观念发生转变,过去是单向的、只强调经济发展,现在有学者归纳出社会发展观等于国民幸福指数。
国民幸福指数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政府的善治,二是经济的发展,三是文化教育的发展,四是环境保护。
一个最为简单且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在人们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的情况下,高考仍然充当着强大的指挥棒。
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从学生、家长到老师、学校,包括地区教育管理机构的共识是,教育要向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的方向去努力。
有学者感言:
“经过重重考试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在四年教育之后,常常既没有被获得灵魂上的解放,视野上的开阔,也没有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
于是,一个悖论出现了。
我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社会,大多数人渴望通过考试来获得多一点的生存空间,但教育却成为我们社会最大的资源浪费…”
最迫切需要改革的是义务教育:
调查显示,26.4%的公众认为最迫切需要改革的是义务教育领域,19.3%认为是高等教育。
对于义务教育领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成公众认为是优质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另外,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农村办学条件问题、乱收费以及学生课业负担重问题也均有较高的提及比例。
二、《纲要》也直接指出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紧急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
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纲要》中义务教育部分的主要问题:
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择校问题严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农村学校基础薄弱,一些地方辍学问题突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
《纲要》出台的背景可以概括为:
为推动教育的发展、适应国情的需要、更考虑了人民的需要、也顺应了国际发展的潮流。
因此,重新审视教育理想,改善人才培养方式。
《纲要》对教师职业生活影响的认识:
1.学习规划纲要,丰富职业角色内涵。
2.把握、领会规划纲要的主题精神,定位教师职业生活方向。
要点提要
第一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教师职业的涵义和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涵义
什么叫做职业?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教师职业是什么呢?
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是比较复杂的。
人们通常是用比较美好的词语句子来描述。
例如人有三尊:
君、父、师;有五圣:
天、地、君、亲、师。
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其实,这些淡化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影响我们的职业心态。
还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事实上,能让人类灵魂改变的不只是教师,一本书,一件小事,一个人,这些或许都能改善我们的灵魂。
其实教师职业本身是一种奢望,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要求自己进步的一种标准,让自己保持一种平和、努力向上的一种理想的心态。
在英语里面表示职业一般概念的有很多词汇,西方人认为教师是上帝的代言者,是天堂的引路人。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认识职业呢?
职业既是谋生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生的目的,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手段,是值得自己一生为之追求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正如马斯洛心理理论:
一、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教书匠),二、满足爱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价值追求)。
如果仅停留在教书匠上是不够的。
伟大的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讲过:
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
学生如果从教师的话语里感觉到其思想的停滞、僵化,就会不尊重教师,甚至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
如果停留在教书匠这个层面理解,就会隐藏着教师的职业倦怠。
正如叶澜所说的,“一个墨守陈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所以对职业的认识,必须提升到人生价值实现的层面。
教师职业是个具有专业技能很强的特点,如果不具有专业技能,那么就无法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作了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对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特点,我们刚要也有表述。
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五十一条: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是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刚要进一步指出,为了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的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袁贵仁教育部长在一次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教育工作必须尊重教育规律。
教育要尊重学生,还有尊重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他认为,教书育人是一项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极强的工作,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
他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
下面先通过美国一个优秀教师的习作,我们先感受一下。
他写了一篇《Whyteach》,他是从自己不喜欢当教师到自己喜欢当教师这段期间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教师职业生涯是一种变化基础上的职业,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了师德的感悟。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行为和行为尊则。
所谓师德,主要是面对特殊的对象学生而提出的基本上要求,即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他的核心是责任感。
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五十二条也有相应的表述:
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为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自拍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将师德表现作为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久有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知道:
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塑造,情操只能由情操来塑造,性格只能由性格去培养。
三、教师应该怎样树立良好的师德
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关键在于要学会尊重学生。
尊重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的定义——同理心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即换位思考。
教师要学会宽容,知道学生是有差别的,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第二、承认学生的独立个性,允许学生有差异性地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纲要》在战略主题中也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而全面发展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自由的基础上的。
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
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思;重灌输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从而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此,教师应探索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表现为:
转变观念;采取具体的教改措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要点提要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纲要》中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总体战略的规定和解读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重点把握教育改革的总的思路和方向,重点关注《纲要》的总体战略。
总体战略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主题和战略目标。
掌握精神,把握主题:
总体战略是整个《纲要》的灵魂。
总体战略部分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针、战略主题和战略目标。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指导思想即总的思想和总的方向:
“一高两全”(纲要第一章第一条)。
工作方针即实施的原则和保障策略;
如何理解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
教育部长袁贵仁曾经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推进。
”所谓的横向是发展各级各类的教育。
而纵向就是遵守20字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是战略地位的重要保证;育人为本是核心内容和战略主题;改革创新是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促进公平是重点任务;提高质量是重点任务。
《纲要》中战略目标简单说就是“两个基本”: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而战略主题是: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步履艰难
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学生的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勇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素质教育是轰轰烈烈,但是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却扎扎实实。
这是由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一次调查中,中国孩子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谁该负主要责任?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和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犹太人有一句谚语说:
“不会创造就是驮着书口袋的骡子。
”
三、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一)《纲要》指出应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德育为先。
在世博会时,中国科学家院士杨福家做的演讲的主题就是:
国民素质是世博会的最大展品。
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这样一个天问,我们到底留给子孙后代什么,拿什么去开创未来?
有人说韩寒有什么了不起,那么我们说韩寒有一种率真,他的敢于质疑和批评的精神,这就是公民的气质。
在韩寒身上我们读到了什么,有一读者说的非常好,他说“它不是要对抗什么,不是要反抗什么,不是要颠覆什么,它不过是一个一个人的自我救治,不过是一个一个社会细胞的自我修复,不是外科切除,而是精神改良,围观演进,用新生命得生长遇到社会的溃烂。
”所以,韩寒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谁丢失了马加爵的理想?
马加爵说,小时候想过当科学家,长大后就没什么理想了;理想这个词,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马加爵还说,希望每个人都过得充实一点,有所追求……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
听了马加爵说的这一番话,不禁让人想到德育教育为什么要强调理想、信念教育。
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于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时再次撞伤行人。
与马加爵一样,他们都是大学生,那么是不是我们的教育问题。
所以德育教育要注重学生社的会责任感。
这一桩桩惨案,让我想到了美国心理学家陆哥的感叹。
20世纪最大悲剧:
美国心理学家陆哥感叹道:
“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的地震、连年的战争,甚至不是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而是千千万万的人们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自身的人类未开发的巨大潜力。
如此之多的现代人,其生活重心只是生活的安全、食物的充足,一级电视和卡通片的感官刺激。
我等芸芸众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或可以成为什么人;如此众多的吾辈尚未经历足月的心理和社会诞生,却已经衰老死亡。
”
所以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德育。
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要学会做人。
德育为先,坚持德育为先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的关键。
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强调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二)能力为重
“教育的四个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其中学会生存是教育的核心支柱。
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
(三)全面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观,必须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的综合素质,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和智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家教、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其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形成德、智、体、美、老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就是战略主题。
要点提要
第三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上)
一、学前教育
(一)国际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学前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学校的教育阶段。
1990年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强调:
为所有儿童,无论其背景和性别,提供教育机会,让儿童在一个支持性的、培养性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长大成人。
这个宣言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理论行和政策性的依据。
国际重视学前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重视学前教育立法。
国家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政府财政投入。
国家重视用计划立项的办法解决学前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二)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
第一、学前教育对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人力资源早期开发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长远的意义;
第二、良好的学前教育网络对于妇女的解放,改善家庭生活与提高社会生产力有直接的积极作用;
第三、加强学期教育有利于消除贫困,消除弱势群体世代“恶性循环”,为实现人的平等创造均衡的机会;
第四、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回报率要比其他领域更高;
第五、学前教育是社会公共服务化的起始阶段,加强学前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三)学前教育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第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正在消失,成为某种准公共产品。
第二、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得不到保证。
这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现有学前教资源在各种办学主体之间的分配极不均衡,对于未能的大多数幼儿来说就更谈不到接受学前教育的公平性了。
另一个是由于学前教育不是政府主导,因此无法保证学前教育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补偿功能——通过公办的减免学费的学前教育机构,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入园,从而减少幼儿在生活和教育环境中的不利影响,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保证教育的公平。
第三、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差距更大。
第四、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较低。
在全国90余万学前教育师资中接受过正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仅占53.8%,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师资专业化程度可想而知了。
2.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举措
第一、明确学前教育的功能定位;
第二、确定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
第三、努力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
2010年11月21日,国家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目标是推进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要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
其要点是:
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遍性,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定位;
指明广大资源提供渠道,牵住了解决“入园难”问题的牛鼻子;
强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突破瓶颈的希望;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了经费保障的刚性支持;
强化科学保障,抓住了学前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落实“意见”的过程,就是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的过程。
二、高中阶段
(一)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二)普通高中的多样性的发展
普通高中的多样性发展就是促进每一所高中的特色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高中,就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需要,也就是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的高中也就是有自己特色的高中。
高中的特色表现在办学体制上、培养模式上,更具体些更现实些则表现在校本课程上。
例如:
沈阳二十中的特色可以表述为这样三句话:
“两纲一摸”让课堂成为一场自助游;
“两动一主”释放学生的生命潜能;
“坚持再坚持”学习才是源头活水。
还有就是深圳许多学校的办学特色已经确立。
很多高中自主招生主要导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主招生要破中考“唯分数论”。
其次,自主招生一定要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要求。
最后,自主招生要想成功,必须取得市民的充分信赖。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现在看一个开发校本课程的例子——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该小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大文化系列”、“STS系列”、“学生社团活动”和“荣誉课程”四个系列共125门。
要点提要
第四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下)
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阶段)
(一)《规划纲要》对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任务的规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这从法律上界定了什么是义务教育,这与基础教育有很大差别。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因此许多国家把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于高中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核心。
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
正因为义务教育的这一特点,《规划纲要》对义务教育做了更为集中的表述,也彰显了它非常重要的地位。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二)义务教育公平性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存在三个问题:
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结果不公平。
在实施义务教育免费之前义务教育存在起点不公平的问题,因为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很难接受义务教育。
我们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之后“起点公平”的问题就不再突出了,但是存在过程公平的问题。
过程公平就是能不能接受同质的义务教育的问题。
结果公平是指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问题,如果不能切实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那么就存在义务教育结果不公平的问题。
(三)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努力方向首先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实质上就是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城乡发展的均衡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是最大的区域内差异,核心就在于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有传统问题:
多年来城乡二元发展,造成农村教育落后,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这些问题在新的条件下又引发了新的不均衡,中国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和农村城镇化所带来的问题。
中国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新的不均衡。
农村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一,农村教育观念出现偏差,教育目标产生背离。
表现为升学进城成为农民对对教育的期盼,升学率成为社会家长评价学校的标准。
农村生源不足,面临倒闭,而城市学校因为学生爆满而引起了超负荷的运转,这样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布局和发展。
第二,农村教育的特色弱化,未来不确定性增强。
弱化了农村的特色,与农民农业的要求相去甚远,没有考虑农村城镇化的需要。
农村的教育既要为上一级学校培养人才,为更广泛的社会主义建设领域培养人才,又要为农村的未来建设培养人才,这两者的结合点应该是农村教育的改革方向。
第三,缺乏理想与平等的教育环境。
城镇化和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使城市人口和优质教学资源越来越集中,使得原本薄弱的农村学校变得更加薄弱,随着发展,农村的骨干教师也逐渐流失了,农民工及子女进城就使得农村招生数量无法完成,更难于保证教学质量。
与此相关,就存在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点两面:
第一,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接受教育,除此之外,农民工子女还面临着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融入城市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重建的问题,文化重建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使得农民工的子女能最终真正成为城市的一员。
第二,留守农民工子女的问题。
随着农村学校的薄弱化,生源的减少,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加困难。
(四)巩固义务教育质量出现了新的局面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巩固义务教育质量方面出现了新的局面,以贵州省凤冈县一个乡中心学校为例。
1.工作目标:
(1)到2014年,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等指标基本达到《贵州省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评估标准》。
(2)天桥完小办成乐园、学园、家园、林园或市级农村示范小学和创办成省级绿色学校。
(3)其他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教育功能基本完善,使全乡教育均衡发展。
2.教育质量:
(1)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争取配齐英语、艺体、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教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教师师资保证。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打造特色教育,协助天桥完小通过县素质教育评估,每年中心校评估一至二所片区学校或村级学校。
天桥中学、天桥完小进一步挖掘地方民族民间艺术——唢呐艺术资源,让该特长班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教育规划纲要特别强调了增强学生体质,这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体育活动的开展。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各地各校努力的重点,正像规划纲要指出的那样,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
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的建立和监测制度的确定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家标准没有颁行的情况下,许多地方已经颁布了自己的标准。
以“大连市义务教育学生学习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案”为例,基本内容为:
学习质量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应该是一个综合指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监控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思想道德:
道德知识、行为规范、公民意识等。
文化知识:
语文、数学、外语、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
体育健康:
学生体质健康、体育卫生等。
审美表现:
音乐、美术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未来十年 教师职业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