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
- 文档编号:13498630
- 上传时间:2023-06-1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70.12KB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6北京的春节(2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完成情况:
【自主预习】
北京春节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一、资料链接
二、预习课文
一读: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万象更新(ɡēnɡɡènɡ)间断(jiānjiàn)铺子(pūpù)
天气转暖(zhuànzhuǎn)分外热闹(fēnfèn)摇曳(yìyè)
2.读拼音,写词语。
fěicuìsìyuànjiǎozisuànbànbàozhú
()()()()()
3.选择恰当的词语选项填空
农历十二月的第一个十天指的是();十二月二十三日过();农历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的最后一天,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农历正月十五被称为()。
A元宵节B除夕C小年D春节E腊月初旬
二读:
读熟课文,理清脉络,知晓大意。
(提示:
本文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请你边读边理清文章顺序。
)
本文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按
顺序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就开始了:
人们、、
、……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
;;。
接着写初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观花灯、_______、_______、最后写。
三读:
读透课文,尝试理解,引发思考
1.读思结合:
思考【课堂探究】中带▲的问题,并试着完成。
2.学贵有疑: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预习反馈,小组交流订正。
二、学习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
▲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请用“——”划出时间,“ ”划出事件,将印象最深的原因在书上做上批注。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写作方法,感受北京春节的习俗。
▲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小组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同时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把节日的氛围写得如此生动的?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3.教师小结
二、对比学习,学会多角度描述方法。
浏览“阅读链接”的两段材料,和课文中的除夕比较,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对你习作有什么启发?
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1.默读思考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4.教师小结
三、精练反馈: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法,联系自身实际说说你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写出一个最精彩的片段。
(后,全班交流)
1.独立习作
2.全班交流、点评
3.教师总结
【拓展延伸】
写出下列节日的农历时间。
腊八()除夕()春节()
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
7*藏戏(1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完成情况:
【自主预习】
1.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讲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
中国境内有人口约541万余人(2000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信仰大乘佛教。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2.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
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一、资料链接
二、预习课文
一读: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句意选填词语。
能歌()()赞叹()()()()而足
身无()()丰富()()()()鼻祖
()()所欲()()三刀()()积德
(1)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被第一套。
()
(2)心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
(3)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
(4)形容从容不迫,闲适自得的样子。
()
二读:
读熟课文,理清脉络,知晓大意。
课文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
“”“”“”。
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
的传奇故事。
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
;;;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三读:
读透课文,尝试理解,引发思考
1.读思结合:
思考【课堂探究】中带▲的问题,并试着完成。
2.学贵有疑:
【合作探究】
一、预习反馈,小组交流订正。
二、学习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1.思考:
课文一开始连续使用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自主研读8-20自然段,将以下词语补充完整后,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填词的依据。
()的面具()的舞台()的演出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3.教师小结
三、精练反馈
小组讨论交流:
《北京的春节》和《藏戏》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
可以从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来比较)
1.默读思考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4..教师小结
【拓展延伸】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汉族戏曲之一。
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各具特色的民居(1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完成情况: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
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
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
北京民居──四合院。
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
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
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
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
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
【自主预习】
一、资料链接
二、预习课文
一读: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把下面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āuòānuàānɡch
奇葩糯米掺杂八卦夯筑支撑
2.联系课文,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奇葩:
点缀:
二读:
读熟课文,理清脉络,知晓大意。
1.这篇课文是_______(体裁),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和。
2.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结 构
文化特征
客家民居
3.搜集有关民居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三读:
读透课文,尝试理解,引发思考
1.读思结合:
思考【课堂探究】中带▲的问题,并试着完成。
2.学贵有疑:
【合作探究】
一、预习反馈,小组交流订正。
二、学习课文,了解民居特点
▲1.客家民居“奇”在何处?
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在文中用“——”画出来。
▲2.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试着介绍傣家竹楼。
▲3.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3.教师小结
三、精练反馈:
找一找下面这篇短文在介绍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请在短文处做上批注。
近五六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参观考察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汉斯·安德烈先生参观了土楼后赞美道: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
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
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
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
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圈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
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毒害80户500人。
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易于防卫,便于管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葩呢?
控其奥秘,原来它以黄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经过反复揉打、研舂、碾压,然后夯打土墙,并以木料为梁呆,瓦片为顶盖,因而异常坚实牢固。
【拓展延伸】
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
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
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
在两个园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
陕北民居──窑洞。
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
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
温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
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窑洞三种。
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
9*和田的维吾尔人(1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完成情况:
1.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人口目前有800多万,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接近或超过苗族,居前四五位。
维吾尔族非常注重礼仪。
路遇尊长、朋友,都要把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前倾,以示问候。
维吾尔族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他们的群众性很强,以轻巧、优美的舞姿和快速旋转、多变的艺术特点而著称。
2.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古称于阗,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是著名的“玉石之乡”“丝绸之乡”“地毯之都”以及“瓜果之乡”。
这里有世界第二大沙漠的胜景,两千年历史的丝绸古迹,以及人与大自然搏斗创造的沙漠绿洲、千里葡萄长廊等人文景观。
【自主预习】
一、资料链接
二、预习课文
一读: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在课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空。
()的维吾尔人()的眼帘()的眼睛
()的笑容()的衣服()的烤肉
2.辨字组词。
嘶()馕()曳()妩()
撕()壤()拽()抚()
3.联系上下文解释“扼杀、豁达、深邃、渺渺回荡”的意思,在文中批注。
二读:
读熟课文,理清脉络,知晓大意。
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和田维吾尔族的哪些特点?
在文中圈画出来。
2.收集有关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文字、图片资料,还可以收集其他民族饶有兴趣的风俗。
三读:
读透课文,尝试理解,引发思考
1.读思结合:
思考【课堂探究】中带▲的问题,并试着完成。
2.学贵有疑:
【合作探究】
一、预习反馈,小组交流订正。
二、学习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
▲1.小组讨论:
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个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3.教师小结
▲2.独立思考: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
在文中做批注。
1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2.教师小结
三、精练反馈。
在甜中我们感受到他们生活的甜蜜、幸福,如果最高的幸福感指数是100分,那么你觉得维吾尔人的幸福指数有多高呢?
请你选择课文中感兴趣的几部分的内容去想一想:
维吾尔人的幸福体现在哪里呢?
然后写出具体的幸福理由进行评一评,字数100字左右。
(A理由充分,表达清楚;B思考深入,表达流畅。
)
维吾尔人
“幸福感指数”
幸福理由:
【拓展延伸】
你对哪个少数民族的哪个风俗习惯特别感兴趣呢?
把你搜集到的资料整理一下,向大家作个介绍吧!
口语交际二(1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完成情况:
【活动准备】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的多样性,因此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
一、资料链接
二、我会审题: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
要抓住
,尽量讲清楚,耐心解答同学的
,倾听同学的。
三、我的准备:
1.我了解或经历过的一些特别的节日习俗有:
(概括性地写下来)。
2.我家乡的服饰(饮食/民居)很有特点,我来介绍其中一样:
3.我接触过的民间工艺品:
选择一样民间工艺品说说它的特点:
【活动展示】
一、预习反馈,小组交流订正。
二、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三、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
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
(如,节日习俗:
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
(2)交流要求:
讲——说清楚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通顺、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听与评——认真倾听,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具体充实;表达是否流畅;语言是否简洁,并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最后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四、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活动收获】
我认为(谁)说得好,因为
习作二(2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完成情况:
【习作准备】
一、我会审题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
可以写
,也可以写,还可以写。
写的时候要抓住
。
温馨提示
本次习作的方向可以归纳为——
二、我会拟题:
我准备写(拟定的题目)
方法引路(从文中找出相关实例)
1.抓住特色写民俗:
具有民族特色的,与众不同的。
2.抓住场面写民俗:
(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气氛,使读者有整体的印象。
(2)要有条不紊地观察节日的场面,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3)要注意刻画特定环境中的人物的活动,在人物的动态中写出人物的特征。
(4)要注意“点”与在“面”的关系,把个别人物的活动或细节描写与整体概括描写结合起来,渲染气氛。
(5)把写人、写景、写事、写物融为一体,使文章形象真实,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3.抓住人情写民俗。
如《和田的维吾尔族》。
【习作实践】另行安排
【交流点评】
一、佳文点播台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作品,找出习作的优点说一说。
二、病文会诊室
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病文例子,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回顾·拓展二(2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完成情况:
【自主预习】
一、
皮日休(约834—约883),晚唐文学家。
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闲气布衣、醉吟先生、鹿门子等。
诗文多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之作。
他和陆龟蒙、罗隐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他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太常博士官,后来参加黄巢起义,任翰林学士。
资料链接
二、预习回顾拓展:
1.阅读“交流平台”:
(1)你搜集了解到哪些民风民俗?
(2)结合本组课文相关具体内容总结其写法:
2.阅读日积月累:
(1)王安石的《元日》写,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写。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元日:
屠苏:
曈曈:
珊珊:
掷: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节日的诗句:
3.阅读趣味语文:
(1)趣味语文中唐朝诗人杜牧古诗《清明》标点符号变化之后变成了小令、小短剧,读后谈谈你的体会:
(2)你还知道其他的与标点有关的故事吗?
三、复习巩固:
自我复习本单元课文。
第一课时
【合作交流】
一、词语盘点
说说最容易写错的字,以及解决的方法。
二、交流平台
1.民俗大舞台:
小组内交流各地民风民俗。
2.说说对本组课文写法特点的认识及自己的收获体会。
三、日积月累
1.小组内朗读、理解古诗,想想:
这两首诗中作者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背诵古诗。
四、趣味语文
有一次足球比赛,是上海队和广东队对垒。
比赛结果一出来,有一位记者便连夜赶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并且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
结果,有的读者说是上海队胜了,有的读者说是广东队胜了。
你知道他们分别是怎么断句的吗?
上海队胜:
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
广东队胜:
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
第二课时
【精练巩固】
一、自主复习词语盘点,识记词语,完成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模样(mó)正月(zhēnɡ)截然不同(jié)分外(fèn)
B藏戏(zànɡ)不禁(jìn)哄堂大笑(hōnɡ)活佛(fó)
C空地(kònɡ)通宵(xiāo)迎风引吭(hánɡ)香喷喷(pēn)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三月chūxún(),我和爸爸去参观本市zhùmínɡ()的民俗文化村。
热情的村民们敲锣打鼓、zàiɡēzàiwǔ()地欢迎我们。
村里到处zhānɡdēnɡjiécǎi(),热闹非凡。
我买了阿胶枣、màiyátánɡ()、zhēnzi()等línɡqībāsuì()儿,还观看了fànɡfēnɡzhenɡ()比赛,真是愉快的一天!
二、回顾小测: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1l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一词的作用:
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 ,涉及面之 ,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欢度端午节的 。
3.作者写龙舟竞赛的场面,语言很精炼,请你根据提示,展开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当时的情形。
(1)正面描写龙舟竞赛时的激烈场面:
(2)通过观众的反映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六年级 语文 第二 单元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