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理论知识常考教育家归纳.docx
- 文档编号:13672339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50KB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理论知识常考教育家归纳.docx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理论知识常考教育家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理论知识常考教育家归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理论知识常考教育家归纳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理论知识常考教育家归纳
(一)孔子
在教师编制考试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考查很频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学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见于在《论语》一书中,其次是《左传》、《礼记》、《孟子》、《荀子》等书。
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孔子的教育观点。
一、教育功能
1.教育的社会功能
孔子认为国家发展必须具备“庶”、“富”、“教”。
即社会具备充足的劳动力,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接受伦理政治的教育。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
2.教育的个体功能
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的思想,打破了传统认为贵族比平民更高贵、聪明的观念,成为其提倡人人受教育的依据。
二、教育方针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阶层,不分种族,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力。
这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格局,私学兴起,提倡教育平等。
三、教育目的
孔子的弟子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即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四、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文化知识教育,秉承自夏商以来的六艺,编订了我国最早的教科书“六书”——《诗》、《书》、《礼》、《易》、《乐》、《春秋》;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孔子主张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五、教育思想
1.启发性原则(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巩固性原则: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4.知行统一:
力行而近乎仁。
5.疏导原则: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6.因材施教: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六、教师职业道德
孔子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正因如此,后人才尊称他为“万世师表”。
孔子最先对教师职业道德做了多方面的论述,形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梳理的关于孔子的相关考点,希望大家理解记忆。
(二)孔孟思想
一、孔子
一、人物介绍及评价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奠基人。
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二、著作
孔子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三、观点及语录
1.孔子学说的核心“仁”。
2.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
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
他说: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他的弟子。
3.教育内容
孔子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
在孔子的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
然而,道德教育并没有专设学科,而是把道德教育的要求贯穿到文化知识学科中。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中提到“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这也是孔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的四个方面。
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4.教学原则与方法
①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早几十年。
②因材施教。
孔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施教,我国首倡因材施教。
③学、思、行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力行近乎仁”,孔子强调“学以致用”。
④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5.孔子的教育名言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二、孟子
(1)人物及评价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近山东邹城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影响巨大,有“亚圣”之称,并与孔子合成为“孔孟”。
(2)著作
孟子的教育思想散见在《孟子》各篇之中。
《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纂而成。
(3)观点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二教育之,三乐也”。
2.孟子持“性善论”,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
孟子认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孟子的扩充人所固有的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即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3.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人伦”就是五对关系: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4.“大丈夫”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5.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物。
持有“性善论”,“万物皆备于我”,人的本性中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段,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三)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其思想和社会实践对战国末期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的发展,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产生过重大的原因。
一、教育目的
教育培养各类的人才,要依据德才兼备、言行并重的标准。
“学恶乎始?
恶乎中?
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这反映了荀况对教育目的的基本主张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也处于荀子的理法兼治的政治思想,他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
统一的时代需要,理法兼治的政治思想,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
他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
俗儒、雅儒、大儒。
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已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自如地治理好国家。
因此他认为教育应当以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二、教育内容
荀子认为教育是“起伪”过程,是不断地积累起礼义或曰知识、道德,使原始状态下的人性得到改变的过程,这是“外铄”的过程,所以荀子更加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他的名言
“善假于物”,就是指人善于借助知识来丰富自身,因此,荀子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
《诗》、《书》、《礼》、《乐》、《春秋》这五本典籍,荀子以《礼》为重点。
“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
三、学习过程
荀子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圣人也者”这段话表达了学习过程中的阶段与过程的统一,以及学习的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而学习的高级阶段又必须依赖于初级阶段的思想。
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一)闻见
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但是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不能把握整体与规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
(二)知
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的应对事物的变化。
第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第二,“虚一而静”,“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
(三)行
行是学习必不可少,同时也是最高的阶段。
在荀子看来,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性质,它最终是否切实可靠,要通过“行”方能得到验证。
行,也同样是指人的社会实践,如个人的品德修养、教人、从政治国等。
四、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先秦儒家诸子中,荀子是最为提倡尊师的,荀子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他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
荀子以为,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
有无“师法”,对人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是因为教师是礼义的化身,他们提纲挈领地掌握着仁义的准则、先王的规矩。
所以,师法是始礼义转化为每个人品质的捷径。
没有师长的教导,人就会加重本性的放纵。
由师长的教导,就能积累善,改变自己。
但是,荀况的观点也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四)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民国成立之初,他在众多好友阻拦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担任了北大校长。
他从自由、民主的原则出发开始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面貌。
一、“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
其中军国民教育旨在重视体育训练,强健国民体质;实利主义教育密切联系生活,从国民经济衰败的现象中,号召国民重视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经济发展;公民道德教育在五育居于核心,以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为基础,讲究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统一;世界观教育被视为教育的最高境界,人们应该培养能够立足现象但是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这是十分困难的;美感教育融合情感,汲取艺术之美来陶冶、净化和渲染人们的心灵,其中美育也是世界观教育逇主要途径。
二、改革北大实践
蔡元培新任校长时,北大学风低迷,校政腐败,制度混乱,难以管理。
面对这种情况,蔡元培迅速作出如下举措:
(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蔡元培提出“大学,研究高深学问之地”的论断,有效地规范了当时教员和学生们“不学无术、心比天高”的不良作派。
(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
自古以来,文人相争。
蔡元培顺势而为,启用思想自由原则,允许人们在大学内自由研究、谈论和讲授。
同时,他积极聘请外援,将在哲学、艺术、政治等方面有高深造诣的深沉学者请到北大一较高下,形成了流派纷呈的局面,盛极一时。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蔡元培心思细腻,目光长远。
他发现教育管理制度才是衡量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有力因素,于是勇敢地向政府发起挑战。
他确立教授治校制度,设立评议会和教授会,真正做到“放权”给懂教育的人来管理学校,这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
三、教育独立思想
“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芽于“五四运动”前期,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
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与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蔡元培先生是历史的“弄潮儿”,在教育发展转折的关键时期挺身而出,在军阀的干涉和管制下做出突出贡献。
他的教育思想贯穿着民主、科学和自由的精神,表现出勇敢无畏、锐意进取的品质,是名副其实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陶行知
一、人物介绍
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濬,后改知行、行知。
他1914年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期间,得到著名教授杜威、孟禄的赏识,并与克伯屈等过从甚密。
他于1917年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回国,介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1923年,他辞去东南大学教职,与朱其慧、晏阳初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先后赴河南、浙江推行平民教育运动。
他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环境、把握国家命运的重要方法。
他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打破贫富贵贱,"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1926年,他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1927年春,他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确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实验,希望从乡村教育入手,寻找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出路,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1930年晓庄学校遭当局查封,他因受通缉而亡命日本。
他于1931年春回国,1932年,他在上海郊区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取宝山和上海的第二个字),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力图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以达到普及教育……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
中共中央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周恩来致中共中央电中评价道:
陶行知先生的去世,"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不可补偿的损失。
十年来,陶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8月11日,延安举行隆重追悼会,毛泽东题写挽辞:
"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了苦孩,甘为骆驼",陶行知真心诚意为使劳苦大众及其子女能够受教育,从20年代初起直到去世,陶行知先后提倡和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创办了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
虽然口号在变,形式在换,但中心思想始终没有任何改变,这就是如何使教育普及,于是,就有了"科学下嫁"运动、山海工学团以及报童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和"小先生制"等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独特举措,就有了专门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劳苦民众子弟的育才学校。
二、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
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
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
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
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
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
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道真题来复习巩固。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 )的名言。
A.魏书生
B.陶行知
C.蔡元培
D.严总林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陶行知教育思想知识点。
陶行知提出,教师被称为"万世师表","人民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教育、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为人们所称颂,他提出,在对待孩子们的时候,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故本题选B。
2、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D.陈鹤琴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A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思想贯穿始终,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
在陶行知的教育生涯中,生活即教育是他毕生所追求的。
B项,黄炎培的职业教育,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教育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C项,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还提出教育独立思想。
D项陈鹤琴是幼儿教育学家。
依题干表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故本题选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编制 考试 教育学 理论知识 教育家 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