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单元综合习题第四单元 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3847400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1.16KB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单元综合习题第四单元 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单元综合习题第四单元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单元综合习题第四单元 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单元综合习题第四单元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评(第四单元)
(时间:
120分钟,分值:
12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
屏弃功利性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
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其实这
而
要
确定
所以
/
B
这其实
/
能
认为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却
会
/
可能
就是
D
这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解析】 本题从选用词语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
解答本题要抓住主要信息“高考志愿、热门专业、学以致用”,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①处用“这”来指代上一句话,用“其实”进行引转。
此处用“这其实”“其实这”“实际上”都是可以的。
“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是……不是……”为并列关系,②处不需填内容,当然填“而”也不影响这种关系。
③处需要一个客观表达“屏弃功利性”作用的词“能”或“会”。
至此答案已确定为B项,后面可以来验证:
④处依旧承接③句客观表达的语气,选“认为”,⑤处解释原因,⑥处和后文的“也”照应。
【答案】 B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________,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
②总统座驾的油箱经过深度装甲强化,由一层特殊的泡沫材料包裹,防止燃料在紧急情况下燃烧。
这台________的座驾还能够抵御化学武器的攻击,并配有自动供氧设备。
③强大的道德基础会在精神上约束民众的行为,并积蓄起复兴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力量才是国家最________的战略力量。
A.固若金汤 坚如磐石 坚不可摧
B.坚如磐石 固若金汤 坚不可摧
C.坚如磐石 坚不可摧 固若金汤
D.固若金汤 坚不可摧 坚如磐石
【解析】 “坚如磐石”指像巨大的石头那样坚固。
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多形容建筑物等的坚固,不可动摇,也比喻集团、组织、国家的坚强,不可战胜。
“固若金汤”形容城池或阵地坚固,不易攻破。
多形容跟“防守”有关系的城镇、阵地,防线等的牢固,不可攻破。
“坚不可摧”指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强调不可摧毁性。
根据①句中的“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可知,此处应填“坚如磐石”。
根据②句中的“抵御”“攻击”等词可知,此处应填“固若金汤”,强调不易攻破。
③句横线处的主语是“力量”,只有“坚不可摧”才能与之搭配。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导学号:
80042059
A.江水进入水厂后,将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成为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最终被输送至全市管网,进入北京市千家万户。
B.因突发山体塌方导致交通中断的川藏公路然乌沟路段,经过武警官兵连续20余小时奋战,被损坏的防雪走廊顶盖已成功破拆。
C.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对社会进步与变革起推动和维系作用的有特定内核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D.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用一本《午后四时的啤酒》为我们娓娓叙说了自己恋爱、结婚、生子、照顾小孩,全书没有渲染,没有夸耀,静静地,如小溪般流淌。
【解析】 B项,中途易辙;C项,语序不当,“进步”与“变革”互换;D项,成分残缺,在“小孩”的后面加上宾语的中心词“的生活”。
【答案】 A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
试验表明:
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当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力模糊;而当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____________。
A.所以,在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地活动,就很容易使人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B.因此,人如果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C.所以,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对于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的
D.因此,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来说,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解析】 作答本题时,应注重两个角度:
一是语段的意思,二是四个选项的区别。
语段主要介绍了噪声分贝的大小与人的视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些内容可知,该语句应该表述的是人们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影响视力。
B项的表述主体是“人”,与前文衔接最紧密,故选B。
【答案】 B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5分)
动物的道德与武器
[奥地利]康拉德·洛伦茨
德语中有句古老的谚语:
一只乌鸦不会啄另一只乌鸦的眼睛。
这句谚语还真没错。
一只驯化的乌鸦或渡鸦也不会啄你的眼睛,正如它不会啄同类的眼睛。
我养的渡鸦罗亚经常站在我的胳膊上,我就有意把自己的脸贴到渡鸦面前,紧挨着渡鸦恶狠狠的弯喙。
这时,渡鸦的举动很感人。
它紧张兮兮地把喙从我眼前移开,就像父亲在刮胡子,小女儿把手指伸了过来,想试试剃须刀的锋刃,父亲会赶快把剃须刀拿开。
为什么狗不可以咬同类的脖子?
为什么渡鸦不能啄朋友的眼睛?
为什么所有具备武器的动物都要有禁忌呢?
答案很简单。
如果渡鸦毫无顾忌地去啄伙伴、妻子或者孩子的眼睛,那么到今天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渡鸦了。
如果狗或狼不管不顾地去咬同伙的脖子,并真的把同伙咬死,这个物种肯定就会在短期内灭绝。
斑尾林鸽并不需要这种禁忌,因为它无法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这种鸟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哪怕是遇到了装备强大武器的敌人,它也能逃脱。
还有很多“无害”的食草动物,一旦关到了狭小的空间,就变得肆无忌惮。
最令人厌恶、最无情、最血腥的杀手是据说生性最温柔、仅次于鸽子的一种动物——狍。
据我所知,狍是最凶险的动物,而且还长着角这种凶器。
狍“消费得起”这种无约束的能力,因为即便最虚弱的雌狍,也能逃脱最强壮公狍的攻击。
而在狭小的地方,公狍迟早要把自己的同类,包括雌狍和孩子们,逼到角落里顶死。
现在我们再讨论讨论另外一个问题。
社会性的鸟兽摆出屈从的姿势,到底是什么含义呢?
为什么进攻者见状就会自我约束起来?
社会性动物在表达顺从态度时,都使用同样的原则:
乞怜者总是把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呈现给敌人,更准确地说,是暴露致命性部分。
雄性火鸡经常进行疯狂的摔跤比赛,如果有一只服输了,它就蹲在地上,伸长脖子贴在地面。
而胜者的行为和狼很像,它显然想去啄、踢落败的敌人,但却不能这么做。
它一圈又一圈地绕着落败的敌手,气势汹汹的,还试探性地去啄对方,但并不会真正碰到对方。
屈从者和强者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
弱者突然失去反抗的意志,放弃了抵抗杀手的一切手段,似乎正是弱者放弃抵抗手段,使得进攻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无法超越的阻碍。
在进化的过程中,如果动物形成了能致同类于死地的武器,那么这种动物为了生存,就必须形成一种相应的社会禁忌,避免这种武器危及种族的生存。
天生的冲动和禁忌构成了一个系统,再加上自然提供给社会性物种的武器,形成了一个精心设计、自我管理的复合体。
只有一种生物,拥有身体以外的,出自自身设计的武器,因此他的本能也就不了解武器的运行机制,在应用武器时也就没有充分的禁忌,这种动物就是人类。
我们并未从自然界得到武器,我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制造武器。
未来哪件事情更紧迫呢?
是研发武器,还是培养与之同步的责任感?
我们应该像鸽子那样,还是向狼学习?
人类的命运将取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引用德语中古老的谚语意在说明,如果一个物种会伤及亲族或同伴,这个物种肯定会在短期内灭绝。
B.斑尾林鸽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哪怕是遇到了装备强大武器的敌人,也能逃脱;它不同于公狍,一般不会把雌狍和孩子们逼到角落里顶死。
C.雄性火鸡经常进行疯狂的摔跤比赛,如果有一只服输了,它就蹲在地上,伸长脖子贴在地面,这正说明社会性动物在表达顺从态度时,往往把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呈现给敌人。
D.弱者突然失去反抗的意志,放弃了抵抗杀手的一切手段,似乎正是弱者放弃抵抗手段,使得进攻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无法超越的阻碍,这就是动物的道德。
E.公狍这种凶险的动物拥有身体以外的,出自自身设计的武器,因此它的本能也就不了解武器的运行机制,在应用武器时也就没有充分的禁忌。
【解析】 B项,文章第三段最后一句“而在狭小的地方,公狍迟早要把自己的同类,包括雌狍和孩子们,逼到角落里顶死”;D项,“这就是动物的道德”说法不当,从文中看,“动物的道德”还有其他内涵;E项,“公狍这种凶险的动物”与原文不符,文中说“这种动物就是人类”。
【答案】 AC
6.文中哪些例子可以说明第六段提及的“相应的社会禁忌”?
(6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
文中举到的乌鸦、渡鸦、狗、狼和火鸡等例子,都有其相应的社会禁忌。
【答案】 ①一只乌鸦不会啄另一只乌鸦的眼睛。
②驯化的乌鸦或渡鸦不会啄驯养者的眼睛。
③渡鸦把喙从“我”眼前移开。
④狗不咬同类的脖子。
⑤狼不咬同类的脖子。
⑥(雄性)火鸡打斗,胜者不啄落败服输的对手。
7.关于第七段中画线句子提出的问题,本文作出了怎样的回答?
请作简要介绍。
(6分)
【解析】 这个问题要结合本文的主旨回答,从文中不难看出,我们应该像那些有“相应的社会禁忌”的动物那样,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
【答案】 本文认为,我们不能像斑尾林鸽那样毫无禁忌,而应该向狼学习、有所禁忌。
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能做毁灭同类的事;如果敌人屈服投降了,胜者应该停止攻击、伤害。
8.第三段的内容与全文中心意思有什么关联?
请作简要分析。
(8分)
【解析】 分析段落与全文的关系,一般要从内容、结构和主旨方面入手。
从内容上看,第三段是从反面举例;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是与第二段文字的对比;从主旨上看,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动物之间存在禁忌的重要性。
【答案】 ①从相反的角度举例,说明如果动物进化出了致命武器,就必须形成相应的禁忌,以保护种族的生存。
②斑尾林鸽没有这种禁忌,是因为它没有进化出而且也不会进化出致命武器,这说明动物保护种族生存的社会禁忌是与其致命武器相伴而生的。
③很多“无害”的食草动物,例如狍,在狭小的空间,因为没有禁忌而表现为血腥的杀手。
这说明如果动物进化出了致命的武器而没有形成相应的社会禁忌,必然危害种族的生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5分)
【导学号:
80042060
鸡,为什么要叫?
①鸡为什么要叫?
这个问题看上去显然比不上“鸡为什么要过马路”那样充满哲思。
不过如果拿这个问题问保罗·西格尔,他可能会给出你并不少于“鸡为什么要过马路”的理由来。
西格尔是研究鸡的博士,他听得懂鸡的语言。
虽然对于大多数人,鸡的语言无非就是母鸡下蛋“咯咯哒”和公鸡打鸣“咯咯咯”,但是西格尔博士大概能听懂30种不同的“鸡话”。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鸡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一夫多妻的它们总有一大堆家庭琐事要处理。
特别是作为家长的公鸡,更是要担负很多指挥和决策任务。
②至于公鸡打鸣,鸡语专家告诉我们,那是一种“主权宣告”,一方面提醒家庭成员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警告邻近的公鸡不要打它家眷的主意。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佛洛等人就曾尝试解码公鸡的打鸣声。
他们的研究不太像是在做生物学实验,反而是像给明星灌唱片。
佛洛他们动用了高灵敏度定向麦克风、高档录音机、音频分析软件和苹果电脑。
至于“歌手”,那是20只一岁大的雄性原鸡,也就是家鸡的野生种。
经过录音和分析,佛洛他们发现,雄鸡的鸣叫与它们体内雄激素的水平密切相关,雄激素水平越高,鸣叫声越洪亮,同时这样的雄鸡鸡冠越大,体型越健硕,战斗力越强。
③公鸡什么时候打鸣?
当然是早上了,金鸡报晓嘛。
对不起,你错了。
实际上,公鸡很多时候都打鸣。
有人统计过,白天里,一只公鸡大概每小时打鸣一次,只不过早上那第一声鸡叫划破了黎明的宁静,邻近的公鸡不甘示弱纷纷宣示主权,如此接力下去,让人印象深刻;而嘈杂的白天,人们忙着各种各样的事,就不会太留意这些打鸣的公鸡了。
④早上公鸡为什么打鸣?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般情况下,夜里,鸡都在睡觉。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做一下解剖,深入到鸡的脑袋里去看一看。
鸡的大脑里有一个小小的区域叫作松果体,松果体可以分泌一种称为褪黑素的物质。
松果体是受光线影响的,只有伸手不见五指,松果体才会分泌褪黑素,如果有光射入眼睛(其实眼皮并不能挡住太多光线),褪黑素的分泌便被抑制。
褪黑素有着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它能抑制性激素的分泌。
一天之中,当晨光乍现,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雄鸡便不由自主地“司晨”。
⑤“牝鸡司晨”,也就是母鸡打鸣。
一般情况下,母鸡体内只有左侧的卵巢输卵管发育,右侧的保持着未分化的状态。
如果它左侧的卵巢发生了故障,右侧那个未分化的卵巢就会发育成睾丸,并且产生雄激素。
在雄激素的刺激下,母鸡,哦不,它现在已经是个合格的公鸡了,就会操起“司晨”的任务来。
⑥在过去,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公鸡也可以安享黑暗静谧的夜晚。
不过有时候遇到满月,皎洁的月光偶尔也会刺激太过敏感的公鸡“起夜”。
而到了战乱时候,鸡犬不宁,被声音和火光惊扰的公鸡夜啼的概率大大增加,于是古人以“雄鸡夜鸣”为战争的凶兆。
⑦现代社会,尤其是广大城市,人工照明的普及早已消弭了昼夜的区别,与100年前相比,目前人们的“黑夜”普遍缩短了好几个小时。
不但人本身深受“人工白昼”带来的褪黑素水平下降引发的种种健康问题(诸如儿童性早熟,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高发,以及更普遍的情绪波动)的困扰,跟着人混的其他动物也跟着遭殃。
经常有报道说某小区里“无德居民”擅自养鸡,结果半夜鸡叫不断,引发邻里纠纷。
英国的国鸟是欧亚鸲,这种俗称“知更鸟”的小鸟现在完全不“知更”了,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称,在英国很多地方它们彻夜鸣叫,都是路灯惹的祸。
⑧由此可见,给地球熄灯一个小时,不管对人类还是包括鸡在内的其他动物,都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我们还回得去吗?
(选自《新京报·新知周刊》,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对于鸡叫,一般人会认为很简单,其实,这种现象非常复杂,它包含了鸡们的多种意思,有的属“发起挑战”,有的属“提醒四邻”。
B.公鸡大脑中的松果体受到光线影响,黑夜中没有任何光线时,松果体会分泌出一种叫作褪黑素的物质,它能抑制性激素的分泌。
C.公鸡一般在一天的早晨,其体内的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就会出现雄鸡“司晨”的情况。
“雄鸡夜鸣”多数是受声音和光线的影响。
D.母鸡体内左侧的卵巢发生了故障,右侧那个未分化的卵巢就会发育成睾丸,并且产生雄激素。
在雄激素的刺激下,这样的鸡就会操起“司晨”的任务来。
E.“人工白昼”导致种种健康问题,所以我们要下大力气改变这种状况,只要我们努力,这种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就一定会实现。
【解析】 A项,“有的属‘发起挑战’”在文中没有根据。
E项,“只要我们努力,这种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就一定会实现”的说法错误。
【答案】 AE
10.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
(1)鸡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一夫多妻的它们总有一大堆家庭琐事要处理。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我们还回得去吗?
【解析】 赏析语句时,要注意从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思考,然后结合语句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由“一夫多妻”这一词语可知,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结合“社会性动物”和“一大堆家庭琐事”可以得出鸡的社会性和日常活动的特征。
(2)由语境不难得出反问手法,“桃花源”是令人向往的美好环境,“还回得去吗?
”写出了作者对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的担忧。
【答案】
(1)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鸡话”内涵丰富的原因,说明了鸡的社会属性和日常活动的特征。
(2)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作者借助动物们的遭遇来说明人类生活环境的今非昔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的向往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类破坏自然规律引发的环境、健康等问题的担忧。
11.第⑧段中作者说:
“给地球熄灯一个小时……都是远远不够的。
”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6分)
【解析】 解答此题时,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由此可见”,锁定答案所在区域应在第⑦段。
认真通读,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
“人工照明的普及早已消弭了昼夜的区别”“目前人们的‘黑夜’普遍缩短了好几个小时”,“人本身深受‘人工白昼’带来的褪黑素水平下降引发的种种健康问题的困扰。
”“其他动物也跟着遭殃”。
根据题干要求,简要分析即可。
【答案】 ①人工照明的普及,消弭了昼夜的区别,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黑夜”比过去普遍缩短了几个小时;②“人工白昼”不但给人类带来种种健康问题,还影响到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规律。
1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8分)
【解析】 解答此题时,应先要明确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和列数字等。
然后通读全文,迅速找出相关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注意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答案】 ①举例子。
如文章中举城市某小区“无德居民”擅自养鸡,结果半夜鸡叫不断的例子及英国“知更鸟”不“知更”的反常表现,说明人工照明给动物带来的危害之大。
②打比方。
例如文章把给公鸡录音,说成“给明星灌唱片”,将鸣叫的公鸡比喻成歌手,形象生动,使内容通俗易懂。
③作比较。
如把过去公鸡可以安享黑夜的静谧和现代社会城市的半夜鸡叫连连作比较,从而说明人工照明的危害之大。
三、语言运用(18分,每小题6分)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很多人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①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是意象,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所以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②。
但并不是情景交融的艺术作品就有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一般的规定性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那就是“境”要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有限的“象”,体现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因此,二者相较:
③,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
【解析】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根据语境可知,依据逻辑关系,①处应该比较二者的异同。
②处小结一句,作为上面总结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③处对照下一句,下句提到了“外延”,按照语句对称、语意对应、句式对称的原则,上句应该是“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
【答案】其实二者并不相同都要情景交融
③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
1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
中央出台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要内容的禁令后,全国范围内的奢侈浪费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由于公款消费明显减少,部分高档酒楼销售额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北京市高档餐饮企业收入下降超过35%,上海市下降超过20%。
高档礼品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滞销。
于是有人产生了“反对浪费,会不会抑制消费”的疑虑。
其实,从中长期来看,国家减少公款消费,可以把节约的经费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地方;老百姓摆脱了讲究脸面和排场的高档消费这个沉重负担,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到学习、健身、休闲旅游等方面。
这些最终都会转化为更高质量的消费。
【答案】 反对浪费,会促进更高质量的消费。
(若回答“反对浪费,不会抑制消费”得2分)
15.解读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概括其寓意。
内容:
寓意:
【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内容。
说明漫画内容时,要客观描述,用简洁的语言再现所看到的内容即可,不能主观想象推测。
揭示寓意要找出讽刺的对象“鸟”,然后根据两幅图的前后变化:
笼外小鸟变成笼内大鸟,笼内食物从有到无。
【答案】 (示例)内容:
这幅漫画中,一只瘦弱的小鸟抵挡不住笼里食物的诱惑,钻进笼里吃食,吃肥之后,再也出不来了。
寓意:
接受诱惑的代价是失去自由。
四、写作(4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马云说:
“一根稻草丢在大街上是垃圾,绑在大白菜上可以卖白菜的价格,绑在大闸蟹上就是大闸蟹的价格。
所以21世纪看你与谁捆绑在一起!
”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写作指导】 材料中,马云指出了一根稻草在不同的位置具有的不同价值:
扔在大街上是垃圾,捆绑在白菜或大闸蟹上就具有白菜或大闸蟹的价格。
由物及人,马云得出结论:
当今的社会,你的价值要看你与谁捆绑在一起。
对此,我们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
如果从赞成的角度理解,材料的立意可以有:
①学会捆绑,找准自己的定位;②合理捆绑,提升自我价值;③借助别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等等。
如果从反对的角度分析,立意可以是:
拒绝捆绑,坚守“稻草”的品格等。
【范文】
借助外力,成就自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的话告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单元综合习题第四单元 含答案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习题 单元 综合 第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