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事处工作总结.docx
- 文档编号:13960021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0.33KB
大学人事处工作总结.docx
《大学人事处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人事处工作总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人事处工作总结
大学人事处工作总结
篇一:
学校人事处工作总结
学校人事处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人事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按照人事工作的要求,积极做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文件的起草、新进人员的的考察和录用、师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部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人事处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按照政策法规,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整好单位内人和人、人和事、人和组织等各方面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推动工作的全面发展。
同时,要做好人事工作,充分发挥人事工作在单位自身建设、业务建设中的作用,坚持原则、按政策办事、勤政廉洁至关重要。
所以,必须加强学习,才能适应人事工作的需要,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是组织学习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参加读书班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组织学习有关人事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中央和省的有关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做到“吃透”文件精神。
二、根据文件精神和学校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起草了《文山师专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文山师专聘用管理暂行办法》、《未聘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编制管理暂行办法》、《校内分配方案》、《岗位设臵》等共九个文件材料。
三、严把“入口”关。
在进人上坚持任人唯贤,从德能勤绩
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察,把好关,选好人,切实当好领导的参谋。
同时,充分尊重用人部门的意见,考察推荐时主要以各部门的考察意见为准,这样既体现了各部门自主选人、自主用人,减少了选人用人上的失误。
主要做的工作:
一是今年1月成功地组织了我校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的“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我校招募人才拓宽了视野,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
二是参与系上对提出申请要求调到我校工作的中学教师进行了面试、试讲和深入所在地等进行考察,实事求是地向学校反馈了情况和提出意见。
三是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考察引进,共考察了180多人,目前已有28人签订了协议。
四、抓好师资工作。
1、制定了《文山师专优秀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
2、组织职称外语考试。
共有32人参加全国外语考试,其中有21人获得省合格以上成绩。
3、办理了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共有47人申报办理。
4、做好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推荐工作,目前共有各系推荐上来的侯选人23人。
5、做好各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审核和推荐等工作。
按省上的核定,今年政工系列中职已没有名额,但,为了使政工人员能安心工作,人事处积极想办法,从文山州委宣传部争得了4个政工师名额。
目前已有4人申报政工师,1人申报助理政工师。
五、抓好我校教职工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
医疗改革涉及到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一是认真填报全校教职工医疗保险个人基
本信息登记表及计算每位教职工个人、单位缴费情况。
二是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使大家理解职工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
三是办理全校教职工失业保险有关事项、离退休人员经费的核查等社会保障工作。
六、积极做好XX年我校教职工履职考核工作。
要正确地评价每一位职工,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才能做到公正、合理。
针对以往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去年在以图书馆为试点的基础上,今年主要由各部门根据各人的岗位职责具体制定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中层干部在管理工作中的权利。
改变了过去“一锅煮”的做法,使考核工作真正考出成绩,考出差距,充分地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各部门严肃认真的考核,评出优秀教职工38名。
七、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办理了教职工转正定级、职工职称、职务变动工资、知识分子补贴、职工工资的正常升档、6%优秀工作人员工资升档、教职工工资调标及离退休费,积极反映有关人员的工资、福利等问题。
共办理150人。
八、认真细致地做好统计工作,在统计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法规,按照各项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整理、汇总学校内外所需填报的各类综合统计年报和定期统计报表。
九、抓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十、积极配合组织部做好中层干部试用期满的考察、谈话等工作,实事求是地写好考察材料。
人事处被安排参加第二组考察组,从4月14日开使至6月20日结束,立时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共找了63人谈话。
十一、根据学校的要求,做好校庆“校服”方案的起草及招投标工作,七月十五日前,将完成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工作。
总之,一学期以来,通过人事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工作有待进一步做好。
一是抓理论和业务学习不够。
二是深入各部门调查了解,进一步掌握情况不够。
三是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得到发挥。
篇二:
学校人事处工作总结
学校人事处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个学年是在学校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全面以评促建、迎接本科合格评估,实现快速发展的一年。
在学校董事会、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主管校长、书记的直接领导与指导下,组织人事处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大局和中心工作基本完成了职能部门目标管理职责以及学校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一部分人事师资工作
一、大力招聘引进优秀人才,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
1、一年里人员流动与目前学校人员的实际状况
本年以来,学校从本科办学合格评估要求出发,引进专职教师,希望学校能够引进教师100人的目标,江校长亲自给学院院长布置动员,到目前已经进校各类人员47人。
自XX年9月XX年8月,参加师资专场招聘会3场(武汉、光大、交大),当场接受并整理书面简历总计约600逾份;洽谈络平台4家,并最终落实2家,通过络渠道收集的简历约
900逾份,分阶段整理并下发各个用人部门总计约200逾份。
联系沟通应聘教师约100人次,最终上报校长办公室签字审批77人,进校72人,其中聘用合同43人,特殊劳动关系27人,外教2人;辅导员9人,教师33人,督导5人,其他行政等25人。
教师和辅导员、督导47人,占进人总数%;有博士9人,硕士33人,博士硕士学位占教师、辅导员、督导的%;有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9人。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XX市“柔性流动”政策,加强与兄弟学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高级人才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积极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老师来校兼职上课或进行合作科研,建立起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专任教师队伍。
通过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与学校培养相结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学历、学位、职务、年龄、学缘等结构,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效果。
为此,在朱瑞庭副校长与人事处领导登门拜访后,江建明校长亲自接待来自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老教授协会领导和退管会领导,力图与上海地区相关学校建立退休返聘教师联系稳定渠道。
离校24人,其中聘用合同15人,特殊劳动关系9人;辅导员2人,均为聘
用合同人员;教师10人,聘用合同8人,特殊劳动关系合同2人;教辅1人,为特殊劳动关系合同;行政及其他11人,聘用
合同5人,特殊劳动合同6人。
离校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
以上反映出本学年学校人员流动情况比较正常,通过流动充分发挥各人的工作意愿和特长,学校得到人员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按照XX市人保局的相关规定,今年起所有涉及户籍的工作(包括居住证)一律不接待个人,必须全部由单位人事出面办理,截止目前办理人新办或续办XX市居住证20人次;XX年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落户申请18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引进申报3人;居转户申报5人(其中1人已进入公示阶段);夫妻解困1人。
二、抓住机遇,将骨干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一)、制度先行,保证了培养工作的重要工作地位
1、配套市教委“教师发展工程”项目的开展,学校连续颁发了四个重要文
件,进一步规范了学校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进一步调动教师的进修提高积极性,做到能够基本满足各学院、系、部一线教师的培养安排要求。
我校教师培养工作的创新点在于:
我们以学校文件的方式明确了教师的培养是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主干基础课程的建设需要出发;是在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制定了个人职业发展近期规划的基础上,个人的要求与组织发展的需要是一致的情况下操作;学校保证100万的培养费,教师派出不受市里经费审批的限制,按照学校计划和需要派出以及派出教师学习期间的比较优惠的工资待遇等。
前天、大前天在上海评估院进行的上海高校“教师发展工程”执行情况评估检查中,全市62所公办、民办高校,我校在规范管理、制度保障、创新组织选拔等方面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也是民办高校唯一作为典型受到认可的。
(二)、组织安排各项培训培养工作,力争取得实效
1、继续组织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项目。
XX年国内访问学者7人、国外访问学者3人(目前1人正在国外访学,还有2人正在办理出国手续)、其他国外师资培训5人(其中1人学校派出)、产学研践习8人(其中4人学校派出),并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项目的督查工作。
XX年度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项目名单已上报市教委,国内访问学者8人、国外访问学者6人(其中1人学校已派出)、产学研践习9人(其中2人学校已派出)。
XX年海外研修1人正在进行中。
2、指导青年教师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做好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申报和思想政治表现鉴定等一系列工作。
XX年教师申请教师资格证31人,取得教师资格证22人。
参加市教委组织的教师资格证“教学技能”培训22人。
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能力”培训约40人。
3、组织安排XX年新教工岗前培训,共有69名教工参加。
每位新教师都递交了培训小结。
4、一年来取得硕士学位6人、现在读博士12人,在读硕士36人。
5、做好“强师工程”培训申报和检查工作,财务管理1人、人事管理2人、信息化管理2人、教学秘书管理3人、教学管理1人、国际交流管理1人、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1人、后勤保障管理2人,培训教师都取得合格证书。
做好“强师工程”培训系统数据采集、汇总和输入工作。
(教职工的个人相关信息输入培训系统)
6、做好第一届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申报以及初赛、复赛的准备工作。
我校6名教师参加初赛,其中1名教师进入入围奖、3名教师进入复赛。
篇三:
人事处工作总结
人事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人事处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把学校建设成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总结和改进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努力推进人事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在人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分配改革、社保信息服务等方面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岗位设置工作
在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XX年9月,我处多次组织召开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讨论会,与岗位设置与聘用方案起草小组、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教师、专家代表等反复讨论,最终制定了我校岗位设置首次聘用方案、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等系列方案。
10月,召开首次岗位聘用工作专业技术岗位评审会议和管理岗位审定会议,并报上级部门审批。
我校在省内的省属高校中率先完成了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
此次岗位聘用中共1653人符合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请条件,其中专业技术二级岗位14人;专业技术三级岗位65人;专业技术四级岗位111人;专业技术五级岗位82人;专业技术六级岗位175人;专业技术七级岗位182人;专业技术八级岗位188人;专业技术九级岗位339人;专业技术十级岗位220人;专业技术十一级岗位172人;专业技术十二级岗位11人。
在职1559人,退休94人。
另有315人符合管理岗位基本申请条件。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积极引进高端人才
本学期通过调动方式调进16人,其中博士4人,教授1人,副教授6人,壮大我校高级人才队伍。
2.积极扩充培养渠道,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在国内进修访问方面,审核并批准了潘亦宁、雷勇等10名同志赴中央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等研究机构进修访问或作博士后研究;毛秀珍、彭丽容等23位同志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另有7位同志考取了以四川师大、四川大学为主的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在赴国(境)外进修深造方面,今年有辜寄蓉、舒级等8位同志争取到了XX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项目”出国进修计划;选派赵永红到McGill大学(加拿大)进修学习;周海平、李蜜蜜到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南佛罗里达大学(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3.继续完善教师队伍职务结构,职称评审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职称评审坚持了几个重要的原则:
1.对申报人教学工作业绩严格审核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制;2.凡硬件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一律不得申报;3.加强了对破格晋升的掌握,高级职务破格晋升比例下降,中级职务破格晋升均不予受理。
截至12月底,XX年职称评审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申报教师、研究系列高级职称共122人,经各学科组评审,92人上校评委会,82人通过校评委并上报省教育厅。
最终80人通过教育厅评审或审定(正高23人,副高57人)。
申报各类中级职务人员有108余人,最终获得资格人员97人。
4.建设专家队伍
10月下旬,推荐为巴登尼玛、范春林为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
同时,完成省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宣传册的材料上报工作,涉及专家包括周介铭、巴登尼玛、李诚、钟仕伦、蔡方鹿等。
三、完善人事代理和聘用人员的管理工作
本学期完成XX年新聘用人员及二级学院新进人员100余人的人事代理工作;核算XX-XX年度人事代理人员的档案管理费,与成都市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结算;做好全校(含各二级学院)委托我处集中代理的人事代理人员600余人的日常管理工作。
同时加强聘用人员的合同化管理和日常工作管理,人事代理校聘2人,编外聘用3人。
四、关注民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为新进人员办理参保申报,完成社会保障卡、证和《特约医疗证》的发放;为离休干部的医疗费审核报账、医疗经费申报和统计上报,并为教职工办理医疗费的审核报账、发放等日常工作;完成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能力鉴定、赔付等工作;与计财处密切配合,完成省医疗工伤保险管理中心对我校工伤保险基数的稽核;聘用职工在学校聘用满5年,由学校购买《成都市补充保险
(一)》的一份,共26份;完成院系调整、草堂校区合并等社会保障的衔接过渡工作,完成草堂校区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由成都市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基金转至到四川省职工基本保险基金;对校内二级单位规范用工完善社会保险进行培训,督察协助二级单位规范用工,规避用工风险。
五、完善档案管理,做好信息化服务
进一步加强人事信息管理,加大人事信息的利用率,为校园数字化建设提供人事数据的衔接,探索人事软件与人事档案电子版的无缝对接连接办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方便、快捷、准确的反映个人人事信息,实现人事信息文本和图像的有机互补。
篇四:
学校人事处年度工作总结
学校人事处年度工作总结
XX年,人事处按照学校的工作安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为深化我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XX年我校被评为全区人事工作先进单位、全区人事统计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全国第五届“推普周”优胜奖,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表彰。
一、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
1.进一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根据XX年考核情况,经过认真分析考核结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对考核内容和办法进行了完善:
一是针对专职科研岗位考核和津贴分配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了《关于专职科研岗位考核与岗位津贴分配办法的补充规定》,使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考核和津贴分配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有激励作用;二是会同组织部对党政管理岗位考核方案进行了细化、完善,使党政管理岗位的考核更加科学。
2.全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
上半年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已经分别按照学校批复的方案实施
并已基本结束,同时对奥都集团医院的聘任方案进行了审核批复。
3.组织实施了对受聘教学科研岗位并承担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任务的140位教师进行中期检查,将平时检查与目标考核相结合,达到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作用,深化了对专业技术岗位的考核。
检查结果作为XX年年终业绩考核的依据,直接与年终岗位津贴挂勾。
4.组织实施了全校“XX年度专业技术岗位考核”工作,对全校649位教学科研人员进行了上考核,对200多位教辅人员和外聘兼职教师进行了手工考核,对党政管理岗位182人进行了年终考核。
全年共发放各类岗位津贴7247712元。
5.未聘人员的安置分流工作进展顺利。
在XX年的基础上对全校的未聘人员进行了登记造册,一方面广泛与未聘人员接触,宣传有关政策和改革精神,稳定了未聘人员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分流安置。
全年接待校本部和两个二级学院人员来访、来电、解答有关政策达50多人次,为236人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使8名未聘人员重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学校积极开辟上岗渠道,未聘人员基本上得到了妥善安置,并为22人办理了辞职手续。
6.组织实施了对我校高等教育“111工程”人选中期检查,共有一、二层次24人通过了检查,并推荐新增人选7人,上报教育厅。
7.由于我校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自治区高校和事业单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XX年9月召开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与离退休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我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材料被推荐为典型经验交流材料,区内外高校纷纷来人来函索要我们的人事改革材料。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完成了“十五”“211工程”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论证报告,并按照紧密围绕学科建设、凝炼学科方向、规聚学术梯队的新思路,主持制定和起草了“十五”“211工程”师资队伍建设细化文件(共6个文件,3个附件),围绕“十五”师资队伍建设“四大”计划,起草了“特聘教授计划实施细则”、“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规定”、“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暂行办法”、“教师培训计划实施细则”、“博士后日常经费管理与使用暂行办法”等文件。
根据规划,学校在“十五”期间将投入3700万元用于以上计划实施。
2.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和优秀回国人员来校工作。
今年,我校共接收和引进博士14名、硕士84名,其中14人具有
副高以上职称,使我校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缘、学历结构得到改善。
为加强我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12月初我处参加了由国家人事部主办的全国高级人才洽谈会。
通过现场递交、发送电子邮件等形式接收到39人来我校工作的意向书,并推荐到各学院。
这39人大都是来自国内外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高层次人才。
3.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支持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今年共选拔确定67位青年教职工在职定向(委培)攻读研究生,其中17人被选送攻读博士学位。
4.根据我校新的用人机制和教学需要,积极聘请校外高水平教师来校从事教学工作。
今年全校从外单位聘请教师43位,其中教授13位、副教授14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校教师不足的现状。
5.根据教师培养计划,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一是按照教育部4号文件和学校年初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提高教师运用现在教育技术和外语的能力,分别举办了外语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教师达370人,组织选派到区外高校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的教师23人;二是完成了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为新到校教工128人举办岗位培训和高等教育理论培训,使他们尽快了解学校熟悉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融入到教师队伍之中;
三是完成了自XX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共有700人参加了教育培训;四是组织了XX年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共举办三期培训班,有545人参加测试,合格率达96%,为524人发放了等级证书,培训测试员人7人,选派5人参加测试员研修班。
6.组织开展了全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受理400多位教师的教师资格申请,并组织了相关各项资格的审查。
7.圆满完成XX年度全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今年共有各类专技人员342人申报了职称,经过院、校两级严格评审,共评审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80人,中级职称79人。
在上报自治区人事厅组织的专业技术职称社会化评审中,有103人通过了社会化评审,通过率达到97%,圆满完成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三、坚持标准,严把质量,完成了本年度用人计划
今年人事厅给我校核定180人的进人计划,其中接收各类毕业生135人,调入人员45人。
上半年,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需要,我校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认真考核,严格把关,共接收毕业生和调入其他各类人员128人;下半年,根据需要我校又补充调入和接收11位高层次急需人才。
四、博士后工作取得新进展
篇五:
学院人事处XX年工作总结
聚力谋发展务实创新业
——人事处XX年工作总结
XX年,人事处围绕学校工作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工作,在联系和引进急需人才、扶持和培养优秀人才、服务并用好现有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业绩。
现就XX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重点,求突破,多项工作见成效
(一)人才引进取得新的政策支持
继XX年8月向泉州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就《泉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对象条件和政策措施的补充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建议之后,XX年2月底再次向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就引进人才家属安置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争取人才引进政策支持。
XX年4月,中共泉州市委办公室、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对象条件和政策措施的补充通知》,新增加3类引进人才对象,分别给予10-15万元的资金补助。
新增加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对象和优惠政策中的部分内容为采纳我校的修改意见。
(二)高端人才引进再结新的成果
与XX年申报“桐江学者”特聘教授推荐人选吴启辉博士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加强与市教育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引进审批工作。
XX年10
。
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吕晓玲入选XX年“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马晓霓主持的《南音与昆曲关系研究》获批XX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青年骨干教师杨昔阳指导学生参加XX年国际大学生交叉学科竞赛(icm)获二等奖,等等。
(六)优秀人才获得新的资助项目
XX年上半年我校获泉州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资助项目5项,共计19万元。
其中,学术交流及进修培训类3项,资助金额7万元;专著出版类1项,资助金额2万元;校企合作中心申报的《云计算物联急需应用人才培养计划》获专题培养类项目,资助金额10万元。
XX年受资助金额为XX年的2倍。
教育科学学院曾雅茹教授荣获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表彰的XX年度“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
(七)教师发展中心成为新的服务平台
按照校党委对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性意见和《泉州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设立方案》,教师发展中心于XX年3月正式启动并陆续开展工作。
4月中旬,组织开展教师发展需求调查问卷;4月下旬,教师发展中心站挂靠学校络中心服务器开始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人事处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