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课堂实录.doc
- 文档编号:14631971
- 上传时间:2023-06-25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28.50KB
《乡下人家》课堂实录.doc
《《乡下人家》课堂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下人家》课堂实录.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下人家》课堂实录3
一、提纲挈领,迷人风景心自知
师:
上节课我们已经随作家沉醉云走进了平凡的农家小院,领略了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
独特、迷人)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独特”,什么又是“迷人”呢?
生:
“独特”就是“独一无二”。
“迷人”就是非常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生:
“独特”就是与众不同的,“迷人”就是令人陶醉的。
师:
是呀,那么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生:
乡下人家门前的瓜架、菜,别有一番情趣。
师:
请你把“瓜架”写在黑板上。
生:
乡下人家门的鲜花盛开。
师:
清你把“鲜花”写在黑板上。
生:
乡下人家雨后春笋出来了。
师:
清你把“春笋”写在黑板上。
师:
你看别有情趣的瓜架、门前盛开的鲜花、屋后探出头的春笋都是那么富有诗情画意,真是独特迷人。
难怪作者说——
生: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
乡下人家还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好好欣赏欣赏这些风景。
请同学们自由渎一读第3-6自然段,用这样的问语或简单的句子把你所看到的风景说一说。
(生自由读第3-6自然段,师巡视。
)
师:
你又欣赏到了哪些独特迷人的画面?
生:
我欣赏到了乡下人家晚上的情景,可以说是一幅月夜图。
生:
我欣赏到了鸡鸭觅食图。
师:
你觉得哪一幅图是最独特最迷人的?
找出来读一读,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独特迷人的,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生自由读课文。
)
二、关联生活,无限情趣在其中
师:
你选择了哪一幅图?
生:
我选择了吃晚饭的图。
师:
是么?
请你读一读。
(生读课文。
)
师:
这幅图最独特的地方在哪儿?
生:
很内然,很和谐。
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
能和归巢的鸟儿一起和谐共处,让人觉得非常自然。
师:
他们吃晚饭和我们吃饭有什么不一样?
生:
他们都是在小院里吃的。
师:
吃饭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
师:
是的,吃饭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因为地点发生了变化,所以很多情况都发生了变化。
请你再找一找,看能找出哪些“不一样”?
(生自由阅读,找画相关句子。
)
师:
你找到了哪些“不一样”?
生:
书上说乡下人吃饭用“天高地阔”来形容,而我们城里人吃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师:
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
”
师:
谁来描述一下天边的红霞?
生:
一会儿像马,一会像狗,一会儿像狮子,变化多端,很好看。
生:
天空就像着了火一样。
师:
除了天边的红霞,还看到了什么?
生:
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师:
此情此景,老师想到了《饮酒》中的诗句,你想到了吗?
生:
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一句诗——山七日西甲,飞鸟向玉环。
师:
在这样的空间,欣赏着优美的风景,这样的吃饭就叫“天高地阔”。
师:
看到的不一样,听到的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生:
乡下人家吹的都是自然的微风。
师:
哪里看出是自然风?
生:
我从“向晚的微风”可以看出。
师:
“向晚的微风”是什么意思?
拿出字典,查一齐“向”字的意思。
(生查字典。
)
师:
在这里“向”是什么意思?
生:
近,邻。
师:
那么“向晚”是什么意思?
生:
“临近傍晚”。
师:
临近傍晚的的微风吹在身上凉飕飕的,非常舒服。
感觉到的也不一样。
如果你坐在树下吃饭有什么样的心情?
生:
实际上我也体会过。
我在乡下老家的时候,我和父母把桌椅搬出来,在外面吃饭很舒服的。
最和谐的就是鸟会来吃掉在地上的饭粒,这是最和谐不过的了。
师:
好一幅和谐自然的田园风景画!
除此之外,你还感受到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句式探微,觅得风雅意无穷
(生读第3~4自然段。
)
(师生共同纠正学生“觅食”的读音。
)
师:
在这一段话中,你是从哪里看出“独特迷人”?
生:
我老家也是农村的。
那里的鸡都是放养的,走来走去很自由的。
师:
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自由?
生:
耸着尾巴的雄鸡在长堤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师:
你觉得这样的鸡怎么样?
生:
很高傲。
生:
很神气。
生:
很威风。
师:
他还是在写“鸡”吗?
你读出了什么感情?
生:
感觉到像是在写人一样,大家好像很喜欢它们。
师:
你家养鸡吗?
生:
养的,不过是关在笼子里。
师:
这段话中还有一句也能说明乡下人家的鸡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
是哪一句?
生:
是这一句——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师:
你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
城市人家一般都是不养鸡的,而乡人家每家每户都养鸡。
师:
你从哪里看出每家每户都养鸡的?
生:
他说“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
师:
照例是什么意思?
生:
按照惯例。
师:
这句话按照我们一般的习惯是这样说的——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屏幕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鸡,乡下人家照例要养几只的。
请大家自由读这两句话,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
我发现课文里这句话把“鸡”字单独提前了。
师:
把“鸡”放在前面,有什么作用?
生1:
起了——个强调的作用。
生2:
乡下人家很喜欢鸡。
师:
哦,你已经读出了乡下人家喜爱鸡的情感。
你真会读书,相信你见了也一定非常喜欢这些鸡。
我们一起读一读。
四、诗文勾兑,幽幽歌声入梦来
师:
不仅养鸡,还养鸭呢!
(屏幕出示第4自然段。
)
师:
从这一段话中,你又从哪里看出“独特”?
生:
他们的屋后有一条小河,河里有鸭。
生: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他们也从不吃惊。
师:
捣衣是什么意思?
看到过捣衣?
(出示妇女捣衣图,理解捣衣。
)
(生读句子: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他们也从不吃惊。
)
(师板书:
从不吃惊。
)
师:
能不能给“从不吃惊”换一种说法?
生:
从不惊慌失措。
生:
从不四处逃窜。
师:
读着读着,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
为什么这些鸭子从不吃惊?
师:
是呀,他们怎么从不吃惊?
生:
我觉得是乡下人家跟这些鸭子相处得久了,加上乡下人家不会伤害他们,所以妇女在捣衣,鸭子也不吃惊。
师:
那么,鸭子们在干什么呢?
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生读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
)
师:
这些鸭子还会碰到哪些情况?
试着用“即使,它们也。
”来写一句话。
(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
生1:
即使有小船划过,它们也从不惊慌。
生2:
即使有人在游泳,它们也从不慌张。
师:
是的,河里还多了几只“鸭子”呢!
(生笑。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乡下人家都有—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
师:
是的,风景无处不在。
(舒缓音乐伴随纺织娘的叫声斩起——)
师(范读第5自然段):
听了这段话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
那歌声很和谐。
师:
除了歌声好听,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
我能感受到乡下人家秋天夜里的寂静。
师:
用书上的词语来形容就是——
生:
月明人静。
师:
“月明人静”是什么意思?
生:
静静的夜里有一轮明月高挂空中,很安静。
师:
真的是没有一点声音吗?
生:
不是,还有纺织娘的歌声。
师:
纺织娘的声音与歌声有什么关系吗?
生:
夜晚越是安静越能听到纺织娘的声音,就能让纺织娘的歌声进入每个乡下人家,让辛苦的人们甜甜蜜密地进入梦乡。
师:
因为静了,才能听到纺织娘的歌声。
有一句诗中写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生:
蝉声体现树林的安静,鸟呜让山更加安静。
师:
是的,因为安静了,才使蝉的歌声、鸟的声音悦耳动听;也因为蝉的叫声、鸟的叫声让山林更加幽静。
这是古人以声音来写静的方法,课文也是用了这种方法,通过描写安静更加突出了纺织娘的歌声。
(生随音乐读课文。
)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这些普通平凡的事物上也蕴含着
美。
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了感慨——
生(齐):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下人家 乡下 人家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