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1.docx
- 文档编号:15332272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48.41KB
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1.docx
《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1.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1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项目组成:
本项目由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安宁镇、罗汉镇、鱼塘镇、胡市镇、双加镇、特兴镇、金龙乡、长安乡共计9个乡镇及所辖73个村(社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成。
3、项目性质:
新建
4、项目组织实施概况
(1)项目组织实施单位:
泸州市龙马潭区文体局
(2)项目法定代表人:
林跃明
(3)地址:
泸州市龙马潭区政府办公楼
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2)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
(3)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
(4)《体育法》
(5)《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全民健身条例》(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
(6)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
(7)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决定》(8)中共泸州市委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发展的决定》
(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
农民和农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关注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进一步改善,新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但总体上看,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我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可以说,文化体育建设还是龙马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新农村文化体育建设着力点,又好又快地建设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新农村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体育广场、村(社区)文体活动室、村民健身中心的设备设施条件,提高新农村文化体育综合服务能力,促进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服务功能的最大发挥,争取更好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经区政府研究决定,明确提出新建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安宁镇、罗汉镇、鱼塘镇、胡市镇、双加镇、特兴镇、金龙乡、长安乡共计9个乡镇及所辖73个村(社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2 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安宁镇、罗汉镇、鱼塘镇、胡市镇、双加镇、特兴镇、金龙乡、长安乡共计9个乡镇及所辖73个村(社区)就近选址建设。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为村镇两级文化与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建设内容与规模详见表1-1,表1-2。
镇级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300m2/站,镇级综合文化广场建筑面积2200m2/个。
村级文化室建筑面积100m2/室,村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积600m2/个。
建设镇级综合文化站6个,总建筑面积1800m2,镇级综合文化广场9个,总建筑面积19800m2。
建设村级文化室73个,总建筑面积7300m2,村民健身中心38个,总建筑面积22800m2。
表1-1村级文化与体育设施建设规模
名称
村级图书室
村级活动室
村民健身中心
篮球场
室外乒乓球场
规模
40
60
500
100
表1-2镇级文化与体育设施建设规模
名称
综合文化站
综合文化广场
图书室
电子
阅览室
教育
培训室
多功能
活动室
篮球场
羽毛球场
乒乓球场
健身广场
规模
60
60
80
100
500
200
300
1200
3、主要建设条件
项目报批阶段,村级文化室与村民健身中心建设用地属于该村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镇级综合文化站与体育广场建设用地属于街村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土地已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
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666.32万元,计划争取上级补助建设600万元,区财政补助建设资金400万元,镇村(社区)自筹建设资金666.32万元。
5、年度投资计划
项目总投资1666.32万元,计划分三年等额完成即2010年完成投资555.44万元,2011年完成投资555.44万元,2012年完成投资555.44万元。
6、建设期
本建设项目根据资金到位情况和工程实施进度将总建设期定为2.5年。
7、社会效益情况
龙马潭区的“十一五”规划中,对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本建设项目包括建设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乡镇综合文化体育广场、全区9个乡镇所辖73个村(社区)文体活动室、38个村(社区)村民健身中心,是泸州市龙马潭区文化体育系统的重点项目之一。
实施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落实《“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的具体要求,使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起政府乡镇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是群众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区每个乡镇都建成一个水平较高、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是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广泛,我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将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将充分发挥在农村文化生活中的辐射作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将为农民致富拓宽信息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后,有助于改善辖区农民文化体育娱乐环境,受益人口达30万余人。
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按照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全面达小康的工作思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小康为核心,按照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努力在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健身活动、体质监测、宣传推广等方面搞好服务,做到管理有序、服务有方、保障有力,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形成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加速我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创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新格局。
1.3 问题与建议
1、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影响重大,意义深远,项目建设条件基本成熟,但存在子项目多、建设地点分散、工期紧、任务重、建设资金紧张等问题,区级有关部门、各乡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领导,规范操作,积极推进,确保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2、区文体局应抽调技术人员按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开展、立项报批、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并积极争取并落实资金,争取项目早日建成。
3、项目建设切实体现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问题和对农民的尊重。
体现党和政府对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建议尽快立项。
4、项目建成后应按照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人员业务素质培训步伐,进一步改善和管理好乡镇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体育广场、村(社区)文体活动室、村民健身中心的设备设施,促进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服务功能的最大发挥,争取更好服务农村,服务农民。
第二章 建设必要性与产业政策
2.1 建设必要性
1、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利于解决好“三农”问题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推进我市创建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市,建设泸州文化体育名城,实现全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重视和加强“四基”建设,规范民间艺人管理,基本队伍得到巩固,文化市场发展有序,文物保护得到加强,送图书、送电影、送文艺下乡活动正常进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村文化体育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与农民精神文化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健全,精神文化食粮供给不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开展活动难等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可见,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2、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关心农民的一项民心工程
今年,龙马潭区文体局组织了对我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调研,我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
2008年1月乡镇机构改革后,原乡镇文体服务中心撤消,职能并入新成立的社会事务办公室。
2、编制、人员情况。
全区9个乡镇有文化事业编制9人,实有在岗文化专干9人。
3、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文化专干人员经费为财政全额拨款,文化活动经费实行按实报销(年经费最低1万元,最高2万元)。
4、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总量不足,全区9个乡镇无达到国家标准(300平方米室内场所)的能向农村群众提供良好文化服务的文化站阵地,文化专干办公地点都在当地政府办公场地内。
全区文化站仅有金龙乡老戏楼1个,胡市镇有旱冰场1个。
5、是公共文体服务的社会参与度不够。
公共文体服务目前主要由政府和文体事业单位承担,社会参与主要体现在群众性文体类活动参与上,社会资金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投入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对大型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与经营的热情不高。
6、是功能发挥不明显。
由于目前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存在建设规模小、设备不配套等问题,很多公益性文化设施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
针对区文体局的关于我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调研,区委、区政府将我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探索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新路子,积极推进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就是积极推动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建设的最重要的一步,是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我区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其根本目的是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上升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和政治问题来认识,切实维护好、解决好、保障好我区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3、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体育健身需求的必然要求
实施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四川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迫切需要。
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重要举措。
因此,结合泸州市龙马潭区实际,积极实施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既是体育工作围绕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
实施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体育健身需求的必然要求。
“十一五”期间,泸州市龙马潭区将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些发展和变化使得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参与体育、享受体育成为全区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行动,发展体育、追求健康成为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实施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缩小城乡间体育公共服务的差距,真正占领农村体育文化阵地,对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体育权利,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载体
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为群众提供较好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职责。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体育基础实施建设特别是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我区按照中央、省、市对新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加大了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力度,通过努力,争取到中央和省、市投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级篮球场建设资金69.2万元,现已建成村级篮球场35个,有6个正在建设中,覆盖率占我区农村社区(村)55.41%,大大改善了我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的状态。
我区现已有文体化广场、篮球场、田径场、门球场、网球场、全民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场所)144个,面积11万多平方米。
但是我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我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体育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文化站、体育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有力保障,个别乡镇文化体育工作者待遇问题不能全面落实,队伍不稳定。
二是我区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落后,全区9个乡镇和95%以上的村无面向群众的文化体育活动阵地,设施设备严重缺乏,不能为农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三是我区农村文化体育艺术人才整体现状堪忧,文化体育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知识结构和素质状况不合理,观念陈旧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和大局意识,难以适应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需要。
四是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贫乏,文化单位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体育产品、文化体育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五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文化体育事业费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日益拉大。
农村体育是整个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
建设体育强区,必须重视农村体育工作。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落后,欠帐过多是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现实,只有重视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体育活动条件,在全区范围建设一大批体育强村、体育强镇(乡)才能真正加快建设体育强区。
实施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进一步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提高农村体育服务能力,增强广大农民的健康素质将产生直接作用。
本建设项目包括建设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乡镇综合文化体育广场、全区9个乡镇所辖73个村(社区)文体活动室、38个村(社区)村民健身中心,是泸州市龙马潭区文化体育系统的重点项目之一。
实施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加快体育强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健身场地建到农民身边,使体育服务覆盖农村,逐步缩小城乡间体育公共服务差距,有效满足广大农民休闲、娱乐和健身的需求,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5、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落实《“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的要求
《“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指出:
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政府乡镇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
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具体职能是:
一、对广大群众进行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电影、电视、录相放映活动;三、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辅导和培养文艺骨干;四、开办图书室,组织群众开展读书活动;五、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六、指导和辅导村文化室、俱乐部和农民文化户开展各种业务活动;七、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八、受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委托协助管理当地文化市场。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科技讲座、扫盲教育、法制宣传、文艺辅导、文艺汇演、游戏娱乐等文化活动,成为农民学文化、学科学的课堂,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抵御不良风气的阵地,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目前在很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比如我区胡市镇、双加镇、特兴镇、鱼塘镇、罗汉镇、金龙乡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站舍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站舍破旧落后,设备严重缺乏,急需改建或扩建。
镇文化站设施设备建设严重落后、不能适应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的矛盾十分突出。
文化站设施建设基本上未列入地方政府的建设规划。
同时,乡镇综合文化站还存在着工作经费不足、队伍素质偏低等问题。
因此,改善农村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条件,对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尤为重要和迫切。
实施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落实《“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的具体要求,使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起政府乡镇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区每个乡镇都建成一个水平较高、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是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广泛,我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将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将充分发挥在农村文化生活中的辐射作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将为农民致富拓宽信息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2 产业政策与社会环境
1、产业政策支持条件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目录(2007年本),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属鼓励类第三十条第六款: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和第十九款:
“体育健身休闲服务”及第二十二款:
“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上述政策为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有力的依据。
2、社会环境条件
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切实体现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问题和对农民的尊重,切实为农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地群众相当欢迎。
泸州市龙马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相关领导组开展建设准备工作。
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3.1泸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简介
3.1.1 区位条件
泸州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是长江经济带与西南出海通道的交汇处,位于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北邻内江、自贡等川南腹地,南连贵州毕节、六盘水和云南昭通地区,西承宜宾,东临重庆及贵州赤水、遵义地区,其地理位置,经济区位如图2—1所示。
泸州市是四川出海通道和长江上游重要港口,下辖泸县、合江、叙永、古蔺四县和江阳、龙马潭、纳溪三区,幅员12246.59平方公里,人口479.63万。
泸州市属省辖市,现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缄,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西部化工城。
图2-1 泸州市地理区位图
泸州市不仅是四川与泛珠三角地区甚至与东南亚地区联系的门户城市、四川省重要的东南出海通道,同时也是联系成渝经济区和南桂昆经济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担负着沟通南北,联结东西的重要任务。
随着西南地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区际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泸州市的边际区位优势将会为它带来更多的边际效益。
其一,泸州市将会成为成渝经济区向南部欠发达地区辐射扩散的前沿阵地,从而使自身经济腹地空间不断扩大;其二,泸州市将会成为相邻几个经济圈物资、信息、人员、资金等各类要素中转集散的枢纽之地和必经之路,进而增进泸州市的辐射能力并带来难以估量的溢出效益。
边缘化的风险与边际区位优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泸州市必须充分发挥边际优势避免边缘化风险。
图2-5 泸州市经济区位图
3.1.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泸州市委和市政府2007年提出了“立足四川、依托重庆、融入成渝、拓展滇黔”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四大产业、四大兴立中小企业创业园、四大通道、四大中心的“四个四”发展战略。
2006年,泸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总量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
全市生产总值(GDP)跨上300亿,达到33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人均GDP达到7819元,比上年增加了1066元,增长13.2%,人均GDP跨上了1000美元的新台阶(按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1:
7.800折算)。
泸州市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共计4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7亿元,比上年增长4.9%:
第二产业增加值17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第三产业增加值133.4亿元,增长10.7%。
人均GDP达9472元,比上年增长14.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9:
41.7:
35.4调整为22.5:
44.5:
33.O。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8.4亿元,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47.2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55.4亿元,增长12.6%。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0.8:
48.6:
30.6。
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831元。
泸州市近年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见表2—1。
表2-1 泸州市国民生产总值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年份
产业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第一产业
46.61
49.39
52.83
65.43
72.23
75.81
90.7
105.8
第二产业
57.14
61.65
72.45
90.26
109.93
138.19
179.7
247.2
第三产业
62.69
69.75
79.07
90.26
109.93
138.19
179.7
155.4
国内生产总值
166.44
180.79
204.36
246.23
284.91
331.12
403.8
508.4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4052
4371
4908
5882
6754
7819
9472
11831
从表2—1可以看出,2001年—2008年,泸州市国内生产总值逐年稳步提高。
较强的经济实力使泸州市有更大的能力进行交通、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泸州市 龙马潭区 新农村 文化 体育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