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整体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5370104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116.62KB
鲁教版地理必修整体教案.docx
《鲁教版地理必修整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地理必修整体教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地理必修整体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第1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分析流域开发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过程与方法:
以某流域为例,联系已有的区域地理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流域综合开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及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难点】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概况
【知识梳理】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1)地形:
多种多样,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均有分布
(2)气候:
长江流域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量:
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年入海水量占我国河川径流量的37%。
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4)流域:
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180多平方千米,居全国首位
2.自然资源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五大资源。
(1)水资源:
长江径流量全国最大,是南水北调的物质基础
(2)矿产资源:
矿种110多种,矿产储量大
(3)水能资源:
本区的水能资源占到全国所开发水能总数的40%,其中80%在上游。
其水能丰富的原因是①流经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落差大。
②水量丰富。
(4)森林资源:
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三大林区,其中西南和东南两大林区有很大面积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木材蓄积量的13。
(5)旅游资源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1.经济发达: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中的沿长江工业带就分布在长江流域。
2.经济发展快:
中下游沿江两岸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
3.社会经济特征:
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城市密布、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
4.主要工业基地: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成渝工业基地(成都、重庆)、贵阳有色冶金工业基地(贵阳)、鄂西工业基地(襄樊)、湘中工业基地(长沙)、武汉工业基地(武汉)、沪宁杭工业基地(上海、南京、杭州)
5.主要农业基地: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
【互动探究】
1.读课本图4-1-2,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原因。
(1)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第三位。
(2)长江年径流量近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径流量的13,在世界上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第三位。
(3)长江干流与众多支流组成一个庞大的水系,流域广阔。
2.读课本图4-l-3,沿32。
N中国地势剖面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流经我国三大阶梯,落差达5400米,故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共约2.7亿千瓦。
(2)在上游河段,长江从青藏高原经横断山区,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集中了整个流域的80%。
长江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后流入东海。
3.长江流域的经济是如何分布的?
(1)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较为先进,以沪宁杭为中心,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强大工业体系,电子、通讯等高精尖产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发达,是我国单季稻、油菜和冬小麦主要产区,是我国蚕丝的主要产区,也是淡水渔业的发达地区。
(2)长江中游地区利用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能源、钢铁、冶金等重工业发达;平原地区面积广大,水热充足,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油菜、冬小麦、棉花、茶叶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
(3)长江上游地区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四川盆地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籽,也是我国蚕丝的主要产区之一。
4.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1)从自然方面看: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原料;水能丰富,发展工业动力充足。
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在:
中上游地区地形崎岖,工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季风气候区洪涝灾害频繁。
(2)从社会经济方面看:
长江航运价值高,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运输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生活协作条件好。
不利条件:
上游交通不便,不利于对外联系,经济水平低,贫困人口多;中游土地利用不合理及自然原因,防洪任务艰巨;下游环境污染严重。
【典例精析】
【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交通与经济分布图,该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读图回答:
(1)图中与长江干流相交的铁路线,自西向东依次是:
A是线,B是线,C是线,D是,E是京沪线。
(2)图中长江沿岸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自东向西依次为上海、马鞍山、、重庆、。
(3)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商品粮基地名称:
①②③
④⑤
(4)请在图中正确位置用“*”注出三峡水利枢纽。
(5)有“九省通衢”之称,交通位置非常重要。
(6)近些年来,长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请谈谈治理措施:
,,。
(7)分析上海成为我国最大外贸港的原因:
【解析】这个地带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地,综合性强的一个地带。
解答此题,先要看懂图中的每个内容,根据要求,先弄清各省市及铁路,再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答案】
(1)成昆焦柳京广京九;
(2)武汉攀枝花;(3)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4)略;(5)武汉;(6)①中上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②整治河道,加固大堤③修建水利工程,如三峡水利枢纽、水库;(7)①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即可以兼作海港和河港②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③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和外贸基地,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当堂达标】
1.长江干流由西到东依次经过的支流是()
A.金沙江、雅砻江、嘉陵江、岷江B.嘉陵江、乌江、汉江、赣江
C.乌江、汉江、湘江、赣江D.岷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2.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在()
A.源头至宜宾河段B.三峡河段C.宜昌至宜宾河段D.川江河段
长江沿岸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的一个工业地带。
据此回答3~4题。
3.有关长江流域农业基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长江流域有6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都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上 ②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棉花重要分布地区 ③长江流域蚕桑基地主要分布在太湖平原和四川盆地 ④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甜菜、甘蔗、长绒棉分布基地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4.有关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消费市场广大 ②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方便,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 ③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接近全国商品棉基地 ④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读长江流域水系右下图回答下列要求:
(1)长江发源于____山,流经___个省级行政区,全长___千米,注入____海。
(2)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流经的地形区依次为___高原,____山脉、____盆地,___平原。
(3)填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支流:
①____,②___,③___,④___,⑤___,⑥__,⑦___。
湖泊:
⑧____,⑨___。
水利枢纽:
A___,B___,C___。
城市:
甲___,乙____,丙___,丁__。
(4)从水系特征上分析,正常年份长江洪水灾害较少的原因。
(5)试分析“黄金水道”形成的区位条件。
答案:
1.B2.A3.A4.C
5.
(1)唐古拉 11 6300 东海
(2)青藏 横断 四川 长江中下游
(3)①雅碧江 ②岷江 ③嘉陵江 ④乌江 ⑤汉江 ⑥湘江 ⑦赣江 ⑧洞庭湖 ⑨鄱阳湖 A三峡 B葛洲坝 C丹江口 宜宾 宜昌 武汉 上海
(4)支流多,南北分布广:
正常年份,受雨带移动的影响,长江南北支流及其上游的雨季和来洪时间错开,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
(5)自然条件:
具有流量大,水位变化小,冬季不结冰的水文条件,具有江阔水深的河道特征。
社会经济条件:
沿途是我国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大。
教后反思:
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第2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流域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过程与方法:
以长江流域为例,了解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爱国情感,并树立资源、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重点难点】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知识梳理】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一)上游地区的开发
1.水能开发是重点
上游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上,地势变化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是上游地区的重要优势,实施西电东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发展战略。
2.三峡工程概况
在目前上游的开发与整治中,三峡工程的建设是影响最大的也是意义最深远的一项工程。
三峡工程位于__湖北______省__宜昌_____市境内西陵__峡段的三斗坪。
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具有__防洪___、_发电、___航运____以及___养殖____和___供水_____等综合效益。
3.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1)防洪
主要是对中游的洪水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对下游也有较大作用。
长江中游的洪水,除了南北支流大量来水外,仅是上游川江来水就占到洪水总量的40%,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则地处上游山区转入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控制着长江上游的全部来水和来沙。
修建中的三峡水库,具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三峡工程建成后,将使中游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防洪的需要成为建设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
(2)发电
首先,三峡工程发电量大。
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规模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其次,市场效益好。
三峡工程建成后将作为全国统一电网中的主导电站,可大大缓解华中与华东地区的电力紧张状况。
(3)航运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巨大动脉,但远没有发挥出“黄金水道”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宜昌至重庆的川江航道流经高山峡谷地区、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运输成本高。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从根本上改善__川江_____的航运条件,险滩被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万吨级轮船可以从上海直达重庆,运输成本降低13,可以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促进东西部物质流通,发展西南地区的经济,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4)供水、养殖:
三峡工程建成后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农业灌溉提供稳定的水源,为南水北调__中____线调水提供充足的水源。
在库区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也能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4.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由于自然和人为等方面的原因,使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遭到破坏。
(1)面临问题:
自然灾害频繁多发,水土流失严重。
(2)搞好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①加强长江__防护__林和水源_涵养林_的建设。
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_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
阅读了解《知识窗----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及产生原因,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育。
(二)中游地区的开发
阅读教材,分析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农业和工业的有利条件。
1.农业的开发
(1)优势条件:
a.雨热同期的__亚热带季风___气候
b.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大,主要有洞庭湖_平原、鄱阳湖_平原和_江汉平原
c.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开发方向:
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发展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
2.工业的开发
(1)优势条件:
a.___矿产_____资源丰富
b.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如__大冶____的铁矿、铜矿,_大余__的钨矿、_水口山______的铅锌矿、__冷水江____的锑矿等
(2)开发方向:
在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钢铁、机械、冶金、汽车、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_制造业____基地
3.面临的问题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灾最多的地区。
据记载,从汉代到清末,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214次,平均10年一次,而且近代有加剧的趋势。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干流连续出现8次洪峰,持续两个多月,百万军民奋力抗洪,虽然保住了长江大堤,但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600亿元。
4.长江多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呈南北辐射状,所有的水流集中到一起,容易发生洪水。
②大部分为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导致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中游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外排入江。
④中游地区地势地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且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水。
(如图4-1-14长江荆江河段)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一方面使得流域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大量的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消弱,从而造成“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
(如图4-1-15日益萎缩的洞庭湖)
5.中游综合开发的具体措施
防治 长江水患 、整治 江河湖泊 是中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 ;另一方面,搞好 分洪工程 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 分洪工程。
此外,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并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
(三)下游地区的开发
1.农业及发展条件
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水源充足;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本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2.工业及发展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发达、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在此基础上本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突出的环境问题:
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以太湖为典型的水污染已相当严重。
4.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是下游地区今后的重要任务。
具体措施如下:
__调整并优化__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__高新技术产业__产业和第三产业。
加强__环境保护,通过技术与法律手段控制环境污染。
【互动探究】
探究一:
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长江上游地区地势悬殊,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的开发是上游地区发展的重点,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在长江上游的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效益
作用过程
主要受益地区
防洪
三峡水库可以调节洪峰、拦蓄洪水
中下游地区
发电
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将缓解输电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华中、华东地区
航运
三峡水库可加深、加宽上游航道,使水流趋缓,改善长江的航运条件,促进东西部的物资流通
上游
供水
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库区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有巨大的效益
中下游
探究二:
长江中游地区洪灾的原因及措施
成因
对策
自然原因
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①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
②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③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
④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沙治沙功能。
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排入长江。
人为原因
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削减。
【典例精析】
【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
下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约1578米。
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2:
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据统计,目前该地海拔1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
有人说:
“怒江人民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
(1)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
(2)为什么有人说“怒江人民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
(3)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分析水能基地(如水电站)建设有利或不利条件时,应从地质、地形、气候、气象、水文、社会需求等方面分析,同时对于引起生态的变化予以高度重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
【答案】
(1)有利:
怒江自然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且集中;多峡谷,利于建坝。
不利:
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远离能源消费市场,输电困难;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
(2)因为本区种粮是在毁林开荒的基础上进行的,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灾难有:
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滑坡;泥石流。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流域观光、生态旅游等。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当堂达标】
1.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A.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B.长江、黄河、澜沧江
C.长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D.怒江、黄河、塔里木河
2.下列有关长江三峡叙述,正确的有()
A.“三峡”所处山地是我国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三峡”穿过的山地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三峡位于长江干流上游地带D.巫峡分属四川省和湖北省
3.近年太湖水质明显下降,原因有()
①农用化肥、农药排入湖中 ②工业污水排入 ③乡镇企业排污 ④生活污水 ⑤海水倒灌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欧洲西部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内河航运网。
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据此回答4~5题。
4.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上考虑其原因是( )
①经济发达 ②地形平坦 ③水能丰富 ④降水丰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
A.境内无大江大河B.河流冰期长,不利于通航
C.河流落差大,不利于通航D.政府对发展内河运输不重视
6.图1与图2分别是长江流域部分示意图和三峡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峡的成因是 ,三峡坝址位于三峡中的 上。
(2)我国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是 。
(3)从气候、地势、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
(4)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
1.B2.C3.C4.D5.C
6.
(1)地壳上升,江水下切 西陵峡
(2)防洪
(3)气候:
巫山以上的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
地势:
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水系特征:
长江上游有众多支流,水系庞大。
(4)减少东部城市对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避免出现酸雨等污染,同时也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教后反思:
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
理解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及其开发状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东北地区图”,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特点。
【知识梳理】
一、自然环境
1.东北地区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中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内侧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
降水自南向北递减。
3.东北地区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
东北地区分布着黑土和黑钙土等土壤类型。
其中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是黑土的主要分布区。
松嫩平原的中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2.土地资源丰富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是全国人均耕地量最高的地区,非常适合机械化作业。
东北还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荒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分布。
3.土地开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荒地的大量开垦增加了耕地面积,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4.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既是水源地、蓄水池,又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对已开垦的荒地将逐步还林、还草、还湿地。
【互动探究】
探究一: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自然分布格局是怎样的?
“山环”是指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南面濒临辽东湾。
“水绕”是指外侧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
“沃野千里”是指面积约为35万平方千米的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且多黑土和黑钙土,土壤十分肥沃。
这种地貌格局为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林基地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基础。
探究二:
把三江平原建成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何有利条件?
(1)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水源充足,洲湖众多。
(4)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教版 地理 必修 整体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