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5654258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113
- 大小:110.58KB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一)简单学习网
一、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每个1分,共10分)
(1)不屑()
(2)滑稽()(3)字帖()(4)强迫()(5)祈祷()
(6)呜咽()(7)矗立()(8)悄声()(9)气氛()(10)惩罚()
二、古诗文名句积累。
(15分)
1.□□□□□□□□□,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闺情》)
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李白《送友人》)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抒发诗人面对离别的豁达之情的诗句是:
□□□□□,□□□□□。
6.《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7.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角度描写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8.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是因为主人品德高尚的句子是:
□□□□,□□□□。
三、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人名)。
(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佁然不动()
(2)犬牙差互()
(3)悄怆幽邃()(4)隶而从者()
3.文章第二段中“似与游者相乐”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请分析此句的作用。
(2分)
4.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来写溪水?
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5.文中作者情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根据你对作者及文章的了解分析其情感转变的原因。
(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
读书忌“二物”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
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忆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二。
每阅一事,心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
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
(1)负此自放()
(2)发愤惩艾()
简单学习网
2.文中作者说自己“有强忆之力”、“有勤苦之劳”,可最终还是“业败”,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3.作者的经历给你怎样的启示?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蚊帐的夏天
程才实
那个年月的夏天,我是在没有蚊帐的校舍熬过的。
此间发生的一件事,长久地影响着我,在我心里躁动二十多年了。
一
迈进这座成就事业的校园时,家乡父老尚不能温饱。
那个时候,生产队怎么也打不出粮食,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真紧巴。
我们这批学员大多来自农村,深知父母劳作之艰辛,“朴素”得不堪回首。
然而,冀东的夏天并不安宁。
每到夜晚,丧心病狂的蚊子就向我们发起进攻。
学校的学生宿舍是平房,蚊子不必费力飞到高处,可以轻轻松松地“亲吻”我们,可以毫不张扬地表示对我们的“爱”。
我们住的是9号宿舍。
我至今记着这个门牌,是有些缘由的:
我们给学校的食堂提意见,贴过一张“名气”不小的大字报,署名就是“9号宿舍”。
而更重要的,是我被同宿舍一位学员的举动震颤过。
这个宿舍,共住我们16个人。
夏季已至,有的学员在校园转来转去,寻找小木棍儿、木条儿等能挂蚊帐的东西。
第一架“飞机”入室,全宿舍没有人做好应对准备。
这只蚊子毫无偏向,把大家挨个“吻”了一遍。
第二天,在对蚊子的一片咒骂声中,学员们动手挂上了蚊帐。
我舍不得花钱买蚊帐,蚊子昨天“光临”今天“造访”,我心境如故。
猛抬头,见邻床竟与我一样地“另类”。
这位年龄最小、身体瘦弱的学员,头发自然卷曲,鼻梁上架一副高度近视镜。
他来自边远山区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早逝,家境清贫。
蚊子一天天多起来,它们对挂蚊帐的学员难下毒手,就把攻击的目标对准我及我的邻床。
我俩惺惺相惜,一次次攥紧拳头,用眼神传递鼓励的信息。
直到秋风吹来,蚊子们做过最后的挣扎,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二
第二年春,我邻床的老乡来到学校,坐在传达室一动不动等待上课的老乡。
下了课,只见我的邻床从老乡手里接过一个包裹,匆匆跑到宿舍又跑回教室继续上课。
春天,我们的校园充满生机。
秋天,我们的校园爽朗无比。
北方的冬天固然寒冷,“扫地风”烤得我们冒出汗来。
对我来说,惟有夏天是恐慌的。
到了夏天,蚊子又冲进9号宿舍,“亲吻”我和我的邻床。
日子就这么过着,就这么熬着。
好就好在,尚有与我同样恐慌的邻床相伴,我的肉体才没有受到更大的摧残,我的精神才能够得到某种慰藉。
一天中午,有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出现在9号宿舍。
她身体瘦弱,衣服上补了许多的补丁。
这位妇女,是我的邻床的母亲。
双脚迈进宿舍,她的眼睛立即搜寻着什么。
当目光落到午休的儿子身上,她的脸上骤然现出异样的表情。
大家唤醒她的儿子。
儿子扶母亲坐在床上。
母亲边落座边端详儿子。
儿子是她惟一的依靠惟一的希望。
“咱村里人捎来的蚊帐,你咋没挂上呢?
”母亲坐定,问儿子。
腼腆的儿子低头不语。
时至今日,9号宿舍的人并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挂上。
而我真切地看到,他母亲问话时,他抬头望了我一眼,那是一种欲言又止的情绪。
这,是为什么呢?
他母亲来校的那天,上完晚上的自习课,我和我的邻床整整谈了2个小时。
最后一段对话是:
“既然你母亲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攒钱买了蚊帐,又急忙托人捎来,你却不挂,合适吗?
”我问。
“你还问哪,你还问哪。
你让我说什么呢——我挂蚊帐,那么多蚊子不就咬你自己啦?
!
”
简单学习网他说。
三
毕业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9号宿舍邻床的学员,也未与他有过任何形式的联系。
前不久,偶然听到他下岗的消息,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曾试图就此事写点东西,几次拿起笔又放下了。
一天,信手翻阅贾平凹先生《我是农民》一书,不禁茅塞顿开,突然来了灵感——
我先想起,我和我的邻床有“缘”。
贾平凹先生书里有这样的话:
“山洪暴发,一块石子从山顶上冲下来,以至经过了丹江,到了汉江,到了长江,而有一天在长江的入海处,被一个人在河滩捡去了,那石子对于那个人来说,是石子在追寻着他,还是他在等待石子,这其中是偶然呢还是必然呢?
”先去掉几个、几十个“如果”,单是如果不和他在一个宿舍,蚊帐的故事就不会在我俩之间发生了。
我又想起,在人处困境时,支持的力量是何等重要。
贾先生讲,在山上打完柴返回的路上,他放下沉重的背篓歇息时,倏忽“瞧见了就在10米之外的崖头上长着一株我不认识的花,鲜红如血,在风里寂寞地摇曳。
这次惊艳,使我数年里印象深刻。
”他“惊奇冬天里怎么会有花开,而花怎么竟开得那么艳!
”有人告诉他:
“它可能一生就只让你一个人看到了它的美丽。
”
9号宿舍那瘦弱的邻床学员,就是我在长江入海处河滩捡到的那块石子,就是让我一个人见到的冬天里开放的鲜红如血的艳丽的花。
选自《散文百家》2011第10期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
(2分)
(1)卷曲()
(2)摇曳()(3)慰藉()(4)腼腆()
2.本文语言虽质朴却极具表现力。
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我舍不得花钱买蚊帐,蚊子昨天“光临”今天“造访”,我心境如故。
(2)我俩惺惺相惜,一次次攥紧拳头,用眼神传递鼓励的信息。
3.作者说,那个“没有蚊帐的夏天”在他的心里躁动了二十多年,他依然记得自己住过的那个9号宿舍的门牌。
这个门牌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阅读文章第一部分,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1)
(2)
4.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为什么说“好就好在,尚有与我同样恐慌的邻床相伴,我的肉体才没有受到更大的摧残,我的精神才能够得到某种慰藉”?
(4分)
5.在第三部分中作者两次引用贾平凹文章中的语句,请分别分析它们的作用。
(4分)
6.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4分)
7.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二十几年前的一个室友,因为他让作者一个人见到了他的美丽。
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这样的一个人,他(她)只向你绽放了自己的美丽。
请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让大家也分享他(她)的美丽。
要求在100字以内。
(5分)
(三)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行者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
“老官儿,往那里去?
怎么又走路,又念经?
”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
“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
简单学习网僧,看经念佛。
命里无儿,止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
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
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
”行者笑道:
“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
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
我认得你是个妖精!
”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
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
“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
”又思量道:
“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
还打的是!
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
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
“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
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
”众神听令,谁敢不从?
都在云端里照应。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1.选段出自名著《》,作者是明代作家(人名)。
(1分)
2.选段中妖精变成老者之前都变成了什么?
(2分)
3.概括选段中孙悟空的形象特征。
至少写出两个词。
(2分)
四、写作(50分)
题目:
那段的日子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使题目通顺,表达意思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有真情实感。
(2)书写整洁美观。
(3)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2011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一、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每个1分,共10分)
(1)不屑(xiè)
(2)滑稽(jī)(3)字帖(tiè)(4)强迫(qiǎng)(5)祈祷(qí)
(6)呜咽(yè)(7)矗立(chù)(8)悄声(qiǎo)(9)气氛(fēn)(10)惩罚(chéng)
二、古诗文名句积累。
(15分)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闺情》)
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抒发诗人面对离别的豁达之情的诗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角度描写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是因为主人品德高尚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三、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简单学习网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作者是唐代(朝代)文学家柳宗元(人名)。
(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2)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3)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4)隶而从者跟随。
3.文章第二段中“似与游者相乐”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请分析此句的作用。
(2分)既写出了鱼的活泼自由快乐,也写出了游人的快乐。
(鱼、人各1分)
4.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来写溪水?
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溪水蜿蜒曲折。
(两点各1分)
5.文中作者情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根据你对作者及文章的了解分析其情感转变的原因。
(3分)由乐到忧。
(1分)
作者贬官后心情抑郁,借助山水得到了暂时的排遣,获得了暂时的快乐;但是凄苦孤寂一直是他情感的主调,所以当他看到小石潭凄清之景时,又变得忧伤起来。
(写出乐、忧转变原因即可得分2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
读书忌“二物”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
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忆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二。
每阅一事,心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
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
(1)负此自放依仗、依赖、凭借
(2)发愤惩艾惩罚,惩戒。
2.文中作者说自己“有强忆之力”、“有勤苦之劳”,可最终还是“业败”,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年轻时有“有强忆之力”,但不勤奋;后有“有勤苦之劳”,但记忆力已经减弱。
(两点各1分)
3.作者的经历给你怎样的启示?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
要趁着年轻记忆力好时努力学习,不要等到年老时才知悔恨。
(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蚊帐的夏天
程才实
那个年月的夏天,我是在没有蚊帐的校舍熬过的。
此间发生的一件事,长久地影响着我,在我心里躁动二十多年了。
一
迈进这座成就事业的校园时,家乡父老尚不能温饱。
那个时候,生产队怎么也打不出粮食,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真紧巴。
我们这批学员大多来自农村,深知父母劳作之艰辛,“朴素”得不堪回首。
然而,冀东的夏天并不安宁。
每到夜晚,丧心病狂的蚊子就向我们发起进攻。
学校的学生宿舍是平房,蚊子不必费力飞到高处,可以轻轻松松地“亲吻”我们,可以毫不张扬地表示对我们的“爱”。
简单学习网我们住的是9号宿舍。
我至今记着这个门牌,是有些缘由的:
我们给学校的食堂提意见,贴过一张“名气”不小的大字报,署名就是“9号宿舍”。
而更重要的,是我被同宿舍一位学员的举动震颤过。
这个宿舍,共住我们16个人。
夏季已至,有的学员在校园转来转去,寻找小木棍儿、木条儿等能挂蚊帐的东西。
第一架“飞机”入室,全宿舍没有人做好应对准备。
这只蚊子毫无偏向,把大家挨个“吻”了一遍。
第二天,在对蚊子的一片咒骂声中,学员们动手挂上了蚊帐。
我舍不得花钱买蚊帐,蚊子昨天“光临”今天“造访”,我心境如故。
猛抬头,见邻床竟与我一样地“另类”。
这位年龄最小、身体瘦弱的学员,头发自然卷曲,鼻梁上架一副高度近视镜。
他来自边远山区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早逝,家境清贫。
蚊子一天天多起来,它们对挂蚊帐的学员难下毒手,就把攻击的目标对准我及我的邻床。
我俩惺惺相惜,一次次攥紧拳头,用眼神传递鼓励的信息。
直到秋风吹来,蚊子们做过最后的挣扎,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二
第二年春,我邻床的老乡来到学校,坐在传达室一动不动等待上课的老乡。
下了课,只见我的邻床从老乡手里接过一个包裹,匆匆跑到宿舍又跑回教室继续上课。
春天,我们的校园充满生机。
秋天,我们的校园爽朗无比。
北方的冬天固然寒冷,“扫地风”烤得我们冒出汗来。
对我来说,惟有夏天是恐慌的。
到了夏天,蚊子又冲进9号宿舍,“亲吻”我和我的邻床。
日子就这么过着,就这么熬着。
好就好在,尚有与我同样恐慌的邻床相伴,我的肉体才没有受到更大的摧残,我的精神才能够得到某种慰藉。
一天中午,有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出现在9号宿舍。
她身体瘦弱,衣服上补了许多的补丁。
这位妇女,是我的邻床的母亲。
双脚迈进宿舍,她的眼睛立即搜寻着什么。
当目光落到午休的儿子身上,她的脸上骤然现出异样的表情。
大家唤醒她的儿子。
儿子扶母亲坐在床上。
母亲边落座边端详儿子。
儿子是她惟一的依靠惟一的希望。
“咱村里人捎来的蚊帐,你咋没挂上呢?
”母亲坐定,问儿子。
腼腆的儿子低头不语。
时至今日,9号宿舍的人并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挂上。
而我真切地看到,他母亲问话时,他抬头望了我一眼,那是一种欲言又止的情绪。
这,是为什么呢?
他母亲来校的那天,上完晚上的自习课,我和我的邻床整整谈了2个小时。
最后一段对话是:
“既然你母亲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攒钱买了蚊帐,又急忙托人捎来,你却不挂,合适吗?
”我问。
“你还问哪,你还问哪。
你让我说什么呢——我挂蚊帐,那么多蚊子不就咬你自己啦?
!
”他说。
三
毕业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9号宿舍邻床的学员,也未与他有过任何形式的联系。
前不久,偶然听到他下岗的消息,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曾试图就此事写点东西,几次拿起笔又放下了。
一天,信手翻阅贾平凹先生《我是农民》一书,不禁茅塞顿开,突然来了灵感——
我先想起,我和我的邻床有“缘”。
贾平凹先生书里有这样的话:
“山洪暴发,一块石子从山顶上冲下来,以至经过了丹江,到了汉江,到了长江,而有一天在长江的入海处,被一个人在河滩捡去了,那石子对于那个人来说,是石子在追寻着他,还是他在等待石子,这其中是偶然呢还是必然呢?
”先去掉几个、几十个“如果”,单是如果不和他在一个宿舍,蚊帐的故事就不会在我俩之间发生了。
我又想起,在人处困境时,支持的力量是何等重要。
贾先生讲,在山上打完柴返回的路上,他放下沉重的背篓歇息时,倏忽“瞧见了就在10米之外的崖头上长着一株我不认识的花,鲜红如血,在风里寂寞地摇曳。
这次惊艳,使我数年里印象深刻。
”他“惊奇冬天里怎么会有花开,而花怎么竟开得那么艳!
”有人告诉他:
“它可能一生就只让你一个人看到了它的美丽。
”
9号宿舍那瘦弱的邻床学员,就是我在长江入海处河滩捡到的那块石子,就是让我一个人见到的
简单学习网冬天里开放的鲜红如血的艳丽的花。
选自《散文百家》2011第10期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
(2分)
(1)卷曲(qū)
(2)摇曳(yè)(3)慰藉(jiè)(4)腼腆(tiǎn)
2.本文语言虽质朴却极具表现力。
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我舍不得花钱买蚊帐,蚊子昨天“光临”今天“造访”,我心境如故。
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而又幽默风趣地写出蚊子经常来到“我”的宿舍叮咬“我”。
(2)我俩惺惺相惜,一次次攥紧拳头,用眼神传递鼓励的信息。
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和邻床对抗蚊子的决心和勇气。
3.作者说,那个“没有蚊帐的夏天”在他的心里躁动了二十多年,他依然记得自己住过的那个9号宿舍的门牌。
这个门牌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阅读文章第一部分,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1)我们给学校的食堂提意见,贴过一张“名气”不小的大字报,署名就是“9号宿舍”。
(2)而更重要的,是我被同宿舍一位学员的举动震颤过。
4.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为什么说“好就好在,尚有与我同样恐慌的邻床相伴,我的肉体才没有受到更大的摧残,我的精神才能够得到某种慰藉”?
(4分)
因为有邻床同“我”分担蚊子的叮咬,所以“我”少受了很多苦;
也因为他和“我”一样忍受蚊子的叮咬,所以“我”心里有一些安慰。
5.在第三部分中作者两次引用贾平凹文章中的语句,请分别分析它们的作用。
(4分)第一次引用,意在表明“我”和邻床是有缘分的;
第二次引用,意在表明邻床给予“我”支持是多么地重要。
6.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4分)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说明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他的高尚,赞美了邻床对“我”的默默帮助和付出。
(比喻修辞不答也可以)
7.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二十几年前的一个室友,因为他让作者一个人见到了他的美丽。
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这样的一个人,他(她)只向你绽放了自己的美丽。
请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让大家也分享他(她)的美丽。
要求在100字以内。
(5分)
叙述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人物故事,语言要富有情感。
注意字数。
(三)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行者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
“老官儿,往那里去?
怎么又走路,又念经?
”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
“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
命里无儿,止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
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
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
”行者笑道:
“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
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
我认得你是个妖精!
”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
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
“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
”又思量道:
“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
还打的是!
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
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
“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
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
”众神听令,谁敢不从?
都在云端里照应。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1.选段出自名著《西游记》,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人名)。
(1分)
简单学习网
2.选段中妖精变成老者之前都变成了什么?
(2分)
第一次变化成了一个女子;第二次变化成了一个老婆婆。
3.概括选段中孙悟空的形象特征。
至少写出两个词。
(2分)
善识妖怪、心细、武功高强。
(能表现此段中悟空形象的词语即可)
四、写作(50分)题目:
那段的日子
初一上语文期末考试题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9分)
1.下列词语书写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戏谑(xuâ)撰文(zhuàn)乐以教和(yuâ)趾高气扬(zhǐ)....
B.寂寥(liáo)冗长(rǒnɡ)煞费苦心(shà)含辛茹苦(rú)....C.蓦地(mù)瞑目(mínɡ)卒不及防(cù)不亦悦乎(yuâ)....D.虔诚(qián)眺望(tiào)言简意赅(ɡāi)笑容可掬(jū)....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有误的一项是()(3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语文期末 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