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前复习资料纯手打.docx
- 文档编号:15687512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53.08KB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前复习资料纯手打.docx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前复习资料纯手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前复习资料纯手打.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前复习资料纯手打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答:
特点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矛盾]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简述清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答:
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强转向衰落,主要表现为:
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消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力。
2)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流民不断增加。
地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益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言只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兵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也是军纪荡然,不堪一击;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19世纪初,英国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西贸易长期有利于中国的局面发生逆转。
这就破坏了清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导致了银两兑铜钱的比价上升。
3.外国列强是如何对近代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
答:
1)控制中国内政;2)操纵中国外交;3)享有领事裁判权;4)把持中国海关;5)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6)扶植、收买代理人。
4.外国列强是如何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
答:
1)在中国开办工厂,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使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2)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3)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4)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5)给中国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5.为什么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
1)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之后,美、法又分别于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2)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列强在中国摄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
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外国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中国逐渐沦入了国家政权形式上仍然存在,而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3)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一方面,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农业经济也日益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并成为其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而是一个半封建社会了。
4)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由原来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6.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答:
1)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分为上层和中下层两部分;2)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7.简述中国的工人阶级是怎样产生的,具体有哪些特点。
答:
1)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比中国资产阶级的年龄和资格更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一些。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
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洋务企业中,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
70年代以后,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又一次得以扩充。
2)特点:
①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②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从地区上讲主要集中于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大城市,从行业上讲主要集中于纺织、面粉、采矿、铁路等行业,便于形
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③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因此,中国工人阶级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8.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答:
矛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关系:
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特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区别,和相互关系。
答:
任务1)是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区别:
两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相互关系:
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10.19世纪70—9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
答:
1)俄国一直把中国东北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引起俄国强烈不满,它便联合法、德,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俄国以此为借口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中俄密约》、《续订旅大租地条约》等,东北全境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2)1898年3月,德国强租胶州湾,将山东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3)1899年11月,法国强租广州湾,并要求清政府不得把云南、两广割让给他国,滇、桂、粤三省便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4)1898年2月英国要求清政府不得将长江沿岸各省租与他国,长江流域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6月,强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99年;7月1日又强租威海卫。
5)1898年4月,日本要求清政府不得把福建省让予他国,福建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6)美国由于来得较迟,便于1889年9月至11月间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
11.论述鸦片战争前,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式。
答: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统治走向衰落,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此时的世界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欧美许多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迅速;2)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清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尽头。
3)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等主要国家先后确立,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需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寻求新的殖民地,开辟新的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促使西方列强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他们把目标瞄向中国。
12.简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是如何侵略中国的。
答: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以军事侵略为前奏,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文化上麻醉中国民众,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急剧的变化,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军事侵略;2)政治控制;3)经济掠夺;4)文化渗透。
1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及其特点。
答:
性质)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1)一方面,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2)另一方面,封建的中
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14.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答: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也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动1)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土地,掌握着国家的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但自身也有了很大变化;2)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3)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4)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15.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是如何反抗外来侵略的?
答: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有两个层面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经劫难、屡遭侵略而永不灭亡。
16.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17.简述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答:
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经济技术的落后(重要原因)。
18.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是怎样一步步觉醒的?
答: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3)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19.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面对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
20.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答:
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2)太平天国抗击外国侵略军的斗争;3)香港、台湾地区人民的反侵略斗争;4)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
5)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答:
1)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2)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普遍激化;3)太平天国发生前十年,包括广西在内全国自然灾害频发,大量灾民流离失所。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2.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历程。
答: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1851年开始至1864年结束,历时10余年。
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2)达到全盛时期;3)有胜转衰,再到失败。
3.简述天京事变的原因及其后果。
答:
原因1)是农民起义队伍中固有的许多矛盾与弱点越来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2)是太平天国制定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各级官员之间,上下尊卑的等级界限十分严格。
后果: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严重挫伤了革命的士气,造成了严重的危机,清军重新对天京形成了包围之势。
为了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一批年轻的将领,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但是,这已无法挽回败局。
1964年春夏,天京被湘军围困,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4.简述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以及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答: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自救”运动,称为洋务运动。
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逐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也极大地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发展历程>1)从19世纪60年代,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首领是恭亲王奕,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随之设立南洋、北洋通商大臣,南洋大臣由两江总督兼领,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上海和天津成为南北举办洋务的重要基地。
2)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举办洋务,是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的,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除了继续办军事工业以外,还开始举办民用企业,洋务派还建立了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3)洋务运动自身的缺陷都限制了它的发展,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5.简述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形式。
答:
目的>洋务派是打着“求富”的招牌办民用企业的,即“稍分洋商子利”。
他们办民用企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办军事工业煤铁等原料的需求,交通运输的需要,以及企图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
形式>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资金全部或大部分由政府筹集,也吸收一部分商股,主要由政府派官员管理,有官办、官督、商办、商官合办几种形式。
6.简述维新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答:
1)它是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急剧激化的产物;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3)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宣传;4)中日甲午战争后,人们普遍对洋务派所标榜的“求富”、“自强”的口号发生怀疑,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即要救国,只有维新。
7.什么是维新派,以及维新运动的发展历程。
答:
维新派>中日甲午战争的惨白造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此时,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站在了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的前列,积极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其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他们被称为资财阶级维新派。
维新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培养骨干力量,制造社会舆论,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里,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的变法上谕,史称“百日维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重新“训政”,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同时下令搜捕维新派人士,除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新政措施均被废弃,一切旧制随之恢复,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8.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是如何宣传维新主张的?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14.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
原因1)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2)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3)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
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负担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15.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意义)。
答:
1)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16.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答: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多方阻挠,百般破坏,也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17.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地位。
答:
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4)改革了社会风气。
18.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弱点和局限)。
答:
1)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2)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三是脱离人民群众。
【第三章辛亥革命】
1.清末民族危机加深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表现。
答:
1)外国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2)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2.何谓清末“新政”(内容)?
答:
1)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年7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部门;2)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3)改革学制,提倡新学,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4)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
3.预备立宪为什么会失败?
答:
1)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2)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而不是真正要寻求革新。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答:
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5.什么是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
答:
保路运动是一场关系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运动;随着革命形势的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决定
在武昌起义。
6.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及其局限性。
答:
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2)第二,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局限性1)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2)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用的土地和财产。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及其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答:
性质>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基本内容有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2)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3)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4)设法院,行使司法权;5)设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6)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合、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历史地位:
《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性质)。
8.袁世凯是如何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和复辟帝制的?
答:
1)利用帝国主义列强、立宪派和旧官僚制造“非袁莫属”的舆论;2)逼清帝退位;3)任大总统后,毁弃孙中山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4)公然复辟帝制。
9.什么是“二次革命”?
答:
1)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同时,为了对付革命党人,他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用盐税作抵押,引起了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对,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举行“二次革命”。
2)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通电讨袁,不久黄兴在南京宣布讨袁,其他地方如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也先后响应,战争主要在九江、南京一带进行,史称“赣宁之役”,又称“二次革命”。
这场战争之坚持两个月就失败了。
10.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答: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清末“新政”的破产;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
11.同盟会成立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宣传与组织反清斗争的?
答:
1)著书立说,传播革命思想;2)成立革命团体,进行反清斗争;3)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
12.三民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如何评价?
答:
三民主义: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内容1)民族主义的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并明确将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区分开来;2)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即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评价:
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13.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
答:
内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焦点);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意义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2)论战
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历史局限性:
1)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2)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3)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些阶级历史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14.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答: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主解放运动的高涨。
15.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局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前复习资料纯手打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考前 复习资料 纯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