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15726351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00.50KB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4古代诗歌四首
课题
古代诗歌四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
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3.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
4.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
5.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
本课所选的四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
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涵理趣。
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味诗的情味。
2.联想、想象法。
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
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
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宏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格调慷慨悲壮。
代表作有诗歌《龟虽寿》《观沧海》《蒿里行》《短歌行》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兵法接要》。
课
前
预
习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
代表作品有《送友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其诗流传不多。
有文献记载:
“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
”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代表作有诗歌《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
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并写有小令、套数200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
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
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写于建安十二年(207)征乌桓途中。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
建安十一年(206),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同年,袁绍之子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八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
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
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版)。
这首小令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
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联结在一起。
这首小令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文体知识
1.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郊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的套语,跟诗的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讲究对仗、平仄、押韵,格律非常严谨。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次北固山下》每句五个字,所以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3.元曲
我国古代诗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
《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
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
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
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
《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读准字音
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ǒnɡzhì)
萧瑟(sè)悬(xuán)枯藤(ténɡ)瘦马(shòu)
古今异义
次北固山下(古义:
停泊今义:
次序,也用作量词)
东临碣石(古义:
登上;今义:
靠近)
课
前
预
习
一词多义
以观沧海(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以
歌以咏志(介词,用来)
文言句式
倒装句:
歌以咏志(宾语前置,即“以歌咏志”)
省略句:
若出其中(省略介词“于”)
若出其里(省略介词“于”)
新
课
导
入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
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吧!
新
新
课
展
开
观沧海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欣赏诗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意思是:
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展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
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含在这沧海之中,气魄何等雄伟!
新
课
展
开
【文本探究】
1.题目为观沧海,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
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观察到的景物有:
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龙标在非常遥远的地方。
我把为你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伴随着你一直送到那夜郎以西。
【文本探究】
1.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你能从诗中哪个具体的语句体会出这种浪漫的情怀?
后两句。
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万里,但却能借明月长风传达对友人的情意,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借描写暮春景色,叙述好友被贬之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遭遇的关切、同情,以及因朋友远去偏僻之地而产生的深深担忧之情。
次北固山下
【整体感知】
归纳诗歌主要内容。
首联:
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
船上所见景色。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又为“江春”做铺垫。
颈联:
继续写船上所见,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序更替如此匆匆,这怎不叫身在“客
新
课
展
开
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尾联:
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北归的大雁来传递家书了。
【文本探究】
1.赏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自己旅途中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
【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
夕阳早已西沉,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
【文本探究】
1.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
请按文章的层次做简要分析。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
“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做铺垫。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寓情于景,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写
作
方
法
运
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观沧海》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本诗完全把情包含在景中,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诗人通过描写大海的辽阔与壮美来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诗歌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把高潮放在诗歌末尾,通过虚写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即对大海的感悟,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气势宏伟,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
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诗人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
“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诗人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勾画出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和波澜壮阔的气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
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强烈,更深沉。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
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次北固山下》
1.脉络分明,结构严谨。
本诗是按船所处的位置写诗人所见、所思,脉络分明,结构严谨。
首联写行程;颔联写船上所见之景;颈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尾联写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涌起无尽的思乡之情。
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2.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诗人放眼山川,寄情山水,“客路”“青山”“行舟”“绿水”等景象画面生动。
这些景象很自然地激发起诗人郁积在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使情与景达到了和谐统一。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
写
作
方
法
运
用
新的事物蕴涵着蓬勃的生机,必将取代旧的事物,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天净沙·秋思》
1.白描手法,言简意丰。
这首小令仅用二十八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词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凝练而不简陋。
九个名词前的修饰词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鲜明的个性,既不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暮色图。
2.动静结合,寓情于景。
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
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这首小令还寓情于景,借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寄托无形、抽象的凄苦之情。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表达一下对毕业将要分离的同学的祝福之情,100字左右。
教
学
板
书
教
学
板
书
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为了让学生理解诗意,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的环节:
1.通过以优美的语言启发想象、多种朗读、演演评评等手段,让学生在听、读、说、演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紧扣古诗特点,把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落到实处。
从抓字词的翻译,抓词序的排列,抓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来提高学生组词造词、遣词造句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除了让学生背诵古诗以增加文化的积累外,更需要向学生讲明其精要所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尤为重要。
方法指导:
主旨句
主旨句是文章中心所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来概括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要结合全篇内容并联系作者思想来理解主旨句。
素材积累:
游侠曹操
少年曹操,有着通常少年都有的游侠梦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说“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曹操所扮演的游侠与我们理解的游侠应该不一样。
这里举三个曹操所谓“游侠”的例子:
例一:
逞强好胜,率性而为。
少年曹操曾在大宦官张让的庭院中,当着张让的面,舞了一通手戟,尽兴之后便翻墙而出,全然忘记了自己在擅闯私宅。
例二:
劫持新娘,胆大包天。
看着别人家正在举行盛大婚礼,曹操竟心生“歹意”,等到夜幕降临,大喊一声“有贼”,来了一个声东击西,在大家寻贼之际,曹操抽刀在手,劫了新娘就走。
例三:
游手好闲,耍小聪明。
曹操的叔父对曹操游手好闲、惹是生非,大为不满,经常向曹嵩告状,让他管束好自己的儿子。
一次,曹操碰到叔父,假作中风。
叔父赶忙去告知曹嵩。
父亲匆忙赶来时,曹操已恢复了常态,控诉叔父的造谣中伤,父亲对叔父失去了信任,曹操便得到了他想得到的自由。
三个例子反映出曹操的游侠特征是:
诡诈,顽劣,嬉闹成性。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古代 诗歌 四首导学案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