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ppt1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
- 文档编号:1573286
- 上传时间:2023-05-01
- 格式:PPTX
- 页数:41
- 大小:7.63MB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ppt1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ppt1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ppt1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
二十八宿与四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
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
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
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二十八宿与四象,这四方神在古代曾被利用于军队列阵,战国时代便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道教兴起之后,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成为道教的守护神。
二十八宿与四象,根据天象来预卜人间事务的一种方术,又称占星学或星占学、星占术,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中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
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八至五世纪)占星术盛行,占星家们创“上天变异,州国受殃”说法,以天空中出现的星象变化来占卜各个地方人世间的吉、凶、祸、福。
为此目的,将地上的州、国与星空的区域互相匹配对应,称为分野。
占星术和分野,【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
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如曹植“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流火】流,下行;
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
诗经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
七颗星的名称是: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
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屈原九歌: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古诗十九首: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
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如唐雎不辱使命: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汉代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燕太子丹厚养荆轲,让其刺秦王,行前已有天象显现,太子丹却畏其不去。
【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
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鲁迅自嘲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
苏轼江城子词: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
屈原九歌中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长矢即弧矢星。
【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
民间把它称作寿星。
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
杜甫诗云:
“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
“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唐代诗人曹唐织女怀牵牛:
“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
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如吴敬梓范进中举:
“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天罡gang】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
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
小说水浒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我国历法渊源甚远。
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历”是推算,“象”是观察。
意思是说,帝尧命令羲和恭谨遵循上天旨意,依日月星辰之运行制定历法,作为时人从事生产活动的根据。
古代历法,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一直到九九,共81天。
冬至后第个九天至第二十七天为“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有民谣:
“一九二九难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年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八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三九”与“三伏”,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
三伏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
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三九”与“三伏”,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冬月大雪、冬至腊月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产生时间最早。
以帝王即位之年为元年,以后依次为二年、三年,直至新君出现。
新帝即位当年或次年改元。
如左传骰之战: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
”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纪年法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纪年法之帝王年号纪年,中国古代创制的一种纪年方法。
它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相配组成,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年,称六十甲子。
该纪年法始于汉朝,与年号纪年法同时并用。
(干支除了纪年,还可用于纪月、纪日),干支纪年法,六十干支表,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年号干支兼用法,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来记人的出生年,就称为生肖,又叫属相;
因为共有十二种,所以总称十二生肖、十二属,是中国传统纪年法之一。
十二生肖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年循环一次。
古人又以十二地支分属十二时辰,将十二时辰与十二属相一一对应。
例如子时属鼠,丑时属牛。
这种有趣的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有了。
其由来,可能和原始人的动物图腾崇拜有关。
生肖纪年,1、序数纪月法。
一月、二月、三月类推,其中一月又叫“正月”,十一月又叫“冬月”,十二月又名“腊月”。
2、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如杜甫草堂即事诗: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纪月法,3、时节纪月法。
根据一年中四季和节气来记录月份的方法。
各季节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称代。
如古诗十九首: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孟冬”代农历十月;
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纪月法,1、序数纪日法。
如梅花岭记: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项脊轩志: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2、干支纪日法。
传说为黄帝时大桡所造,尧即位之日为第一个甲子。
如殽之战:
“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
“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
纪日法,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古时将一日分十二时,每时2小时,23时至次日1时为子时(夜半),以下类推为丑时(鸡鸣)、寅时(平旦)、卯时(日出)、辰时(食时)、巳时(隅中)、午时(日中)、未时(日映)、申时(晡时)、酉时(日入)、戌时(黄昏)、亥时(人定)。
每时前一小时为“初”,后一个小时为“正”。
古代纪时法天色法和地支法,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五更,古人又将一更分为五点,古代的1点合现代24分钟。
例如古代人说的“三更二点”,就是指夜间11时48分。
古人还将一昼夜等分为100刻,一刻合现在的14分24秒。
古语中的“顷刻”、“少顷”,均指很短的时间。
点与刻,1.【2017年高考天津卷】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答案】B【解析】“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乐。
考题链接,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望,即朔日和望日。
朔是指每月的初一,望一般是指每月十五。
类似还有“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是指每月三十号。
B“宣德”“正统”都是帝王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刘彻。
后世也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帝、康熙帝等。
C侍郎,中国古代官名。
明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每部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尚书是正职,侍郎是副职,地位次于尚书。
D诣阙,即“赴朝堂”或“赴京都”。
阙是指一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名分的建筑,按其所属建筑性质,可分为城阙、宫阙、墓阙、祠庙阙等。
【答案】A【解析】“晦”,是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考题链接,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用来纪年,不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答案】A【解析】天干地支既可以用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日。
考题链接,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孔雀东南飞中“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中“初七”指七月初七,这一天在古代为女儿节,传说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有妇女“乞巧”的习俗。
B.古时从东汉起以天干地支来纪年。
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壬戌”就是纪年的,两个“壬戌”年至少要隔12年。
C.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
D.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答案】B【解析】B项,“两个壬戌年至少要隔12年”错,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应是隔“60”年。
考题链接,5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
帝王的命令或文告。
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
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
B结发:
古代成婚前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C七庙:
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
后为王朝的代称。
D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特定称谓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二十四个时辰。
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的变化。
【答案】D【解析】D项,“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二十四个时辰”说法错误,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考题链接,6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B号,又称别号、表号。
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扦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蓬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C在古代,人们常用晦、望、既望、朔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如“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答案】C【解析】C项,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最后一天叫晦,选项对“晦”“朔”的解释颠倒了。
考题链接,7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B古代对于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之交”。
C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未为羊,酉为鸡,亥为狗。
D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答案】C【解析】C项,“亥为狗”错误,应该是“亥为猪”。
考题链接,8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用谦称表示谦逊,如: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B二十四节气中,清明之后是谷雨,夏至之后是小暑,大暑之后是处暑,立冬之后是小雪。
C墨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亚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墨为首。
D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丑为牛,寅为虎,辰为蛇。
【答案】A【解析】项,“大暑之后是处暑”解说错误,“大暑之后是立秋”。
项,关于文房四宝的说法应为:
砚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
项,“辰为蛇”解说错误,应是“辰为龙”。
故选。
考题链接,谢观看,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文化 常识 天文 历法 pp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