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docx
- 文档编号:15735675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46.79KB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docx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计划中的一种课程类型,提出实施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力求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但是目前一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都还比较模糊,尤其是对实践这门课程感到无从着手,为此,经过一年多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9年级)征求意见稿》,我们整理制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可以从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两个维度来理解:
一为狭义的概念是指这门新设的研究型课程。
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大自然、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选择、确定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是为广义的概念则泛指一种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这里所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主要就是前者的课程而言。
由于长期以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格局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受既定认知目标的制约,接受性学习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以根深蒂固,要在各科中自如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还有一定的难度。
作这新课程体系中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这门必修课,对第二个维度“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研究型课程是一门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生成性课程。
它与其他学科相比,研究性学习没有大纲和教材,没有可依赖的“本本”,也没有现成熟悉的套路规范。
因此,虽然从设置上来看,化是国家课程中的必修课,可是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等更多的层面上看,它强调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发挥本校传统优势,成为一种个性化校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与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知识、思维、技能、能力、态度、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构建一种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方式的转型是研究性课程的背景;学习生命的回归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取向;学习自由的追求是研究性性学习课程的理想境界。
(一)以自主探究为核心-----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都是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个体、小组、班集体亲历亲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实践探究,体验、表现和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自主参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表现形态。
学生的兴趣是探索活动的起点。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组织广泛、灵活、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形成“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外活动课程化,闲暇活动教育化”的开放式活动课程。
(二)以创新发展为目的------研究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量的多少。
通过运用概念了解事物的性质;通过学习规则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运用概念与规则即运用科学知识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个性特长,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培养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
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以过程评价为尺度------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问题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过程的思维训练和方法运用,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像科学研究人员那样注重研究课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因此衡量评价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以正面评价、积极鼓励为主,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
三、课程设计思路
《研究性学习(义务阶段)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总体思路是:
面向全体学生,面面向学生完整的学习和生活领域,采用课题研究类、项目设计类课程形态,利用课内课外各种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质疑研究、实践体验,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没有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它的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的兴趣的满足和能力品性的提高。
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运用,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
注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使素质教育得以具体呈现,促进理想的教育生态的逐步形成。
(一)阶段目标
7----9年级通过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感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搜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态度和道德行为,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呈现的是开放型学习态势。
凡是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均可作为学生研究的领域。
突破原有学科教学时空上的封闭状态,给学生提供的是更多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渠道。
但是,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尤其是起始年级,需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
所以有必要开设“研究性学习指导课”。
研究性学习指导课一般设在初一年级,分别利用一个学年进行。
每个星期安排1---2节课。
可以按照目标分层、内容、主题分层方式进行。
指导的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个专题: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及其意义
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3、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流程
4、如何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5、如何成立课题组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6、实验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7、如何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
8、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和小论文
9、如何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
10、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取得的进步和收获
一、什么是研究学习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程。
既有相对独立的实体课程形态,又是一种渗透在学校教育一切活动中非实体学习方式。
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结,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需要。
(2)认识研究性学习与个人经验、课内外各种资源和形式的整合活动。
(3)意识到研究性学习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活动建议]
(1)、学生阅读《14岁小姑娘讲美国教育》一文《初中生做研究课题》、《作业模拟未来生活》、《问题多学分多》等文章。
(2)、上网查阅或到图书室借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料。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
(2)培养兴趣,从课内外学习、校内外活动中去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探究。
[活动建议]
教师提供或上网查阅学习研究性学习案例。
三、研究性学习实话的一般流程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展开的三个主要阶段:
进入问题情景阶段、实施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2)了解问题情景阶段的知识背景准备、选题立项、组织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阶段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以及交流表达阶段的展示汇报研究成果、总结、反思、提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3)感受研究性学习就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自觉性。
[活动建议]
列举自然、社会、生活中一些事物和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能提出探究性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四、如何选择研究性学习内容
[内容标准]
(1)明确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指导如何从大自然、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能科学合理地选择设计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可行的研究课题。
[活动建议]
(1)教师提供研究范围及相关课题目录,比如:
A、观察超自然、鼓励学生交观察结果自行设计,记录
在案。
B、动手制作演示教具并进行实验。
C、实地测量家居、校园面积。
D、社会环境、家庭消费、社区管理等调查。
E、对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进行比较评论。
F、研讨、自编、自演英语童话剧、语文课本剧等。
(学生自由选择)
(2)学生选题后召开课题评审会。
五、如何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内容标准]
(1)明确成立课题组的目的意义和组织形式,了解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2)了解制定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活动建议]
(1)从个人专题中进行筛选,确立专题。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讨论课题组分工及个人的工作计划。
六、课题实验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内容标准]
(1)了解课题实验“开题报告、方案评议;修正方案,实施研究,阶段小结,检查分析;完成实验,形成结论;成果展示,总结提高”等主要步骤。
(2)明确实施研究中常用的“观察、调查、文献检索与搜集、模拟、实验、研讨”等方法。
(3)注意研究活动中的渐进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培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独立意识、自律意识和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建议]
(1)进行开题报告模拟训练。
(2)利用观察、调查等方法进行专题探究。
七、如何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
[内容标准]
(1)了解搜集信息的主要途径和分析处理信息的一般方法。
(2)能通过访谈、查阅书刊杂志、调查问卷、上网等渠道获取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整合。
[活动建议]
(1)在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整合的练习。
(2)请指导老师辅导
A、如何访谈;
B、如何录音、摄像;
C、如何设计问卷调查提纲;
D、如何查阅文献资料。
(3)交流获取资源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
八、如何撰写研究结题报告和小论文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结题报告和论文的基本特点、格式和一般写法。
(2)设计《形成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表》。
(3)介绍几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案例、小论文等。
九、如何展示研究性学习的体会与收获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项目完成以后的交流研讨是研究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辩论会、展览会、演讲会、出墙报、编小报、制作网页等都是展示活动的形式。
(2)能够客观地分析、辩证地对待活动中的成绩和失误,能正确对待他人的建议,正确认识自己。
(3)学会表达、沟通、欣赏与分享。
[活动建议]
(1)召开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经验交流会。
(2)将有关成果通过墙报、展板、案例汇编等形式展示。
十、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取得的进步和收获
[内容标准
(1)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主要内容。
(2)明确过程评价、自我评价、激励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掌握档案评价、操作评价、答辩会等具体做法。
(3)学会从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层面上全面的评价,总结、反思和提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
[活动建议]
(1)自行设计《研究性学习结题评价表》。
(2)对某一活动方案或已完成的课题写一份评价鉴定。
(3)以“自我参照”这原则,评价自己一次探究活动中的得失。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研究工作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起点。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为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教师分行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树立开放、综合、生成的课程观,民主和谐的教育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为实现本课程目标,较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全员参与,自主选题。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要从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激发全体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探究的经历来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发展,培养发现问题有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
(二)转弯教师角色。
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学习共同体。
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点拨与督促,及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
(三)重视全程指导和过程评价。
既要给学生的研究提供广阔自由的空间,又不能放任自流,实现全程指导和监控。
不能开题到到场、结题签个字了事。
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贯穿于全过程,评价中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个性差异、体验感受、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保证。
主人的目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审视、调整;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1)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自主意识与情感态度。
它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方面体现出来。
是否认真参与每次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有完整的资料积累,有克服困难的意识等。
(2)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
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或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
如是否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与建议,主动与同学配合,乐于帮助同学,具有团队精神等。
(3)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着重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对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等方面的技能、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水平。
(4)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考察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是否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经过探究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对活动过程的实际表现给予评价,也可通过不同的时间段前后比较来评价其发展态势。
(三)评价的方式
研究性活动评价方式是多元化的。
主要可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报告、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尤其可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特别重视正面评价的激励功能。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找到积极的参照点,从而调适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实践水平。
三、课程管理和资源的开发
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极其丰富和广阔垢,以前教师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比较强,课程意识较为薄弱。
往往把课程资源局限在教室、书本、教参、练习册以及教学辅助资料等具有外在表征的事物上,而忽视自然、人文、社会等与教学密切关系紧张
宏观世界的资源。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它的实施必然要求十分注重强调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开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系统和开放的课程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1)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建立以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管理机构和以教研组、任课教师为核心的业务指导机构。
活动前要了解学生的活动计划并作相应的安全论证和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活动计划尽量周密,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自主管理,要求学生填写各种活动记录以及个人参与活动的体会、感想,达到有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活动后应及时检查活动记录和每个学生的活动成果。
教师工作量可根据指导课题的数量、质量以及学生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发慌情况给予动态综合评价,纳入教师工作总量,作为学期和年终考核奖励的依据之一。
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师学生等管理因素外,还包括学习的各种设施、场地环境、文化氛围、教育媒体资源等。
其中有文本资源:
图书报刊、照片、地图、图标;音像资源:
电影和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实物资源:
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多媒体设备。
还可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各种社团活动,如书画社、小记者团、英语剧社、艺术团等;开辟动植物园地、陶艺、竹艺、科技创作室等。
(2)校外课程资源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突破了时空维度,更需要得到家长、社会有关单位的支持与指导。
诸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咨询团、聘请校外辅导员和在某些方面有专长和一定造诣的专业人员作指导老师;与企事业、农场、社区街道、部队等挂钩建立素质教育基地等。
它包括社区资源:
如社区自然环境、机构、设施、经济条件、家庭人员状况等;
应该说,凡是可供教学活动利用的一切事物,时间空间资源、文献资料资源、资金设备资源、现代媒体信息资源等,所有这些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应该物尽其用。
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努力探索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校与家庭、社区结合,学科与社会实践结合,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结合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促使课程目标达成的各种资源进行开放和生成,如此,课程资源才会由狭变广、由静变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在的地区,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成为学习和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的课堂。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
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工作者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增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劳动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增益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又要求劳动教育与技术、家政、职业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获得终身进行技术劳动和技术学习的能力,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
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学习领域,它以学生获得各种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增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探究性、操作性为特征的一门实践活动课。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普遍独生子女的社会现状导致我国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劳动体验,无法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影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设置丰富了学生的劳动体验,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同时,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在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和技术能力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和交流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中的一页,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学习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亲身体验,传承了我国宝贵的遗产。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化进程加快,各地文化交流也是信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一信息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助于他们进行文化信息的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对文化的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形成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是个人素质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之一。
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劳动节习惯和品质,才能使劳动技术实践活动有序的、负责的、合作的高质量地完成。
这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也是形成其他个人下级单位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前提。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个人竞争的重要品质之一。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和创意性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小制作、小民明的氛围和条件。
在工艺制作中,引导学生从仿制向创意发展,在科技活动中引导学生搞创造发明活动。
自主创意、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基本理念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必修课,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一)在手脑结合的操作活动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操作性强。
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
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除了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操作活动中学生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
尤其重要的是必须重视在技能训练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实践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项目是组织劳动与技术落后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倡以具体的技术项目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的活动。
项目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学生通过系列性的项目的学习,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还可以通过项目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三)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逐步增加技术含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为背景,选择对学生的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逐步增强教学中的技术含量,加强科技教育活动,充实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内容,增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代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强调学生的生活学习。
劳动技术教育的生活取向要求课程的内容的安排富有开放性和可选择性。
(四)注重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学习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强调各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也强调融合社会、经济、环境、法律、伦理、心理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视野。
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还是新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它劳动与技术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
逐步形成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和各级的生活态度。
在强化基本技术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动手又动脑的技术学习的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探究、反思与创造;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正确态度,促使他们逐步形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素养、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适时、适量、适度渗透职业教育内容,促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社会责任感以及创业精神。
二、分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三个学习责任感加以描述。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最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基本特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
1、本《标准》根据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三个学习领域:
即“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
2、如何处理三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实践 活动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