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5881155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9.05KB
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
第一讲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
1、教室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发展关注阶段。
2、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有:
外职业生涯目标和内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3、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规律有:
系统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观摩、从事科学研究、自觉教学反思。
4、“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5、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是:
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
二、单项选择题
1、大多数教师在从教一年后,开始关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等。
这一阶段的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A)
A.任务关注阶段B.自我关注阶段C.发展关注阶段D.生存关注阶段
2、教师对职业生涯中的外在需求的表现是(A)
A.外生涯发展目标B.内生涯发展目标C.教学校能D.高原现象
3、教师个体自身要达到的职业成熟是(B)
A.教学效能B.内生涯发展目标C.外生涯发展目标D.高原现象
三、名词解释
1、教师职业生涯
答:
是指一个人一生在教师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连续工作经历。
2、自我效能感
答:
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
对教师来说,指的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就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和感受。
3、高原现象
答:
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中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非常小的一种现象。
4、职业倦怠
答:
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是,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时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四、判断分析题
1、专家型教师就是有教学专长的教师。
答:
错。
专家型教师对教学情境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具有很强的教学监控能力;教学具有灵活性并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具有较强的反省意识和出色的教育科研能力。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因此,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2、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就在工作年限上。
答:
错
专家型教师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题目上的观点只是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区别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例如与新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有实践性和实用性;另外,专家型教师和新手交对问题的表征认识上有本质的区别,抓夹对问题的表征认识更深入,更接近本质。
这个观点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是错的。
五、问答题
1、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有哪些特点?
新手教师如何突破目前阶段向前发展?
答:
(一)特点:
1、恒定平稳的职业生涯;2、独立孤寂的教学科研;3、年龄差距的日渐拉大;4、教学成效的难以衡量。
(二)发展:
1、系统学习理论;2、进行教学观摩;3、从事科学研究;4、自觉教学反思。
2、如何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答:
1、提高社会对教师关注;2、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规章;
3、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3、专家型教师有哪些重要的教学专长?
答:
(1)教学专长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获得,获得的专长是不断发展的。
(2)教学专长的发展非线性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速度也不同。
(3)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
(4)对问题的表征认识更深入,更接近本质。
(5)专家型教师对熟悉的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比新手要快,具有直觉性的特点
(6)解决问题时更具有灵活性,是机遇的策划者,能够迅速地转就看问题的角度。
(7)从事教学活动时能因材施教
(8)认知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
(9)专家型教师能完善的自我监控和调节机制。
4、新手教师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答:
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进行教学观摩,从事科学研究,自学教学反思。
5、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原因有哪些?
如何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
答:
外在因素的影响:
如超量工作,同事关系紧张,班级规模过大,学生行为不良等。
内在因素的影响:
(1)外在社会的期望与内在自我的迷思
(2)过高的内控制点导致“工作狂”的状态。
(3)A型性格带来的不良应对。
预防:
调整与工作有关的不合理信念,做好生活方式,时间,情绪管理。
6、根据教师生涯发展理论对自己的教师生涯做一个发展规划。
答:
从生存关注,任务关注,发展关注三个阶段。
六、案例分析题
1、教师的职业生涯要经历哪些阶段?
2、怎样才能成长成为一名成熟自信的专家型教师?
第二讲教师的素养与人格
一、填空题
1、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阶段是:
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2、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的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因素。
3、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
特定的学科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实践知识。
4、教育机智的表现有: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对症下药,掌握分寸。
5、教师激励性人格的表现:
热情,热心和幽默,可信任感。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和自身发展的认识和评价叫做(C)。
P30
A.角色期待B.教学反思C.职业价值观
2.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过程是(C)。
P34
A.教学监控B.教学机智C.教学反思D.专业品行
3.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是(D)。
P32
A.职业道德B.学科知识C.语言表达D.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4.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是(C)。
P27
A.师德B.人生观C.师爱D.世界观
5.被称为教师个性品质、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合金的是(A)。
P36
A.教育机智B.教学监控C.教学反思D.职业道德
三、名词解释
1、角色期待:
社会对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提出了一定的社会期望,规定了每一种社会角色相应的行为规范和要求。
2、教学监控能力:
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3、教学反思能力: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对象,来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能力。
4、人格:
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四、判断分析题:
1.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
√P36
答:
对。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自身的教育教学效果,影响职业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学生有显著影响:
一是教师的执情和同情心,一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2.只要有了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能,自然也形成了教育机智×P35
答:
错。
教育机智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准确、恰当、迅速、敏捷地作出判断,并随机应变、恰到好处地采取措施的能力。
它建立在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信念基础上,建立在教师敏锐的观察,准确的判断和巧妙处理的能力基础上。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机智是一系列的品质和能力所构成。
首先,他需具有敏感的,能够读懂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灵。
其次,他表现出良好的分寸和尺度感。
最后,他还具有道德直觉。
影响教育机智因素的三个方面:
工作态度,意志品质,知识经验。
3.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落脚点。
×P32
答:
错。
教师的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等,教师基本素养的高低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成败的基础和关键。
五、问答题
1、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有哪些内容?
答:
对教学活动的筹划与安排;对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沟通;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分析与反思。
2、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如何形成的?
答:
教育机智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准确、恰当、迅速、敏捷地作出判断,并随机应变、恰到好处地采取措施的能力。
它建立在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信念基础上,建立在教师敏锐的观察,准确的判断和巧妙处理的能力基础上。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机智是一系列的品质和能力所构成。
首先,他需具有敏感的,能够读懂能够读懂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灵。
其次,他表现出良好的分寸和尺度感。
最后,他还具有道德直觉。
3、教师的有效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5.有效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格特征?
)
答:
激励性人格,包括热情,热心和幽默,可信任感。
以成功为导向人格,包括对学生的成功的高期望,鼓励与支持。
专业品行,包括有条理,适应性和灵活性,博学。
4、教师人格对学生的人格有哪些重要影响?
答:
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助于树立老师的威信,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第三讲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
一、填空题
1、教师面对工作压力的生理反应是:
疲倦、免疫力降低、有机体过度紧张;
2、压力应对的主要方式是:
防御性应对、直接应对;
3、教师面对工作压力的心理反应有:
焦虑、抑郁、无助;
4、教师面对工作压力的行为反应有:
逃避、暴躁、职业倦怠;
5、人在归因过程中总会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情境。
二、单项选择题
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的关键是(C)。
P47
A.成败经验B.语言说服C.教师主观因素D.环境
2.为自己的处境和行为寻找看似合理的借口的应对方式是(B)。
P48
A.否认B.合理化C.反向D.自居作用
3.试图把别人的特点当成自己的特点来缓解压力的应对方式是(C)。
P48
A.否认B.合理化C.自居作用D.投射
三、名词解释
1、压力:
指个体感到紧张,焦虑并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
2、教学效能感: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作主观判断。
3、归因模式:
指个体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过程。
4、习得性无助:
当人们遇到外部不可控事件时,就会本能地认为自己对这些事件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就会变得压抑,并甘心去承受这种压力而不试图去减少它,表现为消极被动,无所适从和无能为力。
5、压力应对:
是指教师面对各种生活和职业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策略和行为的反应方式。
四、判断分析题:
1.俗话说:
“有压力才有动力”。
说明压力越大,工作绩效也就越高。
×P43
答:
错。
压力:
指个体感到紧张,焦虑并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
适度的压力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适度焦虑和紧张感,并引起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有机体释放较多的能量进行活动,使人反应速度加快,记忆,思维能力增强,从而提高智力活动效率,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
随着压力的增加,工作绩效也会增加,但是压力水平达到并超出某一点之后,就会产生焦虑,疲劳,直至倦怠,压力也就开始对工作绩效产生消极的作用了。
2.面对工作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应对。
√P48
答:
错。
直接应对是指通过直接面对压力来临的情境来缓解心理的紧张。
心理学研究发现,尽管很多人认为自己对自己是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他们或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于自信,或是过低地估计自己,过于自卑。
前者容易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后者则容易使人失去自我发展和成功的机会而造成心理压力,因此,教师要学会从方面,多途径了解自己,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观理解而带来的心理误差。
五、问答题
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
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与外部因素相比较,老师的主观因素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价值和自我概念。
2、直接应对压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
调整认知方式和期望水平,掌握调控技巧和抗压方法,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帮助。
3、教师职业的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
答:
职业生涯特点带来的压力,职业角色特点带来的压力,高素质要求带来的压力。
4、来自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压力因素有哪些方面?
答:
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归因模式,认知方式。
5、面对压力,如何进行防御性应对?
答:
合理化,否认,反向,自居作用,投射。
第四讲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填空题
1、儿童青少年的学习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而大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以未来的职业定向为主。
2、大学生的思维从以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转化。
3、马西亚把自我同一性状态划分为:
同一性混淆、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拖延、同一性达成。
4、发展心理学家把自我同一性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称为“第二次心理诞生”。
5、自我期望就是通常所说的抱负水平,是一个人在做某件事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1.研究表明,人的基本认知能力在(C)岁进入全盛时期。
P57
A.16岁B.18岁C.18~35岁D.25~30岁
2.进入青春期,(A)思维逐渐发展成为个体主要的思维方式。
P59
A.辩证逻辑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形似逻辑思维
3.埃里克森最初提出的(C)是指“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P64
A.自我意识B.自我整合C.自我同一性D.自我
三、名词解释
1、认知发展
答:
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2、辩证逻辑思维
答:
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应映,其主要的特点是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也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既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反映事物的相对运动,在强调确定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相对性和矛盾性。
3、自我意识
答:
一个人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念系统。
4、自我同一性价值观
答:
指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四、判断分析题:
1.价值观的形成主要经历价值的自由选择阶段、价值选择的珍视阶段和选择价值的行动阶段这三个阶段。
√P70
2.理想自我是处于观察者地位的自我,现实自我是处于被观察者地位的自我。
√P63
答:
对。
现在的大学生的意识转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活动为对象,原来在儿童,少年时代的“我就是我”的统一不可分割的自我意识分化为两年方面:
一方面自己是观察者,另一方面自己又是被观察者,这样,自我意识就分化成为处于不同地位的两个部分,理想自我---这是处于观察者地位的自我,现实自我—处于被观察者地位的自我。
理想自我是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主要包括自我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理想自我指个人当前发展所达到的实际的自我状态,即自我在能力,品德,业绩等方面的实际表现。
自从自我意识分化为两个部分起,理想自我总是时时从观察者的角度,以理实自我为对象,对现实自我进行观察,分析,看现实自我是否符合理想自我的要求和标准。
五、问答题
1、简述哈尔曼的12条教学方法。
答:
A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
B放弃权威态度。
C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
D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E延迟判断F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G鼓励学生独立评价H训练学生的感觉敏锐性I重视提问J尽可能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概念K注重对学生挫折忍受力的培养L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教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
(1)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2)帮助大学生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客观正确认识自我
(3)帮助大学生调整目标以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
(4)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走出困境形成自我同一性
3、试述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
答:
(1)人生价值目标特点:
价值目标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更注重实际。
(2)人生价值手段的特点:
重视能力与素质,友情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中的重要作用,一些传统价值观提倡的手段,如“甘做人梯“谦虚谨慎”“委曲求全”等方式和手段已不为大学生所看重。
(3)人生价值评价的特点,表现出双峰分布的特点及评价的标准多元化。
4、试述人生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答:
人生价值观是一种标准,一种内在尺度,引导个体对客体的评判和行为抉择。
人生人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引导和调节作用,体现在:
(1)定向功能:
指导认知,导向行为。
(2)识别功能:
了解行为,判断行为价值。
(3)动力功能:
发动并维持行为。
5、简述路易斯评价价值观形成的7条标准。
答:
A、自由地选择
B、从各种可能选择中进行选择
C、对没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
D、珍视与珍爱E愿意想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
F、根据选择行动
I、以某种方式不断重复
第五讲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填空题
1、自主性是大学生学习与中学生学习明显不同的特点。
2、大学生学习结果的超越性主要表现在超越原学习情境和超越原自我水平这两个方面。
3、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学习方式不适应、学习态度不积极和学习过度焦虑。
4、培养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任感,要从理性考察和情感联系两者入手。
二、单项选择题
1.大学阶段学习内容最明显的特点是(B)。
P79
A.自主性B.专业性C.创新性D.超越性
2.学习适应不良的大学生中(B)存在的一种心理困惑。
P84
A.广泛B.普遍C.大多D.很少
三、名词解释
1、批判性学习:
批判性学习是对学习中用理论依据去解释这种存在,证明其合理,其中的一些做法质疑,然后去探明真伪并讨论其合理性,并在有必要改变时探索改变的途径。
2、探究性学习:
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3、创造性学习:
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为基本学法,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寻求新的理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
4、学习适应:
指个体为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身,以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符合学习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要求的一种稳定的能力倾向。
5、信任感:
人际信任的经验,是由个人价值观、态度、心情及情绪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组心理活动的产物。
四、判断分析题:
1.思维的发展为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理论、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并进行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
√
答:
对。
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强烈影响下得到充分发展,在形成逻辑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辨证逻辑思维趋于成熟和完善;再生性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有明显发展。
具体来说,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有以下一些特点:
1)思维的独立性、合理性、灵活性增强。
不满足于教师和教科书,喜欢自己独立思考,并对独立思考的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2)思维的批判性初步形成。
对各个学派的观点不轻易接受,总要进行一番评价,接受正确的,批判错误的,提出疑问或新的见解,争论问题。
3)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有很大发展。
思考问题的面不断扩大,思考不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领域的问题,探索其本质和原因。
4)形象思维发展到较高阶段,并与逻辑思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能根据已有经验和过去形象进行加工和改造,提出新的理论,设计新方案,作出新概括,勾画新蓝图,创造新的艺术形象。
运用科学的想象力,使所学的知识和事物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历历在目、栩栩如生,把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知识,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
5)抽象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在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向高层次发展的同时,辨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不仅认识事物的相互区别,而且认识其相互联系;不仅感知事物的静态,也了解事物的动态;不仅认识事物的同一性,也了解同一性存在于差异性和对立之中。
大学的课堂教学,为大学生的辨证逻辑思维能力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6)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显著发展。
不仅学会接受知识,而且尝试创造生产新的知识。
2.大学的专业设置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前提。
√
答,对。
从长远来看,文凭教育理念、社会结构变迁都可能加速上述现象发生。
但就近期而言,这个问题与教育政策有关。
前几年大学扩招,我们培养出了很多高学历者。
当然,扩招能让更多年轻人享受高等教育,这也是社会发展趋势,但教育产出需要和社会结构相吻合,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
大学专业结构的变化明显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大学专业设置常年无法对社会需求作出反应,就是不正常。
…………
五、问答题
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专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职业定向目标明确。
2)课程设置紧扣专业发展需要。
3)专门的专业实践能力训练
2、大学生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主动性。
2)选择性。
3)批判性。
4)探究性。
3、试述你对“专业信任感”的理解。
答:
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任感,也要从理性考察和情感联系两者入手。
从认知成分入手进行专业信任感教育,包括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学科特色,社会定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等,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稳定专业思想,进而产生热爱自己专业的情感,树立对未来专业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动机,以积极的心态投入专业学生中。
4、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论述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
答:
建立对专业的信任感,培养专业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六讲大学生的个别差异
一、填空题
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其基本特征是概括。
2、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的智力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成分。
3、场依存型的人知觉外在物体是,比较多的将外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4、气质是人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他反映了人格的自然属性。
二、单项选择题
1.智力因素与(D)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的全部内容。
P89
A.教育因素B.能力因素C.环境因素D.非智力因素
2.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B)智力理论。
P90
A.单元B.多元C.多种D.单维
3.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D)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P92
A.认识B.思维C.想象D.认知
三、名词解释
1、智力:
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是成功地解决某些问题的所表现的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
2、晶体智力:
指获得知识和发达的智力,技能两者的对结合,由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是长期学习的结果,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3、认知方式:
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4、性格:
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四、判断分析题:
1.冲动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时间少,错误多;而沉思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时间长,但错误少。
所以说沉思型学生比冲动型学生成绩好。
×P95
答:
这个是正确的,根据马赛勒等人对大学生冲动性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思型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好于冲动型学生,即使排除了治理的影响,这一关系任然是成立的。
2.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描述成管道模式,若前一个阶段的发展被阻碍,则后面的发展阶段无法完成。
×P99
答:
错,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描述成一个通道,这个通道有八个关键点,每个关键点是一个面临两个不同方向的岔路口,这些岔路口代表了人格发展上的转折点,
这些点叫做“危机”,解决这些危机的方式决定了人格的发展方向,影响人格品质的形成。
只能解释说明人格发展的差异,前一阶段并不会阻碍后面阶段的完成。
五、问答题
1、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 心理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