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已修改.docx
- 文档编号:15937042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1.61KB
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已修改.docx
《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已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已修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已修改
传承教育名家治教思想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打造现代教育示范名校
信宜中学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信宜中学是“南国玉都”信宜市重点建设的普通高中。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上溯至1892年,历经百年沧桑,跨越世纪风云,薪火代代相传,办学规模由小到大,设施由简陋到完善,教育成果屡创辉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校于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06年4月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
现在,信宜中学已建成为一所办学目标明确、教育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教学条件保证、教育教学效果好、在社会上享有盛誉的重点高级中学。
一、学校历史沿革
信宜中学前身为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位于当时县城所在地镇隆的“中义学堂”,后由清末信宜举人陆肖如、拔贡梁伟民等联合改制为信宜第一所中学。
1955年秋,信宜县政府从镇隆搬迁到东镇,学校也随迁到信宜市教育路原信宜县农校校址(市区教育路8号)。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和办大教育的需要,2001年秋,信宜市委、市人民政府果断决策:
重新征地搬迁信宜中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信宜中学。
学校于2003年4月搬到了处于信宜市教育城的新校区。
二、学校总体情况
1、高中课程设置齐全,学科组建设凸显实力。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学校课程设置了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八个学习领域。
从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三级课程体系,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已全部开齐必修课,充分开设选修
,根据学生实际开设校本课程。
学校设置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音乐与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共13个学科组,多个学科组被信宜市教育局评为先进教研组,其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组在茂名市处于领先地位,甚至在省内也具有较大影响。
如化学科组被广东省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广东省优秀化学科组。
2、教育质量持续提高,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学校现有学生5400多人。
近三年来,高考成绩连年创佳绩。
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59人/次,省级奖励72人/次,茂名市级奖励288人/次。
3、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学校现有教职工366名,其中专任教师327名(不含实验教师)。
其中,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51名,占教师总数15.3%。
任课教师中,96%以上的教师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尚未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皆具有中学高级或一级教师职称,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要求。
近年来,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及获奖的论文有36篇,在县、地市级发表及获奖的论文有98篇。
4、教育科学研究有成果,教育服务日益拓展。
近几年来,“科研立校”、“质量立校”理念在教师中扎了根,并长成了苗,结出了果实。
先后有《广东欠发达地区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研究》、《新课程下的政治学科教学评价研究》等省级以上课题8个、《外出务工家庭子女教育研究》等地市级课题6个,信宜市课题5个。
梁云老师的《高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的障碍及排除策略》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三等奖,化学科组的《化学创新教学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和《中学化学教学最优设计》等国家级课题已结题通过,并有多项成果获优秀成果奖,且有多个老师被评为科研优秀教师,《中学化学教学最优设计》课题组被评为优秀课题组。
历史学科的开放性教学实践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5、毕业生人才荟萃,服务社会英才辈出。
信宜中学共培养了近三万名高、初中毕业生,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各条战线的科技骨干和行业中坚。
早期毕业生卓著超群的有原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甘子玉,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原《文艺研究》和《观察》主编林元,在聚落地理研究方面成果显著的原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梁溥等。
解放后毕业的信中学生,大批成为我国科教、经济和党政部门的重要人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北大物理系主任甘子钊,吉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吴代鸣,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李根达,原国家外经局副局长陈风岗,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甘子均,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黄福春,广东省妇联主席赵东花,广西交通厅厅长梁承宪等。
灿若晨星的信中学子为人类发展和祖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多年办学的执着探索和成果积淀,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
前广东省省长朱森林来校视察时的题词:
“立志、勤奋、团结、进取”,成为了我校在新时期秉承的校训,我校正朝着建设以“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为办学目标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奋进。
三、学校发展方略
1、构建“人格和谐”的德育体系,健全人格的形成。
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是健全人格的形成。
围绕加强学生“人格和谐”教育,我们着重抓好“两基”体系教育,即“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基本思想观点教育,让学生明确做怎样的人。
”其次在德育运作上,根据教育规律,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德育模式和德育评价体系。
——抓好道德伦理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
针对部分学生道德认识失范和价值取向偏差的现象,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注意抓好公民道德教育。
每年新生入学,我们都有一个“新生入学周教育”活动,核心内容就是确立目标,要求学生在三年的学校生活中打好做人的基础,“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健身”,简言之,就是要学会做人。
——长期坚持文明班评比制度,努力营造良好校风。
我校从1986年开始以开展文明班评比活动为载体,推进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文明班评比囊括了学生在校的组织纪律、公共卫生、出勤出操、团队活动、仪表仪容、劳动实践等17方面的内容,包括学生在校一天到晚活动的全过程,整个过程每个学生都要参与,都是竞赛者,都是活动和教育的主体。
通过文明班评比,以做人教育、养成教育代替了空泛教育,建设好每一个班级,训练好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几年的学校生活中养成一种终身受益的良好道德和行为习惯,全校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是茂名市实施“事故为零”学校评比多年来,为数不多的年年治安事故为零的学校。
2、以“质量兴校”为主线,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校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使“质量兴校”成为主线始终贯穿办学全过程。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学生终身负责。
”的办学理念,确保教学中心地位;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整合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营造良好学风,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规范教学管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培育优秀教学成果,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将质量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
3、以“人才强校”为根本,打造“快速成长”的师资队伍。
优秀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资源,是确保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要素。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新教师比例偏高。
如何让这些老师“快速成长”,是一道难题。
作为信宜市的“龙头”学校,要发挥好示范和辐射作用,关键就是要破解这难题,形成师资优势,让信宜中学的教师在教育同行中成为“师德的表率、教学的专家、教研的骨干、创新的楷模”,成为保障学校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坚实后盾。
为此,我们制订了新教师进校后“一、三、五、八、十”培养目标:
即一年成为合格教师,三年成为学校教坛新秀,五年成为学校骨干教师,八年成为信宜市基础教育系统的骨干教师,十年成为地市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
目前,学校人才汇聚机制初步形成,人才强校效应已经凸现。
4、以“机制活校”为动力,促进内涵提升。
学校坚持把深化内部改革、推进机制创新、激发内部活力,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增强了教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激发了广大教师专注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校形成了热心教育,潜心教学、精心管理、用心服务的良好氛围。
5、以“服务学生”为己任,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学校一向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让全校的教职员工都树立以“服务学生”为己任的思想,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里取得各个方面取得进步,彰显本校的示范作用。
在教学管理与教学设施使用方面,为了让学生充分吸收当日所学的知识,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学校每晚均安排有各科的教师坐班,服务于前来解疑的学生。
此外,课室多媒体教学平台、实验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课外时间都向全体学生开放,让学生得以利用,提高各方面的实践与操作能力。
在生活服务上,学校设立学生服务部和商业区,方便学生购买生活用品的需要;此外,学校各种运动设施按照学生人数比例设置,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
总之,学校力求把“服务学生”的事情做到最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工作思路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强实施高中新课程的紧迫感。
我校虽然具有生源较好、设备齐全、师资雄厚、学风优良等优势,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其升学压力也特别大。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起示范作用,这是一个重大课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受林砺儒教育思想的影响,我校较早地提出了“整体培育”的办学思想。
进入新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为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我们乘势而上,明确提出并认真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理念,加大了改革步伐,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育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把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教师把先进教育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优质高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学校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入研究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德育方法,服务学生成长,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全面发展的理念。
学校在教学中注重“两手抓”,即一手抓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打牢知识基础;一手抓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两手抓”的思想贯穿于理论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学校坚持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协调一致。
在此基础上,培养主体意识,激发创新潜能,夯实广博的知识基础,养成高雅的人文修养,铸就健全的体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优师重教、质量至上的理念。
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第一标准,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第一标准,也是衡量教师师德的第一标准。
坚持“教师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吸引和汇聚高层次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建设一支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富有创新活力、在基础教育系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师资队伍。
突出人的主体性,大力营造以人为本、尊师重教、崇尚研究、宽容和谐的氛围,为广大教师充分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学校还明确提出,优秀教师应该善于向学生展示知识和科学的魅力,善于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善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善于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由和谐地发展。
2、落实措施,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1)先后制订了《信宜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信宜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信宜中学课程委员会工作条例及机构》、《信宜中学校本课程实施办法及建设方案》、《信宜中学新课程学生评价方案》、《信宜中学选课指导手册》、《信宜中学学分认定制管理办法》。
(2)整合高中课程体系,使课程结构由条块分割向多元整合模式转变。
在高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基本原则。
(3)实现了课堂教学由“一刀切”向分层分类的差异教学转变。
(4)实现了课堂教学由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导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
(5)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等方向转变。
(6)实现了由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向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转变。
3、以教育科研促教学,务求教育教学实效。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主要是务求教育教学实效,重视校本教研。
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倡导教师全员实践和反思,以校本教研解决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高中新课程,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使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力量。
近年来,立项的省级课题有《广东欠发达地区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研究》等8项、地市级的有《外出务工家庭子女教育研究》等6项。
梁云老师的《高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的障碍及排除策略》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三等奖,化学科组的分层教改专题获多项省奖励,历史学科的开放性教学实践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五、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充实和提高并重”的方针,加快了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1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中学一级教师73人;参加省“百千万”工程或骨干教师培训8人、茂名市11人;担任省、市教育学会理事11人(其中会长1人);信宜市兼职教研员2人;获地市级以上各类先进40多人。
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市教育名师,成为全国、省、市优秀教师。
师资队伍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中学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名师为代表的高层次拔尖人才领衔,以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骨干,数量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且发展趋势好,满足了课程实施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1、开展“理想的教师形象”学习实践活动
教师的“快速成长”,首先是要明确“成熟教师”的标准。
我们多次在教师中展开讨论,并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一位理想的教师大致分为三方面:
一是学生的知己和榜样:
关心学生,信任学生,以身作则,热情幽默。
二既是专家,又是杂家:
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有副好口才、一套好方法。
三是医生、人师的角色:
有一颗柔软、丰富、善良的心,有对人发展的尊重和宽阔的人文胸怀,以宽阔的胸怀、高超的教育艺术塑造学生人格。
“理想的教师形象”学习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们转变职业观、教育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建立良好的教师培养制度
教师的培养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制度,让教师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和空间。
我们制订并实施了《信宜中学教研制度及校本教研与培训方案》,采取了下面几项措施:
(1)扎实抓好集体备课。
一方面,参加城区五大高中教师集体备课。
另一方面,学校每周安排一个下午,把任教同一学科同一模块教师集中在一起,让最好的骨干教师指导他们备课,指导新教师过好“三关”(教学常规入门关、课堂教学关、教学综合能力关)。
(2)实行循环教学。
从2001年开始,我校就坚决实行循环教学。
很多人认为,我校师资队伍太年青,高三是关键时刻,务必让最好的教师坐守把关,高二次之,高一之后还有两年,还可以补,最弱的老师便放在高一了。
但我们认为,这样做有五个突出问题:
一是高三的教师长期处于最紧张状态,精疲力竭,疲软了;二是高一是学生转折点又是高中的起点,是关键时刻,没有好的老师把关,没开好头;三是几个年级接力比赛,对老师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不能最好发挥;四是长期任教同一个级的老师,高中的知识不连贯,对学生的了解不连接;五是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而实行循环教学,不但可较好地解决上述五个问题,还有利于逼教师上战场,促教师快速成长。
(3)读书自悟,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
教师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研修内容,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完善的办法来提高自己。
尤其是学校给每个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各个教室都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随时、随堂接入互联网,能快速搜集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整合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能迅速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专业素质。
此外,学校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征求的意见,每年与具有实力和更新快,创新效果显著好教育网站签订有关协议,为教师提供最新最好的网络教学资源,事实证明,网络的辅助性对于促进教师的加速成长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4)长期进行骨干教师与新教师“一对一”结对交流互动活动。
通过跟踪听课,课题研究、相互评课、共同讨论,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
3、建立制度激励教师成长
为了激励教师成长,我校建立了《信宜中学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信宜中学教学教研常规考评方案》、《信宜中学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信宜中学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方案》、《信宜中学关于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运专业对口研究生学习的决定》和每年的《高考奖励方案》等。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我校的教师迅速成熟,成为一支平均年龄小,活力强,有发展后劲的优秀师资队伍。
通过近年的考核,一大批年轻教师已成为了省市地各级优秀教师。
六、教学条件与利用
我校占地面积373330M2,生均占地68.6M2。
教学辅导用室生均使用面积在3M2以上,校舍建筑面积超过130000M2,生均建筑面积24M2,现有4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及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各一个,均附有130米的直跑道;有与田径场分开的、独立的标准篮球场13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3个,550M2的室内体育室1个。
学生活动空间大,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高起点建成1000兆主干校园网、现代办公系统,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和电子阅览室。
每位教师配备办公电脑,每间课室都装配多媒体电教平台及教学监控系统。
图书馆部面积60000M2。
2006年底止,学校藏书室藏书共208328册,生均40册;电子读物101306册,生均20册;学校报刊总数161种(不含班级和个人订阅);各学科教学参考书、工具书共871种。
年借书生均15册(次)以上。
阅览室对学生开放大大超过40小时∕周。
计算机网络教室(包括电子阅览室)对学生开放上网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室使用超过4学时∕天,校园网有宽带联通广东省基础教育网,并能充分进行教学应用(含教学管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
按学科课程标准要求配置符合省规定标准的实验室、专用室等教学设施,并得到充分使用,突出以探究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开足实验课,实验开出率:
演示100%,分组100%。
七、学科组建设与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1、加强学科组建设,完善课程改革方案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根据设置的八个学习领域,将原来的体艺科组分成体育科组与艺术科组,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科组整合成技术科组,增加综合实践活动科组。
学校共设置了13个科组,开展15个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
每个学科,根据学校制订的《信宜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方案》、《信宜中学学分认定制管理办法》。
《信宜中学新课程学生评价方案》,相应制订了各学科学分认定方案。
各年级每个学科成立各科集体备课组,设有集体备课组长一名。
组织各年级各科教师制订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开发教学课件、相互听课、集体说课、相互评课、课题研究、指导研究性学习、教学总结等教学研究活动。
学校制订了《信宜中学评选先进教研组暂行条例》《信宜中学评选先进集体备课组长条例》
2、构建高中新课程体系,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
——开足必修课,充分开设学科选修课(选修
)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制订了《信宜中学选课指导手册》,参考《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在开齐开足学科必修课的基础上,我校结合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本地区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个性需要,设置一些课程组合模式,引导不同学生群体进行选修,同时充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技术课、艺术课和体育课让学生自主选修。
既满足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要求,也满足了高考备考的现实需要。
这样的课程体系,得到了广大师生与家长的充分肯定。
——规范教材与教学辅助资料的选用,开发校本教材,开展校本研究。
每年都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做好必修课教材、选修
教材的选用订购工作,同时选购适量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供各学科组在学科教学与教学研究中整合使用,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师生知识结构,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教学辅助资料的选用上,学校制订了《教学辅助资料订购的申请表》,严格执行广东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规定,不能组织学生统一征订非经新华书店或省教育书店发行的教学辅助资料。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学生在选修
中至少获得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学校制订了《信宜中学校本课程实施办法与建设方案》,组织教师与家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各科都相应开发了多门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主要有两大板块,一是与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的,如:
语文科开设的《唐诗宋词名篇鉴赏》、《作文教学指导――文中三味》、《阅读与写作》等;数学科开设的《当代数学发展史》、《高考与奥赛全程对接》等。
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如:
历史科开设的《信宜乡土历史、文物胜迹、风俗》等。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宽学生的视野,各学科组针对学生兴趣爱好,利用教师的特长,每个学期都为学生有计划地开设学习讲座。
如语文科李风章老师的讲座《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简史》、政治科李大强老师的讲座《小故事悟出哲学大道理》、技术科邓艺老师的讲座《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校在高一、二年级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以兴趣组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做到有课题,重过程。
学生在学习研究中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成果突出。
如物理科兴趣小组的同学就写出了很有见地的小论文《观察变速自行车,研究变速原理》、《洗衣机的种类、发展、技术参数和洗衣效果》、《信宜市民对家电电磁辐射的认识》等。
——采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改革教学方法。
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为搞高新课程教育教学效果,制订的《信宜中学教学教研常规考评方案》要求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比较熟练地制作相关教学课件,每班每科利用多媒体进行的教学不少于总课时的50%。
通过教学手段现代化,改革了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
建立与新的高考方案相接轨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发展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学业成绩实行学分制管理,学校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探讨了符合模块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形成了校内学分认定的规则和程序;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发展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历程。
建立了以促进教师反思为主、使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建立了学校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的互动与促进机制。
八、教学效果
辛勤耕耘结硕果,数载的努力,学校通过认真实施新课程和规范学校管理,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高考成绩方面:
恢复高考后,我校培养出全省文科总分状元。
近年来又培养出4名单科状元。
2004年,总分800分以上8人,700分以上89人,刘海东以900分的数学成绩获广东省数学单科状元。
2005年,高考总分800分以上的10人,在广东省县级重点中学名列第一,并超过肇庆、河源、东莞、清远、云浮、阳江等八个地级全市800分以上的人数。
2006的高考,无论是高考尖子生数还是上线比率,在全省令人瞩目:
上重点线654人,比05年增加9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水平 评估 报告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