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 文档编号:16039280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11KB
初中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石壕吏》课标分析
一.文言文教学的作用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北大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育在育人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与意义,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
”
在“打底”方面,诗歌有着天然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篇篇文言文,一首首古诗词,不仅都是经典之作,而且也是古代文化的精华。
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就仿佛是同古代那些伟人进行心灵的直接对话,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们博大的胸襟、丰沛的人文情怀。
所以,我们不仅要启发学生多注意积累,也应该在赏析方面做点初步工作。
如果我们的眼光只盯住那点分数,那我们就矮化了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且也有负教育的崇高使命。
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和饱满的精神气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在学生的心田里培育起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而这就是初中诗歌教学的作用。
二.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诗歌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我们要以这个标准作为从事诗歌教学的指路明灯。
三.本课基于课标的教学策略
1.注重诗歌语言的品味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特别强调“实践运用”。
又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初二阶段,要让学生对诗歌的形式与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
学习《石壕吏》有助于学生体会以上特点。
但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即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较易,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就较难,尤其是这种感情并未直接点明而又很复杂时更是如此。
品味诗作的艺术手法和精美语言就更是难上之难了。
本课我教学的重点即在于此。
2.注重诗人情怀的体会
《石壕吏》是一篇叙事诗,作者通过写“暮投石壕村”,亲见“有吏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安史之乱带给广大人民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杜甫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村庄里借宿,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无存,无处歇脚;或者……总之,一个“暮”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除常规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一个“如”字写出了隐约听到哭泣的悲凉意境。
那是谁在哭,是媳妇在哭,她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是老翁在哭,也许归来后看到家破人亡之景难抑心中之痛;是杜甫在哭,为这一家人的悲惨遭遇,为战争中千万个像这一家人一样遭受不幸的家庭而内心哭泣……“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
试想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
老翁是和心情?
诗人作何感想?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浓重的悲剧气氛让人为之涕零。
《石壕吏》教材分析
一.整体把握
《石壕吏》是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0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可以说是整册书的压轴大戏。
杜甫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号称“诗史”。
《石壕吏》是杜甫代表作《三吏》中的一首,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首。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通过写“暮投石壕村”,亲见“有吏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安史之乱带给广大人民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石壕吏》的重难点是理解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诗作的艺术手法和精美语言。
二.分段分析
开头四句单刀直入,直叙其事,其中“暮”“夜”“逾”“走”都值得细细品味。
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杜甫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村庄里借宿,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无存,无处歇脚;或者……总之,一个“暮”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离常规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再加上一个“夜”字,含义愈加丰富:
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经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诗人当已睡下,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来的。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明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任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差役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跑,由老妇出门周旋。
“逾”字写出了老翁的被逼无奈,不顾年老体衰翻墙而逃。
“走”意为“跑”,使奔逃的情形跃然纸上。
第二段“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不同情态。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何”意为“多么”,将差役飞扬跋扈、粗暴蛮横的丑态刻画的淋漓尽致,将老妇悲痛欲绝、愤恨交加的凄惨表现得生动细腻。
第三段从“吏呼一何怒”到“犹得备晨炊”共十四句。
接下来,是老妇在差役逼问下一段自诉的详细叙述。
这段“致词”共有十三句。
前五句说三个儿子全都上前线了,而且最近有两个阵亡。
尽管如此,官府还要再来抓人,简直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这也集中体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深重。
中间四句说家中只有吃奶的孩子,儿媳妇连一件出门的衣服也没有,更反映出“安史之乱”给百姓造成的十室九空、生活极端贫困的状况。
最后四句说老妇在万般无奈中,为了顾惜老翁和幼孙的生存,慨然应征。
这出人意料的结局把全诗推向高潮,是对昏庸的统治者的血泪控诉。
末段照应开头,只有四句,写老妇被带走后举家悲凄,作者天明上路独与老翁告别。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一个“如”字写出了隐约听到哭泣的悲凉意境。
那是谁在哭,是媳妇在哭,她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是老翁在哭,也许归来后看到家破人亡之景难抑心中之痛;是杜甫在哭,为这一家人的悲惨遭遇,为战争中千万个像这一家人一样遭受不幸的家庭而内心哭泣……“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
试想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
老翁是何心情?
诗人作何感想?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浓重的悲剧气氛让人为之涕零。
三.总结
全诗虽只有120字,但是叙事完整、情节曲折,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清代诗人袁枚有诗评价《石壕吏》: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实乃一语中的。
《石壕吏》学情分析
《石壕吏》是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0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可以说是整册书的压轴大戏。
“诗圣”杜甫的诗号称“诗史”。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
学习《石壕吏》有助于学生体会以上特点。
但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即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较易,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就较难,尤其是这种感情并未直接点明而又很复杂时更是如此。
品味诗作的艺术手法和精美语言就更是难上之难了。
本课我教学的重点即在于此。
初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古诗文阅读能力,积累了一些常用的古代文学文化,他们凭借课下注释或资料书,基本上能读懂这首诗歌的大意。
但对诗歌的妙处,文字背后的东西,仍需教师引导他们揣摩、讨论。
学习《石壕吏》,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因为杜甫的诗歌大多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这与青少年的人生阅历有些距离,再加上这首诗本身写得比较巧妙,使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感情表达比较隐晦,理解有些难度。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以“品”为中心。
以读为主,读中品味,读中理解。
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诗歌——解读诗歌——问读诗歌---改写诗歌等环节,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崇高思想。
所以本文的教学拟采用“诵读——听老妇之苦——感国家之殇——察诗人之忧”的教学程序进行本文的教学,力避繁琐讲解。
相信在兴趣的引领和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一定能把握好这首诗歌。
《石壕吏》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沿着时光的河流逆流而上,回到1200多年前的那个黄昏,大家看,一道残阳如血,中原大地哀鸿遍野,诗人杜甫急匆匆地投宿到石壕村的一户农家,就像是在汪洋大海里找到一条可以暂时落脚的小船,获得了片刻的安宁。
夜里,忽然一阵阵叫嚣,一声声哭泣惊醒了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请大家用你们的朗读来告诉我。
二.好诗不厌百回读
大家读得很好,声音很洪亮,字音,节奏都把握得很准,如果语速稍微慢一点,感情表达再充沛一些就更好了。
下面,老师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仔细倾听。
老师读完了,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老妇人哭诉时是什么心情?
作者对这一家人的遭遇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接下来,我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遍,读出老妇人的悲痛,读出作者的同情。
读得很动情,我看到同学们听得也很投入,和这位同学起了共鸣,下面,大家按照屏幕上的要求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大家读得真好,做到了用声音去传达情感。
三.理清情节
大家读完了诗,读懂了吗,我来考考大家。
一个的夜晚
一群的差役
一家的百姓
一位的老妇
四.听老妇之苦
这一家人的悲苦、艰难的生活是由老妇人哭诉出来的,接下来,咱们就具体的来看看,你从哪一句话中读出了老妇人的什么苦,并就关键字词进行赏析。
小组讨论一下。
板书听妇人之苦
例如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老人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位老人日日牵挂忧心,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却也无处打听消息。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互通消息有多么艰难。
忽然有一天,小儿子捎信回来,老人想要看这封信,却又不敢看,一番犹豫之后,老人颤颤巍巍地打开了信,之后,两行浑浊的泪水从脸颊上流了下来。
一句平实的诗,却饱含着这么深重的辛酸、悲痛、愤恨、无奈。
这一句写出了老人的丧子之痛。
“新”字写出了血痕未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看似无情,实则无奈。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活着已经是一种奢望。
写出了妇人一家生存之艰。
更急切地想要保护家人
惟孤苦无依,生活无着,还有尚在襁褓中的幼弱孙子需要照顾。
请被逼无奈之下,为了保护家人的周全,慨然应征,对残酷现实的血泪控诉。
“且、长、更、惟、无、虽、请、急、犹得”每一个字都有着深刻的内涵,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总结:
这一节诗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苦的生活,这些苦包括:
丧子之痛、生存之艰、生活贫困、服役之苦。
请大家齐读第三段,在读中再次感受老妇人的悲苦。
和老妇的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差役的怒,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多么强烈的反差。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读这句?
五.感国家之殇
悲苦可怜的老妇人就这样被粗暴蛮横的差役带走了,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诗人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
齐读第四段,表明诗人心情的语句是哪一句?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如闻泣幽咽,意思是“好像听到有人低微断续的哭泣声”,那么你觉得可能是谁在哭呢?
又是因为什么而哭?
预设:
老妇在哭,为家人而哭,自己走后不知道家里人能否幸免于难,为自己而哭,哭自己是否能平安归来。
老翁在哭,恨战乱带来的灾难,疼死去的儿子,忧被捉去的老妇,怜未成年的孙子。
儿媳在哭,婆婆被带走,本已支离破碎、贫困不堪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孩子在哭,又怕又饿。
诗人在哭,为这个悲惨的家庭而哭,为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而哭,为国家的风雨飘摇,动荡不安而哭。
大家考虑一下“如”可以不以换成“但”
“如”是“好像”的意思,表不确定,“但”是“只”的意思,一个不确定的“如”字却真真切切地写出了“千人同哭,万家齐悲”的悲惨、凄凉的场景。
这个“苦”字道出的不仅仅是老妇人一家的苦难,更是千千万万个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家庭的痛苦。
板书感国家之殇
六.察诗人之忧
读诗既要读懂,读透,还要读出自己的见解。
有人说,这不是一首好诗,杜甫也不是一位伟大的诗人,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为什么如此冷漠,他为何不义正辞严地上去指责差役呢?
他为何不去帮帮这位老妇人呢?
杜甫当时虽然被贬,但还是一个小官,应该是有这个能力去帮帮老妇人的。
反对征兵吗?
国家岌岌可危,他希望快点平定安史之乱,还百姓以安宁和平的生活。
支持差役这样残暴的行为吗?
这一家人已经付出这么惨痛的代价。
国家和人民,诗人都要考虑到,当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这也正是杜甫的伟大之处—忧国忧民。
板书察诗人之忧
当百姓处于苦难之中,国家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时候,有人站得远了一些,比如陶渊明,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站得高了一些,比如李白,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有杜甫站在人民中间,跟他们一起颠沛流离,为他们奔走呼号,即使是自己一生穷困潦倒,贫病交加,他放眼看到的仍是天下苍生的苦难,心中装着的是国家社稷的安危。
从暮投石壕村,到半夜观吏举,听妇词,再到天明登前途,其实,他的前途在哪里呢?
不过就还是在路上。
唐王朝的没落折断了他飞翔的翅膀,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杜甫用高超的写作技巧来表现百姓的苦难和国家的伤痛,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尊称为“诗圣”。
七.结语
杜甫以穷困之身怀济世之志,处漂泊之境而无出世之心。
他是安史之乱中最憔悴的难民,却成就了历史上最辉煌的诗史,诗圣。
让我们带着对诗圣杜甫的崇敬之情和对他作品的更深刻的领悟来结束今天的这次时空之旅。
推荐大家课下阅读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
《石壕吏》评测练习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2.把握诗意,体会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体味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助学资料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曾担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诗现存1400多首,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
杜诗融会众长,兼工诸体,律切精深,风格是沉郁顿挫,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他的诗被后代称作“诗史”,他被誉为“诗圣”。
写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他离开洛阳,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
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写下了“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本诗是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学习过程
一.读懂诗歌
1.给划线字注音
逾墙走()邺城戍()()长已矣()
老妪()急应河阳役()()泣幽咽()
2.解释划线字词
暮投()逾墙走()()一何()邺城戍()
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请从吏夜归()犹得()泣幽咽()
3.翻译句子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二.读透诗歌
1.文中矛盾的双方分别是谁?
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行为表现吗?
2.感受老妇之苦
老妇人一家过着怎样悲苦的生活?
从诗歌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诗句,仿照例子做批注,细致地说说。
例如: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其中两个已经战死,还有一个性命朝不保夕,老妇人要承受丧子之痛,还要日夜牵挂尚在战场上的儿子。
《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是差役步步紧逼出来的。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省略了差役的问而集中写妇人的致词?
3.品读语言之妙
你觉得诗中有哪些字、词特别有表现力?
例如:
“有吏夜捉人”中“夜”和“捉”字特别有表现力,“夜”体现了差役们手段的狡猾与残暴,用“捉人”而不说“点兵”、“征兵”、“招兵”,体现了抓人的狠毒与充满暴力,也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混乱,国家急于补充兵力,已丧失原则,百姓提心吊胆,昼夜不安。
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三.读出见解
有人说,《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杜甫也不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位冷漠的旁观者,难道他不该义正辞严地指责差役吗?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四.课外阅读
肩膀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
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
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
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
“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
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
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
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
“文章憎命达”。
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
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
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
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
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
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
儒家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
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
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进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
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
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
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
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
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
忧端齐终南
每次读到杜甫,总有些揪心的感觉。
他的诗中,含着绵绵的忧愁。
盛唐年间的其他诗人,不得意时,李白是拼命地求醉,一醉解千愁;王维则设法赋闲,闲来万事空。
而对于杜甫来说,始终没有寻觅到解脱的良方。
如果有解忧的办法,惟有作诗。
这样的法子,终究有些无可柰何,常常是忧容稍解,愁云又生,恰如不尽长江滚滚来。
忧从何来?
忧于国势。
安禄山兵指长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和平光景转眼之间被残酷的战争取代,乌云压城,大厦将倾,李唐王朝面临着突如其来的叛变,经历着一场不可预测的危机。
弥漫的硝烟,遮住了诗人的双目,所有的闲情逸致,都被刀光剑影笼罩着。
他的诗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充满了愤怒与伤感。
面对着一个无秩序的世界,一个不知前途的未来,他大声疾呼: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而此时的他,只不过是个被君王抛弃的旧日臣子,一个退隐于江湖的游子,充其量只能算作一个民间的文人。
想想自己一介书生,去国离家,又不被理解,杜甫无法使自己平静下来,涕泪一次次沾湿衣襟。
杜甫的诗中,有流不完的泪,数不尽的哭,一场战争的胜负,都会令他百感交集,泪如雨下。
那首被公认为平生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却以为是他微笑之后的失声痛哭。
忧从何来?
忧于民生。
数年的战争,如同一场惊心动魄的暴风骤雨,将大唐盛世的铅华洗尽,华美的霓裳被无情地挑落,露出衣衫褴褛的战后残局。
他一直在观察着,忧心忡忡,忧心如焚地观察着。
在家中,在酒宴上,在各种场合,他愤怒地抨击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
带着困惑,他离开了长安,步伐远离京城,目光投向民间。
在出行途中,他像一个战地记者,看到了饿殍遍野,难民如潮。
难道这就是那些御用文人笔下所描绘的盛世吗?
他回过头来,将目光转向他一直顶礼膜拜的王朝。
朝廷之上,从帝王开始,满朝官宦,都在纵情享乐,醉生梦死,演绎着歌舞升平。
一面是朱门酒肉臭,一面是路有冻死骨,杜甫倒吸一口凉气,目光由忧郁渐渐变得冷峻起来。
这个原本秩序井然的格局,到底是谁破坏了的呢?
接下来的杜甫,开始悲秋,开始掉发。
带着深深的忧愁,他选择了继续出行,一路漂泊,耳闻目睹,黯然神伤,十多年间,写下了一千多首感怀悲愤之作。
这一次出行,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悲壮的出行,直到他后来病死舟中。
忧从何来?
忧于贫病。
杜甫没有钱,长期处于贫困之中,为生计犯愁。
他没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除了满腹诗书,可以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外,他几乎身无长物,没有谋生的本领和手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靠别人的资助和救济度日,这对于一个有志向的文人来说,是一种无柰的、不体面的生活。
月是故乡明,想念时,仅凭一封家书来回传递消息。
当他从京城赶回奉先的老家,进入家门,迎接他的,不是一派欢声笑语,而是妻子的啼哭呼号,他的幼子,已经因为饥饿而死。
自责的眼泪,潸然而下,作为一个父亲,一代文宗,他竟然无法使自己的一家衣食无忧,这怎能不使他心力交瘁?
晚年在成都搭建三间茅屋,原指望将就着栖身,却被一阵秋风吹得支离破碎。
这时的杜甫,明显地感觉到老了。
老境多悲秋,在瑟瑟秋风中,他抱着多病之躯,再一次登高远眺,猿啸哀哀,落木萧萧,诗人摸着一头的白发,回想起一生的艰难苦恨,一行浊泪,悄悄滴落在杯盏之中。
杜甫很难使人变得快乐轻松,他只会使人变得严肃深沉。
每读杜甫,我总会找出他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壕吏 初中语文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