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docx
- 文档编号:16042574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8.68KB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docx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十几年"双顺差"原因?
背景?
分析利弊?
影响?
建议?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很久了,
原因和背景:
对于经常账户的顺差成因包括:
①出口导向型政策,②过高储蓄率(而这又是由于我国社保体系不健全引起的)
对于资本金融账户顺差成因包括:
①我国吸引外资的鼓励政策,②长期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③相对固定的汇率制产生人民币升值预期,引发热钱流入。
利弊与影响:
那么"双顺差"对我国的影响可以看到确实是非常大的,从利方面来说,巨额顺差加大了我国在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09年底,我国出口额占全世界大概10%,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毕竟从老外那赚到了钱嘛)。
当然巨额顺差也给我国带来了许多问题,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会通过贸易收支,资本收支来影响国内经济。
在我国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在外汇市场买入外汇,增加本币的投放,产生国内的通胀压力(这一点,在近几年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表现),加上我国对于巨额外汇的投资利用率不高,这也造成了巨大的外汇的机会成本。
措施建议:
措施自然是针对原因提出,①逐步减少对出口的导向政策,改变经济结构,加大国内消费,扩大农村市场。
②完善并解决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住房等问题(使老百姓不必未将来的生病上学而把钱存起来)。
③放松汇率管制,放宽资本金融项目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目前我国还不允许个人对外投资)。
④加强对热钱的监管。
可能有些罗嗦,但这毕竟是个大问题,我尽可能详尽的说明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到楼主。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与影响分析
摘要:
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但不容否认,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
根据国际收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认为双顺差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在重点分析双顺差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原因;影响;政策性建议
1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的所有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是一国宏观经济变量中反应对外经济关系的最主要指标。
我国的国际收支自1994年以来(1998年除外),连续多年处在双顺差的状态,特别是从2001年至今,双顺差的增长趋势尤为显著,而且经常账户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资本金融账户。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处在经济起飞的重要时期,却出现双顺差持续增长的现象,使得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失去了互相融资的关系,进行相对独立运动,我国的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与自身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相适应的。
2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
全球经济失衡是全球生产力布局变化和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反映。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国际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来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有以下几点:
2.1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部原因。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部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国内的高储蓄率和低投资率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2)国内金融市场的低效率引起国际收支顺差;(3)外贸竞争优势的增强引起国际收支顺差;(4)长期实施的出口鼓励政策引起国际收支顺差;(5)长期实施的出口引资政策和外资政策的扭曲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2.2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外部原因。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外部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民币升值压力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2)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引起国际收支顺差;(3)国际投机资本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3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影响
不能否认,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存在着积极方面的意义,但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它的负面影响。
具体说来,国际收支双顺差可能会产生如下负面影响:
3.1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贸易的负面影响。
3.1.1导致了我国内需不足和对外依存度过高。
虽然出口导向是在内需不足情况下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战略选择,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外向型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的优惠就挤占了内向型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对内需的扩大产生了不利影响。
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和与之配套的优惠政策导致目前我国的对外依存度过高。
经济增长对外部的需求依赖越大,经济的不确定性就会随之增加。
3.1.2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国际收支失衡不可能长期持续,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调整压力。
中国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重点目标,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交往受到很大制约。
3.2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金融的负面影响。
3.2.1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造成了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明显失衡,使人民币处于不断增大的升值压力之下。
3.2.2引起了外汇储备管理问题。
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
一国在保留外汇储备的同时也放弃了利用实际资源的权利,所保留的外汇储备量越大,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就越大。
3.2.3直接冲击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央行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波动性,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的空间和主动程度,也影响了央行的政策调控效果。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2.4加剧了通货膨胀和投资膨胀。
由于双顺差的存在,我国已经积聚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货币供给水平,在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国内通胀有上升的压力。
3.2.5引起了经济稳定和汇率稳定之间的矛盾。
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的双顺差,使得外汇大量流入。
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快速增长,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隐患,影响国内金融市场,从而带来国内经济稳定和汇率稳定之间的矛盾。
3.2.6导致国际投机性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伴随着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顺差的增大,国际储备迅速增长,人民币客观上存在升值预期。
由于大规模投机性资本的进入,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的货币政策,使我国政府在货币政策的实施方面陷入被动。
4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性建议
4.1贸易政策。
4.1.1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进出口协调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进口增长速度,适度控制出口增长速度。
面对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
应当逐步降低高额贸易盈余,同时不断优化贸易结构。
在出口方面,可以对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征收出口关税,并降低出口退税,从价格信号上影响出口商品结构;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为有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的出口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
4.1.2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
我国的贸易失衡不仅源于自身结构失衡,也部分的源自于贸易伙伴的结构性问题。
只有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才能有效的解决我国贸易失衡的问题。
调节贸易平衡是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
我国应该加强谈判力度,提高国际间的政策协调能力,争取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
4.2金融政策。
4.2.1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从原理上说,一个国家货币的低估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巨额的外汇储备使得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实行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发挥汇率的调节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
4.2.2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途径。
国家应鼓励企业加大原材料进口及对外国资源的开发力度,对境外开发资源给予相应鼓励。
对于某些国内比较缺乏的资源,国家可以考虑运用部分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如通过购买或参股的方式在国外拥有自己的企业。
同时也可以考虑用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等。
4.2.3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和投融资体系,以及价格形成体制,使国内储蓄能顺利的转化为投资的同时,充分反应资源的供求关系。
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明显滞后,金融机构过多,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不足,金融工具数量太少,以致国内较高的国民储蓄率在国内很高的投资回报下却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反而流向国外,这是国内金融业和金融市场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2.4放宽外汇管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引导资金有序流出,鼓励企业在国内上市,同时鼓励新兴企业,中小型企业到海外发行上市。
我们应该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对外直接投资额并加大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比例。
包括企业灵活使用外汇的自主权,放宽境外投资外汇限制,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证券投资,拓宽资金流入流出渠道;允许移居境外的中国公民将其境内资产移至境外;允许境外居民将继承的境内遗产移至境外等。
政府还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
//4.2.5对引入的外资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其利用水平,制止地方政府把投资的引入作为政绩考核的标准。
提高外资的利用水平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控制利用外资的量;
(2)利用外资的货币构成与外汇收入的货币构成要一致;(3)利用外汇的资金结构与债务结构要协调合理;(4)注意引导利用外资的投向;(5)提高外资的经济效益。
应当建立科学的经济发展观,严格控制外资质量,使引进的外资符合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们要辩证的对待国际收支问题,结合本国的现实国情,采取妥善的措施,让国际收支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于我国经济,造福于我国人民。
参考文献
[1][英]詹姆斯·米德.国际收支[M].第七版.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方文.国际收支危机的比较研究[M].第一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D.Salvatore."InternationalEconomics",JohnWisley&SonsInc.,20048thEdition.
[4][美]罗纳德·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M].第一版.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5]阙澄宇,邓立立.国际金融[M].第三版.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王光伟.国际收支与汇率金融学[M].第五版.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转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
=========================================
唐建伟(2007.05)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是最近几年大家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正是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
因此,分析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发展趋势、背后的原因及可能的影响,对于理解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及调控方向都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及趋势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不包括官方储备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
从国际收支账户定义关系看,如果不考虑"误差和遗漏",双顺差实现的两个账户盈余之和等于外汇储备增加。
中国国际收支过去十几年除个别年份外持续出现双顺差,尤其是近年双顺差增长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
资料来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图1数据显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除1993年以外,我国经常项目始终保持顺差并呈逐渐上升趋势。
1990-2006年经常项目累计实现顺差6525.29亿美元,年均顺差395.6亿美元,而其中2006年全年实现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为1780亿美元,是近十七年来平均值的四倍还多。
而资本和金融账户除1998年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小额逆差外,其他年份也一直保持顺差。
1990-2005年累计实现顺差4515.27亿美元,年均顺差301亿美元,其中2004年资本项目下实现1106.6亿美元顺差,创下历史新高。
而2005年629.64亿美元的顺差较2004年虽有大幅下降,但也还是达到十五年平均值的两倍以上。
伴随国际收支双顺差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尤其是2000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到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2006年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473亿美元,也创下年度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见图2)。
资料来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
从2007年最新的数据来看,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仍在持续,而且可能进一步加剧。
2007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97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6%,两个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96.1亿美元,其中2月份实现贸易顺差237.6亿美元,成为2006年10月份创出238.3亿美元顺差以来,我国月度顺差额第二新高。
如图3所示,2007年1-2月份的贸易顺差数额与过去两年同期相比大大提高,2005和2006年1-2月累计实现的贸易顺差仅为105亿美元和120亿美元。
如果这一趋势维持下去,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数额很可能会超过2006年再创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
二、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
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
我国最终消费率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
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
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
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原因之二:
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
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
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原因之三:
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原因之四:
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
通过分析十多年来的海关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和香港,而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却由顺差转变为逆差;第二,在商品结构上,我国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轻纺和机电产品上,而同一时期初级产品进出口却由顺差变为逆差;第三,从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已经由逆差变为顺差;第四,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顺差远远大于一般贸易顺差。
如果也对比一下同期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统计,就会发现,在我国对美、欧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同时,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对美、欧的顺差是逐渐缩小的。
也就是说,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工序,已经大量转移到我国,这样也就把他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了过来。
所以,十多年来我国商品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式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归根到底是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分工角色造成的。
原因之五:
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
2001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
事实上,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也强行推动着过剩的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我国开始被动地被制造流动性过剩。
三、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
第一,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激增,导致"对冲"过多流动性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外汇统一由央行购买。
因此,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被动的吃进了很多外汇,从而向市场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
从央行外汇占款存量与基础货币存量变动的趋势图可能看出,二者变化趋势非常一致(见图4),我们经过简单计算得出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8,这说明二者高度正相关。
这也证明在近些年来,基于外汇占款的基础货币投放已经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2005年,基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大致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左右。
资料来源:
Wind数据库。
由于基础货币投放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因而央行为了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缓解基础货币大量投放形成的通货膨胀压力,要采取经常性的"对冲"操作措施,从商业银行回笼资金以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即外汇占款增量大于基础货币增量的部分需要中央银行"对冲"掉。
而近年来,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外汇占款增量和基础货币增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见图4),导致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也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在国际收支双顺差仍将维持甚至可能更加严重的情况下,对冲过多的流动性是我国货币政策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资料来源:
根据Wind数据库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第二,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央行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主动程度,也影响了央行的政策调控效果。
面对巨额的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的"对冲"操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也不可能通过"对冲"完全释放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
同时,"对冲"规模激增会导致市场利率上升,在人民币存在很强的升值预期下,外汇会大量流入,从而又抵消了"对冲"的政策效果。
同样道理,外汇储备激增导致的人民币很强的升值预期,也限制了利率调控手段的作用空间。
所以,"对冲"只能说在一定程度有效,但不应该作为日常政策工具而无限期、无休止地使用。
目前,央行用于"对冲"操作发行的票据余额高达3万亿元之巨。
如按一年期央行票据利率2%左右的水平计算,央行每年为"对冲"操作要支付一笔不菲的成本。
第三,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
虽然出口导向是在内需不足情况下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战略选择,但其实早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各级政府就一直在价值观上,在实际利益的争取上,对出口是积极支持的,在资源配置上对出口企业给与了许多的优惠。
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外向型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的优惠就挤占了内向型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对内需的扩大产生不利影响。
资料来源:
根据商务部相关信息整理。
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和与之配套的优惠政策的过度推行导致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太高,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率从2002年的42.7%上升到2006年的近70%。
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依赖越大,经济的不确定性就会随之增加。
例如我国目前的出口增长率与美国GDP增长率高度相关(见图6),这种现象表明我国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会受美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第四,国际收支双顺差给人民币汇率造成持续的升值压力。
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巨额外汇储备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导权,并陷入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货币供给增长的双重困境。
要减轻外汇占款造成的过多基础货币发行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加大回笼现金力度或提高利率,这些都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目前,人民币已经实现适度升值,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这并没有能够阻止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
如果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利率,那么原本很宽松的货币市场将变得过度宽松。
这可能会刺激国内资产市场形成泡沫。
第五,国际收支双顺差成为导致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银行资金使用效率值得关注。
巨额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通过结汇转换成人民币资金进入商业银行,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大规模投放在货币乘数作用机制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使市场流动性急剧膨胀。
商业银行的存贷差规模日益扩大,货币市场流动性泛滥等问题也开始出现。
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能会产生贷款冲动,对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关注可能远远低于对贷款规模的关注,最终可能导致银行贷款呆坏帐增加和盈利性的下降。
第六,加剧了我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
国际收支失衡不可能长期持续,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调整压力。
近期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重点关注。
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中国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重点目标,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第七,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流动性过剩还可能会导致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消极后果。
一旦这些问题出现,必然危及整个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的稳定,给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造成不确定性。
四、治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对策
经济学中讲究均衡,任何失衡,不管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不是理想的状态。
因为失衡就表示资源的错配或扭曲,所以任何失衡的状态尽管可以维持一时,但从长期看都是不可持续的。
如果一国不主动采取措施校正其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那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套利资本的自由流动就可能对其结构失衡进行"强制校正",而这种"强制校正"往往是以国内经济的破坏性回归为代价的。
日本泡沫经济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势在必行。
一是要加快步伐调整出口导向战略。
虽然出口导向是在内需不足情况下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战略选择,但其实早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各级政府就一直在价值观上,在实际利益的争取上,对出口是积极支持的,在资源配置上对出口企业给与了许多的优惠。
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外向型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的优惠就挤占了内向型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对内需的扩大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已经到了从根本上改变以出口导向型战略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了。
应当逐步降低高额贸易盈余,同时不断优化贸易结构。
在出口方面,可以对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征收出口关税,并降低出口退税,从价格信号上影响出口商品结构;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为有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的出口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从产业政策上引导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
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上,有必要调整引资政策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目前我国已经通过内外资企业的两税合一来实现内外资在税收上的国民待遇。
今后,还应调整各地引进外资的政策,逐步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在控制外资流入数量的同时,提高外资流入的质量。
二是要扩大内需,化解国内储蓄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消费不足,储蓄过度,所以化解的方法就是降低储蓄、促进内需。
首先,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改革现行收入分配制度。
中国消费水平低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收入水平低,它是一个收入问题,并不是消费的问题。
所以,要刺激消费,首先是要增加农民和城市中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另外,经济学基本理论认为,富人的消费倾向低,穷人的消费倾向高。
而我国目前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收入的增长部分,主要是由高收入阶层获得,但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比较低的。
因此,要扩大消费的比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国际 收支 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