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推拿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6082589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36.78KB
针灸与推拿教案.docx
《针灸与推拿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与推拿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针灸与推拿教案
赤峰松山中蒙医院
中医针灸学教案
授课对象:
非中医类别医师
授课学时:
15学时
授课时间:
2012.04-2012.06
授课教师:
吴素华
《针灸学》教案
第一讲
(一)针灸学概念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包括经络、腧穴、刺灸、针灸治疗等。
(二)针灸的起源与发展
1、针灸的起源
针刺疗法起源:
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时期。
分为针的起源与灸的起源。
2、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个人临床实践对针灸知识的初步认识,大约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
具有代表性的医家有传说中的岐伯、伯高、少俞等和春秋时期的名医医缓、医和等。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的文献,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其中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第二阶段: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时间:
主要从战国到秦汉,以《黄帝内经》成书为标志。
代表作品:
《黄帝内经—灵枢》、《明堂孔穴治要》、《素问》
代表人物:
扁鹊、张仲景、华佗
第三阶段:
针灸学术发展时期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写的《针灸甲乙经》,共收录349个腧穴的名称、定位和刺灸法,并对各科病证的针灸治疗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成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至唐初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广泛收集了前代针灸医家的经验和个人的体会,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把人体正面、侧面及背面的十二经脉用五种颜色标出,奇经八脉用绿色标明,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他还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
北宋的针灸学家王惟一在经穴考订和针灸学教具方面作了开拓性的工作,他对354个明堂孔穴进行了重新考订,于公元1026年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雕印刻碑,由政府颁布。
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
第四阶段:
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
清朝开始走向衰退
第五阶段:
针灸学术的兴起。
1979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43种病应用针灸治疗。
为适应针灸医学的国际化发展要求,我国成立了多个针灸国际培训中心,为许多国家培养了针灸人才,目前在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治病。
第二讲
一、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人体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包括经脉和络脉。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包括经脉与络脉,经络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包括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
络脉指十五络脉和孙络与浮络。
三、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和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四、十二经脉的命名
阴:
指脏,包括:
心、肝、脾、肺、肾、心包;
阳:
指腑,包括: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五、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规律1: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规律2:
四肢的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
规律3:
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规律4: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规律5:
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规律6:
表里阴阳经在四肢末端衔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衔接;异名阴经在胸部衔接
第三讲
一、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
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施术的部位。
⑴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和任、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具有固定的名称、部位和归经,是人体穴位的主体。
⑵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这些穴位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
⑶阿是穴:
是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4)交会穴:
指二经或两经以上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
二、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1)腧穴的主治特点
⑴近治作用:
即所有腧穴可治疗所在部位局部及临近组织、器官的病证,这是一切腧穴的最基本主治特点。
⑵远治作用:
是指十四经脉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能治疗本经脉所联系的远端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
⑶特殊作用:
是指许多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某些相对特异性的治疗作用。
(2)腧穴的主治规律:
分经主治规律和分部主治规律
⑴分经主治规律:
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或相应脏腑等的病证。
①手三阴经手太阴经:
肺、喉病。
手厥阴经:
心、胃病、神志病。
手少阴经:
心病、神志病。
三经的相同主治为胸部病。
②手三阳经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耳病、目病。
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神志病,耳病,目病。
三经的相同主治为咽喉病和热病。
③足三阴经足太阴经:
脾胃病。
足厥阴经:
肝病。
足少阴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
三经的相同主治为前阴病和妇科病。
④足三阳经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肠胃病。
足少阳经:
侧头、耳病,胁肋病。
足太阳经:
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
三经的相同主治为眼病、神志病和热病。
⑤任督二脉任脉: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有醒脑开窍作用。
两经的相同主治为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⑵分部主治规律:
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即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
①头面部:
眼区穴治眼病;鼻区穴治鼻病,督脉该区穴具有醒脑开窍作用;颈区穴治疗舌病、咽喉病、喑哑、哮喘、食管病、颈部病;前头和侧头区穴治疗局部、眼、鼻病;后头区穴治疗神志病、局部病;项区穴治疗神志病、喑哑,咽喉、眼、头顶病。
②胸膺胁腹部:
胸膺区穴治疗胸、肺、心病,任脉该区穴治疗胸、肺病;腹区穴治疗肝、胆、脾、胃病,任脉的鸠尾、巨阙治疗神志病,上脘至下脘区治疗胃肠病,水分治疗水肿病;少腹区穴治疗经带、前阴、肾、膀胱、肠病;任脉该区穴治疗经带、肾、膀胱、肠、前阴病,可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③肩背腰尻部:
肩胛区治疗局部、头项病;背部膈俞以上主治肺、心病,督脉至阳以上主治发热、神志、肺病;背腰区肝俞至三焦俞主治肝、胆、脾、胃病,督脉筋缩至悬枢主治脾、胃、神志、腰脊病;腰尻区肾俞至会阳主治肾、膀胱、肠、后阴、经带病,督脉命门至长强主治肾、经带、后阴、腰脊病。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定位法:
是以体表骨节作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也称自然标志定位法):
是根据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是根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包括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
4.简便定位法:
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
第四讲
一、毫针刺法
1.毫针:
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
2.毫针刺法的练习:
包括指力练习、手法练习和自身练习。
毫针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大小、长短适宜的针具。
消毒包括针具、医者手指、针刺部位和治疗室的消毒等。
3.体位的选择:
常用的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
4.毫针刺法:
毫针进针法包括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和针管进针法。
针刺的角度主要根据病情治疗需要、补泻的要求和穴位所在部位的特点而决定;针刺的角度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
针灸临床必须掌握适宜的深浅度,一般应察形气、观年龄、辨病情、识部位酌定其深浅度。
行针又名运针,进针后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和为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的操
作方法(运针)。
行针的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
基本手法为提插法和捻转法,是行针的基本操作方法。
辅助手法有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和震颤法。
5.得气:
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捻转或提插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针刺得气表现为患者和医者两个方面的感觉,患者可感觉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有时还出现热、凉、痒、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方向和部位的传导和扩散现象。
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瞤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
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得气是毫针刺法取得疗效的关键。
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
若针刺不得气,可采用行针催气,或留针候气,或温针,或加灸等辅助方法以促使其得气。
6.针刺补泻手法:
有单式补泻手法和复式补泻手法两类。
⑴单式补泻手法包括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和平补平泻。
⑵复式补泻手法主要有烧山火、透天凉。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捻转、提插补泻和平补平泻,应重点掌握其操作方法。
针刺补泻效应与患病机体的功能状态、所取腧穴的性能和针具、施术手法等因素有关。
7.留针与出针:
也是毫针刺法的重要内容。
留针分为“静留针”和“动留针”,留针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出针是指行针完毕后,将针拔出的操作方法。
出针的快慢,必须结合病情和各种补泻手法的需要而定,出针一般情况下要防止出血。
8.针刺异常情况:
是指在针刺过程中发生的特殊现象,如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和气胸等。
异常情况的出现,多由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犯刺禁,或针刺手法不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了解所致。
第五讲
1、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体内: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返循胃口,上膈属肺。
体表:
从胸前壁外上方,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止于拇指桡侧端。
支脉从腕后到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二、主治概要
肺系疾病: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咳血,胸痛。
外经病:
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
三、腧穴
本经共11个腧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重点掌握5穴)
1、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功效】宽胸理气,清热宣肺。
【主治】1.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满。
2.肩背痛。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可灸。
2、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功效】清泻肺热,降逆止咳。
【主治】1.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
2.吐泻,腹痛。
3.小儿急、慢惊风。
4.肘臂挛痛,瘫痪。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放血;可灸。
3、孔最(郄穴)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功效】调理肺气,清热止血。
【主治】1.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失音,热病无汗。
2.急性出血病证(呼吸系统多用)。
痔疮出血。
3.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0寸;可灸。
4、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功效】清热宣肺,止咳利咽,疏经通络。
【主治】1.咳嗽,气喘,咳血,胸中烦满,咽喉肿痛。
2.无脉症。
3.腕臂痛。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可灸,禁化脓灸。
5、少商(井穴)
【定位】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功效】清肺利咽,开窍苏厥。
【主治】1.急救穴之一,多用于抢救中风昏迷,小儿惊风,中暑。
2.急性咽喉肿痛,吞食困难。
3.咳嗽,气喘,鼻衄,喉痹。
4.热病,癫狂。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放血;可灸。
2手厥阴心包经
一、经脉循行
体内:
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
体表:
从胸部抵腋下,沿上肢内侧正中下行,止于中指端。
支脉从掌中至无名指尺侧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二、主治概要
心胸病:
心痛,心悸,心烦,胸闷,胸痛。
神志病:
不寐,多梦,癫狂,痫证,小儿高热惊厥。
外经病:
肘臂痛,掌心热。
三、腧穴
本经共9穴:
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重点掌握3穴)
1、曲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功效】清热宁心,疏经活络,降逆止呕。
【主治】1.心痛,心悸,胸痛。
2.呕吐,胃痛,中暑,泄泻。
3.热病,瘾疹。
4.肘臂痛。
【操作】直刺0.8~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可灸。
2、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
【主治】1.心悸,心胸胁痛。
2.休克,无脉症,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
3.胃痛呕吐,呃逆。
4.失眠,癫狂,痫证,郁证,偏头痛。
5.中风偏瘫,肘臂挛痛。
6.热病,疟疾。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3、中冲(井穴)
【定位】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功效】清热开窍,宁心安神。
【主治】1.(急救)中风昏迷,中暑,昏厥,小儿惊风。
2.胸痛,心烦,舌强肿痛。
3.热病,掌中热。
【操作】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3、手少阴心经
一、经脉循行
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脏与它脏相连的系带,下过膈肌,络小肠。
支脉:
从心脏的系带部向上挟咽喉,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系带相联系。
直行经脉:
从心系(即心与它脏相联系的系带)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经之后(青灵),下向肘内(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到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边(少府),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接手太阳小肠经。
二、主治概要
心胸病:
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
神志病:
不寐,健忘,癫狂痫。
外经病:
肘臂痛,掌心热。
三、腧穴
本经共9穴:
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重点掌握2穴)
1、少冲(井穴)
【定位】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功效】醒脑开窍,清热熄风。
【主治】1.心痛,心悸,胸胁痛。
2.中风昏迷,癫狂,热病。
【操作】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少海(合穴)
【定位】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清心安神,通络止痛。
【主治】1.肘臂挛痛,麻木,颤抖。
2.心痛,癫狂痫证,癔病,善笑,健忘。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可灸。
第六讲
1、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
从食指桡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肩颈上颜面,在人中沟交叉到对侧,在鼻翼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体内:
络肺,属大肠。
面部支脉进入下齿龈,绕上唇。
联系的器官有齿(入下齿中)、口、鼻(还出夹口…上夹鼻孔)
二、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病: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头痛,鼻衄。
热病:
身热,热病无汗,多汗。
外经病:
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
三、腧穴
本经共20穴: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重点掌握7穴)
1、商阳(井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功效】清肺利咽,开窍泻热。
【主治】1.中风,热病昏厥。
2.咽喉肿痛,下齿痛。
3.耳鸣,耳聋。
4.食指麻木。
现多用于腮腺炎,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炎,急性胃肠炎等。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可灸。
2、合谷(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缘的中点处。
【功效】清泄邪热,助阳解表,行气活血,通调腑气。
【主治】1.头面一切疾患,如头痛,下齿痛,口眼歪斜,鼻衄,鼻渊,耳聋,痄腮,失喑,目赤肿痛。
2.胃肠病主要配穴之一如胃脘痛,腹痛,便秘,痢疾。
3.外感病:
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咳嗽,疟疾。
4.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狂躁证。
5.疔疮,疥疮,瘾疹等皮肤外科病证。
6.痛经,经闭,滞产,胎盘不下等产科病证。
7.本穴为全身镇痛镇静要穴之一,常用于针刺麻醉。
【操作】直刺0.5~1.0寸。
可灸。
孕妇禁针刺。
3、阳溪(经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清热安神,明目利咽。
【主治】1.头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齿痛,目赤。
2.热病,心烦,癫狂,痫证。
3.腕臂痛。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4、曲池(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功效】散风止痒,清热消肿。
【主治】1.热病,丹毒,疮,疥,瘾疹,瘰疬,疟疾。
2.咽喉肿痛,牙齿痛,目赤肿痛。
3.上肢不遂,肘臂无力。
4.腹痛,呕吐,泄泻,痢疾。
5.癫狂,善惊,高血压。
6.月经不调。
【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5、手三里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功效】疏经活络,理气通腑。
【主治】1.手臂麻木,疼痛,肘挛不伸,上肢不遂。
2.牙齿痛,颊肿。
3.腹胀,腹痛,呕吐,泄泻。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6、肩髃
【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疏风散热,通经活络。
【主治】1.肩臂痛,上肢不举,上肢不遂,肩中热。
2.瘰疬,风热瘾疹,牙痛。
现多用于肩周炎,上肢瘫痪,臂神经痛等。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
7、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功效】散风清热,通利鼻窍。
【主治】1.鼻塞,不闻香臭,鼻衄,鼻渊,鼻息肉。
2.口眼歪斜,面痒,面浮肿。
【操作】斜刺0.3~0.5寸;可灸。
2、手少阳三焦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沿上肢外侧正中上行,经肩、颈,绕耳,止于眉梢,支脉在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体内:
属三焦,络心包,支脉到额角、面颊、目眶下和耳内。
二、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病:
偏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咽喉痛。
热病:
感冒发热,疟疾,便秘。
外经病:
手背肿痛,肘臂痛,肩背痛,颈项痛。
三、腧穴
本经共23穴: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重点掌握2穴)
1、关冲(井穴)
【定位】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功效】清热解表,清心聪耳。
【主治】1.中风昏迷,热病,心烦,中暑。
2.咽喉肿痛,头痛,目赤,耳鸣耳聋。
【操作】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2、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功效】清热解表,聪耳明目,解痉止痛。
【主治】1.手指疼痛,肘臂屈伸不利,肩痛,上肢偏瘫。
2.热病,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
3.胸胁痛。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3、手太阳小肠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
起于小指尺侧端,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经肩,绕肩胛,上颜面,过目外眦至耳屏前。
支脉从颧部至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体内:
络心,属小肠。
联系的脏腑器官包括小肠、心、胃、咽、目、耳、鼻。
它是唯一的一条既到达目内眦(睛明穴),又到达目外眦(瞳子髎)的经脉。
二、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病:
耳鸣,耳聋,头痛,目翳,咽喉肿痛。
热病:
发热,疟疾,黄疸。
外经病:
肘臂痛,肩背痛,颈项强痛。
三、腧穴
本经共19穴: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重点掌握2穴)
1、少泽(井穴)
【定位】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功效】增液通乳,清热利窍。
【主治】1.头痛,项强,咽喉肿痛,耳鸣耳聋。
2.热病昏迷,中风昏迷。
3.乳痈(初起),乳汁少。
【操作】斜刺0.1寸;或用三棱针放血;可灸。
2、听宫(手足少阳、手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功效】聪耳消肿。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操作】微张口,直刺0.5~1寸;可灸。
手三阳经的比较
手阳明
手太阳
手少阳
起于
食指桡侧端
小指尺侧端
手无名指尺侧端
沿上肢外侧
前缘
后缘
中间
经过
肩上
肩后,绕肩胛
上肩
络属脏腑器官
大肠、肺、下齿、口、鼻
小肠、心、胃、咽、目外眦、耳、鼻
三焦、心包、耳、目锐眦
上颜面,止于
对侧鼻翼旁
同侧耳屏前
眼外角
商阳
少泽
关冲
少商
少冲
中冲
不
同
点
定位
食指桡侧
小指尺侧
无名指尺侧
拇指桡侧
小指桡侧
中指中间
归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
齿痛
乳痈、乳少
耳鸣耳聋头痛目赤
咽喉肿痛
心悸心痛
舌强不语小儿惊风
相
同
点
1、特定穴类别:
都属于井穴,脉气较小。
2、治疗:
均可治疗热病、昏迷;少商、商阳、少泽主治咽喉肿痛。
3、针刺方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第七讲
1、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足内侧、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在内踝上8寸交到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于小腿及大腿内侧前缘,经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和胸部(前正中线旁开6寸)上行,止于腋下第六肋间。
体内:
属脾,络胃,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支脉从胃上膈,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脾、胃、心、咽、舌。
(二)主治概要
脾胃病:
腹胀,腹痛,泄泻,便秘,肠鸣,胃脘痛。
前阴病:
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利,遗尿,遗精。
外经病:
下肢痿痹,脚气。
(三)腧穴
本经共21穴:
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1、隐白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功效】调经统血,健脾宁神,醒脑开窍。
【主治】1.多用于血证:
如月经过多,崩漏,吐血,衄血,尿血,便血。
2.癫狂,多梦,惊风,昏厥。
3.腹胀,泄泻。
【操作】浅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 推拿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