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第三章习题及详.docx
- 文档编号:16091605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5.44KB
上海财经大学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第三章习题及详.docx
《上海财经大学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第三章习题及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财经大学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第三章习题及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财经大学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第三章习题及详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部分填空题
1、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
2、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3、现代信用中最基本的两大信用形式是、。
4、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5、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6、国家信用包括两种和。
7、国家信用的产生与国家直接相关。
8、消费信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二是。
9、国际商业信用是出口商用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和
等方式。
10、根据出票人的不同,商业票据可分为和两种。
11、不是以商品交易为基础,而是专门为融通资金签发的一种票据称为。
12、早期的银行券是在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
13、根据利率的决定主体不同,利率可分为、和。
14、按资金借贷关系存续期利率水平是否变动,利率可分为和
。
15、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多数浮动利率都是以为参照指标而规定其上下浮动的幅度。
16、按利率水平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来划分,利率可分为和
。
17、中央银行通过采用一些措施影响利率水平,其常用的方法或采取的措施有:
,,。
18、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由和这两个因素决定的。
19、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和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20、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取决于和的均衡点。
21可贷资金的供给=++,可贷资金的需求=
+。
22、IS─LM分析模型是从整个市场全面均衡来讨论利率的决定机制,它必须在和同时达到均衡才能实现。
23、利息率是和的比率。
24、在计算利息额时,有两种方法:
一为,二为。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
2、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A、银行信用B、国家信用C、商业信用D、消费信用
1、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A、银行信用B、国家信用C、商业信用D、消费信用
4、是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他在一定期间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须经付款人承兑后方为有效票据。
A、期票B、汇票C、本票D、支票
5、不是以商品交易为基础,而是专门为融通资金签发的一种票据,称
为。
A、期票B、汇票C、本票D、空票据
6、由出票人对收款人发出的在一定期间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是
。
A、期票B、汇票C、本票D、支票
7、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
A、期票B、汇票C、本票D、支票
8、由货币当局确定的利率是。
A、市场利率B、官定利率C、公定利率D、实际利率
9、在借贷关系存续期,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利率变化的利率是。
A、固定利率B、浮动利率C、一般利率D、优惠利率
10、在国际借贷市场上,低于LIBOR的贷款利率被称为。
A、固定利率B、浮动利率C、一般利率D、优惠利率
11、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大量逆差时,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需要利用资本项目大量引进外资。
此时,金融管理当局就可能会利率。
A、提高B、降低C、不变D、没关系
12、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过度顺差时,为了控制顺差,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金融管理当局就可能会利率。
A、提高B、降低C、不变D、没关系
1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A、马克思利率理论B、古典利率理论
C、可贷资金利率理论D、流动性偏好理论
14、在利率体系中发挥指导性作用的利率是。
A、市场利率B、官定利率C、公定利率D、实际利率
15、认为,长期债券比短期债券有更多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更大,流动性较差。
A、预期假说理论B、市场分隔理论C、流动性报酬理论D、都不是
16、是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它有利于形成市场化的利率信号。
A、一级市场B、二级市场C、资本市场D、货币市场
第三部分是非判断题
1、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
2、从形式上看,国际信用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扩大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借贷关系;从本质上看,国际信用是资本输出的一种形式。
()
3、现代信用是在同高利贷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随着现代信用制度的建立,高利贷信用已经被彻底消灭。
()
4、银行券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是一种不定期的信用工具。
()
5、银行本票可以代替现金流通。
()
6、由货币当局确定的利率是公定利率。
()
7、在利率体系中发挥指导性作用的利率是公定利率。
()
8、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所以,实际利率又可以理解为在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也不变的条件下的利率。
()
9、利率市场化就是指中央银行完全放弃对利率的调控,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
()
10、利率水平变动对资金供求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一国宏观经济状况及其国际收支,但利率只是影响宏观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变量,而不是全部作用变量。
()
11、在市场分隔理论中,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由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因此,对短期利率的预测并不能决定长期利率的变化。
()
12、预期假说理论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差异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差异造成的。
如果人们预测未来短期利率会下降,则债券回报率曲线大多呈递减状。
()
13、由于借贷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利率水平有时甚至高于平均利润率。
()
14、因为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所以名义利率必然高于实际利率。
()
15、由于支票是在银行信用基础上产生的,它的付款人就是银行,比商业票据有更大的信用保证。
()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1、信用2、高利贷3、商业信用4、银行信用5、国家信用6、消费信用7、国际信用8、国信用9、国外信用10、赤字货币化11、票据12、汇票13、本票14、支票15、期票(商业本票)16、金融票据17、承兑18、背书19、银行券20、利息21、利率22、市场利率23、官方利率24、公定利率25、固定利率26、浮动利率27、名义利率28、实际利率29、优惠利率30、流动性陷阱31、预期假说理论32、市场分割理论33、流动性报酬理论34、利率的期限结构
第五部分简答题
1、为什么说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1、商业本票与商业汇票有何区别?
3、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5、简述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主要容。
6、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主要容。
第六部分论述题
1、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2、为什么说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是一种一般均衡的利率理论?
3、利率变动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4、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看法
第七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
2、支付手段
3、商业信用银行信用
4、商业信用
5、银行信用
6、国信用国外信用
7、财政
8、赊销消费贷款
9、来料加工补偿贸易
10、商业本票(或期票)商业汇票
11、融通票据
12、商业票据
13、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
14、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15、LIBOR
16、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17、调整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调整其他基准利率
18、投资储蓄
19、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20、可贷资金的供给可贷资金的需求
21、S(i)M(i)DH(i)I(i)H(i)
22、实际领域货币领域
23、利息本金
24、单利法复利法
二、单项选择题
1、C2、C3、A4、B5、D6、C7、A
8、B9、B10、D11、A12、B13、B14、B
15、C16、D
三、是非判断题
1、错2、对3、错4、错5、对6、错7、错
8、对9、错10、对11、对12、错13、对14、错15、对
四、名词解释
1、信用:
在经济学中,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高利贷信用:
是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
以贷款利息率特别高为特征。
3、商业信用:
是厂商在销售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4、银行信用:
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贷款人的信用。
5、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
6、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信用。
7、国际信用:
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包括以赊销商品形式提供的国际商业信用、以银行贷款形式提供的国际银行信用以及政府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8、国信用:
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居民、企业团体取得的信用,它形成一国债。
9、国外信用:
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外居民、企业团体和政府取得的信用,形成一国外债。
10、货币赤字化:
是指政府发行国债弥补赤字,如果向中央银行推销国债,中央银行有可能通过发行货币来购买,从而导致货币投放过度,引发通货膨胀。
11、票据:
是指具有一定格式,并可用于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12、汇票:
是指出票人要求售票人在一定时期向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须经付款人承兑后有效的票据。
13、本票:
是出票人对收款人发出的在一定期间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
14、支票是活期存款人向银行发出的要求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
15、期票:
又叫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
16、融通票据:
又叫“金融票据”或“空票据”,它不是以商品交易为基础,而是专门为融通资金签发的一种特殊票据。
17、承兑:
是指在票据到期前,由付款人在票据上做出表示承诺付款的文字记载及签名的一种手续。
18、背书:
又叫里书,是票据上所注明的收款人或持票人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签署的行为,表明背书人具有票据偿付的连带责任。
19、银行券:
是在商业票据流通基础产生的,由银行发行的一种信用货币。
它是一种不定期信用工具。
20、利息:
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
21、利率:
是利息对本金的比率。
22、市场利率:
是指有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
23、官方利率:
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
24、公定利率:
是指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公会、协会按协商的办法确定的利率。
25、固定利率:
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利率。
26、浮动利率:
是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间,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率。
27、名义利率:
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28、实际利率:
是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29、优惠利率:
指金融机构对存款收取比一般利率水平高的利率,对贷款收取比一般利率低的利率。
30、流动性陷阱:
是指当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弹性将会变得无限大,形成流动性陷阱。
31、预期假说理论:
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差异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差异造成的。
32、市场分割理论:
认为各种期限的证券市场是彼此分隔、相互独立的,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由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一般来说,投资者偏好利率期限较短、风险较小的债券,债券回报率曲线大多呈递增状。
33、流动性报酬理论:
认为长期债券比短期债券有更多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更大,流动性又较差。
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时,首先根据期限偏好选择债券,只有在能获得更高回报率时,才会选择非偏好期限的债券。
34、利率的期限结构:
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可用债券的回报率曲线来表示。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首先,商业信用可以克服在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卖方商品积压买方又缺乏资金的矛盾;其次,厂家向商家提供商业信用有利于商家减少资本持有量,提高商品流通速度,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得以充分发展,成为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由于商业信用是厂商之间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厂商资本数量的限制;二是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而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贷款人的信用。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大大扩充了信用的围、数量和期限,更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尽管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但商业信用依然是现代信用的基础。
因为:
商业信用能直接服务于产业资本的周转,是厂商首先使用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的大量业务仍以商业信用为基础(如票据贴现)。
2、答案要点:
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
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在一定时期向指定的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支付命令书,须经过票据承兑手续才具有法律效力。
两者的区别:
(1)当事人不同:
商业本票有两个当事人:
一是出票人(即债务人),二是收款人(即债权人)。
而商业汇票有三个当事人:
出票人(债权人),受票人或付款人(债务人),收款人或持票人。
(2)方向不同:
商业本票是债务人发给债券人的,商业汇票则是债券人发给债务人的。
(3)是否承兑:
商业汇票须经承兑才有法律效力,商业本票则不需承兑。
3、答案要点: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⑴平均利润率;
⑵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⑶预期通货膨胀率;
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⑸国际收支状况。
4、答案要点:
1、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可持有没有收益但可灵活周转的货币的心理倾向,其实质是人们的货币需求。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决定的。
由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是相对确定的,流动性偏好就成为决定利率的主要因素。
凯恩斯的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与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人们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预防动机是人们为应付意料之外的支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投机动机是人们进行债券投机而持有闲置货币。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收入的增函数;投机动机的货币需市场利率的减函数。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M=M1+M2=L1(Y)+L2(r)。
人们货币需求动机的多样化导致货币需求的不稳定,在货币供给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利率很大程度上受货币需求的影响。
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央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5、答案要点:
可贷资金理论是在综合古典学派利率理论和凯恩斯利率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该理论是1939年由D.H.罗伯逊提出的,他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可贷资金的需求决定的。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源于中央银行,也来源于人们的储蓄、人们的货币反窖藏以及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即Ls=S(i)+M(i)+DH(i)。
可贷资金的需求则来自投资和人们的货币窖藏,即Ld=I(i)+H(i)
6、答案要点:
利率的期限结构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可用债券的回报率曲线来表示。
债券的回报率曲线是把期限不同,但风险、流动性和其他条件相同的债券回报率连成的一条线。
这种曲线有四种可能的状态。
回报率回报率回报率回报率
(利率)(利率)(利率)(利率)
0000
期限期限期限期限
平坦型递增型递减型隆起型
图3—1债券回报率曲线的四种可能状态
经济学家在解释长短期利率不同结构时形成了以下几种理论:
⑴预期假说理论:
该理论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差异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差异造成的。
⑵市场分割理论:
认为各种期限的证券市场是彼此分隔、相互独立的,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由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一般来说,投资者偏好利率期限较短、风险较小的债券,债券回报率曲线大多呈递增状。
⑶流动性报酬理论:
认为长期债券比短期债券有更多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更大,流动性又较差。
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时,首先根据期限偏好选择债券,只有在能获得更高回报率时,才会选择非偏好期限的债券。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⑴促进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⑵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⑶加快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
⑷调节经济结构。
2、答案要点:
IS─LM分析模型是从整个市场全面均衡来讨论利率决定机制的。
该模型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点:
(1)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可分为两个领域,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
实际领域要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投资I和储蓄S,货币领域则是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
(2)实际领域均衡的条件是I=S,货币领域均衡的条件是L=M,整个社会经济均衡必须在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同时达到均衡才能实现。
(3)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
根据以上条件,必须在实际领域找出I=S的均衡点的轨迹,即IS曲线;在货币领域找出L=M的均衡点的轨迹,即LM曲线。
(4)IS-LM这两条曲线的交点即经济均衡点,这一均衡的点决定了均衡时的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此即IS-LM分析模型。
i
LM
E
ie
IS
0YeY
图3—2IS—LM分析模型
3、答案要点:
利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当利率提高时,资金需求受制约;当利率降低时,资金供给受抑制。
⑵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利率变动会影响全社会的消费,进而影响全社会的储蓄即资金供给;利率变动会影响全社会的投资即资金需求。
⑶利率变动对国际收入的影响;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大量逆差时,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金融管理当局就可提高利率水平,以吸引外资,减少逆差;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过度顺差时,金融管理当局可调低利率水平,以限制外资流入,减少顺差。
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渠道:
中央银行常用的方法或采用的措施有:
调整再贴现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直接调整由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其他基准利率。
4、答案要点:
借鉴国外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加快了利率体制改革的步伐。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在实践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结合中国国情,大力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在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基础上,在试点地区进行存款利率浮动的试验;放开外币利率等一系列的改革。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还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
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小额活期,后定期大额。
实现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条件:
(1)稳定的市场经济发展机制。
(2)完善的金融稳定机制。
(3)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大致均衡。
(4)人民币自由兑换。
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能否实现是决定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从我国目前国情来看,利率市场化采用渐进方式是合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财经大学 精品课程 货币 银行学 第三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