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测防治水保障体系.docx
- 文档编号:16244452
- 上传时间:2023-07-1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4.84KB
地测防治水保障体系.docx
《地测防治水保障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测防治水保障体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测防治水保障体系
地测防治水责任落实体系
鹤岗市神鹤煤矿
地测防治水责任落实体系
为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相关文件精神,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生产,实现矿井持续稳定发展,特制定地测防治水责任落实体系。
一、 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为目的,抓好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两大环节,对矿井水害进行综合防治,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
二、奋斗目标
1.杜绝因矿井水害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
2.杜绝突水淹没掘进和回采工作面及雨季水害事故。
3.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大矿井水害防治力度,落实责任,保证各项防治水工程的正常进行,确保安全生产。
三、组织机构
矿成立防治水领导小组
组长:
崔金生(矿长)
副组长:
王宗福(总工程师)
成员:
马俊胜(安全副矿长)任本山(生产副矿长)
王会利(机电副矿长)李占江(通风副矿长)
何占良(地测副总)各队队长等。
防治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全副矿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
各队队长及地测组成员。
四、 基本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防治水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范、规定。
2、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做好各种水情水害的预测预报,及时提供各种水文地质资料,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3、根据矿井生产接续情况,做好各种防治水工程。
4、落实防治水工作具体任务的实施,监督检查各类防治水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
五、岗位职责
矿井防治水工作直接影响到职工人身和生产安全,而且内容庞大、覆盖面广,必须矿长亲自抓,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各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分工责任如下:
1、矿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负总责。
解决防治水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和资金问题,保证防治水工作的正常进行。
2、副矿长:
对所分管业务中有关矿井防治水的工作负责,组织落实分管范围内矿井防治水的相关问题和措施,定期检查各有关部门防治水工作进展情况。
3、总工程师对全矿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和修改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负责组织矿井水害隐患的排查;审批防治水施工措施。
4、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做好防治水技术措施的审批和实施。
5、地测组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中水文地质分析、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和探放水工程设计及防治水措施的技术业务管理。
6、机电队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所需的机电设备配置、管理、维护和监督检查工作。
7、调度室负责防治水工作信息处理和调度指挥。
8、通风队负责职责范围内防治水施工组织、监督、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
9、矿井每一名员工有自保互保和发现水患及时报告的责任。
六、职能部门和区队的业务工作内容
(一)地测组
1、地测组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责任部门,在矿长、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具体业务。
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积极开展好各项水文地质工作。
2、必须做好采区、工作面水文地质探查工作,选用物探、钻探等手段,查明前方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含水性,查明主要含水层厚度、岩性、水压、富水性等。
凡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或预计涌水量较大的采掘工作面,应超前开展井下水文物探,进一步查明前方的富水情况,并提出防治水措施。
3、负责建立健全地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4、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
收集井下、地表水文地质资料;各种原始记录、台帐、卡片等要齐全、准确,图纸资料要完善可靠、填绘及时。
做好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报送有关领导、生产、安全部门及上级部门。
5、参与审查每一作业地点的作业规程,查清工作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水害因素,确定需要实施的防排水工程和探放水措施。
6、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并参与探放水施工的有关管理工作。
7、负责定期搜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矿井(小窑)的有关开采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
对存在威胁本矿安全的问题,要抓紧协调解决,并报告矿防治水领导小组。
8、负责编制年度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措计划,负责做好矿井防治水仪器、仪表的检测标定工作。
9、开展矿井水文地质及防治水研究,不断提高防治水工作技术水平。
10、矿井发生水灾事故时,协助领导制定处理措施。
(二)调度室
加强水情、水害情况的调查,及时落实处理采掘工作面等地点的异常出水情况,保证井上、下通讯联络畅通。
一旦发生事故和险情,必须及时、如实报告。
(三)通风队
1、负责按照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放水钻探工作 ,搞好钻探衔接,解决好钻探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保证钻孔施工质量。
施工钻孔的涌水必须排入水沟。
2、负责探、放水过程中的气体监测工作,发现气体超限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并指挥现场作业人员采取措施,安全撤离。
3、负责防水密闭的砌筑和维护,砌筑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负责密闭涌水口的检查,发现出水口堵塞、闭内积水时,及时疏通处理。
(四)机电队
1、负责对矿井排放水设备的检查、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排放水设备正常运转。
2、负责对水仓、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经常检查和维护。
在每年雨季以前,必须全面检修一次。
并对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负责储备足够数量的防治水抢险设备。
(五)后勤组
1、负责矿井防治水设备、仪器、配件、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
2、负责储备足够数量的防治水抢险物资。
(六)采掘队
1、采掘队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2、对于正常施工的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本着“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必须掌握作业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水害因素,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水措施,切实做好防治水工作。
3、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4、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不消除水害隐患,不得从事采掘活动。
对有水害威胁的工作地点,按探放水设计要求停掘、停采,并负责探放水工程的现场施工工作。
严格按有关规定及设计进行施工,并详细记录施工情况、出水情况等,经有关部门审查确认水害隐患消除后,方可继续施工。
5、负责施工地点排水管路、排水泵及配电设备的安装、回撤工作。
6、杜绝生产用水的“长流水”和“跑、冒、滴、漏”现象。
7、下山掘进巷道的供水管必须有应急控水阀门,以便管路出现开裂、断裂时及时关闭,下山每隔150m安装一组。
8、积水的低洼点必须施工排水硐室,安装排水设备,不得在巷道内施工永久排水坑,排水硐室必须设置明显警戒标志,防止行人坠入。
巷道顶板、侧帮淋水、涌水点必须采取防水措施,采用统一的集水、导水设施,将涌水排入水沟。
七、其它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加强对防治水管理制度的培训学习,熟悉矿井防治水基本知识,掌握水害事故的正确避灾路线。
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
一、每年必须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对中长期防治水计划进行修改补充并由矿总工程师签字下发。
二、在总工和地测副总的领导下,不断的更新和淘汰本矿在防治水方面的设备、设施,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三、每年汛期前由技术部门编制《汛期防汛预案》,成立防汛队伍,由防治水办公室负责准备必要的防汛工具,如:
锨、镐、雨衣、沙袋等,组织相关人员对地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防地面洪水进入井下。
四、矿井的排水能力和水仓容积,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定期检修排水设备和清挖水仓,并在雨季前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
五、矿井必须配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本矿实际需要的探放水工具,成立探放水队伍,配备足够的探放水人员,探放水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做到持证上岗。
六、采掘工作,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七、防治水办公室组织人员,定期对井田范围内井上下水文地质展开调查,准确掌握地表河流、井下各涌水点水量变化并建立台帐,记录建档。
八、必须定期把水文地质情况标注到相关图纸上。
九、积极与邻近煤矿协商,了解掌握其井下采空区的位置,在送巷时应注意留设各种防水煤柱,严禁挖采防水煤柱。
十、每月应定期对井下各出水点的水量、水温、水质进行测量分析,建立台帐,绘制水量变化曲线图,为水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十一、水情、水害预报应做到年有年报,月有月报,必要时做到临时预报,并装订成册。
十二、预报人员必须认真收集现场一手资料,根据资料认真分析,对其所造成的影响加以说明,所报资料必须提前经技术负责人审查否则严禁对外预报。
十三、预报后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一旦发现与预报情况不符,或有其它情况发生时,必须及时汇报领导进行补充修正。
十四、为保证水害防治工作有序不间断的开展,矿成立防治水领导小组和经过培训的探放水队伍,根据作业规程和图纸上圈定的积水线和探水警戒线位置,严格做好探放水工作。
十五、防治水领导小组负责人全面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实施与落实,明确责任人,若因失职造成水害事故,要按职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防治水隐患排查体系
一、矿成立防治水专业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组长:
总工程师
副组长:
地测副总
成员:
地测组长、调度室主任、通风、机电、采掘队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测组,组长负责日常工作安排。
二、具体要求:
1、每月底必须完成对矿井防治水隐患排查。
排查地点:
全矿井地面、井下所有出水地点及排水设备、排水管路、水仓、水沟等。
排查内容:
影响生产的水害,探放水方案及措施制定、实施过程、探放水结果、排水设备及排水管路完好状况、水仓容积及水沟畅通状况等。
2、每月底组织的防治水隐患排查和质量标准化合并进行,由总工程师根据矿井当期防治水工作,进行分工安排检查项目和重点环节,每个地点安排一名专业负责人,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排查。
3、防治水隐患排查时,需要按照地测部门制定的检查内容和标准去逐项检查,检查完后及时将现场检查原始表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负责进行归类汇总,并提出处理意见,经总工程师批复后,以书面形式下发有关区队进行限期整改,领导小组安排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防治水隐患排查执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制,由于检查不认真出现影响防治水安全工作,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地测防治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每月防治水隐患排查的工作安排和内业资料管理,对整个过程要建立完整的记录,要求内容齐全、规范(包括检查人员签字、人员分工情况、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复查情况等做详细记录)。
6、各基层连队必须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严格按照专项防治水方案要求做好日常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排水设施完好。
7、地测组要超前做好水患的预测预报工作,对井下各出水点要定期进行水量观测,及时分析水患危害程度,对影响生产的区域要制定可靠方案,及时处理。
8、相关队(组)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重点防治水区域防治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严格按照防治水隐患排查要求,限期进行整改,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落实的,给予相关部门负责人处罚。
9、各有关人员要认真对待防治水隐患排查工作,确保矿井防治水工作安全,季度防治水工作开展有效,无水害事故发生。
.
防治水科技保障体系
一、建立地测防治水科技保障体系。
地测防治水专业是煤矿的技术基础专业,更是煤矿的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地测防治水科技保障体系必须责任到位。
地测防治水工作是一项未知因素多、技术性强、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计划财务部门负责防治水工程项目计划资金的落实
三、地测防治水科技保障体系必须抓好专业队伍建设。
把稳定地测防治水专业队伍和提高人员素质当作大事来抓。
倡导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的学风,采取个人自学与专业组织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地测专业员工在拓展业务面、提高业务能力和处事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四、地测防治水科技保障体系必须措施到位。
地测防治水工作如同其它专业工作一样,要保持其技术保障作用的有效发挥,体现其专业自身价值,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工作中做到:
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规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对采空积水区、受顶板水威胁的工作面和封闭不良钻孔等进行探查;抓好防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对老空区设立排放水管和观测孔;坚持水情分析预报及隐患排查制度;地测专业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安排年度、季度、月度、周分别对全矿所有工作地点的水患威胁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确定隐患地点和治理措施,限期进行治理。
五、地测防治水科技保障体系必须支撑到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技术、新装备是煤矿发展的最根本的支撑,要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矿井地测防治水工作。
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不断提高地测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
1、开发应用地测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提高防治水管理水平,对煤矿的测量、地质、水文、储量等成果资料全部建立了数据库,各类地测图纸均实现了计算机制图,初步实现了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的网络化、自动化管理。
2、认真观测记录和总结探索水文地质及防治水方面的资料和经验教训,有效地指导煤层开采的防治水工作。
3、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先进仪器设备。
煤矿安全生产必须走高科技、现代化发展之路,逐步实现本质安全化矿井。
.
防治水水害预警体系
一、水害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将灾情汇报给调度室,调度员按事故汇报程序首先汇报矿值班领导,然后汇报有关领导和部门。
二、矿值班领导命令调度员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矿防治水领导
小组)各有关人员。
三、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必须立即到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到。
四、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尽快查明如下情况:
1、水害发生时间、地点、水源、涌水量,受灾范围;
2、受灾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3、受灾害威胁区域人员分布情况及撤离情况;
五、急救援指挥部应尽快研究、分析判断如下问题:
1、遇险人员和受灾害威胁人员所处位置的最佳撤离路线
2、水害发展的趋势;
3、波及区域有无被淹的可能;
六、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查明水害情况,商定最佳抢救方案后,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救。
抢险小组按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各单位必须以抢险救灾为首要任务。
七、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在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按要求将事故报告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
八、为了保持井上下电话畅通,电话维修组必须随时待命,当电话需要移机时,电话维修组及时下井处理。
防治水应急处置体系
一、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
抢险救灾必须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2、自救互救原则:
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应按照相关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3、安全抢救原则:
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首先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险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
4、突出重点原则:
。
首先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同时,要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和扩大。
5、主动配合原则:
。
各部门不仅要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而且要主动配合、密切合作,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整体效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必须服从整体。
6、政令畅通原则:
。
为避免各自为政,延误时间,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立即进入救灾状态。
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都要绝对服从指挥部的命令,对执行命令不力的,指挥部有权作出处理。
事后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查办。
二、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决策工作,在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研究、拟定救援方案,并组织、协调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实施紧急救助,防止事故扩大,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负责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
3、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下达应急救援命令,组成现场指挥小组,调动一切救援力量,控制险情,抢救受伤人员。
4、根据救援工作的难易程度,决定是否向上级有关救援部门发出请求援助支持。
5、负责协调指挥现场救援力量的调配和应急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
6、当险情得到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消除和遇险人员获救后,由总指挥下达终止行动命令。
7、当救援中出现其它客观情况需要暂停或终止救援行动时,由现场指挥小组提出暂停或终止救援建议,报总指挥核准后组织实施。
8、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有关人员对整个救援行动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三、应急救援队伍的任务
根据矿井突水事故的特点,应急救援队伍分成现场抢险救灾组、水情观测组、注浆堵水组、专家决策组等几个部分,各组的任务有所侧重。
(一)现场抢险救灾组任务:
1、快速运送水泵和排水管路;
2、快速安装水泵,包括水泵固定、接通电源;
3、快速接排水管路;
4、掘进头突水时,积极用袋装水泥封堵巷道,构筑临时水闸墙控制水情,利用袋装水泥码砌水闸墙,应留设泄水管路,以便大部分涌水由管路泄出,避免闸墙即刻受压;码砌长度视涌水对巷道可能造成破坏的范围而定,袋装水泥闸墙码砌一定高度后(0.5~1.0m),闸墙中部的水泥袋划破,在有少量涌水条件下形成水泥浓浆,其扩散性能好,对闸墙有充填作用。
5、中央水泵房有备用水泵位置的安装好备用水泵,同时做好随时开泵的准备;
(二)水情观测组任务
1、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井下观测人员每小时观测一次涌水量,并量测水温,测量数据及时报告调度室和专家组;
2、刚出水时,立即派人到地面各水文长期观测孔量测水位,刚开始时每4小时量测1次;水位变化快时,每2小时量测1次;
3、采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结合水位观测情况进行水源判别;
4、涌水通道分析;
5、有人员被困时,分析人员被困的地点及水位可能淹没的时间;
6、提供各种技术图件,如井巷布置图、水文地质图、充水性图等;
7、及时把收集到的资料和初步分析结果告知专家组或同专家组共同分析;
(三)注浆堵水组任务
1、根据专家组的意见,需要进行注浆堵水时,召集注浆队进行方案确定;
2、确定方案,并经专家组审定,最后签订合同后,注浆队开始进场准备;
3、监督注浆队的钻探进展和浆液配比、泵压记录等;
4、及时汇总注浆的相关资料,并把资料分送资料分析组和专家组。
(四)专家决策组任务
1、根据现场抢险救灾组、水情观测及资料分析组的具体情况,初步确定水源和涌水通道;
2、确定治水、排水、堵水方案;
3、方案审定;
4、给总指挥提供决策方案。
四、现场抢险救灾原则
1、矿井发生突水时,无论其水量大小,危害程度如何,现场管理人员都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迅速组织抢险工作。
如停止工作面施工、组织抢救遇难者、有序撤离无关人员,有条件时,组织进行加固巷道等防止事故扩大的技术处理,组织水情观测,并报告矿调度室。
2、当灾情严重威胁救灾人员安全时,现场管理人员有权指挥或带领工人主动撤离现场。
3、采用呼叫、敲击管路、轨道、支架等方法与遇险人员联系,安排专人倾听、观察来自灾区内的信息,确定遇险人员所在位置、人数及生存条件;
4、根据情况选用排、疏、堵、截及开掘小巷等措施,营救遇险人员;
5、采用压风管、水管、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给遇险人员创造生存条件;
6、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积聚;
7、侦察、抢险时,要管理好水路,防止溃垮巷道;采取措施防止二次出水;
8、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人员时,防止环境和生存条件突然改变造成意外。
五、工程抢险抢修
矿井发生大的突水后,处理工作一般分为抢险救灾、治水保矿、治水复矿三个阶段。
其中前两个阶段是关键,其目的是:
通过现场紧急抢险处置,努力控制水情恶化,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千方百计保住矿井,使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并为治水复矿恢复生产打下基础。
总之,矿井突水后,其抢险治水方案不外乎打闸封水、强排水、注浆堵水等方法,一般情况下三种方式结合进行,会收到更好更快的效果。
无论采取何种抢险治水方案,一般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水情要切实掌握清楚,并且对水情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预测,这样才能根据水情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编制方案。
所以,突水期间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十分重要。
2、必须根据情况变化对方案随时进行调整。
必须因地制宜,符合现场实际。
有条件时尽量采用比较成熟的新设备新技术。
3、抢险治水方案编制的主导思想应立足于一个“快”字,只有争取时间,才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4、无论采取何种抢险治水方案,均应尽量避免给后期矿井恢复工作留下后遗症或困难,一般在编制抢险救灾方案同时,就应该提前考虑矿井恢复问题。
六、现场医治救护
水害事故发生后,首先是了解有没有人员被困以及有没有人员当场出现伤亡。
当出现人员伤亡时,必须采取现场医治救护。
调度室接到有人员伤亡的电话后,立即通知矿区医院。
当突水尚未造成淹井迹象时,要求医护室人员随同救护人员下井赶往现场。
根据伤势情况,现场处理后,立即升井送往医院。
当人员被困,不能马上营救出来时,要想方设法确定被困人员的具体
位置,然后采用水管(在水管不通情况下用风管)或钻杆输送饮用清水、牛奶等物品,以延长被困人员的生命,为抢险救灾赢得时间。
七、请求社会支援
当矿井突水水量很大,有淹井危险时,应请求社会支援,并调集大型水泵进行排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水 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