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6379609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9KB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1、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民间歌谣在汉代受到相当的重视,有不少优秀作品被保留下来。
其实民间文学(尤其是歌谣)历代都很丰富,但是由于它的“草根”性质,一般不受重视,很少被记录,所以自生自灭,难以流传。
因此历史上民间文学的长久流传,往往要借助于官方渠道。
上古、殷周时期,统治者为实施宗庙祭祀,同时也兼以朝廷礼仪、自身娱乐,都设有不同规模的乐队,后世出土的不少殷周时期的乐器,皆可证明其事。
这里有一件事很重要,传说周公“摄政七年,制礼作乐”,为扩充“乐”的功能,当时他采取了“采诗”以“配乐”的做法。
周王朝颇为重视通过“乐”来了解政情民风,此之谓“观乐”。
《左传》记栽的“季札观乐”,就是著名的事例。
总之,从周朝开始,就形成了采集民间歌谣纳入官方之乐的做法,这成为礼乐制度的一部分。
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中的不少民间作品,应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采集、收纳进来的。
这一古老的“采诗”传统,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和秦代的焚书坑儒的打击,至汉初早已被废弃,只存在于一些儒生的记忆里。
直到汉武帝时期,儒术独尊,才着手建立完善的礼乐制度体系,包括乐的内容和程序建设。
随着朝廷乐府机构的设立和活动的正规化,乐府文学(歌辞)的建设也渐见起色,具体措施是发动文士写作歌辞,还有就是从全国各地收集民间歌辞,双管齐下,大规模进行。
参与创作的有当时最负盛名的文士司马相如等人,他们所制作的歌辞,是《郊庙歌辞》中的“郊祀歌”之类。
民间歌辞是通过收集而来的,收集工作由乐府机构承担u
乐府机构的任务有两大项,除在各种礼仪场合奏乐之外,还有采歌谣。
这是古老的采诗传统在新朝代的再起。
如何“采”法?
《尚书》之《夏书•胤征》:
“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早有夏代“遒人”之官振木铎徇于路,宣传教令,这在汉代儒者说法中是被确认的,所以他们也仿效实行起来,采集百姓讴谣的故事,以为礼乐制度之一环节。
采讴谣的目的当然是“观风俗”“知政教得失”,符合礼乐精神的要求。
通过文士撰作和采集民间歌谣这两种办法,汉代的乐府文学很快丰富起来,汉乐府歌辞成为文学史上一大新景观。
尤其是民间歌谣,虽然当初它们并未进入“郊庙歌辞”“燕射歌辞”等乐府歌曲的核心部分,只是存在于“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歌谣辞”等非核心部分,但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乐府歌辞的总体文学价值却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今天我们看到的汉代优秀民间作品,大多是以此种方式被保存下来的。
如《汉铙歌十八曲》中的多数歌辞,还有《日出东南隅行》《昭君怨》等。
从中国诗歌史角度看,除了上古先秦时期有《诗经》中的民歌外,唯有汉代一大批乐府民歌,能够占据诗坛的半壁江山,这一景观,是其他朝代很少看到的。
(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谣是民间文学的一部分,历朝历代都很丰富,但因为是底层的文学样式;般很少被记录,所以它们的发展是自由的。
B.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和秦代的焚书坑儒的打击,采集民间歌谣纳入官方之乐这一做法到汉初已经被弃之不用。
C.官府采集百姓讴谣
的目的是“观风俗”“知政教得失”,《夏书》中的“遒人以木铎徇于路”说明夏代已有专门的官员到民间采集百姓讴谣。
D.民间歌谣虽然当初没有进人乐府歌曲的核心部分,但是这些民间歌谣的存在,提高了汉代乐府歌辞的总体文学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汉代保留了不少优秀的民间歌谣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汉代对民间文学十分重视,而民间文学要想长久流传,往往要借助于官方的力量。
B.周朝时期,为了扩充“乐”的教化功能和了解政情民风的功能,周公采取“采诗”以“配乐”的形式制礼作乐,这种做法在后世也有沿用。
C.汉武帝时期因为独尊儒术,朝廷设立了乐府机构,负责乐的内容和程序建设,最终建立了完善的礼乐制度体系,民间歌谣也随之繁盛起来。
D.除了《诗经》中的民歌外,中国诗歌史上还有汉代的乐府民歌能够与其他诗歌类型抗衡,这也说明了汉乐府歌辞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发现的殷周时期的乐器能够证明,在上古、殷周时期,统治者为了宗庙祭祀、朝廷的礼仪以及自身
的娱乐等,都设立了不同规模的乐队。
B.汉代的乐府文学丰富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朝廷发动文士写作歌辞,如当时最负盛名的司马相如等人参与创作;二是收集民间歌辞。
C.乐府机构采集民间歌遥这一做法是在汉朝实行起来的,开始成为礼乐制度的一个环节,这种效仿古老的采诗传统的做法符合礼乐精神的要求。
D.汉代的民间歌谣因存在于“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歌遥辞”中而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最终成为十分优秀的民间
作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夜缒而出 缒:
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B.敢以烦执事 执事:
办事的官吏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出
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
使……缺,损害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佚之狐说“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大兵压境,国家危在旦夕,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经过佚之狐的一番劝说,烛之武最终答应去见秦君。
C.烛之武见到秦君后,先坦言知亡,然后指出灭郑国只对晋国有利而对秦无益,并挑拨离间秦晋关系,最终让秦君退兵。
D.文章通过语言等描写表现了烛之武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6.下列各句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B.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C.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是侍坐(陪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坐,张良则为侍坐。
D.《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5分)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5分)
(2)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8.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9.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你认为是这样吗?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沁园春·长沙》下片诗人旧地重游,回忆往昔生活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
题。
(25分)
距离
安晓斯
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
儿媳生了个大胖孙子,这在农家可是大事。
说啥也得去看看我们那大胖孙子。
张叔和张婶没事就唠叨这话题。
儿子张晖真争气。
大学毕业后,顺利在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听说那个城市很大,距离张叔和张婶有五百多公里。
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儿子就报喜来了。
说在那个城市找了个对象,叫楚雪,家里就她一个女儿,条件很不错。
张叔就说,那我和你妈去看看,替你把把关。
张晖就
说爸妈你们别来了,这么远的路,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一直等啊等,到底没等来。
终于等来消息了。
是儿子准备结婚的消息。
张叔和张婶就告诉儿子准备去一趟。
儿子说,爸妈你们别来了,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好了。
还有,把咱家的旧房子拆了再盖一次,人家是城里的姑娘,回去也得有个干干净净的地方不是?
从此,张叔和张婶比以往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张叔还一咬牙,卖了猪粜了粮食,就拆了旧房盖了新房,还更换了所有的家具。
儿子电话来了,说结婚就不回去了,楚雪家把啥东西都准备好了,房子、车子也都买好了,不用咱家花钱。
张叔不听,那咋行,咱必须得拿点钱。
两天后儿子打来电话,楚雪家把在地下停车场买车位的事让给咱了,爸妈你们就寄五万元钱好了。
后来,张叔和张婶才知道,他们花五万元购买的车位,实际上就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
儿子终于打来电话,说结婚日子定下了。
楚雪家里人说,路太远,爸妈你们就别过来了。
结过婚,我抽时间带楚雪回去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在家里等。
每天,老两口除了干农活儿,回到家就开始收拾房间,扫啊擦啊,虽然累点,可是心里很高兴。
儿子终于又来电话了。
火车票儿子都给买好了。
张叔和张婶就按儿子说的,怎么到车站去取票,怎么坐车,怎么出站,在哪等,都一一记下了。
坐在火车上,张叔和张婶兴奋得没法说,张婶就提醒张
叔,别忘了那俩红包,听着火车上来回吆喝的卖饭声,他们只是喝一口从家里带来的凉开水。
下了车,儿子已经在出站口等了。
到了一家宾馆。
张叔说,咱不住这里,我和你妈就在你那住一夜,看看孩子就走。
儿子的双眼就湿湿的。
饭后,张叔和张婶就和儿子一起去看孙子。
进了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衣着
讲究、戴着金边眼镜的女人。
亲家,都来了。
很亲热的声音。
楚雪,快来,你爸妈来了。
还是那个女人的声音。
张叔和张婶就知道一定是亲家母了。
换了拖鞋,儿子就拉着张叔和张婶在一个紫光灯下照了一会。
有了孩
子,我们从外面回来都要照一会儿,杀菌效果很好的。
还是那个女人亲热的声音。
坐下来喝茶的时候,张叔就拿出那两个红包来。
张婶就说,楚雪啊,这是给你的,10001元,在咱农村老家叫万里挑一。
这是给孩子的,8800元,咱老家叫宝贝蛋蛋。
别嫌少,是爸妈的一点心意。
闲聊了一会,张叔和张婶就提出想看看孩子。
亲家母就说,好不容易哄睡了,脚步轻点儿,咱去看看。
轻轻地推开卧室的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罩着粉红色蚊帐的婴儿车。
距离一米远时,张
婶想上前抱抱孙子,亲家母就拉住张婶说,咱今天就不抱了呵,就看看。
哄孩子睡着不容易。
张叔和张婶就隔着那个粉红色的小蚊帐,在朦朦胧胧中看见了孙子红朴朴的小脸蛋儿。
第二天一大早,哭了一夜的张叔和张婶就来
到了火车站。
离开宾馆时,张叔没有告诉儿子。
他把儿子交的押金留在了服务台,自己结算了房费。
张叔对
张婶说,看出来咱儿子有多难了吧。
张婶流着泪点点头。
哎,老头子,我眼神儿不好,你到底看清楚咱孙子没有?
张叔没说话,大把的泪涌了出来。
(选自《小说选刊》2013年第11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儿子说在城里找了个对象,是独生女,家里条件不错,这些话为后文的故事情节做了铺垫,为写“距离”埋下伏笔。
B.张叔和张婶每天唠叨要去看孙子,这既表明了对孙子的牵挂,对晚辈的疼爱,
也暗批了他
们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
C.小张结婚前后,几次拒绝父母的探望,声称要回家看看,并要求翻盖新房,实际这都是小张的借口,他并不真想回去。
D.张叔和张婶的亲家——衣着讲究、戴着金边眼镜的女人,从骨子里就没看得起张叔张婶,小市民的庸俗心态比较重。
E.小说结尾,张叔和张婶的眼泪令人心碎,小说安
排这样的结尾,既感动了读者又
巧妙地暗扣了题目,发人深省。
(2)小说开篇就写“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3)张叔和张婶有哪些性格
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的题目叫“距离”,请结合全文,谈谈本文反映了哪些方面的距离?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
题。
(25分)
“四余作家”宗璞
陈洁
我和宗璞接触越多,越少将她当做“一”个人来理解。
想到她时,总下意识地连带想到某种关系或群体:
冯友兰的女儿、冯老太君吴清芝的孙女、任继愈和张岱年的姻亲、河南唐河的冯家人……
之所以这样,或许与她
的族人有关。
要理解宗璞其人,首先要理解她的家族。
南阳地区有“冯家三兄妹”:
哥哥哲学家冯友兰;弟弟地质学家冯景兰,“丹霞地貌”的命名者;
妹妹五四时期作家冯沅君,古典文学专家。
一个堂妹是张岱年的夫人。
其中,兄弟二人共育有五男五女,都各有成就,其中一个是任继愈的夫人。
这样一个家族长大的宗璞,在一般读者眼里,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认识她的人却往往淡忘这些身份,而说,她是个孝女——她在父亲生前照顾他身体,在父亲身后维护他声誉,完全不遗余力,奋不顾身。
这或许是一种家族传统,冯沅君就曾将200万稿费以母亲的名义,在河南大学设立“唐河冯太夫人奖学金”奖励豫籍女生。
冯友兰病中,宗璞放下一切全力照顾;到宗璞生病时,老家的子孙辈来人照顾,也是络绎不绝。
他们都是唐河冯家的一分子,瓜扯藤蔓,休戚相关。
中国旧式家庭是纵向的家族网络,一荣
俱荣,一损俱损。
从这个角度说,宗璞颇有古风,她的亲情、乡情观念很重。
中国传统社会看重家族郡望,传统学术的治学则讲究道统、学统、家学、师承。
宗璞正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她出生在校园,在校园里成长,接受高等教育,在报社和学术单位工作,生活范围一直限于高等学府和学术研究机构,受着淳厚的文化学术熏陶,作品也大多反映中国知识分子生活,就连写作风格也是她本人的折射:
细密从容、优雅温婉,有大家风范,但有些细节,很死磕,较真得过分。
一半因为身体不好,一半因为生性温和,宗璞说话总慢悠悠的,绵软柔和,但一旦关乎父亲和家族的声誉,她会突然变得犀利尖锐。
她曾找过何兆武老先生的“麻烦”,也曾与自己的老师杨绛对峙。
这种争斗有时让人惊讶,在一些人眼里,甚至是颠倒是非的名利之争。
其实,她是出于亲情和家庭(族)荣誉感而战斗。
宗璞一个多年好友私下里感慨说,宗璞本是聪明人,可在维护家族问题上,有点痴,做得太过;她护得那么厉害,反而让人不相信她的公允和理性。
这个简单的道理,宗璞不是不知道,一般的事,她也确实“很好说话”。
可但凡知道文化圈谁说冯友兰不是了,她忍不住挺身而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父亲过世后,宗璞又用很多时间精力整理父亲的书稿,推进学界对父亲的研究。
学界有人评价说,冯学能取得今天的发展,宗璞功不可没,但是,冯友兰的名声在社会上纷争
很大,也未必不是宗璞越描越黑的结果。
冯友兰去世后,宗璞最大的心意和志向,本是写完“野葫芦引”四部曲:
以抗战前后的西南联大师生为原型,
计划写南、东、西、北四部长篇小说。
宗璞小时并未立志当作家,15岁发表散文,也不过兴之所至。
她在业余、事余和病余开始写作,所以是“三余作家”,现在又加一条:
维护父亲形象和家族荣誉之余。
所以,她是“四余作家”。
宗璞偶尔感慨,读小说是乐事,写小说却是苦事。
现在,《南渡记》、《东藏记》和《西征记》都已出版,让人担
心的是她的健康。
宗璞的身体从小就不好
,年轻时贫血,不期然就会晕倒,还因为肺结核休过学。
做过多次手术后,达观的她笑称自己是“挨千刀的”。
从写《东藏记》开始,她视网膜脱落,眇一目,左眼视力仅0.3,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不能间断吸氧。
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年成一书,写作的过程异常艰辛。
现在,她的几位好友如资中筠、文洁若,都还活跃在学术文化圈,著作不断,她却已经行动困难,写作几乎停顿。
朋友们都希望她能坚持将《北归记》写完。
事实上,正如她的“自度曲”所言:
“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冯沅君曾捐赠200万稿费设立“唐河冯太夫人奖学金”奖励豫籍女生,可见冯氏家族向来有热心公益的传统。
B.宗璞的作品大多反映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写作风格细密从容、优雅温婉,折射出她本人的鲜明特点。
C.文章题目为“四余作家宗璞”,“四余”指“业余、事余和病余”,以及“维护父亲形象和家族荣誉之余”,行文中有意突出的是“病余”和最后一“余”。
D.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视网膜脱落,眇左目,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不能间断吸氧,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
E.要完成“野葫芦引”四部曲中的
《北归记》,宗璞面临着比撰写《南渡记》《东藏记》和《西征记》更大的困难,因为她已行动不便,暂时停止写作。
(2)宗璞的“孝”体现在哪些方面?
结合文章分析。
(6分)
(3)“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你如何理解?
(6分)
(4)结合全文,探究宗璞性格形成的原因。
(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上钩,就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晋见时奉献的礼品。
B.许多分析人士指出,苹果公司之所以状告HTC,实际上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真实的目的是针对另一个IT业界巨头谷歌公司推出的安卓平台。
C.业内人士透露,商家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往往会用较优惠的措施招揽消费者,然后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图穷匕见,使消费者陷入各种“霸王条款”的陷阱中。
D.他这人很有意思,喜则开怀大笑,怒则切齿拊心,愁则发上指冠,乐则得意而忘形。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在支持本土品牌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同样吸引了美国、欧洲、日韩等汽车品牌将更多的先进技术和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中国市场。
B.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避免低收入家庭被边缘化的现象不会发生。
C.饮用菊花茶可以缓解头昏脑胀及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睛干涩等症状,这是因为菊花有清肝明目、祛毒散热的功效的原因。
D.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1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城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青山之钟秀,汇江河之磅礴,聚人文之荟萃,融烈英之壮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岳麓山屏峙其中,秀如琢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①文化历史悠久②自然景观优美
③湘江奔腾北去,
碧如飘带④橘子洲横卧江心,状若长岛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
①。
一种更可信的说法是,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②,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
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危害性越小。
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
③,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是巨大的。
17.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选择一位名人另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
(6分)
荆轲失败了,然而我们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他反抗强秦的壮烈行动,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反抗强权推翻黑暗统治而英勇斗争。
六.写作。
(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朋友圈被高晓松作词作曲、许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屏,这首歌旋律优美,歌词动人,能激起人无尽的向往。
“……在临别的门前,妈妈望着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这两句话流传很广,仔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
对此,你有何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C2.C3.D
4.C(行李:
出使的人)(3分)
5.B(是郑伯去劝说烛之武)(3分)
6、A不是纪传体是编年体(3分)
7.
(1)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曾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
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5分。
许、济、版、所知各1分,大意1分)
(2)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它,这是不仁道的。
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
(5分。
微、夫人、因、所与各1分,大意1分)
8.草青柳黄、桃李飘香,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特点
9.不是。
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
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
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
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10.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1.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2)①突出了张叔张婶渴望见到孙子的心情。
(2分)②引出下面的故事情节。
(2分)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分)
(3)①疼爱儿子。
多次准备,盼望孩子回家;处处为儿子着想。
②勤劳。
张叔和张婶比以往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③节俭。
他们只是喝一口从家里带来的凉开水。
④讲礼数。
儿子结婚时,张叔强调“咱必须得拿点钱”;张婶提醒张叔,别忘了那俩红包。
⑤宽厚(宽容、忍让)。
想见孙子,没有真切的见到,却不责备,有泪自己流。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4)①小说的人物分别在城市和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