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6396855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4.55KB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让你终生受益,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中间四句默写下来(字体要规范、工整、美观)
单
车
欲
问
边
,
属
国
过
居
延
。
萧
关
逢
候
骑
,
都
护
在
燕
然
。
2.古诗词文填空。
(1)牧人驱犊返,______。
(2)____________,俯不怍于人。
(选自八年级传统文化)
(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4)《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5)《愚公移山》中,侧面表现愚公移山艰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3.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具有这种犀(_____)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2)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í(___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3)巨大的漕船,舳(___)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床上卸下沉重的粮包。
(4)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yì(____)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
4.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珊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他们讲究亭台轩谢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在做随道时,泥土搬移到哪里去了呢?
(4)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销,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团队。
三、选择题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B.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C.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D.设计者和匠师们量体裁衣,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6.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使同学们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四、名著阅读
7.名著导读。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作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巨著;他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等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
我们学了选自本书的《蝉》.
请你结合《蝉》一文的内容和你对蝉了解的知识,说出它的两个生活习性。
五、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出当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四个优势。
材料一:
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书籍已经超过27万种,文学、历史、经济、教育、社会等门类可以说无所不包。
尽管有如此众多的图书可供选择,但资料显示,在“师生最喜爱的图书”调查中,《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仍以明显优势位居前4位。
材料二:
用网络阅读,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获得更多的信息。
同时,也方便人们更高效地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阅读。
此外,还减少了印刷、物流仓储和批发零售等环节,降低了出版发行、营销的成本。
优势:
(1)______
(2)_____(3)______ (4)_____
六、诗歌鉴赏
赏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本诗是一首____(诗的体裁),其中一个“____”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的景象写得富有气势。
10.这首诗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
11.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____,____的英雄气概。
1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玉龙”指()
A.人名B.玉做的龙C.玉色的龙D.宝剑
14.请选出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B.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C.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D.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
七、对比阅读
比较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七里之郭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4)必先苦其心志
16.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入/则无法家/拂士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这两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处世为人、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八、课外阅读
研读下面的传统文化《学问之道
(二)》,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
“予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19.选文中的“百物生焉”是什么意思?
20.孔子在这一选文中强调了什么?
九、现代文阅读
赏读茅盾的《白杨礼赞》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21.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22.文中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
做简要解释。
23.如果把“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改为“这是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表达效果好不好?
为什么?
研读茅以升《中国石拱桥》(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24.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_____;它的艺术价值:
________
25.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1)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2)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
26.有人说: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古老的石拱桥都应当被新型的斜拉索桥淘汰。
你赞成这种观点吗?
请简述你的理由。
(不超过60字)
品读下面的美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爱处无声安宁
自从我开始记事的时候,父亲就几乎不开口说话了。
一场大病将他的听力完全毁掉。
他自己又是个极自尊的男人,便唯有这样一年年沉默下去。
记得小时候,我走在他的身边,常有淘气的男孩子在后面跟着高喊“哑巴”。
他当然听不见,照例大踏步地往前走。
我被他的大手紧紧拉着,想停下来跟那些男孩子拼一架连时间都没有。
那时候的我,总是莫名其妙地生出一种保护他的欲望。
后来我读了中学,他每隔两天就送我最爱吃的饭菜到宿舍传达室,留下字条,告诉我下次他再来时将换下的衣服放在楼下就好。
他知道一开口就会给我丢面子,所以他宁肯不见我,只给我一张张面孔与他一样严肃冷淡的字条。
我是很少给他写什么字条的,有什么事能自己做的,就尽量地不去依靠他。
我不知道他是否心里难过。
听朋友说,他们在叛逆的年龄,常常会和父母大声地吵闹,我有时候会羡慕他们这样的经历。
其实读书时的我,与他们一样,想把郁积在心里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发泄出来;可是站在我对面的父亲,却是什么也听不见。
即便他看见我皱了眉头,又能怎样呢?
顶多是轻拍一下我的肩,剥个可以安神静气的香蕉递过来,仅此而已。
所以在我最不可一世也需要父亲来安慰的时候,我选择了与他一样的“失语”。
我带着男孩子到家里来玩,将电视开得震天响,还关起门来在书房里疯狂地跳舞。
那些没有礼貌的男孩子都会觉得抱歉,怕吵得父亲无法休息。
我听了从来都是只有一句话:
他要对我还有一点点的爱,为什么不说出来呢?
那时候的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父亲对我的爱,远远没有对他自己的多。
他躲在无人注意且不会被嘲弄的角落里,守着一颗敏感高傲的心,过自己的寂寞日子。
他是自私的,他宁肯冷落我,也不会在我的同学面前用高得惊人的声音说一句关爱的话给我。
而我,为什么不也自私地在他将棉衣盖在我身上的时候,假装睡着了翻身,将衣服抖到冰冷的地板上去?
这样不出声地与他较劲,持续了我整个的青春期,直到我后来工作了,彼此离得远,才慢慢地学会对他好。
而父亲,也开始用写信的方式,将以前没有对我说的话,一点点地邮给我看。
每有来信,同事们都惊奇地说,都什么时代了,怎么还有人给你这么执著地两周写一封信?
我淡淡地笑称父亲不会发短信,也不会用电脑。
其实,只有我自己才知道,那么聪明的父亲,他什么学不会?
只是在与我交流上,他很执拗地选择了写信的方式。
尽管每次我收到了他的信,都是用电子邮件或短信简短地回复给他。
我结婚的时候,他开心地写信祝我幸福,并寄来了礼物,他自己却以路远为由没有出席。
结婚前一天,我躲开所有人,一个人一遍遍地看父亲寄来的礼物。
那是一张他自己制作的光碟。
他用DV继继续续地拍了一年的时间。
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里,都有对我的思念,无声地录在他拍摄的故事里。
上面的文字,很少,但我看得懂每一个镜头里的含义。
我会说话时,他给我买的识字磁带;我开始读书时,他送我的漂亮背包;我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得到的所有奖状和证书;被我揉皱了的小熊枕;为了学习,我忍病剪下来的长长的辫子;每年生日时,他帮我在门框上刻下的长大一岁的印痕;我在他怀里几欲挣脱掉的照片;他给我送饭时专用的保温盒;他打印出来的我写给他的所有的短信和邮件……那么多琐碎的旧物和细节,我以为他与我一样在时间的流逝里忘记了。
没想到的是,他一样不差地记得那么清晰!
那盘碟,像一部无声电影,不需要任何语言,便能将所有的爱与温情,全部深深刻到人(我)的心里去。
(选自《读者》第9期,有改动)
27.文章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8.请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章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顶多是轻拍一下我的肩,剥个可以安神静气的香蕉递过来,仅此而已。
29.父亲寄来的DV上面的文字很少,为什么“我”会看懂每一个镜头的含义?
十、作文
30.你对你学习、生活的学校比较了解和熟悉;请你以《我的学校》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说明文。
要求:
①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语言通顺准确,结构要完整;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析】
【分析】
【详解】
明确要求:
默写的内容是《使至塞上》的第二联和第三联,默写时要注意“蓬、雁、圆”等字的书写,整体上要用楷书,横平竖直,不能连笔。
2.猎马带禽归仰不愧于天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解析】
【分析】
【详解】
诗词默写要求:
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注意:
禽、愧、荒、易、反。
3.
(1)xī
(2)藉(3)zhú(4)逸
【解析】
【分析】
【详解】
犀利:
(刀、剑等)锋利,锐利。
也形容言词尖锐明快,目光锐利。
狼藉:
杂乱不堪;乱七八糟。
舳舻:
古指长方形的船;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旁逸斜出:
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4.
(1)珊改为跚
(2)谢改为榭(3)随改为隧(4)销改为峭
【解析】
【分析】
【详解】
蹒跚: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珊改为跚。
亭台轩榭:
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
谢改为榭。
隧道:
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
随改为隧。
春寒料峭:
形容初春的寒冷。
销改为峭。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符合语境,正确;
B.任劳任怨:
做事能够经受劳苦和别人的抱怨,符合语境,正确;
C.不折不挠:
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符合语境,正确;
D.量体裁衣:
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办事要切合实际,使用对象错误;
故选D。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D.成分残缺,“通过”和“使”淹没了主语,去掉一个,故D错误,选D。
7.示范:
蝉在夏天时,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雄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雌的蝉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
【解析】
【分析】
【详解】
明确思路:
结合《昆虫记》中的介绍,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用流利的、概括性的语言介绍蝉的两个生活习性。
示范:
1、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
每个种的雄蝉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
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交配前的求偶声;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厉鸣声。
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2、蝉在未成熟之前在土里成长,后慢慢掏洞爬于树干上,如发现有稀泥的盗土洞里必有幼蝉,蝉是在夜间趴在树干上脱壳,脱完壳就有了翅膀了。
8.优势:
(1)信息量大。
(2)时间利用率高。
(3)方便阅读。
(4)降低阅读成本。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用网络阅读,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获得更多的信息”可知,阅读信息的来源变的更加广泛了,优势一:
获取信息量大。
2)结合“也方便人们更高效地利用零碎的时间”可知,阅读可以有效利用小块时间,优势二:
时间利用率高。
3)结合“随时随地阅读”可知,阅读不拘泥于环境、时间,优势三:
方便阅读。
4)结合“还减少了印刷、物流仓储和批发零售等环节,降低了出版发行、营销的成本”可知,节约了纸张,缩减了环节,优势四:
降低阅读成本。
9.五言律诗入
10.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C
【解析】
【分析】
9.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1)本诗一共八句,押韵,“游、楼、舟”押“ou”,判断是律诗;每句是五个字,判断是五言律诗。
2)江入大荒流:
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入”动词,有动态感和画面感,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10.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
这首诗的第一联叙事,交代作者的行踪。
第二联和第三联写景,描绘景色。
第四联抒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怜”“送”等词,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诗故表达情感的是尾联。
1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
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故乡人,诗中并无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故C错误,选C。
12.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13.D
14.C
【解析】
【分析】
12.本题考查主题。
1)结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可知,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边的泥土在夜色中凝聚着紫气。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
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写出了守边战士浴血奋战的精神。
2)结合“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可知,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这里表现了守边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
13.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玉龙,宝剑的代称。
故选D。
1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分析。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结合“城”“甲光”“塞上”“角声”“报君”等词,可知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前四句写日落前交战双方的战争,后四句写守军的驰援,故“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表述错误,选C。
15.
(1)外城
(2)通假字,通“叛”背叛(3)被选拔,被起用(4)使动用法,使……受苦
16.D
17.
(1)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2)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意译亦可)
18.开放题(只要符合题意和要求即可)
【解析】
【分析】
1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七里之郭:
方圆七里的外城。
郭,外城。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
畔,通叛,背叛。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
举,被选拔,被起用。
(4)必先苦其心志:
一定先要使他内心和意志受苦。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1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技巧:
把握整句意思,根据句子中词语意思断句。
入(在国内)/则无(如果没有)/法家(有法度的臣子)拂士(辅佐君王的贤臣)。
故D错误,选D。
1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注意:
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
(1)得道: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仁政。
助,帮助。
(2)然后,这样以后。
于,在。
1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谈这两篇文章在自己处世为人、学习或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示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告诉我“人和”的重要性,在为人处事上,要讲究“道义”,要多做好事,促进和谐氛围的形成,这样也会给自己好的回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人要有忧患意识,同时要看到忧患的价值,借助忧患磨练自己。
学习中、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面对困难不必恐惧,不要退让,在与忧患的斗争中磨练自己,促进自己的成长。
【点睛】
译文:
【甲】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
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条件,去攻打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菏泽市 鄄城县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