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2课时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1.docx
- 文档编号:17414301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77MB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2课时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2课时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2课时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2课时同步训练中图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2课时)同步训练中图版必修1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圈层。
从太空观察地球,其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色的云层和蓝色的________。
答案: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白 海洋
2.低层大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各种成分的作用各不相同,请连线:
水汽 ①维持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氧化作用
臭氧 ②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有减弱氧化的作用
二氧化碳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吸收长波辐射,有“保温效应”
固体杂质④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影响大气温度
氮 ⑤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吸收与放出长波辐射,输送潜热,有“保温效应”
氧 ⑥形成降水中的凝结核;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影响大气质量
答案: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水汽—⑤;臭氧—④;二氧化碳—③;固体杂质—⑥;氮—②;氧—①
3.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将大气分为三层和请填下表: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
垂直分层
高度分布
主要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1气温________
2空气________运动显著
3天气现象________
④集中了大气质量的
1气温________
2大气作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___、对______有利
3热量主要来自____
臭氧层的作用
高层大气
1密度________
②在________千米处形成电离层
电离层作用:
_____
答案:
物理性质 运动状况
填表:
由上到下、由左到右依次为:
平均12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 复杂多变 75 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类在对流层底部生存 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水平 大气平稳 天气晴朗 航空飞行
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 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从平流层顶到3000千米高空 非常小 70~500 反射无线电波,影响无线电通信
4.水分和热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和自然景观类型;水为满足________需要创造了前提;水循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自然带 生物 调节气候 净化大气
5.在地理环境中,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分别存在于______圈、大气圈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层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________的圈层。
答案;水 下层 地壳 活跃
1.关于地球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B.氧气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C.臭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对地面还具有保温作用
D.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2~3题。
2.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所占的比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A.海洋水、冰川、地下水、湖泊水
B.海洋水、河水、冰川、地下水
C.海洋水、河水、湖泊水、大气水
D.大气水、土壤水、沼泽水、生物水
4.有关地球几个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地球的许多圈层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地球的各圈层呈同心圆状排列
D.地球各圈层内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5.读“大气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气温分布特点,判断A是________层,这层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高度增加,气温也在升高的是图中的______层和_________
(3)对人类而言,B层突出的优点有哪些?
(4)为什么说对流层和人类关系最密切?
课堂巩固答案:
1.B 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
二氧化碳含量虽少,但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还具有保温作用。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2.B 初步认定图像信息,特别是0℃;认定四条曲线在近地面的温度值;认定①③④三条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和数值与实际不符,而曲线②符合实际情况。
3.A 海洋水的水体储量占绝对优势,冰川水水体储量在淡水中约占68.7%,地下水的水体储量在陆地淡水中仅次于冰川。
4.B 地球各圈层都以地心为圆心,但并非呈同心圆状排列,地球各圈层中生物圈是跨圈层的。
外部圈层的能量多来自太阳辐射能,内部圈层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5.
(1)对流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多变,厚度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
(2)B D
(3)平流层大气中含有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平流层水汽、杂质含量少,大气运动平稳,天气晴朗,对高空飞机飞行十分有利。
(4)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底层。
它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整个大气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使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对流层为人类提供了基本需求。
1.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明显递增
B.大气平稳、天气晴朗
C.空气大多作水平运动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D 由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的对流运动十分显著。
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因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卫星运行、高空飞行的飞机、无线电短波通信分别利用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平流层、高层大气
D.高层大气、平流层、平流层
答案;C 人造卫星的运行多在200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中;飞机多在平流层中飞行;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位于高层大气中
3.某平原地区近地面气温为22℃,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2千米,此时对流层顶的气温约为( )
A.-94℃B.-72℃C.-50℃D.-34℃
答案;C 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计算
4.同一季节,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高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加坡 ②北京 ③漠河 ④摩尔曼斯克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答案:
D 对流层中大气的热量来自地面,而地面热量来自太阳辐射,故纬度越高,大气温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对流层越薄
5.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答案:
D 在地球外部圈层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所以A是生物圈,B是水圈,C是岩石圈
下图为“某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四图中,表示逆温层正逐渐消失的是( )
A.t1B.t2C.t3D.t4
答案:
D 逆温层的出现和消失都是从地面开始的
7.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则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 )
A.50米B.75米C.100米D.150米
答案;C 在对流层中,气温应该随高度上升而降低,这样利于近地面空气的对流上升,从而使近地面的污染物质能迅速扩散到高空而减轻对地面的污染。
但从本题图中却发现,t1~t2阶段气温在一定高度内却是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这种反常现象即逆温现象,从图中可看出,到t3时逆温最强,100米以下的空间都受影响,这样低层大气中的污染物就不能顺利地向高空扩散,从而使近地面污染加剧。
故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100米。
故选C项。
8.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2)四大圈层中,物质的密度自上而下逐渐________,范围渗透于其他三大圈层的是________,属于从外部圈层向内部圈层过渡的圈层是____________
(3)某波音飞机起飞时,机场风雨交加,飞机起飞后,迅速做爬升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答案:
(1)略(由外向内依次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增大 生物圈和水圈 岩石圈
(3)平流层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少,天气晴朗、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飞机升至平流层比较安全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检测中图版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在2010年10月21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专家介绍说,中国以“嫦娥一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综合月球探测技术,已提出自主火星环绕探测的技术方案。
读下表相关资料,完成第1~2题。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大气密度(地球为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
周期
公转周期(年)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15
23小时
56分
1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小时
37分
1.9
1.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2.火星探测器登陆后的工作能源靠吸收太阳能,在不考虑蓄能的情况下,假如火星探测器位于火星赤道上,它能连续工作的时间为( )。
A.12小时
B.大于12小时
C.小于12小时
D.24小时37分
太阳直接辐射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
下图是“北京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北京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
B.冬季多阴雨天气
C.夏季可受到太阳直射
D.冬季冰封反射率高
4.北京4、5月份的直接辐射高于6、7月份,原因是( )。
A.4、5月份太阳高度最大
B.4、5月份降水较少
C.4、5月份白昼最长
D.4、5月份多沙尘天气
阅读材料,完成第5~6题。
材料一:
诗句节选:
“物换星移几度秋……”“寂寞嫦娥舒广袖……”
材料二:
天体系统略图与神话“嫦娥奔月”想象图。
5.“物换星移几度秋”道出了( )。
A.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B.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C.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D.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寂寞嫦娥舒广袖”,月球之所以寂寞是因为( )。
A.没有大气、生物
B.没有卫星
C.只绕着地球公转
D.世界各国竞相探月登月
西藏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某学校(90°E)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如下图),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板每天都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量。
据此完成第7~8题。
7.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气温高,太阳辐射强
C.处于臭氧层低值区
D.大气逆辐射强
8.该热水器每天获得太阳辐射量为最大值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1时
B.12时
C.13时
D.14时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9~10题。
9.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A.①线B.②线
C.③线D.④线
10.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
1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1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读图甲、图乙,完成第13~14题。
13.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较低纬度的两条曲线是( )。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14.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①最接近的是( )。
A.北京B.上海
C.汕头D.海口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③②①D.③①②
16.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上海市(约31°N)业主李某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日照时间极短,且达不到满窗而向法院起诉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________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
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材料中“________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8.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
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 )。
A.北京比上海地形复杂
B.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北京比上海每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D.北京比上海天气干燥
2011年10月23日13时41分,土耳其东部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500多人死亡,4100余人受伤。
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地震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 )。
A.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组成
B.推测海底岩石年龄
C.分析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
D.了解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20.关于这次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次地震中,P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B.这次地震中,P波的传播速度比S波快
C.在地下33千米处以下,P波完全消失,S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D.在莫霍面以下,P波和S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只有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能被肉眼观测到。
在这五颗行星中,金星距离地球最近,亮度最大;而土星距离地球最远,亮度最小。
2009年10月16日和17日连续两天的清晨,还可目睹到“三星伴月”,即弯弯的残月与土星、金星和水星“近在咫尺”。
材料二:
下图为2009年10月16日凌晨5时40分(北京时间)水星、金星、土星“三星伴月图”。
(1)图中天体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__。
(2)材料中涉及的天体系统级别有________级,其中最高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
(3)图中四个天体公转周期最长的是________,图中的行星位于地球轨道以外的是________。
(4)下列关于图示日期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再过20分钟,北京将迎来日出
C.全球16日的范围比15日的范围大
D.悉尼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
22.(12分)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_前后,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上。
(3)此刻P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
(4)P、E、F三点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
23.(研究性学习)(16分)每个学校都会定期举行升旗仪式,这是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
为了测定你所在学校旗杆处的地理坐标,请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用理论依据。
以春分日为例,假定天气晴朗、半夜后无月色,旗杆高为h(技术误差可由老师纠正,所需用材可由老师从实验室借出,无GPS手持机)。
(1)实验用材:
(2)实验步骤:
(3)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信息即可作答。
第2题,只要从表格中获取“火星的自转周期即昼夜更替的周期大于24小时”的信息,再根据“火星赤道”的题干信息可知,火星赤道上昼长大于12小时,即可得知正确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北京冬季太阳高度较小,单位面积内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较少,并且白昼较短,光照的时间较短。
第4题,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6~9月份为雨季,阴雨天气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太阳辐射较弱。
5.C 6.A 解析:
第5题,“物换星移”主要是地球自转形成的,“几度秋”主要是地球公转形成的,C项比A、B两项表述更准确、全面。
第6题,月球上没有大气、生物,所以是一个没有生机、寂寞的世界。
7.A 8.D 解析:
第7题,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能丰富。
第8题,该地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为一天中的最大值,则北京时间应是14时。
9.A 10.C 解析:
第9题,图示中心处为北极点,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而此时是北京时间11月3日,极夜的纬度范围应在极圈以内的某处,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此时北京时间是1时36分6秒,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左右。
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应选择①线。
第10题,发生太阳活动时,太阳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11.B 12.B 解析:
依据太阳直射的半球和北极点的极昼极夜状况判断,A图为北半球夏至日,C图为北半球冬至日,然后依次推出B图为北半球秋分日,D图为北半球春分日。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时,为3月21日至6月22日,“荡秋千,踏青插柳”为清明节,符合题意。
当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
13.A 14.C 解析:
第13题,纬度较低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小。
曲线①②相比,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①;曲线③④相比,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小的是③。
第14题,曲线①在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可知该曲线表示的是北回归线上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
15.A 16.C 解析:
第15题,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三地正午时太阳均位于南方,说明三地均在北回归线以北,且太阳高度角从③→②→①逐渐减小,说明③→②→①纬度变高。
第16题,北半球夏至日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17.D 18.B 解析:
第17题,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第18题,北京纬度比上海高,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上海小,楼房间距应宽一些。
19.A 20.C 解析: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
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其组成。
在莫霍面以下,P波和S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21.解析:
第
(1)题,考查八颗行星的分类。
第
(2)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图中行星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
第(3)题,天体公转周期的时间跟距离中心天体的旋转半径成正比。
第(4)题,以时间信息入手,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图中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已过秋分日,北京日出时间晚于6时;全球24小时里,16日只占9小时40分钟,其余为15日;悉尼在南半球,直射点南移,昼逐日变长、夜逐日变短。
答案:
(1)水星 金星 土星
(2)2 太阳系
(3)土星 土星
(4)D
22.解析:
第
(1)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此图为南半球图。
第
(2)题,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极昼现象,应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3)题,P点位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0时,0°经线此时为9时,故北京时间为17时。
第(4)题,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F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P点位于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6°52′;E点位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
答案:
(1)南 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2)12月22日 23°26′S
(3)0 17
(4)F、E、P
23.解析:
利用简单可行、易于操作的小实验,测定旗杆处的地理坐标,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当地的经纬度,即使知道经纬度的数值,也不知道是怎样测定出来的。
计算纬度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晚上测定北极星的仰角,北极星的高度角与当地纬度相等;二是在太阳直射赤道时,测定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当地纬度等于90°减去正午太阳高度角。
利用旗杆影子最短时的手表时间与北京时间12时的差值,求得当地经度。
答案:
(1)量尺、手表、记录本、计算器、小型天文望远镜等。
(2)①晚上定位北极星,测出北极星高度角。
(或测定并记录旗杆正午前后影子长度变化和相应手表时间,根据最短影子长度和旗杆高度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
②计算当地纬度:
北极星高度角即为北半球纬度。
(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90°-当地纬度)
计算当地经度:
根据影子最短时的手表时间计算地方时为12时的经度。
(3)①北半球某地北极星高度值等于当地纬度值。
②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90°-|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③当地物影最短时为地方时12时,与手表时间(北京时间)的差值是由该地经度与东经120°的差值决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2课时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1 宇宙 中的 地球 第四 结构 课时 同步 训练 图版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