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师职员考试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docx
- 文档编号:17826258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34.17KB
深圳教师职员考试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docx
《深圳教师职员考试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教师职员考试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教师职员考试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
一、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
1.教育目的论
2.高中教育的性质和职能
3.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
4.高中的师生关系
第一节 教育目的论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含义
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是教育主体对其所希望的结果的设定,是指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人才的总的要求。
指教育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关于教育培养人才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的层次
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3.教育目的的意义
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
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是人类文化自觉的标志,是真正教育活动开始的标志。
4.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表述一
①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各国的国情和社会的需要)
②各人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培养个性特长)
表述二
教育目的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想,所以有强烈的主观性。
但又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要求,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所以又以客观存在为前提。
主观方面的依据是指哲学观念、人性假设、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
客观方面的依据是指教育目的的制定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历史条件指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实际,另外客观条件还指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及其规律。
5.教育目的的特点
阶级性、时代性、对象性。
6. 社会的教育目的和个人的教育目的的关系
社会的教育目的主要反映社会对于教育系统的总要求,它求教育为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发展服务。
个人的教育目的则要考虑教育对人类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要求教育为个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以及未来生活的目标服务。
它们共同组成完事的教育目的的整体。
反之会形成片面的教育目的及至导致整个教育观念上的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
应当鼓励教育对象具有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同时,注意引导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
7.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各类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最高理想的价格政策同,具有一定的终极性,培养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
培养目标既要考虑教育目的的总要求,又要考虑各学校的任务和特点,考虑特定的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
任何终极性的教育目的都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培养目标才能避免流于空泛,一个个具体的目标不与其也目标及教育目的联系起来,就会因失去整体性而失去其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更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应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其规律来确立。
从教育目的到教育目标的转换,实际是教育目的由一般到具体的实现过程。
8.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
但是由于教育方针往往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所以它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面等要素。
同时教育方针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具有强制性。
反映的教育目的也必然具有某些规定和强制性。
这与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的教育目的是有很大不同的。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者的宏观指导思想,是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一般包括:
教育性质和教育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向,主要指特定时期的教育工作方针。
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
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
其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9.教育目的的功能
表述一
导向功能:
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一切教育活动须以教育目的为最高准则。
调控功能:
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时,都会自觉地按教育目的的要求行事,克服活动的盲目性。
评价功能:
所有细化的教育评价标准都来源于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所有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是最高准则。
表述二
规范功能、预期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
二.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1.神学教育目的论
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法国的教育思想家雅克马里坦、日本的教育思想家小原国芳。
2.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决定。
认为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是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发展服务,充分小奖章到社会对个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但没有意识到社会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但不是个体存在的终极目的。
代表人物有儒家、柏拉图、诺笃尔普、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尔巴特、巴格莱。
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认为个人的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希望教育按照人的本性而不是违背这一本性办事。
因为相信人的天性是好的,所以个人本位的教育家都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求得人的天性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有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
代表人物是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
4.教育无目的论
由杜威提出。
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
并非主张真正的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的目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表述
(1)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毛又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同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并指出这一表述正确地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义。
1978年我国宪法中关于我国的教育目的表述为: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向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主导下的教育目的。
1981年《历史问题的决议》要求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四有,1995年教育法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即脑体分离;机器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提出了要求;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培养途径。
(2)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是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上实现体务与智力的完整结合。
实现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能够自由和全面地发挥他所拥有的各方面的才能。
(3)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的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始终要求受教育者做到政治与业务素质的统一,又红又专,德才兼备。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表现是:
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书本学习与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新中国不同时期教育目的的共同点:
社会主义性质,四有。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第一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这几个方面:
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
第二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素质教育
一.素质概述
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的,能够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素质是先天素质和后天习得的素质。
二.素质教育概述
1.含义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
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
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容
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
(3)素质教育的原则:
基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素质教育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而非静态固定的结果)
(4)素质教育的范围:
从中小学起步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5)素质教育的实质:
促进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主动发展)
(6)中学素质教育的任务: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打基础。
素质教育的内涵:
(1)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不同于应试教育,具有选择性、淘汰性,只能照顾到一部分人。
(2)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运用不同的教育模式和不同的评价方案,把学生的差别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
(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
素质教育的意义:
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有助于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
2.是迎接新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
3.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领域自身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三要义: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
表述二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
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我国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
其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全面贯彻、全面提高)的教育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贯彻和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的基点是通过学科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核心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结构体系,并以此来带动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是进行素质教育实践的核心问题。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我国教育总的质量规格和要求的规定,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方向,两者是统一的。
要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就要全面贯彻实施教育目的。
第三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1.学校的含义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教育制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的是国民教育制度,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的是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
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类型和初、中、高教育等阶段。
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主干和主体,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幼儿、青少年、成人教育纵横贯通,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机构网,即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般简称为学制。
3.学制的结构
学制一般由纵向的学校阶段和横向的学校系统构成,前者形成学校体系的阶段性,如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
后者形成学校体系的类型,如普通教育、专门教育(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特殊教育。
按等级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按内容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随着教育机会的均等化,现代学制正由传统的封装的精英模式向开放的大众模式过渡,现代学校正由职前准备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向终生教育的施教系统过渡。
我国现行学龄教育的阶段构成主要包括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中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部分。
其中小学教育和普通初等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
4.我国学制发展过程
1901年清政府明令全国书院改为学堂,但未形成正式的学制系统。
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是第一个学制,但未实行。
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是较为成熟的学制,通行数十年,首次规定中小学的六三三制,延续至今。
1979年发后建立了学位制度,完善了研究生教育制度。
5.建立学制的依据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人口发展状况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二.中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表述一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基础。
表述二
普通高中教育属于普通中等教育,介于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之间的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和最后阶段。
其作用是向高等学校输送生源,向社会提供劳动后备力量,青少年终身发展奠定高层次的教育基础。
是在九年义务制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的基础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
表述三
包括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普通教育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各类合格新生及及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
中等专业学校则担负着为国民经济部门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
第四节 全面发展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德育是方向是灵魂;智育是主体是中心,是其他各育的基础,制约其他各育的发展与热量计,;体育提供了身体保证,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美育和劳动教育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起辅助作用。
全面发展教育要五育并举,虽各有侧重点和实施途径,但不能孤立进行,要有机的统一在整个育人过程之中。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二.德育(见《高中德育》部分)
三.智育
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中学的要主要求是:
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一.概念:
指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智慧的内容即知识,形式即智力。
我国一般理解智力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二.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
1.传授知识:
既要传授陈述性知识,也要传授程序性知识,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移。
处理好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关系。
2.发展技能:
指身体活动技能、进行智力活动的智慧能力、对认识活动本身的反省认知能力(即元认知能力)
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自主性是个体一种能够独立作出判断,指头地反思这些判断,以及依据自己的判断将信念和行动整合起来的心理倾向。
创造性一般指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但更是一种综合心理品质,还涉及认知、情感、人格因素等。
四.体育
是传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的教育。
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一.体育的概念:
是指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体育的特性:
教育性、技能性和娱乐性。
教育性是指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服务于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
技能性是指化育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身体锻炼和提高体能的知识和技能。
娱乐性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愉悦享受的性质。
三.学校体育的功能:
健体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教育功能指的是体育的价值功能,表现在对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促进作用上。
四.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展;
(2)提高运动素质,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五.美育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美学学习,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的程度和各类的能力。
懂得各种类型美的形态特性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能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与性情得到陶冶。
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开工表达出来的能力。
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能力,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一.美育的概念: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立美能力,从而保全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美育指的是艺术教育,认为美育是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立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
狭义的美育指的是形式美育,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指的是美育的直接、间接功能。
广义的美育指的是实质美育,即以形式美育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
人生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
力主立美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纠正异化人性、追求自由人生的意蕴。
根据艺术原理来教育,美学也应成为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
指的是美育的超越性功能。
二.美育的功能:
1.直接功能:
即育美,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间接功能:
是美育的潜功能或附带功能,即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以上两者为狭义美育。
3.超越性功能:
是广义美育,也是实质美育,指的是对人生意趣和教育美学精神的追求。
即人生终极意义的教育达成。
三.美育的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这是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鉴赏包括鉴别和欣赏两个方面。
前者指对美与丑、美的质量层次的判定,后者指进行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这是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
四.美育的形态:
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教育美育
1.艺术美育:
艺术美是指以现实美为基础,但又经过艺术加工而高于现实美的美的形态。
艺术美育是指在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
艺术美育是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
主要依靠艺术课去实施。
2.自然美育:
自然美是指自然物本身所呈现的美的形态。
3.社会美育:
社会美又叫生活美。
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美的形态。
包括人格美、劳动与生活过程的美,产品及环境美等。
社会美有较大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4.教育美育:
指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不能只停留在真善两个维度上。
如教师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有张有弛的授课节奏、教学语言的美化等。
六.劳动技术教育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 教师 职员 考试 高中 教育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