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docx
- 文档编号:17913953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85KB
呼兰河传.docx
《呼兰河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兰河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
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赏析所选片断的场景描写、叙事风格和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仔细阅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作品中表现出的对国民性的批判表现在哪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融在作品中的深沉的情感。
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一生惨淡岁月极多,但一直施舍贫弱者。
没饭吃了,刚当了一件衣服换了几个铜板她就分给了乞丐一个;临死时她还教导身边的人说:
“如果你身上还有一个铜板遇到一个乞丐你就要给,不要问这一个铜板对他会有多大用处。
”这个些行为与话语充满了对底层穷苦人的深切同情。
这个人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萧红的一部作品《呼兰河传》节选的一部分《小团圆媳妇之死》。
二、知识积累
作者:
萧红:
萧红,原名张迺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
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鲁迅为书作序,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从而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初的地位。
在萧红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1935)《马伯乐》(1941)《呼兰河传》(1942),散文集《商市街》(1936)《回忆鲁迅先生》(1940)等。
萧红一生生活动荡,情感也遭受挫折。
寂寞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岁月强化了她性格中的敏感和坚韧倔强,同时,女性所独有的纤细、敏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感悟能力,使她成为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作家,“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
在萧红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远离故土,索居香港,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孤寂的心境中度过。
1942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怀旧的心情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其艺术上的颠峰之作。
《呼兰河传》梗概: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
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
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作品通过这些生活画面,展示了呼兰河小城的风俗人情,表现了当地人民的欢乐与愿望,也反映了他们的迷信、愚昧以及冷漠、麻木。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课文节选部分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
三.研习课文
3、学生速读课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我”在文中是怎样的角色,有什么作用?
明确:
《呼兰河传》的艺术风格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儿童视角的运用,这种叙述视角为读者呈现出一个非常别致的世界,为呼兰小城的存在方式创造了宽阔的空间。
无论从作者的表达还是从读者的接受来看,它都将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
小说的儿童视角呈现给我们一种令人震惊的儿童所固有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
萧红笔下童年之“我”那天真无邪的目光所展示的儿童情趣几乎不受任何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浸染,从而使《呼兰河传》中的儿童世界表现出具有普泛的人类学意义的生命原初体验,并构成小说中最具有生命和美学认知价值的一部分。
只有在还没被尘世干扰过的孩子们的心灵上,还暂时保留着人际关系的纯正。
“我”和“小团圆媳妇”之间的对视、微笑等有声无声的交流,都是那么的纯净与可贵,是成人世界所不能理解的真实。
儿童那未被污染的纯洁心灵缩短了他们与人人视为异端的人之间的距离,于是成人所无法体察的真实而残忍的细节落入孩子的视界之中:
只有“我”说小团圆媳妇“没有病”;只有“我”知道她不是掉了头发的妖怪,她的辫子是“剪刀剪掉的”;只有“我”毫无顾忌地掀开她的棉被,和她玩玻璃球;也只有“我”关心她死去的原因和埋葬的情形……
(2)、你认为小团圆媳妇有病吗?
(3)、大致说说小团圆媳妇是怎样死去的?
(洗澡而死――被众人折磨而死――为愚味所杀)
四、课堂小结,延伸思考。
我们对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当然很同情,我们怜惜她,我们为她叫屈,同时我们也憎恨。
憎恨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憎恨周围的麻木无聊的人们,更憎恨这些国民的愚味。
萧红笔下的小团圆媳妇是死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祝福声中也死了。
课下请同学们探讨一下,这两位女性的死因有何相同又有何不同。
五、布置作业。
完成新学案中积累整合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温故知新。
1、检查作业,新学案中积累整合部分。
2、听写:
涟漪 虔诚 窗棂 欺侮 蓦然 霓裳
二、质疑释疑,探究文本。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曾写道: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是啊,让我们再读文章,讨论小团圆媳妇生命消逝的原因及经过,看上面爬满了哪些虱子。
1、学生再读文本。
2、探究问题一:
小团圆媳妇是怎样的一个人?
她是如何从一个笑呵呵的小姑娘到一个黄瘦的病人,直到被折磨而死的?
小团圆媳妇刚到胡家来的时候单纯、活泼、健康,却因为“吃得多”“走得快”被认为“不知羞”“不像个团圆媳妇”,从而遭到婆婆的打骂。
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摧残小团圆媳妇的行列中去,最终导致小团圆媳妇的惨死。
(结合课文乃至全篇小说,抓住关键语言作简要叙述和评点)
3、探究问题二:
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以及她周围的人留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4、探究问题三:
婆婆为什么这样对待小团圆媳妇,而且还那么理直气壮?
周围的人在小团圆媳妇之死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你又怎么评价他们?
(人人都如此,所以她也这样,她做了大家极认可又极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有落后愚昧的民风民俗作支撑;这样残忍的态度,这种冷漠的眼光,还源于对生命的毫不怜惜;这种天经地义的语气,还源于文化的认同:
媳妇的地位,媳妇的生存价值不值一提,而婆婆拥有管教的权利;这里还有世俗人心的期待,大家在枯寂的日子里期待着有戏看,哪怕这戏是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人生百无聊赖,精神贫穷,才使得人性淡失。
)5、探究问题四:
你在阅读本文的过程中,感觉到作者叙述时的心境了吗?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你能从原文中找出佐证吗?
(荒寒、冷寂。
觉得心灵落到了一个没有一点人性一点温暖的非人间。
以当众洗澡段落为例。
)
6、探究问题五:
探讨本文的叙事风格和语言特色。
1.诗化小说
按照传统的小说观念,《呼兰河传》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
它在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没有贯穿全篇的人物和故事线索,没有波澜起伏的冲突,在叙述上打破成规,以散文笔致和诗歌的抒情格调描写平凡人物、日常生活,于其中显示卓越才华。
全书七章虽然可以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个整体,从“街头巷尾”到“后花园”,从喜庆殡葬到种种“精神的盛举”,从祖父祖母到我家院里各式各样的人,无不生动形象、诗意盎然。
萧红以她娴熟的叙述技巧、抒情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颠峰之作。
单调而重复使用的句型,复沓回荡的叙述方式,透出儿童的稚拙和朴实,娓娓道来,节奏徐缓,却又内蕴深藏,浑朴醇厚。
作家絮絮叨叨地叙述祖父年龄与自己年龄的变化,流露出对祖父的熟稔、热爱。
年龄的排列之间,省略了许多具体内容,表现出祖父一生的平常。
“主人不见了”“死了”“逃荒去了”,稚拙平淡的语言和口气中蓄积着深厚的沧桑感、失落感。
“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同义反复中流淌着对故园的脉脉深情。
透过那些有意的复沓,作家正以弦外之音告诉我们人世间生生死死的“单调重复”以及难以言状的人生悲凉。
萧红的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个人风格,它同一字千钧、惜墨如金的精粹风格,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但却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和意义,因为,“在萧红这里,语言经由‘组织’不只产生了‘意义’,而且产生了超乎‘意义’之上的东西。
”它拙而有味,情致在焉。
总之,萧红的小说语言清纯童稚,拙朴天成,纯而多韵,拙而能巧;于浑朴中带有隽逸的色彩,在清纯中内蕴醇厚的意韵,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
2.儿童视角
《呼兰河传》的艺术风格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儿童视角的运用,这种叙述视角为读者呈现出一个非常别致的世界,为呼兰小城的存在方式创造了宽阔的空间。
无论从作者的表达还是从读者的接受来看,它都将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
作业
写一篇小论文,以祥林嫂、翠翠、梅、鸣凤、田小蛾、小团圆媳妇为例探讨中国女性的悲哀,一千字左右。
补充:
萧红叫萧军“三郎”,“郎华”是萧军的另一个笔名。
她因为识文断字,所以移了性情,竟抗婚出走,一手砸碎旧婚姻的枷锁,然后一头撞进新情感的桎梏。
她邂逅的如意郎君,我小时候看的报告文学,说正是她抗婚的对象,不知是否以讹传讹。
总之,在出走的路上,她被爱情的蜜汤灌昏了心,在哈尔滨的一家旅馆里同居了很久,以致怀着身孕,被以回家取钱为由的情郎抛弃在旅馆抵债,奄奄一息。
所幸,她是个文学女青年,文学救人的道路看来是行得通的。
她写信给当地报馆求助。
血气方刚的三郎受命“采访”。
在三郎眼里,这个受难的姑娘是极其美丽的,像她的小诗一样清新动人:
“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啊!
春天到了。
”在洪水袭来的黑夜,旅馆倾颓的前一刻,三郎趁乱救出了悄吟。
他们决定用一个相同的姓,她用火烧云的颜色做自己的名字,他原本有些武术功底,又有满腔报国的慷慨,以“军”为名。
不过,这只是我的揣测。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倒可以用“他们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煞尾。
可惜那不是童话故事,也不能到此结束。
死里逃生,不过是从一个旅馆逃到另一个旅馆。
他们只能暂时栖身在欧罗巴旅馆。
因为没有钱,店老板抽走了雪白的被褥床垫,他们躺在光秃秃的棕板上,睡眠还可以将就,可是咕咕作响的肚子不能将就,每天早晨挂在对面房门上的大列巴比情人的密语还诱人。
不知道苦捱过了多久,他们终于可以吃饱饭了,不是靠萧军作武术家教来糊口,而是二萧联袂,执笔闯天下。
正是萧军,给了萧红以做人的尊严,生存下去的勇气,开创新生活的希望;而且,萧军身体力行,冒严寒,忍饥饿,外出四处打工授课,养活了产后在家待业的萧红;正是萧军最早看出了萧红潜在的才华(这也是他与萧红结合的前提),并且不断给萧红以鼓励和几近手把手地扶持,才得以使萧红的初作——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发表在《国际协报》上,从而使萧红迈入了文坛的门坎……正是萧军率先提议,并且亲自执笔写信给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将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呈到了鲁迅先生的案头上,使得萧红得以与萧军并驾齐驱蜚声国内外文坛。
在这部被鲁迅赞誉为“力透纸背”的作品中,其中一些至关重要震撼人心、充满着强烈反满抗日情调的灵与肉、血与火搏击的活生生的场面,都是在萧军的提示下完成的。
她的命可以说是他拣回来的,他们一起外出的时候,总是一前一后的走着,萧军在前大踏步的走,萧红在后边跟着,很少见到他们并排走。
这就是他们之间命定的姿态。
他殴打她,也不是故意的虐待,也是因为爱她,当她是自己人,才不见外地动了手。
他是个粗疏的男人,拳脚伺候的时候,压根想不起来她并不是顾大嫂和扈三娘。
这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这段蜜月在两年后不可避免地结束了。
萧红和萧军之间发生了冲突,争吵日益激烈,性格暴躁的萧军甚至动手打了萧红。
在萧红的身体和心灵深处遍布着难以医治的创伤。
后来的人们这样对比萧红和萧军之间的差别:
一个多愁善感,另一个坦荡豪爽;一个是长不大的女孩,另一个是血性汉子。
萧军说:
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萧红说:
我爱萧军,今天还爱。
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个同志,又一同在患难中挣扎过来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却太痛苦了。
经过一番犹豫和痛苦,萧红把自己的情感和命运从萧军那里收回,转交给了另外一个男人——作家端木蕻良。
她赠给端木相思豆和小竹竿,这两件定情物包含了一个受伤女人的心愿。
相思豆代表爱,而小竹竿则象征着坚韧与永恒。
1938年4月,身怀六甲的萧红跟萧军分手后,与端木同去武汉,5月在武汉大同酒家举行了婚礼.端木蕻良与萧红的结合是理智的结合,同时也是很突然的结合。
新婚中的萧红正怀着萧军留下的孩子。
孩子出生几天后就夭折了,孩子的死了断了她与萧军最后的缘分。
萧红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和体贴。
从十七八岁到三十一岁去世,萧红在每个城市住过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即使是在上海这一座城市,她还搬过七八次家。
一个孩子,对相依为命的温情的需要远远强烈过对生死相许的爱情的渴望,但是萧军给不了她,端木蕻良也给不了她。
她与端木结合的时候,有人责备她,难道你不能一个人生活吗?
!
不能,因为她是个孩子,一个人睡在黑屋子里,她害怕。
只是,嫁与端木之后,武汉大轰炸,她还是一个人。
我不免卑劣地想,这时,她会不会怀念萧军的耳光,总好过一个人守着孤岛。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
由于被迫东躲西藏,加之医院药物匮乏,萧红的肺结核日益严重,本来就虚弱的身体逐渐走向了崩溃。
萧红临终时丈夫端木是否在场,这个问题后来成了争论的焦点。
端木的家人认为端木始终陪伴在萧红身边,直到她去世为止。
而当时一直照看萧红的作家骆宾基则坚决否认端木的在场。
骆宾基回忆说,萧红在死前曾经热切地盼望道:
如果萧军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
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萧红在医院里呼出了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息。
十年漂泊,北国的呼兰小城是她的起点,而南方的香港是她的终点。
萧红走了,她的生命结束在战争的硝烟中,从此曾经爱她的两个男人萧军和端木一生都生活在萧红的阴影里。
病死香港,她还是一个人。
果真在明灭之际想到三郎,她深信,三郎要是知道,还会像当年一样,劈开绝望的洪水,把她从崩溃的世界边缘抢走。
只是,以萧军的功底,能够奋力抵御洪水,却不能够举重若轻,来个凌波微步,轻巧跃入另一部不朽名著,与萧红气息相通。
这一次,他再救不了她。
萧红最深刻的苦难也无关爱情,对一个女人来说,最惨痛的经历莫过于失去自己的孩子,和萧军在一起的时候,她怀着负心人的骨肉,生下来,养不起,送给了别人。
和端木在一起的时候,她怀着萧军的孩子,养得起,却没生下来。
枕边人与腹中胎儿的割裂感,血肉分离的剥离感,在萧红的灵魂中蚀出一个骇人的黑洞,一寸寸蔓延。
这个女人,怎么会有甜蜜的笑容。
很久没有看过萧红的文字,手头只有一些零星片断: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岁了,当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
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
有文学评论说,萧红的文字有时有点啰嗦,像个喜欢说话以引起别人注意,又常常表达不清的孩子,充满了儿童式的奇特想象和信马由缰的思路。
我一向对文学评论感到头痛,但这个评论者我很是喜欢,因为他没有渲染萧红的伟“大”,而是承认了萧红的渺“小”。
她的字里行间,正是一派稚拙可爱的孩子气。
作品梗概: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的故事。
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
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在这里生活着的是《呼兰河传》的人们。
但宗法社会本质是残忍的,这样,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被愚昧的人们折磨死了。
当然还不止小团圆媳妇,还有王大组,也在愚昧的冷眼中难免一死。
这大约又是宗法社会的波澜。
但它到底还是要复归平静,平静为一种坚韧的生活。
这都是小说中磨倌冯歪嘴子的生活提示结读者。
《呼兰河传》,女作家萧红寂寞童年的一曲挽歌,呼兰河畔的一束风俗画。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
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
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
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
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
听祖父讲,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征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
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
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
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
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兰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