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国咖啡馆文化.docx
- 文档编号:17976876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1.58KB
浅谈法国咖啡馆文化.docx
《浅谈法国咖啡馆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法国咖啡馆文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法国咖啡馆文化
浅谈法国咖啡馆文化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法国咖啡馆是法国文化的一个象征,其形成的独有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深深影响着法国,从法国第一家咖啡馆普罗科普诞生开始,咖啡馆在法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国咖啡馆在法国不同历史的时期有着相当之重要的角色。
启蒙思想时期,众多启蒙学者是在咖啡馆里构思完成了《百科全书》;大革命时期,众多的革命家在咖啡馆里发表激情澎湃的演说,鼓励人们推翻当时的王权;20世纪开始,众多的作家、画家和艺术家们在咖啡馆里完成他们的著作。
21世纪后,法国的咖啡馆逐渐被一些新的娱乐场所代替,但因为其自身的历史感,仍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去探索欣赏。
关键词法国咖啡馆文化
引言
咖啡桌上有哲学,咖啡馆里有沧桑,咖啡壶里煮的是沉浮,咖啡杯里盛的是梦想。
有人说,咖啡以一种最沉默的温柔,却最无从设防的方式,改变着历史。
不仅如此,咖啡还改变和记载着创造历史的普通人们的生活与情感。
凡是到过巴黎的人都说:
“巴黎有三绝:
鲜花、博物馆和咖啡馆。
”[1]巴黎被人们誉为“花都”,从屋顶上和窗台上爬下来的,从墙上爬上去的,以及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后,无不见缝插针地种满了鲜花。
巴黎也是文物荟萃之地,卢浮宫的宝藏是举世无匹的。
可是,如果没有巴黎那600多家的咖啡馆,巴黎就不成其为巴黎了。
咖啡馆是法国及其周围国家的上层社会的文人雅士聚会谈天的场所,许多法国文学作品都是在咖啡馆中完成的。
政客们拉选票,也要到咖啡中去动员,有些人谈生意,与国外要人见面,也罢咖啡馆作为首选地点。
总之,它们是包罗万象的公关场所。
在很多的法国影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和露天咖啡座点缀在法国的大街小巷,法国人在其间悠闲自在地喝着咖啡,聊着天,读书或者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咖啡馆作为一种休闲公共场所,成为了法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法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法国的咖啡馆文化日趋成熟。
那么咖啡馆文化在法国是如何出现、发展的呢?
一、咖啡馆在法国的出现
在咖啡还没有风靡欧洲之前,沙龙,如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文学沙龙,在欧洲盛行,但是沙龙只对那些有声望的人、上流社会的人、艺术家、作家、律师开放。
因此沙龙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很明显的区别开来。
(一)关于咖啡
1.咖啡的传说
有关于咖啡由来的传说有好几种,其中较为人熟知的是牧羊人的故事:
根据罗马一位语言学家罗士德·奈洛伊(1613-1707)的记载:
大约纪元六世纪时,有位阿拉伯牧羊人卡尔代某日赶羊到伊索比亚草原放牧时,看到每只山羊都显得无比兴奋,雀跃不已,他觉得很奇怪,后来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这些羊群是吃了某种红色果实才会兴奋不已,卡尔代好奇地尝了一些,发觉这些果实非常香甜美味,食后自己也觉得精神非常爽快,从此他就时常赶着羊群一同去吃这种美味果实。
后来,一位回教徒经过这里,便顺手将这种不可思议的红色果实摘些带回家,并分给其他的教友们吃,所以其神奇效力也就因此流传开来了。
[4]
2.咖啡的培植
“咖啡”一词源自希腊语“Kaweh”,意思是“力量与热情”。
咖啡树是属山椒科的常绿灌木,日常饮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树果实里的果仁,再用适当的烘焙方法烘焙而成。
有人说,咖啡以一种最沉默的温柔,却最无从设防的方式,改变着历史。
不仅如此,咖啡还改变和记载着创造历史的普通人们的生活与情感。
大约从17世纪起,西方开始真正认识咖啡。
经过300多年的时间,人们对这种风味特殊的饮品欲罢不能,咖啡从上流社会的装饰演变成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形成了生活中“朝也咖啡,暮也咖啡”的习俗。
咖啡这植物的起源可追朔至百万年以前,事实上它被发现的真正年代已不可考,但所有的历史学家似乎都同意咖啡的诞生地为埃塞俄比亚的咖发(Kaffa)地区。
但最早有计划栽培及食用咖啡的民族则是阿拉伯人,且咖啡这个名称被认为源自于阿拉伯语“Qahwah”——意即植物饮料。
最早期阿拉伯人食用咖啡的方式,是将整棵果实(CoffeeCherry)咀嚼,以吸取其汁液。
其后他们将磨碎的咖啡豆与动物的脂肪混合,来当成长途旅行的体力补充剂,一直到约公元1,000年,绿色的咖啡豆,才被拿来在滚水中煮沸成为芳香的饮料。
又过了三个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烘焙以及研磨咖啡豆,由于可兰经中严禁喝酒,使得阿拉伯人消费大量的咖啡,因而宗教其实也是促使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广泛流行的一个很大的因素。
咖啡以“阿拉伯酒”的名义,经由威尼斯及马赛港逐渐的传入欧洲。
欧洲人喝咖啡的风气,是17世纪由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在各地经商中渐次传开,在威尼斯出现了欧洲第一家的咖啡店(BottegadelCaffe)。
四百年来,咖啡的饮用习惯不仅由西方传至东方,甚至俨然成为锐不可当的流行风潮。
在找寻咖啡的漫漫旅途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难以尽数的人们热情与冒险的罗曼史。
这些美好的传说寄托着一种情感,一种愿望,更是一种人文观念中根深蒂固的“英雄主义”历史观的反映。
(二)法国咖啡馆的历史
欧洲的第一家咖啡馆于165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建立,咖啡馆随之在伦敦风起云涌,很快变成了“公开的思想交流地”,类似今天的论坛BBS,可以说,在现代印刷业发展之前,咖啡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媒体沙龙的作用。
1669年,咖啡被法国人了解。
咖啡馆对法国最大的影响应该是体现在法国大革命上,看过《悲惨世界》的人大概还记得起义者们就是在咖啡馆里策划革命的吧。
大革命的风潮过去之后,咖啡馆又摇身一变,成了艺术青年聚集地。
以前看的《莫奈与印象派》和《毕加索传》里,不止一次提到巴黎的蒙马特区咖啡馆;与之齐名的,是拉丁区咖啡馆,这是作家、诗人和哲学家最爱去的地方,比如海明威、萨特和贝克特等人,巴黎第一家咖啡馆普罗科普也在拉丁区。
咖啡馆是典型的布尔乔业产物,它是城市的公共场所,它在自己的宅地大宴宾客与贵族划清界限;它提供的是提神的饮料,装潢考究而不奢华,整洁有序,用书架、镜子、镀金框的绘画和优质的家具来装点,和劳苦大众罐啤酒的地方的吵闹、阴暗、肮脏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过,咖啡馆最重要的作用还是一个信息交流场所。
在那里可以看到新出的小册子和“新闻纸”、广告、传单、商店价目表、股票行情报单,得到最近的商业信息、以及商品价格、流行的政治传言、科学的最新进展、文学艺术流派的衍变;在那里也可以听科学讲座,进行商务谈判。
在实行门牌编号和邮递之前,很多人用咖啡馆作为通信地址,邮递员的前身们则在各家咖啡馆之间跑来跑去传递消息。
咖啡馆也可以举行科学讲座,甚至进行科学试验。
咖啡馆的作用中比科学文学和商业交换功能更具有争议性的是其潜在的政治异议中心的作用。
咖啡馆的最突出处,是使原来上层社会封闭的沙龙生活走上了街头,在许多城市,它曾是最早的市民可以自由聚会的公共社交场所。
人们在这里读报、辩论、玩牌、打桌球……著名的“咖啡馆作家”宣称自己的终身职业首先是咖啡馆常客,其次才是作家,去咖啡馆并不是为了喝咖啡,而是他们的一种存在的方式。
从个性解放的自由旗帜卢梭、伏尔泰到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都有自己固定聚会的咖啡馆。
比如现实派小说的奠基人狄更斯、以批判风格著称的作家巴尔扎克和左拉、毕加索、直至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一连串辉煌的名字,则把欧洲近代数百年的文化发展史大写在不同咖啡馆的常客簿上。
(三)咖啡馆在法国的形成
17世纪末的巴黎,民众的生活形态悄悄地起着一些变化。
在这个时期,巴黎人原有的条顿族或法兰克人的个性似乎消退了,他们像米兰或马赛的居民一样,养成了一种参加庆典或是年度市集的街头生活品味。
当这种参加特定活动的兴趣成为巴黎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新兴的咖啡饮料也就跃出了贵族豪宅的藩篱,成为街头商店贩售的饮料,并且在巴黎创造出一座座新的谈话空间,迎接着下一个世纪的理性与激情。
一个多世纪以前,巴黎还没有咖啡馆,当时巴黎流行的聚会场所是小酒馆(lepetitbistro),意即“公共聚会场所”,那是个灯光幽暗,空气混浊,嘈杂之声不绝于耳的三教九流之人的集聚场所,上层社会的人是绝对不涉足的。
LeProcope咖啡馆是巴黎第一家开张的咖啡馆,据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家咖啡馆,后者是否真实有待考证,但伏尔泰在巴黎写作时最爱到LeProcope来,并且每天都要喝上40杯咖啡;拿破仑仍是一名年轻军官时,曾在这里因没钱买单而留下军帽做抵押品;还有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世界第一部百科全书的作者狄德罗曾在这里写下了影响欧美革命和社会发展进程的著作。
法国大革命三巨头罗伯斯皮尔、丹东和马拉也曾在此同其他革命者畅谈变革社会的理想,描绘自己心目中的蓝图。
这些光辉灿烂的名字常能使我们在交错的时空中多多少少追寻到流逝岁月的踪迹。
总之,自1686年这家名叫LeProcope,巴黎最古老的咖啡馆的出现,渐渐地改变了巴黎人的生活。
随之,咖啡馆零零星星地出现在法国。
据记载,法国最早的咖啡馆出现在马赛。
克里斯托佛·拉非布尔(ChristopheLafébure)在书中描写道:
“马赛,1644年的一天,一艘船入港停泊。
这艘船是从土耳其返航的。
一位商人站在甲板上,急切地想上岸。
船员们行动起来,将货物卸到岸上。
从这位商人的眼中,可以看出他的精明能干。
他自信地说:
‘这种新的饮料,将会给我带来财富。
’他带回来的正是咖啡豆和制作咖啡所必需的器具。
”[7]
但是真正的法式风格咖啡馆的建立始于1686年,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柯泰利(FrancescoProcopiodeiColtelli)在老法兰西喜剧院路(ruedel’AncienneCom édie)开设了一家截然不同的群众聚集场所,他以凡尔赛内宫的装潢为蓝本来装修馆子,用挂毯来装饰墙壁,又装上镜子和水晶吊灯,看上去就是气派豪华的小皇宫。
由于咖啡是法王路易家族宫廷中最流行的饮品,因此就将这个公共聚集场所命名为“咖啡馆”。
起名为普罗科普咖啡馆(CaféProcope)。
1689年,法兰西喜剧院(ComédieFrançaise)在普罗科普咖啡馆对面落成启用;拉辛(JeanRacine1639-1699)的《费德尔》(Phèdre)以及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的《没病找病》(LeMaladeImaginaire)在法兰西喜剧院举行开幕演出,使得普罗科普咖啡馆成为巴黎城内文学家、剧作家以及演员们经常出入的地方。
在戏剧两幕之间的休息时间或者在表演之后,喜剧演员们、编剧们、贵族和富有的资产阶级都聚集到这家咖啡馆。
[5]当时它在巴黎社交场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趣的是,咖啡馆竟然也有专业化的分工,咖啡馆的常客来自整个广义的“有闲阶级”,三教九流,各据一方,在形形色色的咖啡馆和缭绕的烟雾里寻找乐趣和知己。
“绅士咖啡馆”、“画家咖啡馆”、“记者咖啡馆”、“音乐咖啡馆”、“大学生咖啡馆”、“议员咖啡馆”、“工人咖啡馆”、“演员咖啡馆”、“心理学家咖啡馆”等等五花八门,各有各的气氛和风格。
也可以这样说,咖啡馆—欧洲文明史的见证……甚至可以这样说,是咖啡馆所形成的环境孕育了许多欧洲文化。
二、咖啡馆文化在法国的发展
自十七世纪起,咖啡馆在法国首都出现并取得成功,各式的咖啡馆在整个法国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开张了。
从表面上看,这些咖啡馆和小酒馆、饭馆一样,只不过是一些消费场所。
但是实际上,大大小小的咖啡馆促进了社会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伴随着咖啡馆数量在法国的飞速增加,以及它在法国人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咖啡馆文化也在逐渐的形成。
(一)咖啡馆:
百姓的公共客厅
法国人交流思想的地方有三处:
一曰教堂,二曰沙龙,三曰咖啡馆。
教堂是西方世界最古老的聚会场所。
虽然许多信仰天主教的法国人还保留着每周去教堂礼拜的习惯。
但是,现代生活,使很多年青人都难以适应这一传统。
“沙龙”一词源于法文的译音,原意是指贵族家的客厅。
封建时代,沙龙曾是达官显贵们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地方。
现代社会,沙龙作为交流思想的场所发展了,并且已从西方扩展到东方,但是,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未脱附庸风雅人士聚会之嫌疑。
至少,它是属于文人雅士们的,与普通老百姓无缘。
而咖啡馆的出现,为各社会阶层的人提供了一个公共沙龙。
列翁·都德被誉为对巴黎每一块石头都了如指掌,他曾言,咖啡馆较之沙龙更是法国人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地方。
在法国,咖啡馆不是属于少数人的,它是属于每一个法国人。
那是每一个法国人,包括街头流浪汉都可以花上几个法郎就有权利去的地方。
因此,它比沙龙更具普遍的意义。
咖啡馆对法国人来说一直是生活中最熟悉、最亲切的角落。
法国人,不论其性别、年龄、职业,都喜欢在咖啡馆里逗留:
在乡下,农民们以前的生活节奏完全都是按照农活的劳作时间进行。
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咖啡馆,他们常常在闲余时间聚在咖啡馆:
“有的人规律性地去咖啡馆是为了和老朋友碰面,有的人去那里是为了玩游戏。
还有人是为了去找到志同道合者聊聊自己满腹的政治观点。
最后,一些单身汉们,为了节省灯油钱、取暖的煤炭费以及报纸费来这里打发时间。
”[2]
从巴黎到外省,从闹市到僻静的小巷,从大都市到小村镇,到处都有数不胜数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咖啡馆:
有上流社会式的,也有乡村式的;有知识型的,也有艺术型的;有热烈的,温文尔雅的,也有平和的,或者抑郁的。
许多咖啡馆还都有露天咖啡座。
在不同时间进入不同的咖啡馆,可看到各式各样、变化万千的景象,从中可获得丰富、多样的体验和感受。
在咖啡馆里,人们可以什么都讨论,也可以什么都不聊。
人们的话题包罗万象:
感情、工作、体育、电影、邻居,所有跟生活有关的话题。
“在咖啡馆,人们总是聊很久。
人们在咖啡馆既可以找到片刻的宁静,又不会觉得寂寞。
人们去咖啡馆可以获得与外界交往和交流的乐趣。
推开门,点一杯咖啡,就可以融入到人群之中了。
”咖啡馆可以说是法国社会的缩影,真切地反映出了法兰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咖啡馆:
人民的议会
1.咖啡馆中的“政治家”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
“咖啡馆的柜台就是人民的议会。
”这句话明确地揭示了法国咖啡馆和法国人政治生活的紧密联系。
事实上,在法国,咖啡馆不仅仅是娱乐和休闲的场所,而且也是大众聚在一起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地方。
所有人,无论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也无论他属于哪个党派,都可以在一种自由、热烈的气氛中自由发言。
在咖啡馆里,各类的报纸可供客人免费翻阅。
激进派们一边阅读着报道时局的头版头条或者是政治措施,一边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政客们也常常造访咖啡馆,在那里,他们可以聆听各种意见。
出版界的记者们,也常去咖啡馆,他们在这里获得新的消息、期待一次有趣的访谈或者就坐在咖啡馆修改、编辑文章。
各种有争议的观点在咖啡馆得到传播。
这里是反对党人的聚集地。
因为匿名,这些反对党人可以无所顾忌地对当权政府发表激烈的言论。
有的时候,一场讨论会可以在人群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在咖啡馆里,人民反思时政;在咖啡馆里,革命思想的火花得以绽放。
咖啡馆与法国人政治生活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在孟德斯鸠1721年的作品里找到印证:
“如果我是这个国家的君主,我就要关掉咖啡馆,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让人们的头脑发热。
我宁可看到他们在小酒店里喝得醉醺醺的,至少他们不会做出对自己有害的事情,但是咖啡带给他们的狂热,对国家的未来而言,会让他们变得危险。
”[9]
2.酝酿法国大革命的咖啡馆
还是以普罗科普咖啡馆(CaféProcope)为例。
这家咖啡馆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成为了革命的加速剂。
在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三位关键人物罗伯斯庇尔、丹东和马拉是这家咖啡馆的常客。
他们在那里宣扬革命思想并且在那里讨论革命事宜。
他们的“信徒”们也成为这里的常客。
事实上,巴黎所有的咖啡馆在法国大革命前夕都是相当活跃的,尤其是皇家宫殿回廊下的咖啡馆,更是呈现出一片奇特惊人的景象。
来到这儿的人们不仅将咖啡馆挤得水泄不通,一些满怀期待的群众,更是挨在窗边门外聚精会神地聆听辩论家的演说。
咖啡馆里的辩论家往往不是站在椅子上就是跳到桌子上对群众高谈论阔;他们的激昂演说,也常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传遍全巴黎,引起议论纷纷。
以出身记者兼小册子作家的德穆兰(CamilleDesmulins)为例,他那充满改革狂热的思想,使他不断公开地在佛伊咖啡馆里从事演说,鼓励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当时的王权。
除了普罗科普咖啡馆,好多政治和历史运动都和咖啡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我们可以说,每家政治咖啡馆都有它固定的客人:
丹东派常去德吉贝尔咖啡馆和夏赫邦吉耶咖啡馆(leGuibertetlecharpentier);奥尔良党人是南锡咖啡馆和雪佛利尔咖啡馆(leNancyetleChavelier)的常客;保皇党人则常聚集在米拉波咖啡馆(leMirabeau);正统派党人则选择德斯玛尔咖啡馆(Desmare)。
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一些咖啡馆里找到这一政治特征的痕迹:
议会大厦旁的咖啡馆里常常会看到国民议会议员们的身影;热衷政治的法国一般民众也常聚集在咖啡馆里谈论政治。
与大革命时期不同的是,人们对政治话题的讨论不再那么热烈激昂,而是在一种很平静轻松的气氛中展开的。
(三)咖啡馆:
法兰西思想的摇篮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火花是从咖啡馆中迸发出来的。
“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发源于启蒙学者们在咖啡馆的高谈阔论,并由此向全世界传播。
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及百科全书派学者们就是在“普罗科普咖啡馆”里决定,以人文和科学精神向中世纪神学和蒙昧传统挑战。
[3]
巴黎的“普罗科普咖啡馆”具有其他咖啡馆无法企及的光荣历史,它招待过法国摄政时期的名流贵妇人,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政治家丹东、罗伯斯庇尔,复辟时期的浪漫派诗人缪塞。
普罗科普咖啡馆几经荣衰,历经坎坷,今天依然存在,它坐落在巴黎草地圣日耳曼街区一条狭窄、阴暗的小街上,成了巴黎的文化遗迹之一。
当然,咖啡馆的政治全然不同于贵族沙龙或歌剧院包厢的政治。
法国大革命时期,贵族和保皇派也曾聚集在咖啡馆中散布谣言,蛊惑人心。
革命家马拉对此非常不满,曾一度想取缔咖啡馆。
幸亏他没有这么做,否则,这将是法国咖啡馆历史上一个抹不去的污点。
据说,第二帝国时代,法国政治家甘必大曾在咖啡馆里联络新闻界朋友和其他同志,共同拥立共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政治家克莱门梭曾活跃在蒙马特尔高地的咖啡馆中,与文人画家们相交甚欢,并因此而赢得各界社会进步人士青睐,荣登法国总统宝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德国盖世太保严加控制,但是,巴黎和各大城市的咖啡馆仍然堂而皇之地成为抵抗运动的首要联络点,法国人之善于周旋和不乏精明,由此可见一斑。
在现代社会里,咖啡馆早已没有旧时代的政治密探了,与此同时,咖啡馆政治也式微了。
(四)咖啡馆内的启蒙之声
18世纪,位居欧洲文化发展中心地位的法兰西,因为社会上所存在的各种形态之聚会场所,织就出一张错综复杂又四通八达的文化传播网,法兰西所发生的文化事件迅速地感染欧洲各地;而当时的启蒙作家与思想家,则是这张文化传播网的中枢。
这些启蒙哲士透过各种交流的方式,与巴黎、外省甚至整个欧洲的进步人士结盟,形成一个以传播科学及理性为宗旨,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共和国”。
然而在这股文化气氛中,巴黎咖啡馆的兴起与林立,为“文化共和国”里的文人哲士提供了一个发挥的空间。
启蒙作家们,有时在咖啡馆里伏案疾书,有时则是在咖啡馆里回响着理性与激情的声音,然后透过出版与传播,激荡出时代的巨变。
普罗科普咖啡馆见证了整个启蒙运动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启蒙大师的摇篮,在18世纪经常光顾普罗科普咖啡馆的文人中,我们可以发现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72-1778)、狄德罗(DenisDiderot,1713-1784)和博马舍(Baumarchais,1723-1799)等一连串响亮的名字;“百科全书派”的领袖狄德罗(Diderot)和达朗贝尔(d’Alembert)正是在这里推出了第一部《百科全书》。
[6]
除了普罗科普咖啡馆以外,塞纳河右岸,皇家宫殿区内的摄政咖啡馆(CafédelaRégence),在启蒙时代则是一家以静谧及沉思闻名的咖啡馆。
法兰西小说家勒萨日(AlainRenLeSage,1688-1747)整日在此创作,偶尔想要享受片刻宁静的卢梭,也会造访此家咖啡馆。
(五)咖啡文人的聚集地
在法国大革命结束之后,法国咖啡馆推动了文化、文学和绘画的发展。
在这个和平时期,这些创造性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而咖啡馆也成为了艺术创作地。
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编辑、绘画家还有音乐家都将咖啡馆作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在香榭丽舍大街上、蒙特马特高地区内、还有蒙特巴纳斯区内营业地咖啡馆,深受这些艺术家们的欢迎。
1.艺术家的灵感源泉
这些咖啡馆成为了艺术家们灵感的源泉地。
在“公共沙龙”的咖啡馆,作家可以遇到各类的人,他们观察咖啡馆里的客人,试图去了解这些人的个人经历,为自己的创作准备素材。
咖啡馆中的景象给创作者们以灵感。
海明威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铃鼓咖啡馆(CaféduTambourin)的小圆咖啡桌旁度过的:
“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咖啡馆,干净、热情而且好客。
我将我的破伞晾起来,将我的旧毡帽挂在长椅上方的挂衣钩上,点上一杯牛奶咖啡。
服务生给我端来咖啡,我从我上衣的口袋里掏出我的本子、笔,然后就开始写作。
”
2.宁静的创作氛围
艺术家们也可以在咖啡馆里寻找到创作所需的那份宁静。
当他们开始新的作品时,他们需要在喧闹的气氛中的一份宁静。
正如一位音乐家所说:
“我常来这里写歌。
我喜欢在这里找到一个宁静的角落,这样我可以思考,因为我是音乐家、艺术家、作曲者。
我喜欢独处,我不喜欢太靠近人群,但是我也不喜欢太远离人群。
所以,我来咖啡馆了。
”这也是两位著名的作家:
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波伏娃选择花神咖啡馆(CafédeFlore)作为他们的“办公室”的原因了:
“我们俩完全就待在这家咖啡馆了:
从早上九点到十二点,我们在这里写作,然后我们去吃中饭,下午两点我们又重新回到这里,和我们的朋友们聊天一直到晚上八点。
晚饭后,我们在这里会见预约的客人们。
这可能对你们来说显得有些奇怪,但是我们在花神咖啡馆就像在家里一样。
”除了这两位文学巨匠,在十九世纪末,查理•莫哈(CharlesMaurras)就在这里写出《在花神的标志下》(SouslesignedeFlore)一书;在1913年,阿波利奈尔(GuillaumeApollinaire)将咖啡馆的一楼改成编辑室:
《巴黎之夜》(LesSoiréesdeParis)文学期刊就在这里问世;莱昂-保尔•法尔格(Léon-PaulFargu)每天都要在“花神”待上一到二个小时进行创作。
3.艺术家的收容地
咖啡馆也是艺术家们的收容地。
许多的艺术家在成名之前都是穷困潦倒的,但是无论他们是谁,成名的或者贫困的艺术家,都可以进入咖啡馆。
客人只需支付少量的钱,甚至可以分期支付一杯咖啡的费用:
“李必庸(Libion),圆亭咖啡馆(laRotonde)的老板,还会接待那些身无分文的艺术家们;即使有人偷偷地拿走遗忘在柜台上的羊角面包,这位老板也会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
”[10]
4.艺术家的作品
某些法国的咖啡馆还是艺术家们的小型作品展览厅。
他们为艺术家们提供展出新作的场所。
当艺术家还没有成名的时候,他们没有钱在画廊里展出自己的作品。
但是在一些咖啡馆,特别是拉丁区内的咖啡馆内,老板允许艺术家们将新作挂在墙上做装饰。
因此画商们也会常到这些咖啡馆里寻找好的作品。
此外,有的咖啡馆还设立了自己的文学奖项。
每年,双叟咖啡馆(lesDeuxMagots)、丽普咖啡馆(laBrasserieLippe)还有花神咖啡馆(leFlore)都会颁发文学奖,为的是奖励并鼓励年轻作家们。
现在,这些文学奖成为了法国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三、法国咖啡馆的现状
法国有句谚语:
“如果哪天少了奶酪,那天就没了阳光。
”[8]而对法国人而言,如果哪天他们的生活里少了咖啡,那他们一定会比没了阳光和奶酪还要无精打采。
在法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法国 咖啡馆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