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docx
- 文档编号:18177977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07KB
ZZ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docx
《ZZ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Z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ZZ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
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
石峰区组织部分街道、村、社区干部赴新加坡进行考察培训。
在培训期间,干部们较为系统的考察了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模式与经验,也形成了一些社区治理的思路和观点。
现将考察所得总结整理如下:
一、新加坡国情与社区发展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位于马来西亚的南端,面积641.4平方公里,岛内从东到西距离约42公里,从南到北约23公里,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历史上曾长期作为英国殖民地而生存,1956年实行自治,1962年加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成为新加坡共和国。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移民国家,人口348.69万,其中76%是华人,约265万人;13.7%是马来人,约47.93万人;8.4%是印度人,约29.1万人;1.8%是其它种族人,约6万余人。
建国初期的新加坡,资源匮乏,政府动荡,种族纷杂。
然而,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很重视经济转型,由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向科学技术研发、区域金融贸易、货物集散、信息咨询中心的角度演变。
岛上聚集了六千多家跨国企业,70多家国际金融机构进入新加坡交易所的股票和期货交易,在国际资本市场里有重要地位。
2004年,新加坡人均GDP42581新加坡元,外汇储备2300亿新加坡元。
就是在这短短的30年内,新加坡一跃成为仅次于瑞士、日本、德国的世界第四大“商业乐园”,跻身于“亚洲四小龙”之列,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
新加坡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的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构成了新加坡社会的一大特色。
在社区结构方面,为了加强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并使各民族相互融合、沟通,新加坡建立了简明、高效的社区管理体制。
在行政区划上,全国共划分为9个当选区、14个集选区、84个选区。
现行的新加坡社区组织是以选区为基础,社区组织的活动范围以选区为基本单位。
全国社区组织的总机构是人民协会,主席由国家总理担任,部长负责行政工作,有90个附属团体,是一个推行政府指示、沟通政府与人民联系的桥梁。
1997年人民协会又下设了五个社区发展理事会,并在全国各社区设有172个社区中心(简称中心),又称民众联络所(相当于我国的街道办事处)。
“中心”一般3-4人,由政府聘用。
新加坡政府通过各种地区的社区中心同居民联系,国会议员也依靠社区中心联系选民。
社区中心主要收集居民的意见,及时反馈政府与有关部门,并从事社区的组织工作,使不同民族的社区居民逐渐产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目前,全国社区中心每年举办各种活动31500余项,参于人数达333万人次。
“中心”在所有的公共组屋都设有居民委员会,它是义务为居民服务的群众性自发组织。
在新加坡,居民委员会的作用最大,它不仅是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负责举办各种福利事业,而且还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促进邻里和睦,种族和谐和社会团结,这些活动包括:
邻里守望,民防演练,家政课程,教育旅游,民众对话会,唱歌,社区联欢会等。
这些活动使居住在同一组屋区的居民彼此增强认识与了解,更好地理解和响应政策措施。
目前,全国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546个,每年开办各种项目和活动了33167个,参与人数达390多万人次。
二、新加坡的社区组织体系
在新加坡社区建设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包括体制设计和政策指导,社区管理和社会救助,治安及卫生管理等,但重点是前者。
内阁设有社会发展及青年体育部,负责全国社区发展政策的研究制定;人民协会是负责管辖区内的行政管理,开展社会援助和社会保障服务,是社青部下属的法定机构,由政府总理担任主席;新加坡还在全国87个选区建立了5个社区发展理事会,分担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了15个市镇理事会,负责政府组屋区的物业管理工作。
1.人民协会
人民协会成立于1960年,是新加坡基层社区组织的主管部门,具有半官方性质,是法定机构。
旨在促进种族和谐与提高社会内聚力,培育社区领袖,提供社区服务和国外培训机会,推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
它的任务是提升民众的身份认同,促进多民族和谐相处,为社区的紧密结合和志愿者工作联系民众,为民众提供能负担得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渠道,密切民众之间以及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加强公民与政府的一体感,贯彻政府施政意图。
人民协会下属三个基层组织:
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管委会、和居民委员会(或邻里委员会),通过组织社区活动,促进社会和民族的融合。
(1)公民咨询委员会(也称居民顾问委员会)
在新加坡,每一个选区设立一个公民咨询委员会,它在社区组织中的地位最高。
新加坡现有87个选区,故有87个公民咨询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负责社区内的公共福利服务,协调另外两个委员会(民众联络所、居民委员会)和其他社区内组织的工作。
公民咨询委员会根据社区内居民的要求与政府沟通,在涉及到社区的重大问题时,如公共交通线路的设置与走向等,向政府作出建议,维护居民权益;在选区里组织、领导和协调社区事务,还会把居民的需要和问题反映给政府,也把政府的有关活动安排和政策信息传达给居民;负责募集社区基金,用于增进贫困和残障人士的福利、提供奖学金和援助其他社区项目。
(2)民众联络所(俱乐部)管委会(也称社区中心管理委员会)
目前新加坡共有106个民众联络所,每个选区1个,个别较大的选区有2个。
其下主要设6个专业委员会,即:
老龄执行委员会、青年执行委员会、妇女执行委员会、少年执行委员会、马来执行委员会、印度执行委员会等,这些组织对社区内相应的群体服务。
民众联络所的主要职能有:
制定从幼儿体育活动到中青年计算机培训等的一系列计划;代表人民协会行使建设和管理社区民众俱乐部的职权。
民众俱乐部由民众的自助团体组成,如华语俱乐部、卡拉OK俱乐部、徒步俱乐部、马来文化活动小组等。
为方便民众开展活动,一般每15000户或5万人设有一个民众联络所(俱乐部),全国使用统一的会员卡。
会员可持卡到任何一间俱乐部参加活动。
作为全国性基层组织,民众联络所管委员会并不是一级政府或政治机构。
它只是一个社区的文娱交流中心,主要负责组织文化、教育、娱乐、体育以及大型的社会活动促进种族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协助政府与民众的沟通。
(3)居民委员会(或邻里委员会)
新加坡社区建设中最小的区域性组织是居民委员会或邻里委员会(在公共组屋区称为居民委员会,而在私人居住区称为邻里委员会),与我国的居委会组织相似,但与我国居委会相比,它的职责和功能都小的多,其主要职能是:
在小范围内促进种族和谐、宣传政府政策、反映民意,组织本小区内的居民文体娱乐活动等;为公民咨询委员会和居民联络所提供人力帮助并反馈信息。
目前,新加坡共有居委会552个,邻里委员会106个,居民委员会每个分区有1500至2500个住户,邻里委员会每个分区至少有400住户。
从功能上来区分,公民咨询委员会则起到了党、政、民之间的媒介及执政党基层外围组织的作用;民众联络所管委会着重组织各种社区活动;居委会侧重对包括邻里关系在内的居住软环境建设,由于三者均在人民协会指导下运作,许多场合成员重叠。
2.社区发展理事会
成立于1997年,社区发展理事会与人民协会不同的是,前者“就像是参与式的地方政府”,分担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包括推展社区计划,进行地方性策划,确定地区性的社会需求,策划安排地区的社会服务和管理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等,但其不设基层机构;而后者是通过建立基层组织,组织社区活动,争取民心。
新加坡现有5个行政区,分别为市中区、西南区、东南区、东北区和西北区,5个行政区设立5个社区发展理事会,最高管理者是市长。
每一个社区发展理事会管理14-18个选区,负责大约80万户居民。
3、市镇理事会
市镇理事会组建于1988年,隶属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目前共有15个市镇理事会,其中2个归反对党管理(在国会中拥有席位的反对党),执政党的13个集选区分别组成了13个市镇理事会。
选区内的议员是市镇理事会的当然理事,其中一位担任主席。
每个市镇理事会管理5-8个选区,约4万-10万个住户。
市镇理事会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管理、维修与改善组屋居住环境,管理包括商业在内的公共配套设施,推进旧组屋及其公共设施的翻新计划。
从职能上来区分,人民协会是法定机构,重视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为执政党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社会发展理事会承担了社区福利工作,偏重于公共职能;市镇理事会为社团法人,是非政府组织,但局限于市政物业管理职能。
4、自愿福利团体
除以上机构外,社区还有的就是自愿福利团体。
自愿福利团体是非营利性的,主要是推广和提供有关财务、情绪、教育、健康和社会支援的社区服务,为有需要的、贫困的、或在危机中的人提供支援。
这些组织配合其他组织一起服务社区居民。
比如飞跃家庭服务中心就是此类组织,它是典型的“新加坡政府服务业外包”理念下的社会服务机构(服务外包是指政府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新加坡的家庭服务中心,由政府规划,统一招标,全国共有36个。
政府根据各慈善团体的服务能力、宗教特点等,决定中标团体,并每年进行评估,5年连续不达标的,将由政府组织重新招标。
场所由政府在规划建设组屋时提供,开办经费由政府出资90%或38万(取其低者),其余自筹(多半由宗教团体等支持),平时的运行费用政府出资50%,自筹50%。
新加坡飞跃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成立于1991年7月,根据社区居民需求,下设若干个分中心,主要有学生托管中心、青少年关怀中心、家庭教育中心、乐龄活动中心、老人托管中心、邻里联系中心以及特殊幼儿教育与发展中心、领养资源中心等,开展的服务内容有家庭生活教育、儿童计划、青年服务、婚姻生育、就业服务以及乐龄服务教育等,服务内容和范围几乎涉及到人的整个生命旅程,建立社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
由于政府政策上支持、场地上提供、资金上资助以及义工的无偿参与,中心的服务有些是免费的,而好多服务也只是低价收取一定的费用。
(1)幼儿托管中心。
幼儿18个月大的就可以送到托管中心,最晚到晚上7点钟,没有全日制,新加坡鼓励家庭亲情教育。
(2)学生关怀中心。
主要是为7-12岁的学生在放学后和假期里提供托管照料,提供早餐和中餐,指导其完成作业,并根据学生特点设计相应课程、划分不同区域,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活动,每月收取260新币。
(3)家庭教育中心。
主要围绕建立坚固稳定的家庭开展教育,如婚姻教育、生育教育、子女成长、家庭生活等教育。
通过教育,使大家成为有社会责任的人民,愿意参与社会的人民。
(4)乐龄活动中心。
新加坡政府鼓励家庭应优先照顾乐龄家人,倡导照顾乐龄人士是政府、社区、家庭、公司的共同责任。
中心根据乐龄人的特点设立有关课程和活动,鼓励和教育退休人士保持身心健康,扩大生活圈子,加强隔代感情,为退休人士提供一个让他们感到自己有用处、生命有意义的平台。
(5)老人托管中心。
主要针对一些单亲家庭或家庭子女上班无人照顾的老人,早晨上班前将老人送到中心,下班再来接,每月收取180新币。
此中心受到低收入家庭的欢迎。
(6)邻里服务中心。
主要为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邻里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生活服务、兴趣爱好、文体活动等,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社区各组织之间分工细致,各有侧重,服务内容涵盖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保障。
三、新加坡社区管理的运作方式
新加坡社区建设实行统一指导与民主自治并行的原则。
国家统一规划,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制定社区发展计划和评估标准,社区发展理事会、民众联络所、居民委员会等机构在政府指导下自主活动,并及时向政府反馈民众意见。
政府各部门根据社区居民需要,调整规划和管理方式,按照社会服务标准评估各自治组织的业绩,下拨活动经费。
政府行政部门、社区管理机构、基层自治组织及社会团体之间职责分明、上下贯通,形成了科学、合理、灵活的社区建设模式。
社区建设贴近民众,凡可自主管理的,政府放手,但提供指导和经费,培养了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
对区内大型公共设施的管理,包括现有设施的维护保养,新建设施的项目申请、规划;美化公共居住环境:
发动组织区内居民实施各种美化公共环境的活动;维护社区治安环境,如组织“邻里守望计划”等;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募集和设立基金,增进贫困人士、残障人士福利,为学生提供资助,组织社区交际项目;增强社区凝聚力,密切邻里关系,包括文娱活动、休闲旅游等。
2.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
新加坡的社区服务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行政事务服务:
服务范围是社区全体成员,但真正接受服务的是有需求的居民,如房屋登记、代办有关手续等,作为准公共物品,属于非营业性低偿服务。
二是社会福利服务:
针对老弱病残群体,补充其基本生存需求,是公共物品,由社区提供。
近年来新加坡政府投资兴建了居民委员会、民众联络所、居民活动中心、海上体育俱乐部、展览中心、保护儿童培训中心、青少年友谊俱乐部、家庭服务中心以及各类医院、门诊所、残疾人工作点、收容所和敬老院等各类基础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三是社区商业服务:
虽然有便民的因素,但基本接近私人物品,主要提供营业性服务,不过为便民导致营业性亏损,可以考虑适当补贴。
新加坡社区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有两种:
一是居民中心及邻区商店,二是菜市场及小贩中心。
新居民中心与居民公共住宅分开,积极吸引各类大、中型店铺进入,集中向商业化服务方向发展,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则由设在公共住宅区内的少量商店提供。
这样既减少了商业活动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又满足了居民对优质、方便的社区商业服务的需求。
菜市场及小贩中心的营业场地作为公共设施由政府规划和提供,日常管理由建屋发展局、环境发展部及市镇理事会等部门共同承担。
3.社区事务的完成方式。
一是中介服务,一方面是把社区内的有关信息收集整理起来,反映给政府部门或有关法定机构,并催促其实施;另一方面是把政府或有关机构的信息传达给居民,以取得居民的认同与协助。
二是公益支持,主要是为募集、建立管理社区的各种福利基金,提供义务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是独立经营,对社区内的一些公共设施,按市场化形式运作,以取得经营收入,比如经营民众俱乐部等。
4.社区活动经费的来源。
新加坡社区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社区赞助。
政府拨款包括行政经费、活动经费以及专项经费。
为鼓励社会对社区活动的资助,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个经费搭配计划,即为来自社会的赞助搭配固定比例的拨款。
四、新加坡社区发展及社区服务模式的特点
新加坡的社区管理体系,是典型的政府主导与社区高度自治相结合的模式,是以公共住房政策为平台,社区管理组织机构与各项服务为配套的综合体系。
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是新加坡社区建设和服务的灵魂,一切从居民需要出发,让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服务,是其社区组织的唯一职能。
(1)新加坡社区发展特点
1、政府主导和推动社区建设
新加坡执政党及政府认为: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和细胞,只有使社区成为哺育文明、和谐人际关系、激励人奋发向上、让大家安居乐业的摇篮,社区才能真正成为消化各种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道防线。
新加坡领导人始终相信,每个政治家要获得全国选举的胜利,首先要获得社区选举的胜利,所以,他们很关心社区的发展,从多方面帮助社区发展,否则的话,他们就很难获得社区居民的支持,更谈不上赢得全国竞选。
而居民也首先是通过参与社区政治活动,以此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事务。
2、社区经济服务功能完善,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活动丰富。
新加坡社区有着完备的经济服务功能。
在一个社区范围内,居民的生活需求基本上都能得到便捷而完整的满足,每个社区都有提供相应的商业服务的经济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包括众多的民间组织)。
另外,各社区均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区工作者从事社区教育工作。
社区和社区中心成为开展思想、精神建设,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3、以人为本,促进各个年龄层次的群体和谐共生。
在新加坡全社会都关注弱势群体。
社区设有专门机构、组织和场所以及各类设施,加上庞大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老、少、智残、肢残等弱势群体服务。
同时社区组织对生活困难群体实行特别关爱,专门给他们设立岗位进行培训,提供就业,提供廉价政府组屋,形成了各层次和谐的氛围。
在新加坡,人们把老年人称为乐龄人士,号召全社会尊老爱老。
乐龄俱乐部经常举办保健展览会、三代同堂舞蹈、退休者座谈会、集体运动、生日舞会、茶会等,还组织老年人参与大型活动,如民防训练活动、提高公路安全意识活动,讲华语活动等,使老年人的生活充满乐趣,并增强人民的自豪感。
4、中华传统文化在社区中的崛起与再生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新加坡开始致力于实现现代化,但与此同时,西化现象在其国内也日趋严重。
对此,以李光耀为代表的新加坡领导人感到深深的忧虑,他们认为,若不及时注意工业化后出现的文化失根,道德水平下降等问题,将会危害新加坡的持续稳定发展。
新加坡领导人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
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挖掘亚洲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来对其人民进行教育,由于新加坡的华人占其人口的大多数,因此,新加坡尤其注重对儒家文化的吸收和改造。
当然,他们对儒家文化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而且根据新加坡的国情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例如,在研究儒家思想后,新加坡政府把儒家思想的核心“忠孝仁爱礼义廉耻”重新赋予了新的含义。
(2)新加坡社区服务模式的特点
新加坡一个标准的社区在8000户左右,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镇。
社区内平均分布3所小学、2所中学、1所宗教场地、3个综合游泳中心、1个足球场、1个社区花园和一批商业设施。
其中小学的设置一般不超出步行距离。
新加坡的社区服务模式与我们有明显的区别。
特点是:
1、社区管理的公益化。
社区组织本身不是法人。
社区管理不为任何机构负担任何形式的经济职能,更不为其它机构代收任何形式的费(税)。
社区活动经费主要有两大来源:
一是政府补贴;二是社会募捐。
2、社区活动的自愿化。
几乎所有的社区活动都是自愿性质的,包括社区的公共环境美化等也都是义务参加。
社区内名目繁多的各种组织,聚集了不同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的人,形成组织、参与和资助各种社区活动项目的群众基础。
3、社区运行的义务化。
社区管理是低成本的。
除极少数的社区有受薪职工,绝大多数社区工作者都是义工。
社区所有的收支都完全公开透明,所有的开支项目都是按市场化手段操作,按费用最节约化的宗旨运作。
4、社区培训的功能化。
国家发展局还通过一系列培训计划加强对社区、社团组织领导人的培训,用政府的要求来统一社区活动组织者的思想。
同时,社区还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包括育儿班、舞蹈班、书法班、厨师班、讲经班。
每到一个社区,这样那样的培训广告随处可见。
5、社区管理的人性化。
社区的组屋翻新、电梯翻新、公共设施的建设、增高电梯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经社区居民的投票表决,达75%以上支持率才能通过实施。
充分体现了为人服务和集体意志的原则。
五、新加坡社区建设对我们的启示
就中国社区治理的实际情况而言,新加坡可学之处较多,各方面也切合中国的背景。
因为新加坡的国情、政治体制、文化背景、思想底蕴在很多方面与我国有相似之处,新加坡也是一党执政、社会和谐、保持活力与廉洁,政党对社会干预相对较多,而其在当代行政改革、社区管理、民主建设和基层治理方面又先于我国而推进,因此,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重视、学习和研究。
1、政府应积极依法主导社区建设
新加坡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政府主导社区建设各个方面的工作。
无论是新加坡社区组织的成立、运行、管理都有着浓厚的政府烙印。
其奉行的政治精英主义便是其政府主导模式的典型理论来源。
尽管这一模式时常受人非议,但是其对新加坡的现代化进程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另外,新加坡社区组织中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管理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有效协作,客观上对于其中央政府监管和控制全国各社区层次以及每一个角落提供了便利,使中央的集权能够直接插入到社会各阶层。
政府主导型管理这一模式对既具有东方传统集权色彩又融合着西方民主政治的新加坡而言,对其政治稳定和社会协调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和经济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更多的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在社区落户,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外地务工人员也大量进入社区,使社区工作的对象扩大了;另一方面,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原先承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功能逐渐剥离出来,更多的由城市社区来承担。
这些变化,既丰富了社区工作的内容,也加大了社区管理的难度。
而
且,我国是作为一个长期相对封闭的国家来应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因此社区治理的各项先期工作包括居民自治等工作尤其需要我国政府的引导和帮助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央政府和执政党必须紧紧依托社区这个平台,进一步密切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联系,推进社区工作的顺利进行,任何忽视或者轻视政府主导的念头都是非常片面的。
2、整合社区资源,全方位地为社区提供服务。
目前我们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尚存在着社区服务项目比较分散、各自为政,服务资源浪费严重,比如社区内的一些活动室分散,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服务场所互不开放,且不同的服务场所、项目由不同的单位管理,这样一来,既浪费了服务资源,也不能使社区中心产生规模效应,真正达到服务社区的目的。
建议借鉴新加坡社区服务管理的经验,由社区内人士组成社区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应区别与行政性的政府组织如街道,而是类似于业主委员会,采取委托管理经营的模式,把社区活动服务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
首先,要抓好社区各类服务服务设施的统一开发,调动城区各单位、各方面的力量,实行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
其次,社区服务要考虑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各种办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资源,建设集职业教育、生活、娱乐、保障等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网点,建立健全社区帮困救济、敬老养老、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
3、成立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社区精神
社区建设和治理同样也是一个强调参与各方持续互动的连续过程,治理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也不仅仅是社区组织、民间组织,而是政府、各类组织和居民等众多参与者的综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型,社区居民逐渐演变成为推动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
而由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演变看来,居民参与不仅是社区建设的主导动力,还是衡量社区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正因为如此,新加坡社区不但成立有各种各样的社区志愿者和其他社会团体、俱乐部,还让民众参与社区中的各种政治、文化、体育、娱乐和选举活动,这不仅满足本社区居民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参与和交往需求,也促进了社区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利益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萌发了人们的维权意识。
社区居民对民主有了新的理解和要求,不但希望拥有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具有实质性的自治组织,而且要求个人参与社区管理。
因此,我国政府和社区居委会要通过各种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各种非政府组织来提高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居民互动,突出社区居民参与和社区的自治能力,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社区精神,不断满足民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也要理顺和居委会的权力关系并大力支持社区发展,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要乐意为社区做奉献,社区工作者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找准突破口,创新工作方法来构建和谐家园,使每一个组织和个人真正关心社区建设和治理。
4、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社区发展理念。
在新加坡,看不到类似于我们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一样的建筑或字样,但它的服务却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使人感到没有不方便的地方,这里有政府的服务,有非政府的服务,有社会团体的服务,也有志愿者服务。
总之,你只要有服务需求,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到服务。
我们目前各地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偏重于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等硬件内容的建设,如建社区服务大楼层数越多,面积越大,装修越漂亮,社区建设也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ZZ 新加坡 社区 建设 管理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