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一章知识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18303438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03.40KB
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一章知识点总结.docx
《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一章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一章知识点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一章知识点总结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常见的盐
●盐的定义:
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几种常见的盐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
氯化钠
食盐
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①作调味品,腌制咸菜;
②作防腐剂;
③消除积雪(长期过量使用融雪剂会破坏植被和道路,还会使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⑤制生理盐水(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
纯碱、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Na2CO3与NaOH用途很相似,但玻璃是个例外)
碳酸钙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建筑材料、补钙剂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的主要成分
碳酸氢钠
小苏打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发酵粉不是碳酸钠,但没有碳酸氢钠时可用碳酸钠代替)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HCl=NaCl+H2O+CO2↑,胃溃疡者禁用)
备注
●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能分解:
2NaHCO3
Na2CO3+H2O+CO2↑
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就是分别加热,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的,就是碳酸氢钠,否则是碳酸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
●消毒用盐
⏹游泳池一般用硫酸铜消毒。
⏹医疗上一般用高锰酸钾消毒。
⏹过去习惯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现在用二氧化氯消毒。
●侯氏制碱法:
又名联合制碱法。
主要产物是碳酸钠,此外还有副产品是氯化铵。
●钠离子可以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氯离子可以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氯化钠等溶于水后,会使水的凝固点降低,以达到溶雪的目的。
氯化钠作为融雪剂,对植物有害,会腐蚀桥梁等,所以现在逐渐被绿色融雪剂代替。
第二节粗盐提纯
●粗盐的初步提纯只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实验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回收。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回收
玻璃棒
转移固体的工具
●蒸发时要经常用玻璃棒搅拌液体,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水接近全部蒸发时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剩余水分蒸发。
第三节盐的化学性质
●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金属不是钾、钙、钠)
●盐+酸→新盐+新酸
●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部分不溶于水的盐只具有性质2。
氯化银、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溶于酸就是不与酸反应)。
第四节酸、碱、盐的溶解性(室温)
●酸:
大多数都可溶。
●碱:
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盐: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
●氯化物除氯化银不溶于水外,其余多数均易溶于水。
●硫酸盐除硫酸钡不溶于水,硫酸银、硫酸钙微溶于水外,其余多数易溶于水。
●碳酸盐只有碳酸铵、碳酸钾、碳酸钠易溶于水。
●下面是化学课本中《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一般情况下,掌握上面的信息就足够了。
OH-
NO3-
Cl-
SO42-
“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
“不”表示不溶于水,
“微”表示微溶于水,
“挥”表示挥发性,
“-”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CO32-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NH4+
溶、挥
溶
溶
溶
溶
K+
溶
溶
溶
溶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Mg2+
不
溶
溶
溶
微
Al3+
不
溶
溶
溶
-
Mn2+
不
溶
溶
溶
不
Zn2+
不
溶
溶
溶
不
Fe2+
不
溶
溶
溶
不
Fe3+
不
溶
溶
溶
-
Cu2+
不
溶
溶
溶
-
Ag+
-
溶
不
微
不
第五节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
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
●农家肥料的特点:
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化学肥料的特点:
营养元素单一,肥效快。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氮肥
◆作用: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的表现:
叶黄)
◆常用氮肥
名称
化学式
含氮量
使用注意事项
尿素
CO(NH2)2
46.7%
碳酸氢铵(碳铵)
NH4HCO3
17.7%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硝酸铵(硝铵)
NH4NO3
35%
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
硫酸铵(硫铵)
(NH4)2SO4
21.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氯化铵
NH4Cl
26.2%
氨水
NH3·H2O
加水稀释后施用
硝酸钠
NaNO3
◆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化肥,并且尿素是有机物。
◆铵根离子的检验
方法一:
取样,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闻到刺激性氨味,说明有铵根离子:
NH4NO3+NaOH=NaNO3+NH3↑+H2O
如果现象不明显,可以加大反应物的浓度,或者加热。
方法二: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如果闻到刺激性氨味,说明有铵根离子: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氮肥的简易鉴别
1)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区别。
2)对于剩下的氮肥,首先加碱研磨,没有气味的是尿素。
3)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铵。
4)接下来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铵,否则是硝酸铵。
◆生物固氮: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钾肥
◆作用:
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的表现:
叶尖发黄)
◆常用钾肥:
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农村最常用的钾肥是草木灰。
⏹磷肥
◆作用:
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
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
磷矿粉(磷酸钙)、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
过磷酸钙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
◆磷酸根的化合价是-3,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5。
⏹复合肥: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
◆常见的复合肥有:
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铵
◆后三者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土壤污染:
产生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大气污染:
产生一氧化二氮、氨气、硫化氢等气体
⏹。
⏹水体污染:
氮、磷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赤潮、水华等现象。
⏹长期使用硫酸钾、硫酸铵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对待化肥的态度:
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
●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数不溶于水
灼烧
可燃烧,熔化有气泡或冒烟
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
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无气味放出
●初中需要掌握的唯一一种农药就是波尔多液,农药也需要合理施用。
第六节计算题
●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某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质量分数=
【例题】多少吨的氧化亚铁(FeO)中所含铁元素质量和100t中氧化铁所含铁元素的质量相同?
解:
设需氧化铁的质量为x。
答:
需氧化亚铁的质量为90t。
●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求化肥纯度:
【例题】现在有一种化肥,主要成分是硝酸铵,测得其含氮量为34.3%(杂质不含氮),求这种化肥的纯度。
解:
设该化肥的质量为100g,该化肥的纯度为a%。
答:
这种化肥的纯度为98%。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气体,D是一种黑色的固态非金属单质,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D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与另一种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2:
1,F是一种碱,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D_____,G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②_____。
(3)反应③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
(4)此种塑料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食品包装。
【答案】CNH4ClCaCO3=CaO+CO2↑CaC2+2H2O=C2H2↑+Ca(OH)2常温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而析出不能
【解析】
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气体,C是二氧化碳,D是一种黑色的固态非金属单质,D是碳,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D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E是碳化钙,与另一种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2:
1,F是一种碱,F是氢氧化钙,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是氨气,G是氯化铵。
(1)物质的化学式:
D是C,G是NH4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aCO3=CaO+CO2↑,②CaC2+2H2O=C2H2↑+Ca(OH)2。
(3)反应③能够发生的原因是常温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而析出。
(4)此种塑料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有毒。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
3.A~F是常见物质,A为食品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有同种金属元素,F为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F→E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aCO3化合反应CO2+Ca(OH)2=CaCO3↓+H2O
【解析】
【分析】
由A~F是常见物质,A为食品干燥剂,可知A为CaO,根据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及转化关系图中A、B、C的转化关系,而反应B→C,可断定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可推断B、C分别为氢氧化钙、碳酸钙;再由C(碳酸钙)、D两种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可推断出D为二氧化碳;题中说明F为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根据关系图中D(二氧化碳)、F(单质)、E的转化关系,可以判断:
F为单质碳,E为一氧化碳,代入检验。
【详解】
(1)根据分析,物质C的化学式为CaCO3。
(2)反应F→E,即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反应B→C,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CaCO3;化合反应;CO2+Ca(OH)2=CaCO3↓+H2O。
【点睛】
该题为图形推断,解题关键是,认真分析题干,找到突破点,而本题突破点是A为食品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有同种金属元素,可知A为CaO,由此再结合题干与图形进行分析。
4.A~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与D的反应常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E是一种蓝色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合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有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4)写出C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SO4CuO+H2SO4=CuSO4+H2O或Cu(OH)2+H2SO4=CuSO4+2H2O分解反应改良酸性土壤等
【解析】
【分析】
A与D的反应常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则A与D一种是酸,另一种是锌,E是一种蓝色溶液,所以E通常是硫酸铜溶液,D能与E反应,所以D是锌,A是酸,通常是稀硫酸,A能生成E,所以推理正确,由于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所以B与C一种是碱,一种是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通常是金属氧化物,所以B可能是氧化钙,C可能是氢氧化钙,代入发现推理合理。
【详解】
(1)由分析知,物质A是稀硫酸,它的化学式为:
H2SO4;
(2)反应①是稀硫酸生成硫酸铜,所以它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或Cu(OH)2+H2SO4=CuSO4+2H2O;
(3)图中有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碱与酸、盐与酸的复分解反应,有金属氧化物生成碱的化合反应,没有分解反应,故填:
分解反应;
(4)由分析知C可能是氢氧化钙,它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填:
改良酸性土壤。
5.甲、乙两物质可相互转化:
“甲
乙”(“→”表示一步进行转化)。
(1)若甲乙都属于同类别物质
①若甲乙均为氧化物,乙为一氧化碳,则甲为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②若甲乙均为单质,写出甲和乙的一种组合:
甲______、乙______。
(2)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O2FeH2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SO4+Ba(OH)2=BaSO4↓+2NaOH或2NaCl+2H2O
2NaOH+H2↑+Cl2↑]
【解析】
【详解】
(1)若甲乙都属于同类别物质
①若甲、乙均为氧化物,乙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甲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CO2;
②若甲、乙均为单质,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甲和乙的一种组合:
甲是铁,化学式为Fe;乙是氢气,化学式为H2;
(2)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或碳酸钡),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乙是碳酸钠,甲是氢氧化钠,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CO3+Ca(OH)2=CaCO3↓+2NaOH];或者:
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氢氧化钠与硫酸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与氢氧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乙是硫酸钠,甲是氢氧化钠,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OH)2=BaSO4↓+2NaOH;或者:
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氯化钠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乙是氯化钠,甲是氢氧化钠,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
2NaOH+H2↑+Cl2↑。
【点睛】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6.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Na2SO4、NaOH、CaCO3、Ba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列各题。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白色沉淀b是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现象①②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它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答案】引流碳酸钙、氢氧化镁BaCO3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氯化镁
【解析】
【分析】
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得到滤渣a1.5g和滤液,滤渣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生成无色气体0.44g,所以混合物中氯化钡和硫酸钠只能含有一种物质,一定含有碳酸钙,
生成0.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g,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氢氧化钠。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滤渣a的成分是:
碳酸钙、氢氧化镁,白色沉淀b是BaCO3;
(3)现象?
涉及的反应是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
(4)若现象?
“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它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氯化镁。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7.102.(2018·河南中考模拟)某同学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
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1)请写出一个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同学们又对滤液中所含的物质作出多种猜想,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第一种猜想是滤液中含硝酸锌、硝酸铜,则另一种猜想应是什么?
________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第一种猜想。
________
【答案】Zn+2AgNO3
Zn(NO3)2+2Ag或Cu+2AgNO3
Cu(NO3)2+2Ag滤液中含AgNO3、Zn(NO3)2、Cu(NO3)2。
取样品少量,加入稀盐酸,无现象,证明溶液中没有AgNO3,只含Zn(NO3)2、Cu(NO3)2。
【解析】
(1)根据锌的活动性比银强,利用锌与硝酸银的反应规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锌铜银,推断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得到固体和蓝色溶液,对反应后溶液的组成进行猜测;(3)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及氯离子与银离子不能共存的反应规律,设计验证猜想一。
(1)锌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同时得到硝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
(2)由得到溶液呈蓝色,说明铜粉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锌会先于铜与硝酸银反应且锌粉可与硝酸铜反应,因此可判断锌粉已完全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银是否完全反应则成为所要猜测的两种可能,若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溶液中只含有硝酸锌、硝酸铜,若硝酸银有剩余,则溶液中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或AgNO3、Zn(NO3)2、Cu(NO3)2);(3)取样品少量,加入稀盐酸,无现象,证明溶液中没有AgNO3,因为溶液呈蓝色,所以一定有Cu(NO3)2,Zn和AgNO3反应生成了Zn(NO3)2,所以溶液中只有Zn(NO3)2、Cu(NO3)2,没有AgNO3。
点睛:
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再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
8.某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KOH、MgCl2、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该混合物的成份,宇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固体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的操作Ⅰ是_____,该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往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无气泡产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取无色溶液A少量于试管中,通入CO2,得到无色溶液C和白色沉淀D,该步骤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
【答案】过滤漏斗引流Mg(OH)2+2HCl=MgCl2+2H2O2KOH+CO2=K2CO3+H2O,K2CO3+CaCl2=CaCO3↓+2KCl(或Ca(OH)2+CO2=CaCO3↓+H2O)KOH、MgCl2、CaCl2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可知: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之后,得到白色沉淀B和无色滤液A,可以推测白色沉淀是两物质反应产生的不溶于水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镁或者是碳酸钙;向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E,若无其他明显的现象,说明该白色沉淀B为氢氧化镁;将无色溶液A分别取样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可能是氢氧化钾或者是碳酸钠使得酚酞变红,另取样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白色沉淀D和无色溶液C;可知该白色沉淀D为碳酸钙;因此溶液中存在CaCl2,可得无色溶液A中没有Na2CO3;经过综合分析可得:
白色固体混合物含有KOH、MgCl2、CaCl2;而没有Na2CO3;代入验证可得推导正确。
【详解】
(1)在固体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因此操作Ⅰ是过滤,过滤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固体:
过滤;漏斗;引流
(2)往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无气泡产生,说明没有碳酸钙,因此只是氢氧化镁与盐酸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故填:
Mg(OH)2+2HCl=MgCl2+2H2O
(3)取无色溶液A少量于试管中,通入CO2,得到无色溶液C和白色沉淀D,该步骤发生反应原理如下:
先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再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OH+CO2=K2CO3+H2O,K2CO3+CaCl2=CaCO3↓+2KCl;由于物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因此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钙,也可以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考 九年级 化学 第十一 知识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