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讲义中学生认知心理.docx
- 文档编号:2155750
- 上传时间:2023-05-02
- 格式:DOCX
- 页数:51
- 大小:460.23KB
心理学讲义中学生认知心理.docx
《心理学讲义中学生认知心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讲义中学生认知心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讲义中学生认知心理
第二单元中学生认知心理
第一节感知觉
一、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
感觉是物质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心理现象,它首先使早期动物能对不同刺激作出区分性反应,发展起信号系统。
在此基础上,动物的心理活动逐渐丰富起来。
随着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人类的心理与意识也随之发生与发展了。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外界环境给予人类各种各样的物质刺激,比如光线、声音、气味、碰撞等等。
当这些刺激作用于相应感觉器官的时候,它就会以特定的方式将这些作用进行一种能量转换,把各种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转换成生物能量或神经能量并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然后产生特定的感觉印象。
比如一束光线进入眼睛,我们有了红色的印象;两个物体猛烈的撞击引起空气剧烈的振荡,当振荡波通过空气传到耳内时,我们有了“咣当”声的印象;……有了这许许多多的印象之后,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了,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了,而这些印象都是从感觉开始的。
感觉是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与动物发展起更复杂的心理功能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始。
知觉是个体借助于感官觉知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彼此关系的过程。
亦即个体选择、组织与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
依靠感觉,我们只能获得关于客观事物各种属性零散的信息片断,无法形成有意义的整体印象。
比如一只苹果,依靠视觉,我们只能看到各点的不同颜色或明度;依靠嗅觉,我们只能感受到其散发的某种气味;依靠味觉,我们只能感受到它有某种味道……但却没有一个综合其多方面属性的“整体印象”。
幸运地是,我们可以依靠脑神经系统接收来自各种感觉器官传递的信息,并在大脑皮层上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事物——苹果!
这就是知觉。
知觉不同于感觉,感觉信息是单方面的、孤立存在的、未被解释的,而知觉信息是有组织的、联系的、被解释的。
当然,知觉也有层次,比如看到一个苹果,将各点颜色、明度信息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对苹果颜色的知觉;将苹果颜色与明度信息与背景视觉信息联系就可以形成对苹果形状的知觉;将形状、气味、味道、硬度等信息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对整个苹果的知觉。
很明显,感觉与知觉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但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
感觉发生在知觉之前,为知觉收集与提供“原料”;而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也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与解释。
离开了感觉信息,知觉就成了“无米之炊”,感觉信息不完整时,知觉印象也将是不完整的,“瞎子摸象”就是一个典型例证;相反,离开了知觉,感觉信息将几乎失去意义,最多能够引起某些简单的、无意识的行为反应而已。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与知觉一般会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几十毫秒甚至更短),个体很难体验到从感觉再到知觉的过程,所以日常经验是无法区分感觉与知觉的,故心理学也将感觉与知觉统称为感知觉。
二、感觉的分类
心理学中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对感觉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是感觉器官分布在体表或是分布在体内,以及其接收的刺激信息。
感觉包括两大类:
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其中外部感觉包括视觉(vision)、听觉(audition)、嗅觉(olfaction)、味觉(taste)与肤觉(skinsensation),这些感觉主要是接受外部刺激,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其中肤觉又包括温觉(thermalsensation)、冷觉(cryalgesia)与痛觉(painsensation)三种;内部感觉主要感受内部生理的变化信息,以便获得对自身内部生理状态的认知。
三、感觉的特性
(一)感受性
感受性即感觉的能力。
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
感受性高的人能感觉到的刺激,不一定能被感受性低的人感觉到。
如,有经验的染色工人能辨别出几十种不同的黑色,而一般人则很难分辨。
一个人的感受性高低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是有高低的。
(二)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感觉的适应。
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感受性提高,也可以是感受性降低。
通常,强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降低,弱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提高。
此外,一个持续的刺激可引起感受性的下降。
例如,当你从光亮处走进电影院时,起初感到伸手不见五指,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看清周围的东西,这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
反之,从暗处到光亮的地方,最初强光使人目眩,什么也看不见。
但过一会儿视力就恢复正常,这是视觉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
除了视觉适应外,还有嗅觉、味觉等其他感觉的适应。
古语说“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
适应现象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使人能在变化万千的环境中,做出精确的反应。
2.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一般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也可以在几种感觉同时产生时发生,也可以在先后几种感觉中产生影响。
一般的变化规律是:
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
如,轻微的音乐声可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可以引起对光的感受性降低。
感觉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种感觉之间。
最明显的就是对比现象。
如,“月明星稀”,天空上的星星在明月下看起来比较稀少,而在黑夜里看起来就明显地增多;灰色的长方形放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些。
这些是同时性对比。
在吃过甜点心之后再吃苹果,苹果变得发酸,而吃了酸苹果之后再吃甜点心,点心就显得格外甜。
这是相继性对比。
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与组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感觉的相互作用与对比规律。
例如,浅色的教具可放在黑板前演示,深色的教具可放在白墙前演示。
要使学生区分出地图上的不同部位,就可以着上红绿或黄蓝等对比色。
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把不易分辨的形近字:
辨、辫、辩的中间部分用红笔写,以示醒目。
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自然现象、图片或阅读课文时,教师的讲解、提示的声音不宜过高,更不允许周围大声喧嚷,以免影响学习的效果。
3.感受性与训练。
前面提及的两种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有一定的时限。
要使个体感受性从根本上提高,则与实践活动的训练有关。
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因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做长期的、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超过其他人。
如,炼钢工人能够根据钢水的火花判断炉内温度的高低;染料工人能够分辨出几十种浓淡不同的黑色;有经验的面粉工人能够单凭触觉,摸出面粉的质量以及辨别出这种面粉是由哪个地区生产的麦子磨成的。
此外,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丧失一种感觉能力的人,他们其他感觉能力会由于代偿而得到特殊的发展。
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的听觉与触觉特别发达。
受过专门训练的小学生,能敏锐地辨别相差1/2音高的两个音,而没有受过专门乐器训练的小学生,就是对相差一个音阶的两个音都不易区分。
所有这些事例说明,人的各种感觉能力都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不断发展与完善起来。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感受性的提高。
如音乐、朗读能发展儿童的纯音听觉与语音听觉能力,绘画能发展儿童的视觉能力,手工、泥塑能发展儿童的触觉能力,体育能发展儿童的运动觉、平衡觉的能力等等。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加以训练与培养。
四、知觉的种类
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知觉分类结果。
比如,按照知觉中起优势作用的感觉信息来分,知觉包括: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等,看到绵延不断的山脉,这是视知觉;听到悠扬悦耳的笛声,这是听知觉;尝到西瓜的甜味,这是味知觉……按照知觉对象来分,知觉包括物体知觉与社会知觉两大类。
物体知觉是关于物体空间特性、时间特性与运动特性的知觉,所以又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三种。
其中,空间知觉是关于物体大小、形状与方位的知觉;时间知觉是关于事件发生的时间长短、前后顺序的知觉;运动知觉是关于物体运动方向与速度的知觉。
社会知觉则主要是对于人、对于人的行为及其原因的知觉,它包括对他人、对人际关系与对自我的知觉等方面。
物体知觉是传统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而社会知觉主要是在社会心理学范围内得以研究的。
此外,知觉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其中错误的知觉叫错觉,它是指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属性的知觉。
错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
知觉作为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还是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它还是以直接方式来反映认识对象的特性,即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识,而且受客观制约性较明显。
但是,知觉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客观刺激转化为心理内容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人们积累实在知识的重要环节。
五、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在注意的选择功能基础上实现的对信息有选择的加工过程。
知觉对信息的选择如同注意对信息的过滤一样,往往与主体需要、动机与知识经验等有关,同时也会受到刺激物的特征的影响。
一般而言,对于那些符合当前任务需要的、熟悉的、令人感兴趣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余的事物则视为其背景。
例如,当学生把教师的讲课作为知觉对象时,其他的声音就成为背景;而上课时悄悄传话的学生,就把所传的话语作为知觉对象,而教师的讲课声则成了背景。
对知觉的选择性,心理学常用一些“双关图形”来说明。
请注意观察图2-1,对于图(a),可以看成是一个男人在吹萨克斯,也可以看成是一位长发披肩的少妇头像;对图(c),既可以看作是黑色背景中的一个花瓶,也可以看成是在白色背景下两个人的剪影;而对图(b),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有的人可能会看到一个少女的侧面像,也有的人可能会看到一个大鼻子、瘪嘴的老妇人。
图2-1双关图形
知觉的选择性表明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种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
瑞士精神科医师罗夏(H.Rorshach)根据知觉的这种特性,在1921年提出了“罗夏测验”(有关内容参见“人格”一章)。
他利用一些无主题、无结构、色彩浓淡不匀的墨迹图形,要求被测人观察后讲出画的是什么东西。
在对回答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后,可以确定被测人的个性特点或心理发展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二)知觉的组织性
知觉的组织性也叫做知觉的整体性,就是说,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把一些不同的事物按照某种组织原则结合在一起,最终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形成整体知觉印象的刺激信息,有的是同时呈现的,也有的是相继呈现的;既可能是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的,也可能是分别由不同的感觉通道传递的。
比如,对一幅绘画作品的知觉,就是由视觉器官同时接收到来自这个作品不同部位的反射光线后,将不同部位刺激形成的色调、明度感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映像。
在欣赏舞蹈节目时,则需要将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对舞蹈艺术的整体把握。
知觉的组织发生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包括看到一张图片、认出一个汉字、电话里听出一个熟人的口音等,都是知觉组织的结果。
那么知觉组织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简单地说,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一是客观刺激的时空关系或其他关系,二是知觉者的知识经验。
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组织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到了一系列知觉组织原则,主要包括:
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封闭性原则、良好图形原则等,如图2-2所示。
接近性原则知觉者容易将时空较接近的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图2-2中a组图;
相似性原则知觉者容易将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图2-2中b组图;
封闭型原则知觉者容易将具有封闭关系的事物知觉为整体,如图2-2中c组图;
良好图形原则知觉者在组织加工中,会依靠知识经验与刺激关系的相互作用,尽可能使知觉印象具有一定的意义,即形成良好图形。
如图2-2中d组图。
图2-2知觉的组织原则示意图
在上述原则中,格式塔心理学家实际上也指出了知识经验在其中的作用。
知觉过程虽然是对刺激材料的直接反映,但是这种反映是依赖于已有知识经验的,比如图2-2中的c组图与d组图,我们都是依据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才会知觉到“方括号”、“大括号”、“三角形”与“ABCD”字母的。
没有这些知识经验的人就无法形成这样的知觉,比如不认识字母的人是看不到“ABCD”的。
很明显,知觉加工中,知觉者会根据刺激材料的各种关系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并利用了假设、补充与验证等心智操作。
因为有了知觉的组织性,我们感知到的这个世界就不是零散的、无序的,而是具有广泛联系与组织关系的,这为人类借助于认识过程揭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奠定了感性基础。
(三)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组织原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也正是知识经验的参与使得我们可以对刺激信号加以理解。
知觉理解性就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试图对当前刺激作出合理的解释,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而且常常使用语词把它们标记下来。
当我们抬眼观看空中白云的时候,就会不经意间说:
这多像是一匹飞奔的骏马、那儿又像是一堆堆雪白的棉花,……我们用语词把我们的知觉理解表达出来。
知觉是要对感觉信息进行解释与赋予其意义的,所以理解性是它的基本的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比如,当图2-3所示的一些刺激模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我们都会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依托对它们作出解释,并用语词来标记或表述。
当然,由于人与人的知识经验不同、价值观与期待不同,常常会对相同的刺激作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与解释。
知觉的理解性还表现在语言提示的巨大作用。
比如有许多人在观看图2-3的a图时,不能对图片的意义作出很好的说明,但如果给予一定的语言提示,他们就会马上看到“正在吃草的水牛”、“一棵拴牛的小树”等等;或者,给予另外的提示,他们又马上会清晰地看到“蜿蜒不断的河流”!
对于b图与c图来说,也是如此,加以言语提示,人们就会很容易地看到一名骑士与一只盘睡的大猫。
这说明语言提示会影响到个体对刺激材料的组织方式,会激活有关知识经验,从而对知觉过程发生作用。
图2-3知觉理解性的示意图
当然,有时刺激模式本身超越了个体知识经验的水平,就会出现无法解释或无法理解的情形,这时我们会将其称为是“不可能图形”。
图2-4就是一些“不可能图形”。
图2-4两种不可能图形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对象与主体的关系处于经常地变动之中,其在感官系统中出现的刺激模式也因此经常发生变化,但是,主体对这些刺激物的知觉印象却保持相对稳定,把它们知觉为同样的事物。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印象保持相对不变,这就叫做知觉恒常性。
在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明度知觉、听知觉、味知觉等各种知觉中,都存在着恒常性,这对于认知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一个身高1.8米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与站在50米距离外,你对他的高度的知觉印象基本一致,这是大小恒常性;一个课桌的桌面是长方形的,但当你站在5米外来看这张桌子时,桌面在视网膜上的视像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对它的知觉印象依然保持为长方形,这是形状恒常性;在光亮的环境下,把一只白色粉笔知觉为白色,在昏暗环境下仍然把它知觉为白色,这是明度知觉恒常性,……知觉恒常性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刺激信息的综合作用,另一个是知识经验的作用。
我们在接受知觉对象的刺激的同时,也在接受背景信息的刺激,在对知觉对象的刺激信息进行组织加工时,也在知识经验参与下对背景刺激信息进行组织加工,或者说,参照了背景刺激信息。
这里的知识经验包括了对象刺激模式与背景刺激模式之间关系的经验,这些经验与对象刺激模式在大脑皮层的整合就可以保证知觉的稳定性。
有实验证明,当隔离了刺激呈现的背景信息之后,知觉的恒常性就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离开了知识经验的支持,知觉恒常性也就没有了。
概括知觉的上述基本特性,可以看到,知觉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知识经验的参与下,对当前刺激信息的组织加工并给予解释的过程。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心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心理活动既能够实现对客观事物可靠的、稳定的反映,这种反映又具有主观性——在相同刺激作用下,人们可以得到许多各不相同的知觉印象,但这种主观性是有限度的,是受到客观刺激制约的。
思考与练习题:
1.感觉的特性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2.知觉的特性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第二节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这里所讲的注意的对象既包括外部世界的物体或现象,也包括我们自身的心理或行为。
注意的指向,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瞬间都有许多事物作用于我们,但由于感官功能的局限,我们的心理活动并不能同时反映它们,而是有选择地指向特定的对象。
例如,学生在听老师讲课时,其注意力首先要指向老师的教学活动,而不能指向那些与教学无关的对象。
但要能在意识中真正反映一个对象,仅将我们的感官指向对象是不够的。
如果把指向比作“入耳”的话,那么集中就是“入脑”,也就是说,我们要反映一个对象就不仅要感知到它,而且还要“意识”到它。
注意的集中,是指心理活动聚焦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如聚精会神地听课、全神贯注地阅读等,都是注意“集中”的体现。
注意的集中就像舞台的聚光灯一样,聚光灯照到哪里,哪里的人物、景物就非常清晰,观众就能看得非常清楚,而没照到的地方,尽管存在于舞台之上,却很难被清楚地看到。
同样,当我们将心理活动集中于某样事物,也就是将“意识之光”集中在该事物上面,这时注意的对象就在我们心里变得非常清晰,而其他事物就不被反映或反映得不清晰。
不过,与探照灯不同的是,注意不仅可以照外部的对象,而且也可以照我们自身,即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世界,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行为与观念。
当我们“倾听内部的声音”、当我们每日“三省吾身”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注意我们的内心。
注意的指向性与集中性表明注意具有方向与强度的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指出:
“注意是心理以清晰而又生动的形式对若干种似乎同时可能的对象或连续不断的思维中的一种的占有。
它的本质是意识的聚焦、集中。
它意指离开某些事物以便有效地处理其他事物。
”由于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对象就能够得到清晰、深刻与完整的反映。
二、注意的分类
注意有许多种,我们根据产生与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与有意后注意三种。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involuntaryattention)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平地一声惊雷,鹤立鸡群,第一个披长发的男生,大家都会注意到,这就是无意注意。
这种注意的产生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努力,而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与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与集中。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很多,我们分两个方面来讲。
1.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如强光、巨响,都能使人不由自主地去注意刺激物。
刺激物的强度越大,越能引起无意注意。
强度不仅指刺激物的绝对强度,也指刺激物的相对强度。
所谓相对强度,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的最高强度,如寂静夜晚树叶的沙沙声、细雨的飘落声等。
在无意注意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的绝对强度,而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刺激的强度与周围其他刺激强度的对比。
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商家在商场的一面墙上,打出十多幅、甚至几十副巨型的广告条幅,可是色彩、字体都相似,这时,虽然单个刺激物的强度都很大,但是由于与周围其它刺激的强度差不多,也就是说它的相对强度并不大,所以我们只看到墙上的那些条幅,而很可能没有一条广告的内容被我们注意。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在强度、形状、大小、颜色与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其它刺激物存在显著差别时会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鹤立鸡群”,我们会注意到“鹤”;“万绿丛中一点红”,在绿叶的衬托下,我们更注意红花的美。
夏天皮肤晒黑了,总是在晒到与没被晒到的地方最明显,正是由于对比关系,所以黑白显得格外分明,就容易被注意。
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活动或变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比如,刺激物的突然出现或停止、增强或减弱以及空间位置的变化等都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生活中人们常被夜空中飞逝的流星、夜晚街道上闪动的霓虹灯所吸引,原因也在于此。
刺激物的新异性
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刺激物的新异性是指刺激物的异乎寻常的特性。
新异性可以分为绝对新异性与相对新异性,绝对新异性是指人们从未经验过的事物及其特征,相对新异性是指刺激物特性对我们而言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与新奇。
研究表明,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例如,上海电视塔的名字“东方明珠”与《东方之珠》这首歌的名字既相似又不同,比一个全新的名字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青菜豆腐汤直白地叫青菜豆腐汤没人注意,叫“翡翠白玉羹”就会吸引人的注意:
翡翠、白玉是宝石,宝石竟然能做羹?
这与人已有的经验不符,引起了人的好奇。
可是,如果起的名字与大家的经验毫无联系,虽然是全新的东西,常常也引不起人的注意。
2.人本身的状态
引起无意注意的另一类原因是人本身的状态,包括:
需要与兴趣
凡是能满足一个人的需要与兴趣的事物,都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因为这些事物对他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地下挖出的残砖碎瓦也许不会引起一个建筑工人的注意,却可能让考古学家或收藏家拿着放大镜非常专注地研究半天;卖瓜子的可能更注意向日葵的籽是否成熟与饱满,而不会像梵高那样注意向日葵的色彩、造型及其生命力;一个熟睡的母亲不会注意夜晚打雷的声音,可是孩子轻轻的哭闹马上就会引起她的注意。
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对人的注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通常,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外界事物更容易引起他的注意。
心理学家研究人的助人行为时发现,人在情绪好的时候会更多地帮助别人。
这跟人的注意有着很大的关系,人在抑郁的时候,常常丧失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换句话说,就是外界事物无法引起他的注意,所以他根本就注意不到别人的困境,怎会伸出援助之手呢?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人在情绪非常激动时,注意也会受到影响,这时候注意的广度常常很窄,他会被情绪所左右与支配,对与其情绪无关的事就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人在身体疲惫的时候注意的范围也会大大减小,其注意保持的时间也较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时短。
对亚健康的研究表明,如果你觉得自己最近常常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外界事物常常没有兴趣,那么这可能正是你身体健康状况不良的信号。
这也正说明人的身体状况与注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三)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consciousattention)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受人的意识支配与调节的,是注意的高级形式。
有意注意有两个特征:
目的性与意志性。
目的性是指人要注意什么,不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而是由预先提出的任务决定的;意志性是指为了实现目的任务,就要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付出一定的努力。
有意注意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在人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时,有时需要完成一些与自己的需要兴趣并不一致的任务,这就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迫使自己把注意集中到这些活动上来,直到完成任务。
如士兵站岗,他有一定目的与任务,他的注意是有意识的,可是日复一日的站岗,对他早已没有新鲜感,他不是因为有趣而去站岗,而是在执行任务。
这时候,他必须有意识地、努力调节自己的注意,使注意专注而不分散。
有意注意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诸如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获得主要是有意注意的结果。
引起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
1.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人们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重要意义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那么就越能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的注意专注于与完成任务有关的对象。
士兵越能深刻认识到晚上站岗的重要意义,他的责任心越强,也就越能保持高度警惕的状态。
类似地,当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某项活动时,就应该反复强调该项活动的重要性,只有大家对活动的意义理解了,才能增强学生参加的意愿。
2.培养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活动的结果有兴趣的心理现象。
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有助于提高有意注意的水平。
例如,有的人可能对某门课程不感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讲义 中学生 认知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