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上知识要点教学提纲.docx
- 文档编号:2228813
- 上传时间:2023-05-0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18.35KB
历史与社会八上知识要点教学提纲.docx
《历史与社会八上知识要点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社会八上知识要点教学提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与社会八上知识要点教学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上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一、古代埃及:
1.埃及的兴衰:
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逐渐形成几十个最初小国。
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欧亚国家。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所灭。
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一部分
2埃及的地理位置:
非洲北部重要河流尼罗河
3埃及国家机构和制度:
法老,军队、刑法
4.埃及的文明成就:
金字塔象形文字第一部太阳历医学发达
二、古代西亚国家
1.古巴比伦地理位置及河流:
亚洲西部,“新月沃地”的东部。
既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汉谟拉比法典》目的、地位、作用、实质
3楔形文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
作用
4.希伯来人和腓尼基人
三、古代印度
1地理位置及河流:
南亚次大陆。
重要河流是印度河和恒河
2.种姓制度: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构成;作用
3佛教:
创始人,时间、地点、教义以及传播路线(阿育王的贡献)
四、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朝代
重要帝皇
政治(都建立强大军队,制定残酷刑法)
经济
文化
夏
BC2070-BC1600
二里头
禹
启
桀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
BC1600-BC1046
汤
纣王
青铜器铸造业发达(司母戊鼎)
卜辞
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时代,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西周
BC1046-BC771
镐京
周武王
分封制:
受封对象、义务、作用
礼乐制度
东周
(春秋战国)
Bc771-Bc221
洛邑
周平王
春秋五霸:
齐桓公、管仲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内容、意义
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生产力得到发展
百家争鸣
儒、道、法、墨、兵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详见下表)、意义
学派
时代
代表人物
主张
儒家
春秋
孔子
主张“仁”“礼”;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战国
孟子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仁政”,道德规范
战国
荀子
唯物主义思想
道家
春秋
老子
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
战国
庄子
鄙视功利,痛恨不公平社会现象
墨家
战国
墨子
“非攻”、“兼爱”、“尚贤”…
法家
战国
韩非子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法与时移”
兵家
春秋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
孙膑
事备而后动
五、西方古典文明
西方古典文明:
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文明(P18—20页)
地理位置: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
地理环境:
海岸线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天然良港众多
城邦: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民主制度:
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统治时期(见课本19页)
*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具有双重性:
积极性:
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有利于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
消极性:
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斯巴达:
尚武,贵族统治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征服希腊,希腊城邦时代终结。
之后,国王亚历山大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罗马帝国的兴衰:
制作年代尺
西方文明之源:
(P24-26页)
西
方
文
明
之
源
国家
项目
人名
贡献
古希腊
哲学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柏拉图
自然科学
阿基米德
杠杆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定律
亚里士多德
文学
荷马
《荷马史诗》
雕塑
米隆
《掷铁饼者》
体育
\
马拉松,奥林匹克
戏剧
埃斯库罗斯
悲剧之父
阿里斯多芬
戏剧之父
古罗马
法律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文字
拉丁字母、拉丁语
建筑
详见P26页
东西方文明的对比:
(P27)
古代文明
周边河流和海洋
诞生时间
西方克里特文明
爱琴海
约公元前2000
古埃及
尼罗河
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西亚
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
约公元前2500年
古代中国
黄河、长江
约公元前2070年
*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P27页):
早期文明区域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位于河流沿岸,属于大河文明,农业文明
(1)处于温带,气候条件适宜早期人类生存。
(2)临近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
都位于河谷或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西方文明的特点:
属于海洋文明,自然环境优越,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充分利用海洋优势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的繁荣。
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一、西欧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A中世纪的王国和帝国
1法兰克王国:
日尔曼人中的法兰克人建立
2查理曼帝国:
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
3封建制度的形成:
土地层层分封“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建立:
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英国
B基督教盛行西欧
1基督教的创立:
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
2教会统治西欧
C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
1庄园:
封建主与农奴
2城市的兴起: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巴黎和伦敦—政治中心和经济贸易中心
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佛罗伦萨——手工业
3行会:
保护同行利益的行业组织
D、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
等级制度封君封臣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
庄园制度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农奴制度终老庄园的土地租种关系
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教权与王权的结合
二、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一个人物:
默罕默德
•一个宗教:
伊斯兰教:
创始人,时间,地点,教义,经典
最大的特点:
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一个帝国:
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麦加,麦地那、巴格达
•一个文明:
文明成就的原因以及有何成就P38-40
二、日本大化改新
改革背景:
内部:
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经济上:
世袭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
政治上:
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权利争夺,豪强贵族权,
倾朝野,致使皇权旁落
外部:
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
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
改革内容:
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
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法律上,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
改革的影响:
积极性,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
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消极性,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
大化改新,日本在制度,建筑、文字、服饰等等方面都借鉴了中国
日本的民族特性:
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坚忍服从等特点
三大宗教
标志性建筑物名称
标志性建筑特点
原因
佛教
寺庙
类似皇宫
象征它的地位
基督教
天主教堂
高耸入云
象征上帝的威严
伊斯兰教
清真寺
穹顶建筑
为了召唤信徒
创立时间
创立地点
创立者
主要区域
经典
教义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亚洲地区
各种佛经
众生平等
苦集灭道
基督教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
欧美,大洋洲
《圣经》
P33
伊斯兰教
7世纪初610年
麦加
默罕默德
亚非地区
《古兰经》
P36
三、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朝代
重要皇帝
政治上措施
经济上措施
文化上措施
民族政策与对外交往
重要历史人物及贡献
秦BC221-BC206
咸阳
嬴政
胡亥
确定了皇帝的称号
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统一货币(秦半两),统一度量衡
大修驰道,统一车轨
统一文字
(小篆,后来演化隶书
(思想上)
焚书坑儒
北伐匈奴修长城
南服越族开灵渠
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
秦的灭亡
(项羽、刘邦)
西汉
BC202-AD9
长安
汉高祖刘邦
汉文帝
汉景帝(文景之治)
汉武帝
削弱诸侯(推恩令)
加强对地方监督(刺史、司隶校尉)
中央统一铸造货币(五铢钱),经营盐铁生产与销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西汉与匈奴的和与战
(战-和-战-和)
张骞通西域
(西域都护府)
丝绸之路
西汉对南方的经营
(滇王之印)
西汉与朝鲜日本往来
《黄帝内经》
《周髀算经》与
司马迁《史记|》
佛教传入
昭君出塞(呼韩邪单于)
卫青与霍去病
东汉
25-220
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光武中兴
汉明帝(修建了白马寺)
东汉末年重要战役
官渡之战:
交战双方,结果、意义
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结果、意义
东汉派大军大败北匈奴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神医华佗“麻沸散
《九章算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
三魏
国蜀
吴
曹丕220-266洛阳
刘备221-263成都
孙权222-280建业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九品中正制(评定人才的高低,分作九品,作为选官的依据,后来,评定品级,首先看门第)
蜀国丝织业兴旺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西晋
266-316
长安
司马炎
晋惠帝
八王之乱
十六国(前秦)
东晋
317-420
建康
苻坚
司马睿
九品中正制
士族统治
淝水之战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原因:
自然、社会原因P79
表现:
农业:
水利工程、水稻、小麦、生产工具
手工业:
养蚕缫丝、灌钢法、制瓷业
少数民族内迁
(旧称五胡乱华)
各民族长期交往和互相影响,加速民族融合
书圣王羲之
《兰亭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
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
改革(原因,内容、意义)
迁都洛阳
说汉语;穿汉服
改汉姓;通汉婚
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
南北朝后期,使节往来频繁,互市交易越来越多,南北交往趋于正常,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南朝的祖冲之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隋朝
581-618
长安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的意义:
隋朝开创的制度: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京杭大运河: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巡游江南
一个中心,两个端点。
四段运河,五大水系
地位及作用
唐朝
618-907
李渊
李世民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盛世(采取措施)
安史之乱
政治
正确看待君民关系(意义)
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意义
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这是什么制度,有何意义
严厉打击豪门大族,大量选
具体表现:
农业:
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
丝织业,唐三彩
商业:
长安、洛阳、成都和扬州
经济
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赋税徭役
拔普通地
民族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
开放的对外政策
(玄奘西行取经)
主优秀人才
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鉴真东渡日本
雕版印刷术
(868年《金刚经》)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军事上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博大开放的社会风气
辽(上京)耶律阿保机,916-1125年
北宋(开封)赵匡胤960-1127年
西夏(兴庆)元昊1038-1227
详见下表
南宋(临安)赵构1127-1276
金(会宁,后迁至燕京)完颜阿骨打1115-1234
元1271----1368大都忽必烈
两宋(北宋与南宋)
领域
措施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1解除石守信等统军大将的兵权,从各地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轮流驻防京师2陆续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3崇文抑武
王安石变法
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P108——110
表现:
1、农业:
引进占城稻,水稻产量居粮食产量的首位;太湖流域成为粮仓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2、手工业繁荣,陶瓷业发达。
(定窑、钧窑、景德镇兴起)丝织业,造船业
3、商业繁荣(1商业区和住宅区的界限消除了,出现了夜市、早市2出现了新的事物,如最早的纸币—交子、商标和广告等3北宋的东京、南宋的临安和元朝的大都都是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大量的工商业城市兴起。
<苏州、泉州——中等城市>)
社会生活
出现了大型的娱乐场所—瓦子。
人民可以欣赏丰富多次的娱乐节目。
如表演杂剧、踢球,耍杂技,说书、唱曲等。
“勾栏、看蓬”
文化
P112-113
1、宋代文人的特征:
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内心修养和哲学思考;
2、宋诗最大的特点是讲求诗歌的哲理性
3、出现了新的文学题材——宋词(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教育
1、科举空前繁荣
2、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一些童蒙读物开始流行,识字率提高。
外交
1、澶渊之盟(北宋与辽签订)(内容:
辽退兵,各守边疆,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
)影响:
使北宋与辽维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促进了宋辽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对宋朝来说,短暂的和平是宋代妥协政策的产物,每年都要向辽大量的钱物,都需要百姓来承担,加重了百姓负担,这是一种很屈辱的盟约。
P·101
2、靖康之难1127年,金国军队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等三千多人。
宣告北宋的灭亡
3、岳飞——抗金名将郾城大捷“莫须有”罪名处死
4、1141年,绍兴和议:
南宋对金称臣、割地、缴纳钱币。
(宋金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南归宋)
影响:
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P103-105
科技
P113-115
1、宋元时期,火药普遍使用于战争(火药武器:
突火枪、火铳、火箭、震天雷等)
意义:
火药的使用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使人类从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过渡,后传到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2、活字印刷术:
北宋的毕升发明。
意义:
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雕版印刷:
隋唐时广泛应用,存在费时费工,同一个字出现几次就要刻几次,一旦刻错了不易修改,需另刻一版,木板不易保存、易损坏等缺陷。
作品有唐朝的《金刚经》和北宋的《大藏经》)
3、指南针(指南仪器出现于战国)北宋制成指南针、南宋称罗盘针广泛地应用于航海
意义:
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航海能力,促进了中外的的交流。
为欧洲发现新航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元朝(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中国)
领域
措施
政治
P105-107
行省制度也包括(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使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部分)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等地区,使台湾正式并入元朝的版图)
科技
P114-115
(黄道婆向海南黎族学习棉纺织技术;松江——元朝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中心)
棉花的普遍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进步——棉布成为了广大人民的主要布料,取代了丝绸和麻布。
意义:
为广大人民找到合适的布料,大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使拣字省事省力,更加方便。
文化P112-113
元曲(散曲和杂剧组成)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对外交流
典型事例: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到中国17年,扬州做官3年
1、元代对外贸易繁荣,陶瓷、丝绸等大量出口,远销海外(海上丝绸之路)
2、元朝时,中外科技交流达到了高峰,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技术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成就也传入了中国。
3、元朝时,中外往来和民族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港口城市兴起和发展。
泉州港是当时最大的港口。
(泉州:
别称和象征:
刺桐树;许多外国人留居下来,并逝于中国,留下了很多蕃客墓;泉州还成为多种宗教汇合的地方<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体现元朝对外交流频繁)
经济忽必烈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由此得到恢复发展
交通1开凿了两段新运河(通惠河、会通河)
2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送逐步以海运为主
3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综合知识点
1、中国从春秋开始政权分立与统一的王朝
春秋战国分立__秦汉统一___三国分立、南北朝对峙___隋唐统一___辽、宋、西夏、金并立__元统一
注: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巩固和发展中
2、民族融合与交往
(1)春秋战国时期,周边少数民族侵扰中原和中原霸主“攘夷”的斗争中,不断进行了联系与交流,并不断融合。
(2)西汉推行和亲政策以及互市,进一步促进了汉族和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的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3)东汉后期,鲜卑、羌、羯、等少数民族内迁,最终融合于汉族中(4)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5)唐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加速了与少数民族的频繁交流,使唐朝社会呈现胡汉交融的特点(6)宋元时期,中国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农耕和游牧文化在相互的征战与和议中碰撞、融合。
(7)元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一个高峰期,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中国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
分封制(西周)——县制(秦国)——郡县制(秦朝)————行省制(元朝)
4、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1)南北朝时期,大量的北方人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迁奠定了基础。
(2)唐朝后期,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
原因:
1、南方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2、中原一带战乱频繁,南方地区则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经济迅速发展
3、大量的北方人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
4、人民群众辛勤劳动
5、生产工具的变化
旧石器———新石器——铁农具(春秋时期)——筒车、曲辕犁(唐朝)——秧马(宋朝)
注:
生产工具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6、秦朝与隋朝相同点
(1)都是短暂的王朝
(2)都创立了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制度(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郡县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3)都是由于皇帝大兴土木,使百姓承担了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没有考虑到百姓的利益(如秦始皇修建宫殿,建长城等、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巡游江南等)(4)成为下一个朝代吸取教训的范例
7、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1)经济重心南移
(2)造船业发达(3)指南针广泛地运用于航海,航海技术高超(4)商业经济繁荣,陶瓷、丝绸等物品深受外国人喜爱(4)北方政权的阻碍和战乱
8列举中国古代几项首创的政治制度:
答:
①禅让制:
尧舜时期;②王位世袭制:
夏启;③分封制:
西周;④县制: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⑤郡县制:
秦朝;⑥省制(行省制度):
元朝;⑦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隋朝;⑧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皇帝制度和丞相制度:
秦朝
9、古都:
①定都西安:
西周、西汉、隋朝、唐朝;②定都洛阳:
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
魏;③定都南京:
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④定都北京:
元、明、清
10、列举中国古代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答:
①鲜卑族拓拔部建立的北魏;②契丹族建立的辽;③党项族(羌族的一支)建立的西夏;
④女真族建立的金(满洲建立的清);⑤蒙古族建立的元
11、毛泽东的名词《沁园春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中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帝王有哪几位?
他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你最欣赏谁?
为什么?
答:
⑴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帝王有: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⑵共同特点:
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都开创或完善了一些重要的制度,在位期间国力强盛,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⑶提示:
如最欣赏唐太宗,则要讲清楚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12、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省?
元朝的行省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划制度有什么联系?
答:
①浙江属于元朝时的江浙行省。
②元朝行省的创设对后世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13、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什么?
不同的贡献是什么?
书P95
①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都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不同的贡献是:
玄奘是到印度求取佛经,将印度的佛教文化带回中国,并进行了大规模的译经活动,写的《大唐西域记》介绍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鉴真是将中国的佛教、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传到日本。
14、列举中国古代几次统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太平治世):
答:
①西汉:
文景之治;②东汉:
光武中兴;③隋文帝:
开皇之治;④唐太宗:
贞观之治;⑤武则天:
贞观遗风;⑥唐玄宗:
开元盛世
15、丝绸之路为什么成为“东西方交往的代名词”?
(即:
丝绸之路的作用或地位)
答:
①是沟通中西交通的路上要道;②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传入西方,西方的毛皮、香料、药材、珠宝传入中国);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汉代城市有古罗马魔术艺人表演、唐朝盛行由波斯传入的马球游戏);④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⑤是联结中国同亚洲、欧洲、北非各国的友谊之路。
[注:
亚欧大陆桥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陶瓷之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16、评价隋朝大运河(一分为二):
○当时的积极作用(历史意义):
①使运河沿线的城镇迅速繁华起来;②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③贯通了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的交通(南粮北运和盐运的主要通道);④使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南粮北运成为关系到王朝安危,政局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⑤加强了政治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
○消极影响:
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同时征收了大量赋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但隋朝的灭亡不能说是因为开凿了大运河,而是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残暴统治。
17、京杭大运河在今天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现实意义):
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发挥着水路运输(航运)的作用;大运河是现在“北煤南运”干线和防洪灌溉干流;当前“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
总之,大运河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18、简述宋元时代的几个重要标志(时代特征):
答:
①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②繁荣的城市商业(传统的坊市制格局被打破);③多彩的文学艺术(出现了文人的世界);④文明高度发展(中国古代科技的典范和高峰);⑤频繁的中外交流(中外关系史上的极盛时代,出现空前的开放和交流的局面)。
⑥情趣无限的世俗时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社会 知识 要点 教学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