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docx
- 文档编号:3492192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8.16KB
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docx
《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气候:
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人口增长、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乱世,经济开发。
2、地形、地貌:
地势西高东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变化。
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
二是险峻,如华山。
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
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
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
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
中国文化里较少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
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
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这些变化属于“人化自然”的过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沙漠面积扩大。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最初的水利事业,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水入海,治服了洪灾。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规划修建了第一个见于历史记载的水库芍陂(今安徽寿县南)。
自东汉至唐,芍陂变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渐消失。
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
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
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漕渠等。
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
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创造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而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人化自然”的实体文化,总结说来,中国特有的地形地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特别是魏晋以后,文人墨客盛行游山玩水,在文学界形成了山水诗派,在绘画界有山水画派。
许多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诗歌、和绘画,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
也就是说,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极富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
2、气候
中国气候有三个特点:
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国土的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
二是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刮北风,夏季多刮南风,降雨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三是大陆气候强。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差较大。
以上三点是中国气候的总体特征。
总的来看,有史以来没有实质性变化。
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变化的,最明显的体现在温度与湿度两个方面,
比如温度的变化:
从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清代),我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
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全球温度上升,受厄尔吉诺现象影响,中国的气温也迅速上升,如今,青藏高原上千年的冰山开始融化。
再比如湿度的变化:
距今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两千五百年前较湿润,洪水频繁,这从古代史书记载可以看到,古代受人尊敬的英雄,都是治水有功的人。
到了近五百年,我国的旱灾多于水灾。
北方尤其明显,而南方的水灾更加频繁,这实际上与气温变暖、冰山融化有关。
另外,人口急剧增长,北方民族不断南侵,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都与气候的变化有关系,甚至连治世和乱世也与气候的变迁有关,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等等都与当时的气候宜人、风调雨顺有关。
中国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特定的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节气文化与气候:
我国古代以农立国,节气文化是适应农业需要而很早就发展起来的。
“春争日,夏争时”,农民们世世代代就像打仗一样按24节气种地。
否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连收成都成了问题。
24节气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业,而且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
二是中医文化与气候。
中医学把外感病邪分为“风寒湿热燥火”。
俗称“六淫”,大部分与气候有关。
南京中医学院老教授干祖望说:
“欲知《黄帝内经》之精华,一半在气候。
”没有中国特殊气候,也就不会诞生中医学,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针灸,针灸的取穴和针探深度也都和四季有关。
不同的季节应取不同的穴位,针探深度也不一致。
中药的使用也分季节。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有一篇“四时用药例”,说明用药也要讲究季节。
《黄帝内经》中指出:
在各季节中要分别加温热甘酸和苦寒之药,以顺四时气候而养天和之气。
三是诗词与气候。
请大家举出与气候季节有关的诗句。
我国是世界上四季最鲜明的国家,鲜明的四季影响到诗人的日常生活,创作环境和灵感。
于是,古诗中有大量的咏怀四季的诗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些都是咏春的。
在四季中诗人们对气候体会最深的要数夏季的炎热。
杜甫遇到酷热天气就会:
束带发狂欲大叫,恨不得“安得赤脚踏层冰”。
王维在《苦热》一诗中,热得想到大气层之外去凉快凉快:
“思出宇宙外,矿然在寥廓。
”还有展示暮秋景物的: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的《西厢记》)。
总之,正是四季分明的气候造成了咏怀四季的美妙诗句。
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疆域、政区
(1)疆域:
西汉、唐、元、清、疆域超过“雄鸡式”、960万平方公里。
(2)政区:
商周——分封制,秦汉——郡县制,东汉——州、郡、县二级制,元——行省制度,明——省府县,清——省府县,近代——省、道、县,现代——省、市、县。
2、民族、人口:
(1)民族: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的总称。
华夏族指汉族。
(2)人口:
特点是分布不均衡,人口迁移频繁。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或者叫历史上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进货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中华文化是古代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人为创造和划分的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诸多方面,其中,对文化影响较大的是疆域、政区、民族、人口。
(一)疆域、政区
疆域(重点了解各朝代的疆界变化,有哪几个朝代的疆域比现在的大,西汉、唐、元、清)
(1)夏朝:
夏代始于公元前1300年。
中国古代的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当时的华夏族同蛮、夷、狄等不同族类经过长期的交往和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族体“华夏族”。
华夏族分为几个不同的部落,这些不同的部落集团先是生息在黄河及其支流一带,后来发展到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等广大地区,建立了持续600多年的夏朝。
夏朝的疆域,以黄河、长江为主,以今河南西部为中心,西起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到河北。
(2)商朝: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始于商朝。
其疆域与夏朝相似。
商朝的文化非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商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使用文字。
最大的成就就是甲骨文,仅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十多万块甲骨上,已发现的单字就有5000个。
(3)周朝:
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商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是延续了800多年的周朝。
周文王姬昌用姜子牙治理国政,国运昌盛。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东周建都洛邑。
其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东大部。
周朝在中国文化上最大贡献是灿烂的青铜文化。
(4)春秋战国:
从东周开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500多年,习惯上称春秋战国。
在此期间,各诸侯国之间战火不断,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此时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锋“百家争鸣”的现象。
(5)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是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王赢政建立起来的。
秦王朝立国仅15年,它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
秦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兵马俑”和“阿房宫”成为历史的见证。
(6)汉朝:
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都长安,先后统治达214年,其疆域东南至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
西南至云南、广西、越南的中部,北至大漠,东北达到了朝鲜半岛北部。
自西汉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越南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7)唐朝:
唐帝国是一个空前强盛的封建帝国,唐朝全盛时,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
(北界包括今俄罗斯的一部分,南界包括越南北部,西界包括乌滋别克斯坦的咸湖,号称唐大帝国。
唐以后至宋代中国的疆域有所缩减。
唐大帝国的文化十分繁荣,主要成就是艺术。
(8)元帝国,是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政权。
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疆域辽阔,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内,东北达鄂霍次克海。
元代的科技和文学比较发达。
元杂剧是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宏篇巨著。
(9)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疆域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到葱岭,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公里的土地。
这种疆域基本上与当今的疆域相似。
(最新测算表明,中国的实际面积是一千万平方公里)。
1840年鸦片战争后、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33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9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这些使中国人民遭受屈辱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使中国的大片领土沦为殖民地。
总的来看,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唐代、元代、清代几个朝代的疆域都超过了中国当今的“雄鸡式”疆域。
今天我们一般都认为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
实际上随着香港、澳门(1999/12/20)的回归,我们的国土面积可能在1000万平方公里之上。
目前中国的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政区
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此属于人文地理环境范畴。
研究政区应当探讨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机构组织及权利分配。
(1)商周:
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制度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时代。
相传夏朝开始按地区划分居民,史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究竟哪九州,无从查考(因无文字记载)。
商朝开始在王室以外地区分封诸侯,世袭统治权。
西周实行了“封邦建国”,“受民受疆土”的典型分封制。
各封国尊周王为天下共王,承担守疆土,卫王室,纳贡税的义务,诸侯在封国之内,掌握政治经济军事权,兼可分封下属为卿大夫。
春秋时期,列国兵争,晋、楚、秦等在边地先后设立县和郡,至战国,郡县两级制,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总的来看,第一个时期,商周时期是地方分权的分封制。
县以下置乡、亭、里等基层政权组织。
郡、县两级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实行年终考核,依任职情况决定升降留免(类似于今天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2)西汉初年,采用“郡国并行制”。
长安及附近地区实行郡县制,长官有太守和都尉。
其余地区是分封制。
同姓子弟分封为王,功臣和亲属外戚分封为列侯。
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封地分割缩小,治民之权被取消,王国变成和郡一样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另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郡,每州由皇帝派刺史一人监察郡国。
东汉取消郡尉,固定刺史为州级长官,地方行政机构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基本保持州、郡、县三级。
但一个州所管的郡县越来越少。
总的来看,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4)隋唐:
恢复郡县两级制。
隋初取消郡,只存州、县;隋末改州为郡,实行军政分权。
唐代再改郡为州,州有剌史,县有县令。
并分立“道”(镇),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这就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另外,唐在边疆设节度使,集数州的军事、财政、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势逐渐膨胀。
“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遍设到内地。
实际上节度使就是方镇,或称道。
总的来看,隋唐基本上是郡、县二级制,唐代后期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5)宋朝:
加强中央集权。
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域制度。
各地设置府、州、军、监(州级单位),其下辖县。
其行政长官由京官带原衔出任,简称“知府”、“知州”、“知县”。
府县之上,设“路”为监察区,路设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总称监司,分掌军事、财政、刑狱等职。
这样一来,宋朝就形成了:
“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6)元朝:
由于疆域辽阔,确立了行省制度。
全国除了西藏归宣政院外。
其余地方分设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行省长官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等。
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
元朝:
行省—路—府—州—县。
(7)明:
明洪武九年废除行中书省。
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省,现行的省由此开始)。
每省设左右布政使掌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
都指挥使司管军事,合称“三司”。
三司互不相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机构。
省下设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
府里的长官为知府,县里的长官为知县。
明朝:
省、府、县。
(8)清代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府、县三级。
全国划分为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和内外蒙古旗盟。
省里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
一省或数省设一总督,各省均设巡抚。
省下设府,距京城250里设一府“府见府,250”,北京至保定250里,故设保定府,保定府距正定(真定)府250,故设正定府。
府长官为知府。
府下设县,县里的长官为知县。
另外历代在少数地区设过特殊机构。
(9)近代,辛亥革命前后废除了府一级、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
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实行省、县二级制。
但在30年代又在省和县之间设立了行政监察专员。
(10)现代:
1949年建国后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地(包括自治州、盟)县(包括自治县、旗、自治旗)。
1986年开始废除地区,专区,实行市管县。
因此形成了省、市(不包括县级市)县三级制。
目前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民族、人口
(1)民族:
谈到民族,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华民族”这个概念。
中华民族是定居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
中华民族现有56个民族。
其次要明确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富饶的土地是靠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从夏朝到秦汉时期,当华夏族,苗瑶族、百越族等民族开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时,边疆各民族的先民已在开发着祖国的边疆。
比如,东北部和北部的东胡、乌桓、鲜卑、匈奴等民族开发了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及华北北部的广大地区;西域的乌孙、月氏、龟滋等民族开发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西部和西北部的羌、吐蕃族开发了今青藏高原;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百越各民族开发了今广西、广东及福建、浙江等地。
再次,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各民族互相接近和融合,共同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前,汉族的前身华夏各族就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的主体民族。
以后随着自身的扩张、迁移和其它民族的迁入,汉族融合了其它民族。
汉族在数量上高居首位,在经济文化上保持着总体上的优势,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
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大多数朝代是汉族统治的多民族国家。
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上,非汉族建立的政权也不是独一无二的。
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后来发展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另一个统治过整个中国的民族是满族。
满族人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风景秀丽的长白山下,有一个碧波粼粼的湖泊,三位仙女降临,洗浴之后登岸。
这时,一只神鹊衔来一枚红色的果子,鲜嫩异常。
年龄最小的仙女佛古伦拾起来吞入肚中。
结果怎么呢?
佛古伦吞下红色种子不久,便生了一个男孩,姓爱新觉罗,叫布库里雍顺。
他就是传说中满族人的祖先。
正是他的后代建立了大清帝国。
1644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
满族人的语言大师不少,曹雪芹著有《红楼梦》,老舍著有《骆驼祥子》等。
总之,中国的历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2)人口:
中国这块土地是特别适应人口繁育生息的地方,苏联则不适应人口繁衍,故此曾奖励多生多育的“英雄母亲”。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人口大国。
汉代,中国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北宋时期和近代也占三分之一。
当时人口众多是优势(人力资源)。
历史上,中国人口有两大特点:
第一是分布不均衡。
总的来看,各朝各代人口分布极具变化,但一般都是东南部和中原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第二个特点是人口迁移频繁。
人口迁移主要受战争、宗教、经济的影响,同时人口迁移又带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融。
下面仅以乌兹别克人的迁移,说明人口迁移状况。
18世纪中期,俄国境内的乌兹别克人陆续迁移到中国新疆,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的城镇。
乌兹别克人一日三餐都吃奶制品,禁酒,忌食猪、驴、骡肉,喜欢吃牛、羊、马肉及蜂蜜和糖浆。
他们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在他们居住的地区大都有较大的清真寺。
在公元19世纪中叶以前,乌兹别克人以经营商业为主。
他们组成商队,赶着成群的骆驼、马、骡,往返于新疆及中亚各地之间。
因此,乌兹别克人的足迹遍布新疆及邻国各地。
他们把乌兹别克人的文化传播到各地,又把各地的文化吸纳过来。
为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作出杰出的贡献。
从15世纪以来,中国人不断移居海外,当时以移居东南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再次大规模不断移居海外,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主。
现如今,在没有四川人的县不多;在世界,没有中国人的国家不多。
人口过多是最大的生态失衡,双胞胎多,男孩多则是人类自身失衡。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愈是远古,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
比如原始人,人类刚刚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居住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和湖岸河边。
为了对付十分困难和严峻的生活环境,人们结成几十个人的小群体即原始群,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
在原始群中,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更大。
人类共同采集可食的植物,捕食昆虫,猎取野兽。
人类使用天然棍棒和制作粗糙的石器,集体进行采集和狩猎,过着群居杂婚的生活。
远古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决定性作用。
后来,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人类普遍使用石头、青铜、或铁器,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出现了金石文化、青铜文化。
由此可见,自从石器、青铜、铁器时代,人类已经开始能动地利用环境。
到了近代,现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能力和程度越来越大,“人化自然”的能力加强了。
因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
比如“天不下雨,人类可以进行人工增雨,北方缺水,我们可以南水北调;地球拥挤,人类可以探讨到月球、南极居住,甚至建立海上城市。
”当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开发是以不违背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为条件的,恩格斯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
众所周知,由于高度工业化和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一系列的全球性的威胁日益严重,联合国公布:
当今世界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1、世界气候变暖
2、森林面积日益缩小
3、物种的灭绝速度在加快
4、水资源不足
5、大气污染严重
6、土地面积减少
7、垃圾废物成灾
8、资源再减少
9、农用药害严重。
10、人口膨胀
都可以看作是人化自然产生的恶果。
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的水灾,2010年西南五省的旱灾,主要原因是气候环境变化所致,人类过度采伐森林使植被遭到破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四川省决定退耕还林三千亩,关闭一切木材采伐和加工。
第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发展农业。
从古至今,在中华大地上都是依靠优越的农业环境养活了大量的人口,供养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人口。
正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传统的中国文化才得以形成和延续。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比如,
(1)古代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实际上许多都是农业生产工具。
就是漆器、礼器也是与农业生产工具紧密相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地理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 形成 发展 影响 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