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综合.docx
- 文档编号:3879777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862.04KB
地质综合.docx
《地质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综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综合
好好把握每分每秒,小屁孩,加油!
第一篇地球1、地球概说
知识点:
宇宙概况;地球的形貌;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核重点:
地球内、外圈层的划分依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依据、地球的物理性质
2、地壳知识点:
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结构和类型;地壳重力均衡
基本概念:
地壳、大陆地壳、大洋地壳、岩石圈、大气圈
考核重点:
地壳的类型及特征、地壳的物质组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岩层的主要特征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简述地壳的类型和主要特征
根据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的差异、地壳的厚度和结构的不同,可将地壳划分成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大陆地壳的特征有:
1)具有双层结构,上部是硅铝层,下部是硅镁层。
硅铝层与花岗岩成分相近,也称为花岗质层;而硅镁层则与玄武岩成分相近,也称为玄武岩层,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的界面称为康拉德面。
2)由于经历多次地壳运动,大部分岩石发生变形,形成褶皱、断裂。
3)年代老,一般形成于40亿年前。
大洋地壳的特征有:
1)是单层结构,由硅镁层组成,缺失硅铝层。
2)一般由富含Fe、Mg的火山岩、橄榄岩等组成。
3)厚度有一定的变化,如西太平洋平均为8km,东太平洋平均为6km,洋中脊处可达10km以上,全球洋壳平均厚度6~9km。
4)洋壳岩石一般很年轻,大部分形成于1亿年以后。
地壳均衡:
地壳为适应重力的作用而不断调整达到平衡的现象。
地壳:
莫霍面之上的全球圈层为地壳。
分为上部的硅铝层和下部的硅镁层;根据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差异、地壳的厚度和结构的不同,可将地壳划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大陆地壳:
具有双层结构,即上部硅铝层和下部硅镁层;由于经历多次地壳运动,大部分岩石发生变形;形成年代老,最老形成于46亿年前。
大洋地壳:
单层结构,由硅镁层组成,缺失硅铝层;洋壳岩石一般很年轻,最老的洋壳形成于2亿年前,大部分则形成于1亿年以来。
岩石圈:
软流圈上部的地球部分称为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大气圈:
地球外部圈层之一,由5个圈层组成,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及扩散层。
大陆边缘:
是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带,由海岸向深海方向,大陆边缘常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岩层的主要特征
根据地球内部各种物理性质,尤其是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以下三个一级圈层和两个不连续界面:
地壳:
0—33km。
(1)大陆型地壳(Si—Al层)以花岗岩为代表;
(2)大洋型地壳(Si—Mg层),以玄武岩为代表。
地幔:
33—2885km。
上地幔(33—650km),上部为固态(33—60km);中部为部分熔融状态(60—250km,岩浆发源地),上地幔上部固态与地壳组成岩石圈,中部低速层(部分熔融状态)为软流圈;下部为固态(250—650km)。
下地幔也为固态(650-2885km)。
地核:
外核(2885—4170km),液态地核;过渡层(4170—5155km),固液态过渡带;内核(5155—6371km),固态地核。
莫霍面:
前南斯拉夫学者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1909年)地壳与地幔的不连续面,平均深度为33km。
古登堡面: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首先发现(1914年)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平均深度为2885km。
第二篇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概述
知识点:
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
基本概念:
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自然界中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地表形态等发生不断改变的各种作用称地质作用。
考核重点:
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内外力地质作用间的关系
2、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的形成知识点:
风化作用概念;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风化壳、河流概述;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
地下水类型、成分、物理性质及其运动、存储条件;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地下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冰川的形成、运动与类型;冰川的刨蚀作用;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的沉积作用。
风沙运动特点;风蚀作用;风的搬运作用;风的沉积作用。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湖泊成因、分类及湖水来源、成份与运动;湖泊的地质作用;沼泽的地质作用与煤的形成环境。
海洋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海洋的剥蚀作用;海洋的搬运作用;海洋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类型和特征、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风化作用:
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下,由于气温、大气、水以及生物等因素作用,使地表或岩石圈岩石、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地质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
主要是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机械破坏作用。
它使岩石裂开或崩解,形成大小不等的碎块,但其成分却未发生显著的变化。
化学风化作用:
是指氧、水和水溶液与地表附近的岩石进行化学反应,使岩石逐渐分解的过程。
化学风化不仅破坏了原岩,而且分解或溶解了部分原矿物,形成了一些新矿物。
生物风化作用:
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和尸体腐烂分解过程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包括生物机械风化作用和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风化壳:
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经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河流:
沿地表狭长谷地经常或周期性流动的天然水流称河流。
地下水基本类型,由地表到地壳内部可分为3层,即饱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地下水的存储状态可分为吸附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剥蚀作用:
是指风、水、冰川等在其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并将破坏的物质剥离原地的作用。
搬运作用:
是指经风化作用、剥蚀作用剥离下来的物质,随运动介质从一地搬至另一地的作用。
基本概念:
河流阶地、深切河曲、侵蚀基准面、风化作用、风化壳、层间水、承压水、层理构造、层面构造、成岩作用、洋流
河流阶地:
河漫滩形成之后,如果发生了造陆运动,使得河漫滩不断抬高,形成了分布在谷坡上,洪水不能淹没、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深切河曲:
在地壳相对稳定时期经长期演变已经发展成蛇曲的河流,若地壳转为上升,河流下蚀作用加强,河床降低并深切至基岩,形成在河谷横剖面形态上成“V”形谷,而河谷在平面上仍保留极度弯曲的蛇曲形态的不协调现象。
(它反映了地壳由相对稳定转向强烈上升运动的特征。
)
简述深切河谷(河曲)的成因
(1)早期由于河流的侧蚀作用,由顺直河道演变成河曲,最终形成蛇曲;
(2)晚期由于地壳的上升,下蚀作用加强,形成平面上呈蛇曲形态,剖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
侵蚀基准面:
河流的下蚀作用不是无止境的,当加深到一定的海拔高度,河水就无力向下侵蚀了,它的动能主要消耗在搬运物质上,我们把这个河流向下侵蚀的极限面称为河流的侵蚀基准面。
层间水(承压水):
是埋藏在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
当打穿顶板隔水层或遇到断裂带时,承压水会向上流动,如果地形合适可涌出地面,成为自流井或上升泉。
潜水:
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自由表面的重力水,其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
层理构造:
是由于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的不同而在垂向上显示的成层性质。
层面构造:
是指岩层表面呈现出的各种构造痕迹。
(如波痕、泥裂等)
成岩作用:
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
在成岩过程中,沉积物中的水分逐渐排出,孔隙度减小,密度增大,松散颗粒被胶结或发生重结晶作用,形成固结的岩石。
简述成岩作用的方式
(1)压实作用:
是指沉积物在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的负荷压力下,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及体积缩小转变为固结的岩石过程。
随着孔隙度降低,相应地将引起沉积层的渗透率降低、颗粒间的连接力增大、抗侵蚀能力增强。
(2)胶结作用:
是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即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粘结成为沉积岩的过程。
(3)重结晶作用:
是指在压力增大、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沉积物中的矿物组分部分发生溶解和再结晶,是非晶质变为结晶质,细粒晶变为粗粒晶,从而使沉积物固结成岩的过程。
洋流:
沿一定方向有规律移动的海水称海流或洋流,分为表层洋流、深部洋流。
论述海洋沉积的主要类型和侵蚀地形特征
海洋沉积的主要类型可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及深海沉积作用:
滨海的沉积作用:
以陆源碎屑为主,可形成海滩、沙坝、潮坪、泻湖沉积
浅海区的沉积作用:
碎屑、化学、生物沉积
半深海的沉积作用:
蓝色软泥、红色软泥、绿色软泥以及重力流沉积
深海沉积作用:
碎屑、生物和化学沉积以及重力流沉积
海洋侵蚀地形特征有:
1)海蚀凹槽:
基岩海岸与海平面交界处的凹槽。
2)海蚀崖:
海蚀凹槽扩大,崩塌后形成陡壁。
3)波切台:
海蚀崖不断后退,在其前端形成微微向上凸并向海洋方向倾斜的基岩平台。
此外,还有海蚀穹、海蚀柱、潮流侵蚀谷、潮水沟和海底峡谷等。
考核重点:
不同地质营力的风化作用概念、类型及特征;不同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概念、类型及特征;不同地质营力的搬运作用概念、类型及特征;不同地质营力的沉积作用概念、类型及特征;成岩作用的类型、特征;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深切河曲的成因;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利用单向环流作用原理,分析与图示河边滩与河曲的形成;利用双向环流作用原理,分析与图示河流心滩的形成;分析与图示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分析与图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煤的形成过程与主要成煤时期
简述河流阶地形成的过程
(1)边滩形成之后,当洪水期到来时,河水漫过谷地,边滩被掩埋于水下,而洪水带来的细粒物质(泥、粉砂)就会在边滩之上叠加沉积,形成具有水平层理的河漫滩沉积。
当洪水退后,河漫滩露出地表成为较平坦的沉积地形。
(2)河漫滩形成之后,如果发生造陆运动,使得河漫滩不断抬高,形成了分布在谷坡上,洪水不能淹没的、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河流阶地。
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
(1)地壳稳定期:
河流地质作用的演化:
由早期的下蚀作用为主转变为晚期以侧蚀作用为主,其结果导致河谷不断拓宽,形成河曲和蛇曲,最终出现牛轭湖。
地形的演化:
“削高填低”,使得整个地区变得比较平坦,形成近似平原的地形,称为准平原。
(2)地壳活动时期:
河流地质作用的演化:
地壳上升,会导致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下降,使得下蚀作用加强,河床降低,其结果是:
a.形成深切河谷:
原先蛇曲形态的河流被深切至基岩,形成河谷在横剖面上呈“V”型谷,而在平面上仍保留极度弯曲的形态,这类河谷称为深切河谷。
b.形成河流阶地:
原有的河漫滩被抬升,形成了分布在谷坡上,洪水不能淹没和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地形的演化:
当地表演化到达准平原阶段之后,如果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那么,下蚀作用重新加强,使原来的准平原抬升,再经流水侵蚀改造,又形成广大地区内有许多海拔高度大体相同的山顶组成的平面/平台,称之为夷平面。
论述河流地质作用的主要特征
河流地质作用中,以剥蚀作用和沉积作用为主要作用。
剥蚀作用包括
(1)下蚀作用:
“V”字形峡谷形成、瀑布的形成和后退、向源侵蚀作用以及河流的侵夺。
(2)侧蚀作用:
河曲的形成、蛇曲的形成、截弯曲直和牛轭湖的形成。
河流沉积作用包括:
滞留砾石沉积、边滩及河漫滩、心滩、天然堤与决口扇、牛轭湖沉积、三角洲沉积和冲积扇沉积等。
论述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环节
(1)下蚀作用:
“V”字形峡谷形成、瀑布的形成和后退、向源侵蚀作用以及河流的夺袭;
(2)侧蚀作用:
河曲的形成、蛇曲的形成、截弯取直和牛轭湖的形成。
简述河流的下蚀作用过程
(1)下蚀作用:
河水及其所夹带的碎屑物对河床底部产生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作用称为下蚀作用。
(2)“V”字形峡谷形成:
当河流下蚀作用较强时,河谷加深速度大于拓宽的速度,形成谷坡高度远大于谷地宽度的峡谷,其横剖面呈“V”形,称为“V”字形峡谷。
(3)陡坎与瀑布形成:
由于组成河床的岩石硬度不均匀,河流下蚀作用的速度就有差异,因而造成谷底在纵向上呈阶梯状。
另外由于地壳的差异性升降运动,也可造成谷底在纵向上呈阶梯状。
坚硬的岩石因抗侵蚀能力强,常形成陡坎。
由于陡坎的存在而使得河水出现明显的跌水现象称为瀑布。
跌落后翻起的河水或砂石不断破坏陡坎的基部岩石,使之逐渐被掏空,形成壁龛(kān),随着壁龛的不断扩大,其上部的岩石不断崩塌,使瀑布后退,河床坡度逐渐变缓,其结果是瀑布将最终消失。
(4)向源侵蚀作用过程:
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还有向河流源头方向发展的趋势——向源侵蚀作用。
当加深到一定的海拔高度,河水就无力向下侵蚀了,它的动能主要消耗在搬运物质上,我们把这个河流向下侵蚀的极限面称为河流的侵蚀基准面。
于是便完成了下蚀作用过程。
利用单向环流作用原理,分析与图示河边滩与河曲的形成
(1)自然界中很少有平直的河流,多数为弯曲状的河流。
当河水流过弯道时,河水的主流线会偏向河床的凹岸,造成凹岸出现壅水现象,从而产生单向环流——表流流向凹岸,底流流向凸岸。
(2)凹岸在单向螺旋状环流的冲击下,下部岩石不断被破坏掏空,侵蚀下来的岩石碎屑被底流搬运到凸岸堆积,其作用结果是:
河流凹岸不断向谷坡方向后退,而凸岸因碎屑物堆积不断前伸——边滩,使河谷及河床越来越弯曲,形成连续弯曲的河床——河曲。
利用双向环流作用原理,分析与图示河流心滩的形成
心滩是辫状河或网状河(顺直河道)中发育的砂质堆积体。
在洪水期,河内形成双向环流,表流由中央向两侧,底流由两侧向中央汇聚,由于底流的相互作用和碎屑物的重力作用,使得碎屑物质在河心沉积——心滩;发育大型槽状交错层理。
分析与图示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是指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和沉积的作用过程中,根据粒度、密度、形状、成分等特征发生先后沉积的现象。
(1)粒度分异:
粒度大的难以搬运,当其处于搬运状态时,流速稍微减小,就会下沉;粒度小的易于搬运,当其处于搬运状态时,较难沉积。
搬运的时间和距离越长,这种粒度分异现象越明显。
(2)密度分异:
相对密度大的难搬运、易沉积,相对密度小的易搬运、难沉积。
因此,从上游到下游,密度大的越来越少,密度小的逐渐增多。
此外,机械沉积作用还与形状、成分有关。
如粒状碎屑不如片状碎屑搬运的远。
分析与图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溶解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根据其本身的化学性质,从溶液中按一定先后顺序沉淀出来的现象。
煤的形成过程与主要成煤时期
煤的形成过程:
木质物质经过细菌分解,氢氧挥发,碳的含量增加,形成泥炭,含碳量60%左右;泥炭经过压实、脱水、胶结和碳化作用形成褐煤,此时含碳量70%左右;褐煤在温压的继续作用下变成具有明显光泽的烟煤,含碳量80%左右;如果烟煤继续受温压作用,则形成含碳量95%的无烟煤。
地质历史时期的几个主要成煤时期为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
3、内力地质作用
知识点:
现代地壳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壳运动的类型;地史期间地壳运动的恢复方法、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基本概念:
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岩浆侵入作用、火山作用、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断层。
变质作用:
是指岩石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在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上发生变化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
火山作用:
岩浆喷出地表直到冷凝成岩浆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喷出作用或者火山作用,可分为裂隙式、中心式与熔透式喷发。
构造运动:
是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可分为造陆运动和造山运动。
新构造运动:
发生在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
考核重点:
岩浆与岩浆作用类型、特征;岩浆岩的分类及各类岩浆岩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变质作用的方式、类型及特征;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类型与特征。
岩浆作用:
指从岩浆的形成、活动直至冷凝,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周围岩石的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
简述岩浆作用的类型和特征
岩浆作用:
指从岩浆的形成、活动直至冷凝,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周围岩石的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
根据岩浆活动的特点,可分为两种作用方式:
(1)岩浆喷出地表直至冷凝成岩浆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喷出作用/火山作用;
(2)岩浆侵入地壳之中但未喷出地表的作用称为侵入作用。
侵入的岩浆在地壳中不同深度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形状的岩浆岩体称为侵入体。
侵入体周围的岩石为围岩。
根据岩浆侵入的深度,又可分为深成侵入作用(>3km)和浅成侵入作用(<3km)。
相应的侵入体就可以分成深成侵入体和浅成侵入体。
论述岩浆作用的类型和特征
根据岩浆是侵入地壳之中或是喷出地表,岩浆作用可分为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
(1)喷出作用可按火山通道的形状,可分为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
裂隙式喷发是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或断裂群上升,喷溢出地表。
这种喷发火山口不呈圆形,而是长达数十公里以上的断裂带,或火山口沿断裂带成串珠状排列,往下可连成墙状通道,其喷发以粘性小、流动性大的基性熔浆为主多表现为沿裂隙缓慢溢出,然后沿地面向各个方向流动形成熔岩被,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厚达几百甚至几千米。
在地质历史早期,由于地壳较薄,因而火山喷发以裂隙式为主。
中心式喷发是喷发物沿火山喉道喷出地面,平面上成点状喷发。
其常伴随强烈的爆炸现象,除喷出大量气体外,还喷出大量碎屑物质,最后溢出熔浆。
中心式喷发是中、新生代以至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方式。
按照爆炸的强弱程度,可将中心式喷发分为猛烈式、宁静式和递变式3种。
a.猛烈式以猛烈爆炸的形式出现,具突然性特点,以中酸性岩浆为主。
b.宁静式以宁静地溢流出灼热熔浆为其特点,无爆炸现象,熔浆以基性为主。
c.递变式是以猛烈式和宁静式有规律地交替喷出为特点,通常是先猛烈喷发,喷出大量气体和岩屑,随后转为宁静地溢流出熔浆。
(2)岩浆侵入地壳中但未喷出地表时称为侵入作用。
由于承受上覆岩石的压力,因而岩浆具有向压力较低的构造软弱带侵入的趋势。
岩浆在向上运动时,以巨大的机械压力沿着围岩的软弱部位挤入,同时以高温熔化围岩,从而占据一定的空间。
根据岩浆侵入深度的不同,可分成深成侵入作用(深度>3km)和浅成侵入作用(<3km)。
岩浆岩的分类
根据酸度(SiO2的重量百分数)把岩浆岩分为:
超基性岩浆岩(SiO2<45%)
基性岩浆岩(SiO245—52%)
中性岩浆岩(SiO252—65%)
酸性岩浆岩(SiO2>65%)
根据碱度:
在酸度分类基础上,对每大类再根据碱度大小进一步划分为:
钙碱性岩浆岩(σ<3.3)
碱性岩浆岩(σ:
3.3—9)
过碱性岩浆岩(σ>9)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主要考虑石英、长石、似长石、暗色矿物的种属及含量。
暗色矿物在岩石中的总量一般称“色率”。
超基性岩类SiO2低,不含石英,不含或很少含长石,极富暗色矿物,色率>90
酸性岩类SiO2高,富含石英和长石,贫暗色矿物,色率<15
基性岩主要由暗色矿物和斜长石组成,色率40-90
中性岩主要由暗色矿物、斜长石和碱性长石组成,色率15-40
钙碱性岩以不含似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为特征,而且斜长石更富含An组份
碱性岩碱性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发育,斜长石一般较钙碱性系列的An偏低
过碱性岩则以似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为主要组成为特征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类型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的结晶程度、颗粒的大小、形状特征以及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反映的特征。
岩浆岩的结构包括岩石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的大小(粒度大小)、矿物颗粒的形状、岩石中矿物(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岩石的结晶程度是指岩石中结晶物质和非结晶玻璃物质的含量比例,可分为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和半晶质结构。
按照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粒度)和肉眼下可辨别的程度,可将岩浆岩的结构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
矿物颗粒的形状特点包括矿物的自形程度和结晶习性。
自形程度是指矿物晶面发育的完善程度。
据其可分为自形晶、半自形晶、他形晶。
岩石中矿物(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矿物与火山玻璃间的相互关系,常见有交生结构、反应结构。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浆岩中不同矿物集合体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空间方式所构成的岩石特点。
常见有块状构造、斑杂构造、带状构造、球状构造、气孔构造、晶洞构造、枕状构造、流纹构造、流面流线构造、原生片麻构造、冷缩节理。
论述变质作用的类型和特征
(1)接触变质作用:
是指岩浆岩侵入围岩中与岩浆接触而使围岩变质的作用。
特征有:
变质因素主要为温度和化学活性流体;深度多在10km以内。
(2)动力变质作用:
指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应力使岩石发生破碎,变形和重结晶的作用。
特征有:
呈线状或带状分布;主要发生在断裂带附近。
(3)区域变质作用:
是指大范围内发生的并由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
特征有:
是变质作用中的主要类型;常在构造活动带中发生,并与一定的大地构造单元和区域性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4)混合岩化作用:
是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一种超变质作用,通常是在地热流增高条件下区域变质作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其机理是:
原岩部分(主要是石英、长石等熔点低的矿物)发生熔化,与未熔化的固体原岩发生相互穿插混合而形成的新的岩石。
混合岩化作用的变质岩称混合岩。
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类型
根据变质作用类型的不同,可将变质岩分为五大类:
(1)动力变质岩类:
是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碎裂结构或碎斑结构或糜棱结构,有或无少量碎斑。
(2)热接触变质岩:
是由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它是在岩浆体散发的热量和挥发分作用下,使围岩发生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形成的,具有变余结构,变晶构造或变成构造。
(3)区域变质岩类:
是由原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4)混合岩类:
是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岩石。
其基本组成物质系由基体和脉体两部分组成。
(5)交代变质岩类:
是在热的气液态溶液作用下使原岩发生交代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交代作用较弱时,常可见变余结构和构造;交代作用强烈时,则代之以新的变晶结构和变成构造。
第三篇地球的历史1、古生物学基本理论
知识点:
化石的保存理论、生物的演化理论、古生态学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
标准化石、遗迹化石、实体化石、叠层石、孢粉、牙形石、轮藻
标准化石:
指那些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
遗迹化石:
是指地史时期的生物生活活动时在底质表面或其内部所留下的痕迹或遗物所形成的化石。
实体化石:
是指古生物遗体本身保存下来的化石。
叠层石:
是指由富藻纹层(暗层)和富碳酸盐纹层(亮层)交互出现而形成的构造。
考核重点:
化石的保存类型及特征;生物演化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古生态环境的分析;常见主要大古、微古化石门类;生物演化的规律和特点、各时代代表性的生物类型。
化石保存具有不完备性的原因。
生物演化的规律和特点
(1)进步性发展:
生物界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发展过程,这是一种上升的进步性的发展。
(2)不可逆律:
生物界是前进性发展的,生物进化史又是新陈代谢的历史,旧类型不断死亡,新类型相继兴起;已演化的生物某一类型不可能恢复祖型,已灭亡的类型不可能重新出现,这就是生物进化的不可逆律。
(3)相关律和重演律:
环境条件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他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这就是相关律。
生物总是在其个体发育的早期体现其祖先的特征,然后才体现其本身较进步的特征。
因此可以说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短重演,这就是重演律。
(4)生物演化的总貌:
总体特征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步性发展;由少到多的分支性发展;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阶段性发展。
各时代代表性的生物类型
化石保存具有不完备性的原因
生物在死亡后,需经过埋藏和漫长地质时期的石化作用才能形成化石。
化石的形成须有如下4个条件:
(1)生物本身条件:
需要有硬体,以矿质硬体最佳。
软体不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