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3926102
- 上传时间:2023-05-02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39.34KB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可采取在黑板上板画、利用幻灯机演示和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进行演示等方式。
在演示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观察透叠图形着色后的效果,感受画面的美感。
透叠部分的色彩可另外着色,也可随原形叠加着色,如果是后一种,学生会注意到颜色重叠后的变色现象,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关注色与色叠加的变化。
指导作业环节可先由学生根据范图一起讨论作业步骤,再由教师归纳、总结。
教材中基本的作业步骤是:
在任意位置先画三种较大的基本形,要求形与形之间要有部分穿插(即透叠);
然后用同样方法任意添加大小不一的基本形;
画到一定的时候即可停下,根据画面需要添画更小的基本形,可丰富和装饰画面;
最后,再分格涂色完成。
学生活动的开展以自主表现为主,教师要注意在作业方法上加强指导,在作业步骤上予以控制。
教学评价涉及画面构图、线条流畅程度、形与形之间的透叠程度、色彩搭配等方面,先由学生自评、互评,再由教师归纳、总结。
作业要求:
任选一种彩色笔作业,用大小不同的三种基本形互相穿插,组合成一幅画面,再自选颜色填色。
填色时,每种色不宜画出线外。
四、教学建议
*该课教学过程主要是指导学生作业的过程,应以指导作业方法为主。
(1)画基本形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徒手作业,或扁、或长、或正、或歪均可。
(2)基本形的大小对画面影响较大。
太小则效果较差,而且完不成作业。
应指导学生画大些,特别是主体基本形。
透叠上去的其他基本形可逐渐画小。
(3)应指导学生适当地控制画面。
可用对照作品作范图,说明画得太满和不加分辨地简单排列会出现“板”、“乱”、“挤”的现象。
*为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泼,学生活动的开展可采取合作的形式。
两人或四人合作完成一幅作业,学生可自由交流绘画体会。
还可在学生自主表现的同时,分组在黑板上合作作业,由各小组成员按顺序轮流上台添画。
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2课加一加变一变
加一加变一变
一、教材分析
本课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
02课加一加变一变集写生与想像添画为一体,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切入点,让学生备感亲切,拉近了生活与绘画的距离,降低了本课的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
教材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
02课加一加变一变的呈现以实物图片和学生作业相对照,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在体验、思考中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努力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审美趣味。
教学中物体外形特征的描画是本课的重点,想像添画是难点。
*能辨识和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像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培养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并乐于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画、想像添画和交流,让学生掌握物体基本形状的画法,在感悟和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展开丰富的联想。
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交流式。
课前要求学生寻找、发现自己喜欢的、造型具有特色的物品,将其带入课堂。
教师随机摆放成几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组合成组。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分个性化的学习,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
教学基本环节设计:
*欣赏激趣,明确目标。
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材呈现的实物图片和学生作业,让学生获得感悟和认识,充分感受和领略创造的愉悦,同时明确本课“做什么”。
*观察、触摸实物,感知基本形。
第一步,师生互动:
选择有典型性的物品为范例,引导观察其基本形状,表述其外形特征。
第二步,学生活动:
自我尝试,小组交流。
*指导用线描画基本形。
教师示范后学生练习,强调用线流畅,让学生明确“怎么做”。
*想像添画,创造新形象。
强调以基本形为主体,充分发挥联想,添画宜少又恰到好处,再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使变出的形象生动有趣又漂亮。
*欣赏评析,交流感受。
可采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下位交流等多种形式创设开放的美术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感受“丰富多彩的探究发现、个体各异的创造表现”带来的愉悦,从而知道“为什么做”。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将它们的基本形描画下来,再想像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本课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对学生所带物品要给予提示,如自己喜爱并常用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均可以。
绘画工具不限,彩色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都可以。
*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可根据学情和条件进行调整。
*教学时若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演示物品基本形的辨识和描画的过程及方法,演示由同一种基本形想像变出不同的有趣的形象,或者能让学生亲自想像添画,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和想像创造潜能的开发。
*对学生作业的要求不必过于强调形的完整,允许将错就错,引导学生较细致地观察并适当注意线的曲直、转折和形的对应关系,并能关注物体的外形特征。
第三课彩点点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水与色的关系;
观察水彩色浓淡、渗化、交融的特性。
2、初步运用水彩画工具,表现水彩色的渗化、交融的特点。
3、使学生在色彩游戏中提高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水彩画渗化的特性。
教学难点水分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引入
1、出示范画一张,提问:
“你们看漂亮吗?
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
板书:
彩点点
2、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4、学生尝试绘画。
二、新授
1、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
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
哪些地方不一样?
上海版美术教案
2、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3、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大家讨论一下。
4、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5、同学们懂动足了脑筋,那让我们再来按照刚才所说的方法再来试试,还是两人合作。
6、学生再次尝试绘画。
7、看来第二次的作品比前一次的有了进步,但好像还缺了些什么,下面来看看我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
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
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
在点色时注意:
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
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
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8、看清楚了吗?
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
谁能来说一说。
9、学生回答讲解。
10、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11、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小结
1、展示作业。
2、讲评作业。
3、教师小结。
第四课鲜艳的包装纸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小图案组成的包装纸具有美观效果。
2、尝试用自己喜爱的媒材工具,利用各种小图案进行规律排列,做一张包装纸。
]
3、用你的包装纸装饰一件小礼物送给你喜爱的亲人或朋友,传达你的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能否通过观察发现包装纸图案的组合规律,并极积开动脑筋,设计有规律的组合花纹。
教学准备自制的可移动的包装纸(三张)、各种绘制包装纸的工具(按组不同)、带有各种包装纸图片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的爸爸生日了,老师自己亲手制作了一份礼物,但总觉得缺点什么,你们能帮助老师出出主意吗?
2、让学生充分的说,当有学生发现到:
如果用包装纸就会使自己的礼物更美观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可移动的包装纸贴在黑板上。
二、游戏,引导学生观察
1、老师也同意你们的想法,老师这里有几张包装纸,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来挑选一下。
(这几张包装纸在图案,颜色,排列在都要有所不同。
)
2、学生交流自己的选择及原因。
(引导学生从图案,如几何: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排列:
横,竖等。
颜色等方面去观察。
3、让几个同学根据自己人性化的意见,上来移一移教师自制的包装纸,用游戏的方法。
激发学生开动脑筋,设计排列有规律的花纹。
其他同学在自己的位子上试着画一画。
(这里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个人或所送对像的喜好,有自己的个性化的意见,其实这里有两个层次的观察。
4、教师总结:
用自己喜欢的简洁的图形,按不同的横,坚,斜等有规律的进行排列,就可以绘制出一份符合自己的心意的包装纸了。
(一边总结一边在电脑中呈现一些包装纸的图案)
三、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媒材工具进行创作。
1、这些图案都很有规律,你还喜欢用什么工具来绘制符合你心意的有规律图案的包装纸。
(绘、拼贴、拓印,教师同样可以在电脑中呈现各种工具绘制的包装纸)
2、学生制作。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天,会送一件礼物给自己最爱的亲人和朋友,你会为这份真心的礼物绘制怎样一件新衣。
3、可以按个人,也可以找同组的合作。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大小或不同形状,带有不同花边的纸)
4、教师巡徊。
四、作品展示。
1、教师要以用采访的口吻引导学生说,然后也使用很人性化的评价来评价学生的作品。
(如:
那收礼物的人一定会笑得很甜等。
2、我的礼物送给()的(),我选择()颜色,()花纹,()排。
你的祝福:
()(让图案,颜色,排列都有学生很人性化的意见和真挚的情意得到充分的交流。
达到感情的升华。
四、拓展欣赏
用电脑呈现出国内外一些精典的包装有生活中的运用。
五、课后拓展
1、集体生日
2、根据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
(如山区小朋友手拉手等)
3、传统的文化节日。
(同时也要求学生符卡片)
教后小结:
第五课三个好伙伴
三个好伙伴
三原色通常是指颜料或染料中的品红、柠檬黄、湖蓝三种颜色,是最基本的颜色。
三个好伙伴这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调不出来的,而用它们却能互相调配出许多颜色,当适量的原色混调时可成为灰黑色。
本课三个好伙伴教学内容包含对三原色的认识,对三原色作用的了解以及三原色的运用,三个好伙伴学科性较强。
为了避免在色彩知识概念上纠缠,本教材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增强情意性的处理,即将三原色处理成“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并用琅琅上口的儿歌将本课学习的内容编入其中。
通过学习儿歌、认识卡通形象、吹画等一系列直观、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去感知、去总结规律,形成认识,也使他们更进一步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本课由“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小伙伴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三原色,并互相交流自己对三原色的色彩感受,再通过有趣的吹画活动去观察三原色互相融合后的色彩变化,直观地了解到三原色能调配出其他许许多多的颜色,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儿歌中“组成色彩大家族”这句话的含义。
最后通过即兴创作,强化体验与感受。
05课三个好伙伴
活动一为吹画彩色树。
吹画是一种具有浓厚趣味性、偶然性和游戏性的美术活动,它所表现的形象自然、生动、奇妙,让人感到韵味无穷。
这种不用笔而能表现出奇妙效果的画,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有意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发展。
吹画是把含色量较足而浓度适中的彩色水滴于纸上,然后用嘴或通过小管子吹气,驱使色彩水在流动中产生各种不同形态的痕迹。
当一种彩色水与另一种彩色水互相混合时,它们相互渗透,混合变化为新的颜色。
本活动就是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了解到三原色能调配出其他许多颜色的概念。
通过前面一系列活动的直观感受、问答描述和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随即再运用三原色进行即兴创作。
这是活动二的主要学习要求。
教材中呈现了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夏天》。
大面积红黄色的运用,烘托出夏天的气氛,突出画面的主题。
画面中小面积的蓝色和大面积的红黄色形成冷、暖对比,黑色的运用使画面增强了分量感,层次更加分明,节奏感更强,色彩更响亮。
教材中的三幅学生作品主题各不相同,有动物、汽车以及对红、黄、蓝三个小伙伴的拟人表现。
小作者在三幅画的色彩使用中均大胆地运用了三原色,或是单色平涂,或是双色重叠,或是红黄蓝三色交叉互搭,完全是学生本能情绪的宣泄和自由自在的表现。
*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本课教学中要强调观察和感受体验,要注意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自主的绘画方式大胆地表现对色彩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过程可做如下安排:
活动一,儿歌导入——欣赏感受——交流讨论——活动体验——观察获得——儿歌小结。
活动二,欣赏评述——创作表现——讨论评析。
活动一可从摄影作品中寻找红、黄、蓝三个小伙伴入手,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感受到画面的美,色彩的美。
对三原色有了一定认识后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感觉训练,如出示一张以红色为主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地谈谈他对色彩的感受,让学生在感受和表达交流中有所收获。
有了认识基础后就可开始吹画的教学。
教师可先出示吹画的彩色树,让他们猜一猜它是如何绘制出来的,以引发学生对这一特殊技法的兴趣。
在学习这一技法之前,还应给学生看一些姿态优美的树,帮助学生认识树的形象特征。
接着可让学生试着用红、黄、蓝三色吹出树的形象,试吹后学生提出自己在吹画时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借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就一些关键的难点问题,如色彩的浓淡程度、色滴的大小、吹气的方向、力度等做一些示范,以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作品完成后可安排一个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三原色在自然融合中所产生的色彩变化,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并复诵儿歌加深学生对儿歌内涵的理解。
活动二可从欣赏优秀绘画作品入手。
除了教材上的作品还可以选择以一种原色或两种原色为主画出的作品,既可抽象也可具象。
通过欣赏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色彩的运用对画面效果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再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三原色进行创作。
本课的学习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的形式巩固并提高认识。
活动一,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水,吹出美丽的彩色树,并观察发现色彩的变化,掌握简单的色彩知识。
活动二,大胆运用红、黄、蓝三色创作一幅想像画。
*教学中对色彩知识的教育应注意点到为止,不在概念上纠缠,只要让学生有所了解,有所感受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色彩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CAI课件,如投影以红色为主的生活画面,并从中抽离出红色再变化成“红红”的卡通形象,并让“红红”用充满童趣的语言作自我介绍。
再如出示一幅由红、黄、蓝三色组成的画面,让学生谈对画面色彩的感受,然后去掉画面中的红色,只留黄、蓝两色又让学生谈产生了什么不同的色彩感觉,等等。
充分发挥CAI课件视觉冲击力强、灵活多变的特点,以增强趣味性、直观性,强化体验与感受。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诸多因素调动学生的感觉,尊重学生的感受,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地用色彩表现。
*吹画的技巧主要是控制气流的力度和气流的角度。
教师示范时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嘴形及吹气的角度,使之感悟。
*吹画彩色树要注意以下过程:
首先想一下你将吹出什么样的树,找到树根处滴上适量的颜色。
点色后从下向上吹出主干,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一点色继续吹。
吹小枝时要大口地、短促地横向吹,一气呵成。
为了能观察到色彩融合后产生的变化,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
*活动二的画具建议使用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硬笔。
如使用毛笔等软笔,应适当给予作画方法的指导。
第六课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
一、教材分析海底世界
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本课海底世界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通过剪刻、制作和绘画的三种表现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海底世界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使之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加以区别,并在此基础上促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剪刻、制作、绘画的学习活动,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
06课海底世界
本课海底世界通过动手制作、游戏活动、绘画表现等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表现鱼的多种形态以及想像中的海底世界。
剪纸鱼是认识、了解、表现鱼的形状变化的形式;
做手摆鱼,是了解立体鱼制作的基本方法,并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习、感受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各种动态变化,激发学习的兴趣;
绘画表现鱼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鱼以及海底世界的美好景象。
*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做、画各式各样的鱼。
*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对称形的特征,与不对称形的区别以及鱼的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并运用不同的彩色纸,通过剪刻造型的方法创造表现出对称和不对称鱼的各种不同形态的形象。
*教师在学生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制作手摆鱼,使其对立体纸工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折、画、剪、做等学习活动,掌握手摆鱼的基本制作方法和要求,并能制作出造型新颖、形状各异的鱼儿形态;
同时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鱼儿水中游的各种动态变化和学习成功的快乐。
制作手摆鱼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剪出的鱼儿形状比学生本人的手要适当大一些,便于手能套进去。
*在绘画创作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各种媒体形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对海底世界的了解、认识,充分调动儿童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丰富的想像力,表现出海底那个神奇美丽的世界和开发建设海底的美好设想和愿望。
学习活动的展开可以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共同完成,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教师可视情况而定。
在鼓励学生画好鱼的基础上,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更多有关海底面貌的资料,如其他生物、植物等,便于他们的创作。
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教师要注意教学实施中各个活动环节和层次的处理。
可以通过观察记忆——动手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教学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
采用相互交流讨论的方式,欣赏别人的作品,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
能剪刻出几种对称和不对称的鱼形;
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手摆鱼;
发挥丰富的想像,画出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作品。
*教学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海洋公园或海族馆参观,感受其中环境的变化,了解鱼类生活的习性等等,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光碟,录相等形式让学生观察、了解海洋的情况,使之有感性的认识,便于教学和学习。
*制作手摆鱼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强调,鱼形做得比自己的手大一些,但又不能太大,能放手进去就可以了。
*创作表现的教学活动中,分组的作业纸可由教师准备,对开即可。
教师应在课堂位置安排上的基础根据学习需要组织教学。
*本课包含三个既相关联,又在形式内容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的学习活动。
其教学流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力求在学习方式上的变化,既富有任务区分的针对性,又能较好地体现学习优势的发挥。
第七课小泥人
小泥人
本课小泥人是在捏泥动物一课基础上运用已学过的制作立体泥塑动物的基本技法,学习徒手捏制泥塑人物,以拓宽儿童泥土造型的表现内容。
本课小泥人教学通过捏制小泥人,让儿童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在揉、搓、捏、接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泥塑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塑造出自己熟悉的、常见的、生活中有趣的人物形象。
小泥人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装饰打扮人物,表现出人物的表情、性格、动态等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有意识地通过捏制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力。
本课小泥人的教学是为了加深儿童对立体造型表现的认识,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将个人的制作与集体活动相互结合。
通过设置情境、场景等形式,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一个场景,如踢球、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来做不同动态、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最后组成一个活动场景供大家共同游戏,使儿童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想像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同时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
07课小泥人
*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掌握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养成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教师应注意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二 年级 下册 美术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