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4098159
- 上传时间:2023-05-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83.52KB
初中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
《初中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它是我国人民通过劳动和生活实践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我国剪纸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艺术历史悠久。
早在古代,这里就有剪灯花、挂彩纸、剪年福(符)、贴窗花的习俗。
明末清初,无极剪纸开始盛行。
每逢节日、婚礼,人们都用剪纸这种朴实的艺术形态表达情感。
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对剪纸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剪纸的特点、表现形式及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尝试剪纸创作。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展示老师课件,较全面的学习剪纸的特点、表现形式及用途,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从中体验和品位剪纸创作的乐趣,并与当下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所联系。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祖国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对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剪纸的表现形式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
创作和正确把握好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方法:
1、教法: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采用想象、观察、讲解、欣赏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美,发现美。
2、学法:
遵循:
“学为主体”的思想,采用观察、欣赏、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创造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剪刀、纸张、铅笔等。
学具准备:
课本及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个热身活动,同学学唱黄土高坡。
(黄土高坡高潮部分)
伴着歌声,仿佛就看到了一大片的黄土高坡,(展示黄土高坡图片)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养育了很多知名的民间艺术家,比如阿宝、王二妮,他的陕北民歌唱出了这里一个又一个淳朴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绣荷包》黄土高坡上的窑洞里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正在为自己的心上人一针一线的绣着荷包,寄托着她的相思。
)
提问:
姑娘绣的这个荷包属于什么艺术呢?
生:
答。
(引入课题: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那么什么是民间美术呢?
总结。
同学们知道民间美术还有哪些吗?
刺绣,剪纸,泥塑,年画等等。
非常不错,因为它们都源自于劳动人民自己亲手创作的,用于装饰和美化生活,丰富民间风俗活动的美术。
例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剪纸艺术,是本课的重点,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浏览一下教材。
要学习剪纸首先要了解剪纸的历史渊源。
(一)、剪纸的历史溯源:
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象为其招魂,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二)、剪纸的定义以及它的艺术特点:
什么是剪纸?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现在多以纸为主。
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特点。
剪纸可分为北方剪纸和南方剪纸。
因此他们的特点也不同。
哪位同学知道南北方剪纸分别有什么特点?
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
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非常好!
这些出自农民之手的剪纸作品,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09年剪纸已经正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3)、剪纸的表现手法:
出示《三多图》,讲解其中的三多?
各代表什么?
寓意是什么?
引导学生学习并熟知。
寓意法:
寿星图
谐音法:
连年有余
既然剪纸具有如此大的魅力,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来创作属于我们自己的作品吧!
这里首先我们来看看剪纸有哪些表现技法。
(四)、剪纸的表现技法:
阴文刻、阳文刻、阴阳刻
1、阳刻:
以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并且线线相连,还要把形留住,把形以外的剪去称为正形。
2、阴刻:
以块为主,把图形的线剪去,线线相断,并把形剪空,称为负形。
3、阴阳刻:
阳刻与阴刻的结合,表现虚实,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动手剪一剪,简单尝试,老师示范)
既然我们都剪出了主体物,就如同我们买了新房,接来要做的就是?
装修。
非常好,同理,剪纸的主体物也需要装饰,接下来我们共同了解下剪纸的基本装饰纹样。
(五)、剪纸的基本装饰纹样
月牙纹、水滴纹、锯齿纹、圆点纹等。
认识了基本装饰纹样,又练习了简单的表现技法。
接下来就把时间还给同学们,完成作业要求。
(六)、动动手
运用剪纸的基本纹样,装饰设计自己手中的剪纸形状。
(老师巡视指导)
(七)、讲评作业
学生将自己手中认为非常不错的作品,用磁钉贴在黑板上。
学生互相点评。
特别是某些学生直接剪刻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形式。
3、课堂小结
欣赏美丽图案的同时,还要懂得他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这些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更惊醒我们要热爱这种朴实的民间艺术,不要让它们被我们遗忘,甚至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课后反思
七年级学生对于美术的热情,他们的天真活泼激发了我的情感。
我总觉得不够完美,现在写写我的一点反思。
一、导入的遗憾。
本课导入,我觉得较求稳,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语言的组织上再修饰一下。
民间艺术学生知道的不少,但能说明缘由的不多。
二、整体感知有部分环节放不开的现象。
整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上较为清晰,但整体感知部分有放不开现象。
对于整节课,学生的气氛调动也不是很好。
在环节上,学生的提问方式上不够多样化,小组的合作等方式也难以体现新课程所要求的,有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有些地方还好。
在剪纸手法、技法表现上,过渡很是自然。
但教学设计上不够倾向于某个知识点,总觉得剪纸艺术有点泛泛而谈。
没有突破,是最大的遗憾。
过渡到利用所学知识再次分析作品时,我觉得自己讲得太多。
掩盖了检验学生知识的机会,觉得这点做得不是很好。
而且,学生的想法肯定和我的想法有一定的冲突,但我们也不能磨灭他们的个性形成和发展。
三、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整节课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较多,作为备课,可以弥补教师知识的不足,我总觉得在上这样的造型表现课时,自己所要充实的知识还有许多,自身的专业修养还有待于提升。
只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内涵的学生,教师知识储备的多少是前提。
四、作业设计有待于思索
我们在作业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在录课时,我觉得作业设计上有待于思考。
过于强调学习任务的完成,而疏忽了学生能力层次的差异性。
因而在接下去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在布置任务时,要有所侧重,让学生真正地、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
新的教育理念归根到底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变主动,由合作到探究,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高质量的学习。
对于本节课,我所要突破的地方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还有许多。
相信只要一个“勤”字,能弥补我在教学上的失败之处。
课标分析
本课为湘版美术教材年级上册第五课,包含“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范畴。
分为两个学习单元,以剪纸和中国结为切入点,引申和拓展出更为广泛的民俗文化活动,使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活动有较大兴趣和教全面的了解。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进入初中学习的开始阶段,既带有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又有青春期前期的敏感多疑,自我意识觉醒等特点。
他们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知识面的扩大促使他们对现成的结论不满足,从而寻求认识事物真想的内生动力和探索欲望。
针对本节课的民间美术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有接触但认识不深更谈不上理解。
所以学生的认知障碍主要会表现在对纹样的理解和运用上。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了解剪纸知识,认识传统文化,了解民间艺术,通过欣赏民俗剪纸画作品,更能深刻理解我国人民通过劳动和生活实践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但在尝试运用创作过程中,不能够大胆表现,少有欠缺,技法的提升有待以后的练习。
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把情感放在绘画作品中这一目标,更需要日后的欣赏及强加练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美术 喜庆 吉祥 民间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