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集体备课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4377627
- 上传时间:2023-05-0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35KB
初三语文集体备课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三语文集体备课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集体备课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①描写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
②用夸张手法写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③用比喻的手法写水的动态美的句子是:
④含蓄表现作者鄙弃名利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⑤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什么
⑥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
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
⑦本文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景
⑧本文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式举例说明
⑨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文中有那一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阅读简答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5.文中写道: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
6、从第一段中“曾不吝情去留”的句子,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的人.
7、从第-一段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的语句.
8、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9、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10、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执策而临之,曰:
3.阅读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
燕策一》)
注释:
①涓人:
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
②安事死马:
要死马做什么。
③捐:
白白费掉。
7.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⑵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手?
10.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
《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以“食马者”寓()
11.《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翻译句子.
(1)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8)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9)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0)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11)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题。
(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④之。
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
“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
”范仲淹曰:
“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
【注释】①南都书舍:
当时有名的书院。
②釜:
锅子。
③齑(jì
):
腌菜或酱菜。
④啖:
吃。
⑤留守:
官职名称。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礼愈至
(3)日煮粥一釜
(4)馈以佳肴
2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
辍耕之垄上(去)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2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3分)
选文
主要人物(人名)
主要内容(限8个字)
共同点
甲文
(1)
借书抄书,从师求教
(3)
乙文
范仲淹
(2)
24.作答。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
为什么?
(2)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
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
甲:
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
(1),辄以水沃面
(2);
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昏怠:
昏沉困倦。
2、辄:
就。
沃:
浇。
这里是“洗”的意思。
3、食不重肉:
不多吃肉。
22、解释加点的词。
(1)余幼时即嗜学(
)
(2)录毕,走送之(
)
(3)益慕圣贤之道(
(4)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23、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肉食者谋之
24、翻译句子(6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5、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甲段中写人物读书刻苦的语句是:
27、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
___________(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分)
默写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山坡羊·
潼关怀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语文 集体 备课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