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基四步”教学模式.ppt
- 文档编号:4472238
- 上传时间:2023-05-07
- 格式:PPT
- 页数:55
- 大小:397KB
小学语文“三基四步”教学模式.ppt
《小学语文“三基四步”教学模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基四步”教学模式.ppt(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三基四步”教学模式玉溪市红塔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姚桂琼,老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潘春雷,问题的提出:
说到“备课”,老师马上会想到“抄教案”,“抄教案”似乎成了“备课”的另一个代名词;而说到“上课”,很容易想到的是教室内教师“唾沫横飞”、学生“昏昏欲睡”的情景。
也许这话稍有点危言耸听,但在全国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中,这是已成了公开的秘密。
2000年,全国开始推行第八次课程改革。
玉溪从2002年9月开始推行。
自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各级科研机构的领导、指导下,在各学校的努力下,课改从“面”上得到了一定的推广,教师们从教材、理念上有了一定的新认识,从教法上也有了一些新尝试。
但是,多年的一线教学,我深深地清楚,课改“面”上得到推广了,但“点”上的深入还不够,备课“高耗低效”的问题严重,借鉴别人的多,自己生成的少。
好多老师在备两次课(可不是二次备课),教案上写一种,课本上写一种。
(这是教师繁重的负担之一,一周上课乍听十二、三节课,备课十二、三节,改作业十二、三节。
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小学周课时一、二年级26节,三至六年级30节。
教师基本是满负荷运转。
除备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之外,参加教学评估、应对检查、晋升、评职称、课题研究、学习培训等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这听起来让人感觉无耐,又让人感觉心痛。
这可是教师时间、精力的极大浪费啊!
上课,部分教师还属于注入式,还有少数满堂灌的现象;部分教师的启发式变成了问题式教学,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
“为基础教育教师减减负。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其实,老师们都很努力,也都想实现新课堂的转型,但不知该怎样转,朝哪个方向转。
特别部分年长一些的教师,虽然也在努力,但因受多年教学经验的影响,已经习惯成了自然,要一下子转变,还需要一定的实践过程。
存在问题探因,为什么“备课”从“写教案”变成了“抄教案”?
为什么上课总是由“教师讲”代替“学生讲”?
1“教育”本身细小、繁琐(“教育是在用广博的爱,做细小的事。
”),耗时多,收效微,见效慢,逐渐磨灭了教师的教书热情,再加上纷繁的社会影响,减弱了教师的职业崇敬,形成了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教书只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没真正成为一种为之奋斗的事业。
教师很少潜下心来,真正投入地去教书,去育人。
因此,备课、上课就成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只是走过场,完成任务。
2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家长对教育太多的关注和较高的期望值,带给了教师太大的压力,使教师只忙于顾及大家关注的焦点分数或升学率。
备课和上课时,在内容上受到了束缚,更多考虑的是知识和结论本身,而忽略了知识产生或获得的过程,考什么就上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有时,过程比结论更具有意义:
它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它能展现思路和方法,教会人怎样学习;它帮助我们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只凭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批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
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3要上好课,功夫要花在课前,即“备课”。
“备课”不在于“写得多”(“抄得多”),而在于“钻得深”、“悟得透”。
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都知道,以前是“教教材”,现在是“用教材教”,而怎样“用教材教”,就需要我们很好地认识“教材”。
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上,直接引用了靳玉乐先生的观点“教材是范例”: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材的观念呈现出新的转向,这转向的根本特征是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
它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在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
”其实,叶圣陶老先生也早就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在备课时,先要考虑编者及作者的意图,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解读,教师先和编者、作者进行对话,产生共鸣;再通过上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和编者、作者思维产生碰撞,唤起学生心灵的回声。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回归学科本位,通过多向体验探寻有趣、有效、有用的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最根本,也是最艰巨的课题。
怎样更好地为教师“减负”?
帮助大多数老师备课时花最少的时间,最好的解读教材,最准确地把握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多向学习体验,上课时更好的“用教材教”,使“语文”更像“语文”,从而尽快地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减备课消耗时间找简洁高效方法,模式的提出,针对现在小语教学中存在的“备课”和“上课”问题,笔者结合自己40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区级教学竞赛课、交流课、研讨课、示范课的经验,以及自己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联系对“四观”及其他学习认识,重新对“语文”进行了定位,然后从自己写的近二十万字的教育教学研究资料中,总结提炼了“小学语文三基四步体验教学模式”。
模式本身:
模式的操作程序,简单说,就10个字:
备课抓“三基”,上课走“四步”。
模式冠状流程:
备课抓“三基”,抓基础体验文字,这里的基础,包括了“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无论哪个学科,它都有自己的一些基础,这是不容忽视的。
从基本技能上看,仍是“听说读写”四个字;而从基础知识看,就是“字词句段篇”五个字。
而针对小学来说首先还是字词,这是筑成“语文”这座摩天大厦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上明确提出,到小学六年级止,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抓基础,就要从体验文字开始,最后再回归文字。
抓基础要抓字词,抓字词,怎么抓?
从音、形、义入手,多进行“听(听老师的,而更多的是听学生的)、说(老师说,而更多的是学生说)、读、写”体验。
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找准难读的字音,在读的过程中教师或学生加以示范、纠正,重点是前后鼻音、平翘、齐撮和入声字;在字形上,主要抓容易写错的那些,一定不能面面俱到,头发胡子一把抓,因为大部分的字学生已在无意中识得,需要的,只是纠错而已,你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会显得针对性不强,难点不突出,学生不容易记住、记牢;而对字的义,让学生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理解即可,比如画、演、说、找近义词、造句、联系上下文等,有一些,虽然暂时不能理解,可在长期的运用中、实践中,他们会产生顿悟现象,经过实践感悟来的东西,那将更为深刻、持久。
找基点体验文思,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失去了思维的语言会变得浅薄无力。
有人把思维分为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相对地说,理科思维更富逻辑性,文科思维更具形象化。
(读数学要把书越读越薄,读语文要把书越读越厚。
)找基点,就是要通过找切入点、重难点、生发点,把“文”与“思”很好地结合起来,从“文”入手,通过体验,“文”中悟“思”,“思”中品“文”,为学生搭起类比、联想的桥梁,练就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超越课堂40分钟的时间限制,跨越教室几十平方米的空间界限,依托文本,又跳出文本,去任意驰骋。
切入点面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就像是面对一件完美的建筑,怎样选取一个最佳角度,带领学生走进去,去细细欣赏。
这所选的角度、或者说是带领学生走进去的点,就是我所说的切入点。
切入点选得好,能让学生尽快领略文章的美、艺术的美。
选取切入点,关键要找准学生的“临近发展区”(就像小时候跳沟找最窄的地方)。
通过体验,唤醒学生头脑中和新知最接近的一个发展区域,做到自然衔接过渡。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导”只是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只相当于一个引子,不能老在“课文”这一“建筑”周围徘徊,在这儿太多地浪费时间,要让学生尽快接触文本,一般、分钟即可。
重、难点带领学生“走进去”以后,不能让学生“面面俱到”地看,因为往往面面俱到会导致一面都不到。
你主要要欣赏什么,得为学生指出,这是所说的重点;而什么地方难看明白,你要为学生作好引导,这就是所说的难点。
这两点是必须要抓紧抓牢,不容忽视的。
而这个,也是老师平时教学强调很多的,老师会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把握,就不作太多的列举。
生发点如果说,切入点所说的是“走进来”的问题,那么,生发点所说就是“看出去”或者“走出去”的问题。
除了展示给学生一座完美的建筑,还要引导学生由这座建筑透视出去,去体验这幢大楼后面更为广阔的世界,去体验“山外的青山楼外的楼”。
因此,生发点也可以说是创新点。
“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生发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但要注意,一定要在把课文读深、读透的基础上进行生发,不能为生发而忽略了课文本身。
语文教材是个例子,但我们不能没把例子吃透,就去“举一反三”,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那可以说是吃“夹生饭”,弄不好会引起消化不良。
在“广度”和“深度”的延伸上,应该考虑先求透求深,再求广。
一般情况,生发的时间不超过分钟为宜。
定基调体验文情,这里的基调与其说是音乐上的高低,不如说是美术上的冷暖。
一个画家在作一幅画前,首先要为这画定一个基调,然后决定采用冷色系还是暖色系。
我想,作为一个教师,在拿到一篇课文后,也要能为这篇课文定一个基调,是悲、是喜,是褒、是贬再决定是扬、是抑、是动、是静。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没有情感的语言文字,是一种词藻的堆砌;没有真情的语言文字,会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
忽略了情感的因素,你上得再生动,语言文字抓得再扎实,也是不到位的。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情感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真我”,露“真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七情”,即“喜怒哀乐爱恶欲”。
生活中,我们都很讨厌“冷漠”,那么,我们就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再去演绎“冷漠”,要把他们塑造成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人。
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感受课文的情感因素时,不可忽略了教师的示范和影响。
人们把中央电视台的几位新闻联播主持人称为“国家的晴雨表”,国家的荣辱悲喜都写在他们的衣着、表情、眼神中。
而教师也应成为“课文的晴雨表”,欲喜先喜,欲悲先悲,遇怒则怒,遇静则静,教师一定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要敢于释放自己,用自己的神态、语言、情绪等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使他们通过大胆体验,和课文同悲、同喜、同激动、同平静只有这样自外到内的学习,才谈得上提高语文素养,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学习。
上课走四步,一、初读感知通(过音关);二、再读理解懂(过意关);三、精读感悟入(过悟关);四、品读升华出(过诵关),一、初读感知(通)语音体验,现在的学生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有一个较有意思的现象,“会背不会读”,他会流畅地把课文背出来,但你让他逐字指读,他却可能读不到底,这主要是初读不过关的问题。
文字,有表音、表形、表义功能,音,是它的第一特征。
因此,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音体验。
找准切入点“走进来”后,先要解决“通”的问题。
可先自由读一遍或几遍,借助生字表或工具书先自己读通。
再通过指名一人读一段或一人读一句的方法,拉网式过课文,由教师或学生示范、矫正,梳理体验课文读音,进一步强化初读。
(初读一般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形式较好,因为朗读水平有差异,齐读一般不易整齐。
),二、再读理解(懂)语意体验,读通课文后,还要让学生“读懂”课文,体验文字承载的意义。
在语意体验中,重要的不在“意”本身,而在体验“意”的过程。
“我们不能带领孩子去周游世界,但可以教给孩子走路的方法。
”学法指导,就是为了“教给孩子走路的方法”。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先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勾划、标注,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模仿,通过勾划、标注、模仿,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参与,就能更好、更深入地体验语意,感受课文,理解课文。
翻开苏教版教材的课后要求就会发现,苏教版更重视的是“读”和“写”,而没有太多的理解要求。
这就是“新”语文(其实是“原始”语文)的特点,淡化说教训练,重视诵读体验。
教学中,不用进行太多的讲解,可以以读代讲、以读促讲、以读促解、以读促悟,使“读”占鳌头。
(再读一般可用范读、个别读的形式,进行学法指导。
),三、精读感悟(入)语境体验,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努力实现“个性化阅读、多元化思考、独特性表达、创造性运用”。
我们要把学生带入语境,去整体感知,又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理解空间、感悟空间、思维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读课文,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见解,切不可让老师的归纳简单代替。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不同。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这些都是孩子心灵和课文碰撞产生的火花,它没有好坏之别,没有对错之分,是最珍贵、最纯真的心灵独白。
简单说,精读感悟,就是学生“内化”(入)的过程,也是他们独特体验产生的过程。
精读主要针对的是部分,用在课文的重点或难点处。
有时为了深入理解课文,可采用生物学上的“解剖”原理。
通过解剖,把最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部分层层剖开,细细观察和理解,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在对课文读通、读懂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比如,说一说:
你最喜欢谁?
你学了课文后有何感受?
写一写:
中高年级同学可以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写旁批,把自己的所得、所想、所感写下来,这既是一种读书方法,也是一种练笔方式。
也可以由教师事先适当设置问题,作抛砖引玉之用,它可以是课文的深入,也可以是课文的生发。
(精读一般可以采用个别朗读的形式,体现个性阅读和多元思考。
),四、品读升华(出)语调体验,如果说“精读”是“剖开”、“内化”的过程,那么,“品读”就是“缝合”、“外显”(出)的过程。
课文是一个整体,无论最后绕多远,钻多深,在学生体验产生后,再让他们回到课文中来,带着自己的感受、所得,把全篇课文或最有启示的段落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加深印象,升华情感。
(品读一般采用角色朗读或齐读的形式,由点上扩展到面上,体现整体感受。
),1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学科特点,“三基”符合新课标“基础性”、“人文性”、“开放性”等特点,能让教师尽快地实现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转型,促进新课程的改革;而“四步”则让教师更好地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以读为本。
如果说,魏书生老师“六步教学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育能力,那“三基四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感悟能力,再怎么说,按此模式也得把课文读上四遍。
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地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读,从课内到课外地读。
模式特点,2指导性、可操作性强,小学语文“三基四步”教学模式,从备课抓“三基”,到上课走“四步”,这以一定的程序化进行规定,便于操作。
而且备课耗时少,上课收效大,对教师的指导性强。
3注重实效性,本模式,“四步”的实是一目了然的,“三基”作为备课的指导和课上的渗透,它的实又体现在哪儿呢?
可以这样划定,“抓基础”主要是强化语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从“字词句”入手,抓好抓实了,基础扎实;“找基点”主要侧重语文的“开放性”,着眼于一种“大语文观”,找准了,学生思路会较活,眼界会更宽,抓多了,学生能力强,学习有后劲,短期不一定见效果,越往后会越好;而“定基调”主要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性”,注意多了,学生会更加有血有肉、有情有义,4.模式化与个性化的结合,上课走“四步”,这是不变的,这是一个模式化的过程;但备课抓“三基”,这却是一种个性化的东西。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老师,由于工作时间、生活阅历等的不同,各人对教材的解读不一样,那么,他(她)所抓的“三基”也会有所不同,对学生的引导也会不一样。
新课标倡导,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多元化思考、独特性表达、创造性运用”,这一目标的达成,要求教师首先进行“个性化阅读、多元化思考、独特性表达、创造性运用”。
备课抓“三基”,刚好可以做到这一点。
操作要领:
“小学语文三基四步体验教学模式”,在“备课抓三基,上课走四步”这一主要流程中,教师要重点把握“体验”二字。
备课时的体验文字、文思、文情,这是动宾式词组。
因为备课主要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教师要主动从学科本质出发,围绕新课改的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站在知识系统的角度和孩子未来发展需要的高度,去体验品评教材,去设计体验教法。
这样,上起课来才能做到成竹在胸,如庖丁解牛,游刃在余。
上课时的语音、语意、语境、语调体验,这是偏正式的词组。
每一步的内容不同,但重点都在“体验”上,这正好符合新课程改革中“重过程体验”这一理念。
用备课的“师之思”,引导学生通过不同侧面的语文体验,用他们童稚的眼睛、纯真的心灵、纤弱的双手从文字表面入手,逐步挖掘开来,去触摸文本最本质的东西,从而唤起“生之思”对语文音、形、义、情、理等多方面的思考,那样,“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实践与检验,本模式于2006年10月提出,并用4个月时间进行完善。
从2007年3月起,我先后用三个教学班亲自进行实验。
2007.32007.7大营街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乡镇小学高段);2007.92009.7玉溪聂耳小学五年级二班(城区小学高段);2009.9月至今聂耳小学一年级一班(城区小学低段)在五年半的实践中,我用根据模式设计的教案备课,按模式上课。
尽管上课的对象不同,但从双基情况看,都有着相同的进步:
大营街小学五
(一)班:
接手时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总评成绩72.44分,一学期以后,总评成绩为94.14分,在同年级中上升了9个名次;聂耳小学六
(二)班:
接手时平均分和其他班差距很大,与最好的班相差7到8分。
接手后经过的四个学期期末检测中,平均分分别为85.5分、89.9分、90.2分,最后的毕业检测中为91.6分,和最好的班级还有2.8分的差距,呈逐步上升的良好趋势。
聂耳小学一
(一)班:
从学年教学质量检测看,总体情况较好,100分有22人,95分以下只有5人,虽有两个20、30多分的同学,平均分仍为95.83分,“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
”分数是一种简单的量化形式,反应的只是基础知识的巩固情况,而从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看,因为教学中训练扎实,学生的耳朵更灵了,嘴巴更巧了,大脑更活了。
对“语文”这个学科来说,有什么比这个更为重要呢?
总结与发现:
1“古今”语文教学模式思索我们可以闭眼回忆一下古人在私塾、草堂读书的情景摇头晃脑、琅琅上口,却没有太多的说教训练(最多的训练就是读和写),有的只是偶尔的点拨。
表面上看,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事实上他们进行了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的融合。
久而久之,所谓的“慧根”就打通了,就可以一通百通、融会贯通。
于是,很多著名诗人、词人就由此产生了,针对现在知识日新月异的增长势头,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久而久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特别是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
而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不仅仅是能写写诗、赏赏月的人才,而是能说会道、能写会算、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能创新的综合性人才。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则从四个方面重新为“语文”作了定位: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简单说,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独特性、创造性、开放性”等。
2语文“尝试教学”思辩自邱学华先生从世纪年代开始的尝试教学实验开始,先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次次的教育思考和“尝试教学”研究热潮。
在此热潮中,我也学习了解了邱老师的一些教育思想。
对邱老师提出的“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理论我很有同感。
的确,对学生来讲,不在乎老师讲了多少、做了多少,而在乎学生讲了多少、做了多少。
据心理学家统计,一个人听到的,最多能记住10%;看到的,能记住15%;而亲自经历的,却可以记住80%。
尽管我是教语文,而邱老师的实验是从数学开始的,但我觉得,不管什么学科,只要培养方向一致,那它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肯定就有一些是相通的。
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邱老师“尝试教学”的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数学讲究“精讲多练”,而语文强调的是“以读为本”,学科要点不同,而相信“学生能尝试”这一点是共同认可的,那该怎样操作呢?
古人读书的情景和江苏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的“语文其实很好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给了我很大启示。
于是,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发现,其实语文同样可以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数学“先练后讲”,语文可以“先读后讲;学生先讲,教师后点”;新数学讲究“体验”,而新语文讲究“感悟”,那数学可以“先试后导”,语文可以“先悟后启”,因为,数学“不在讲解,而在发现”;语文“不在告诉,而在感悟”。
3语文评价的再思考说到语文教学的评价,我们首先要认识“语文”。
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语文是“语”和“文”的结合,“语”指的是口头语,“文”指的是书面语。
根据“语文”的定义,我们在评价学生的语文成绩时,如果仅靠一张试卷,就为学生评定一个等级,是非常片面的。
简单说,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只要他会说话,你就不能说他的语文成绩为“”;而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只要他能用文字去表达,也不能说他的语文为“”。
从这一意义上,不能不对现在语文成绩的评定方式提出异议,这是值得有关专家商榷的,在语文评价的问题上,根据语文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以及可操作性、可测查性,我作了这样的考虑,主要抓住“朗读、写字、表达(口头、书面)”,采取过程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详见下表:
(操作说明:
过程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朗读、写字、发言(口头表达)、作文(书面表达)情况勾出相应的等级,阶段评价依据学生期末检测成绩勾出相应等级,最后给学生一个综合评价,如A、A2B等,A越多语文综合水平越高),实施建议:
1灵活运用、避免呆板。
2教学语文有一定年限(最少五年),对“语文”有一定感悟。
3备课教案和课本结合,教案重“线”,课本重“点”。
二者互为补充。
实施中,你可以先“入格”,后“出格”。
先进入程式化教学,再从程式化教学中进行摸索、尝试,最后寻找、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如果能用我这块“砖”,引出更多的“玉”来,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那我的这个“三基四步体验教学模式”就更有意义了。
模式变式,在“小学语文三基四步教学模式”的统领下,依据不同的课型,保持“三基”,调整“四步”,形成“三基四步”汉语拼音教学模式、识字写字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模式、古诗教学模式、作文教学模式五种变式:
模式冠状流程:
小学语文“三基四步”汉语拼音教学模式,模式冠状流程:
小学语文“三基四步”识字写字教学模式,模式冠状流程:
小学语文“三基四步”古诗教学模式,模式冠状流程:
小学语文“三基四步”作文教学模式,在借鉴中学习!
在交流中成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三基四步 教学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