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语文.docx
- 文档编号:4599476
- 上传时间:2023-05-0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4.37KB
第七单元语文.docx
《第七单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语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单元语文
预设教案
授课教师
个人空间站
第七单元教材简析
教学内容:
25《玲玲的画》26《蜜蜂引路》27.<<寓言两则>>28《丑小鸭》语文园地七
学习目标:
1.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4.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5.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
通过学课文,.懂得课文蕴涵的道理。
课时安排:
9课时。
25《玲玲的画》
学习目标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
通过学课文,.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小女孩像,问:
你想认识她吗?
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注意读准后鼻音。
2.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
3.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出示生字词来检测)
4.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5.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本课生字的读音。
6.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课文)
三.理解词意,感悟课文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汇报自己这次又读懂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玲玲着急和高兴的心情。
5.理解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看图学着爸爸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四.交际训练,鼓励学生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1.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
跟大家说一说。
2.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打算怎样做?
五.作业
制作一张小报,题目自拟,要求有三个栏目:
a.你认识吗(集中展示课外认识的字);b.你知道吗(收集课外积累的词语);c.你能猜出来吗(字谜集锦)。
第 二 课 时
一.读一读,巩固所学知识
1.认读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了,谁愿意做爸爸和玲玲来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三.写一写,牢记生字字形
本课要写的生字中,你记住了哪个?
是怎么记的?
(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重点指导“糟”“楼”二字的书写。
(注意提示“糟”字右上部件的笔顺,“楼”字右上的“米”要小些,“女”的横笔要长)
学生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视,根据学生情况个别指导。
四.练一练,积累好词佳句
1.抄写并背诵爸爸最后说的话。
2.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拓展活动
将课文故事讲给父母听,再请他们讲一个类似的故事。
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坏事变成好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肯动脑筋
不可能办成的事能办成
26《蜜蜂引路》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
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
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蜜蜂)
2.揭示课题:
“引路”是什么意思?
(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
蜜蜂是怎样引路的?
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
聊天,闲谈。
惊讶:
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
带路的人。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
(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
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用图表表示。
(2)小组汇报。
列宁:
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
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间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6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27.寓言两则
学习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 一 课 时
一。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
二。
教学《揠苗助长》
1听录音读课文,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
(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
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
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
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
怎么说的?
结果怎样?
◆朗读第2自然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自然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d.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
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焦急——想办法(拔禾苗)——结果(禾苗全枯死了)
第 二 课 时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
揭示课题,释题。
a.揭示课题,正音。
b.释题:
问:
“株”是什么意思?
守株呢?
待兔又是什么意思?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
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第1、2自然段。
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b.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
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
(板书:
捡到兔子)
c.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
(窜—乱跑;撞—碰)
d.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
对不对?
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自然3段。
a.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
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b.齐读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a.他这样做对不对?
错在哪里?
学生讨论、交流。
b.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c.老师总结寓意。
(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d.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举例说说。
e.老师总结: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f.齐读课文。
三。
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9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指导写字。
4.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四。
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捡到兔子(乐滋滋)——整天等——农田荒废
28《丑小鸭》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教时安排】三课时。
【教前准备】
1.准备好写有生字词的黑板;
2.四幅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一百多年以前,丹麦有一个著名的童话作家叫安徒生。
他写了很多童话。
2.(出示挂图)这就是他的著名童话《丑小鸭》。
3.(板书,丑小鸭)学生齐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
1.(请一个学生上台指图)哪个是丑小鸭?
2.教师问:
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些什么?
3.四幅图连起来说说是什么意思?
三、初读课文
1.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看图(不看书)。
2.请学生翻开书,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检查初读情况
1.请7个同学给课文分段。
2.出示小黑板,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五、图文对照,初步理解课文
1.请一个同学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请同学们图文对照,找找每幅图和课文的哪段相对应?
六、再读课文
1.请4个同学分别读(1—2)段,(3)段、(4—6)段、(7)段。
2.全班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让同学们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图文对照,带着四个问题理解课文
问题一:
“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
1.请一个同学读(1~2)段课文。
2.教师提问:
“太阳暖烘烘的”中“暖烘烘”是说什么季节的?
3.看图一(教师指“丑小鸭”):
这只鸭子跟别的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4.看书:
书上哪些词说明了他是只丑小鸭?
找出来读一读。
5.根据回答板书出示:
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问题二:
丑小鸭这么丑,它来到世界上会有什么遭遇呢?
看课文第3段:
1.提问:
“丑小鸭”生活得怎样?
出示并理解“孤单”和“苦恼”。
孤单:
单身无靠、感到孤独。
苦恼:
痛苦、烦恼。
2.看图2:
周围的伙伴对他怎样?
为什么只有鸭妈妈疼爱他?
3.指导朗读第3段。
4.“丑小鸭”生活得孤单、苦恼,他也想得到别人的爱护,于是他怎么做了?
(离家出走)
问题三:
“丑小鸭”出走以后是怎样生活的?
1.同桌互读4—6段。
2.划出描写“丑小鸭”的出走后的句子。
3.根据学生回答,提出以下三个句子:
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飞到湖边的芦苇地里,悄悄地过日子。
天越来越冷……“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
4.提问:
丑小鸭离家出走后,命运改变了吗?
他应不应该离家出走?
5.(看图3)提问:
这时是什么季节?
天上飞的是什么?
“丑小鸭”为什么又惊奇又羡慕?
小结:
“惊奇”说明他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天鹅。
“羡慕”,他联系到自己的命运,非常渴望自己能像天鹅那样漂亮、自由自在。
6.指导朗读,读出“丑小鸭”的惊奇而羡慕天鹅的语气。
问题四:
“丑小鸭”是怎样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1.听录音机里播出一段轻松明朗的音乐,请一个学生配乐朗读第7段。
2.提问:
“丑小鸭”是怎样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3.根据回答,板书出示:
“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白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
女同学齐读这句话。
4.提问:
“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了天鹅,他此时心情怎样?
书上哪句话说明他此时的心情?
根据回答,指导学生朗读:
“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
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啊。
”
5.理解“原来”:
本来的意思。
提问:
本来他就不是一只鸭子,从前面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老师小结:
“蛋大”,“出世晚”,说明他跟别的鸭子不一样,此外,一年的生长变化说明他根本就不是一只鸭子。
6.请同学们把四幅图连起来看:
“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经历了多长时间?
各个季节他有哪些变化?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7段。
三、齐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配乐朗读课文。
二、检查课文第7段的背诵情况。
三、讨论:
从“丑小鸭”长成白天鹅这个童话故事中,我们应该懂得什么?
四、复习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认读:
稻草堆、剩下、等、特别、瘦瘦的、除了、咬、钻过、越来越冷。
2.出示生字认读。
堆、剩、等、特、瘦、除、咬、钻、越
3.指导记生字:
剩:
千乖乘剩共十二笔
瘦:
疒瘦共十四笔
越:
共十二笔其余字可让学生自己记。
4.用练习本抄写生字和生字词。
五、课堂练习
指导用“洁白”和“特别”两个词造句。
例:
洁白——雨过天晴,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
特别——奶奶过生日,妈妈给她买了一个特别大的蛋糕。
六、检查与测试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第7段。
3.练习把“丑小鸭”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丑小鸭
丑陋——孤独——害怕——羡慕——幸运——惊喜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4.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5.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1.识字卡片、词语卡片。
2.竞赛评比用的小红旗。
3.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读词有所发现。
自由读一读词语,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组内交流发现。
和同学说说自己的发现,听听同学的发现。
3.同位互读词语。
4.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5.鼓励积累此类词语。
二、日积月累
1.读一读,想一想。
借助拼音读四组字和含生字的八个词语,体会字义,发现汉字规律。
2.说一说,议一议。
和同桌说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如何记住八个生字。
3.玩一玩,认一认。
两人一组,一人做动作,另一个人找出相应字卡;一人说字,另一人找生字卡片,两人再一起读一读。
4、“我会填”给出四组形近字,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组词区别形近字的音形义。
教学时可组织小组学习,大家都来讲每组两个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
之后分头用字组词,最后再交流。
5、“我会读”安排读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一个石头上姑娘》。
朗读这首小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她在呼唤大家都来爱护环境,保护雕像。
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谈谈体会到了什么,最后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背下这首小诗。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再现情境。
口语交际之前,指导两名学生把小华遇到难题这件事表演出来。
2.小组讨论。
自己先想一想小华该怎样做,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有不同的意见 可以讨论、争辩,确定一名同学做代表给小华提建议。
3.提出建议。
4.辩论赛。
根据建议的情况,教师按“要记下名字”和“不能记下名字”两种意见,推举参加辩论的人,其他同学按自己的观点分坐两边做拉拉队,开展辩论。
5.两人一组表演从遇到难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展示台
此次展示活动,内容较丰富,既可以展示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公民道德要求、表现优秀品质的故事、谚语、成语等,也可以展示庆“六一”办的墙报、写的诗歌、记录“六一”活动的日记等。
一方面在本组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准备有关的材料,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本校或本班“六一”活动确定展示内容,还可以将有关“六一”的展示材料以《庆“六一”》为主题结集成册,供小朋友日后欣赏和家长传阅,激发学生主动搜集材料、参与展示的积极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单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