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4780183
- 上传时间:2023-05-04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97.19KB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小格呢?
10小格呢?
京的最低气温:
北京又是多少摄氏度呢?
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
(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
(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
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
(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
+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
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
(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氏度。
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氏度(板书-4)。
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
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
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
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
(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
以零摄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
(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
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
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大家再想想:
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
+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
-155米。
(2)小结:
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
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
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
提出疑问:
0到底归于哪一类?
(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
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
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
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
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
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
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
(板书:
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
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
(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
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
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
(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
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
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氏度以上和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教学反思;
新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折扣与成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折扣”“成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2.在理解“折扣”“成数”含义的基础上,能自主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生活情境重现结合所学数学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通过引导对比及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折扣”“成数”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去商场购物的时候遇到过商家做促销活动吗?
一般他们会采用哪些促销手段?
2.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打折”这种情况,没错,像这样降价出售一些商品,引发人们的购买欲望,是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之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了解有关于“折扣”这件事(板书课题──折扣)。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为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打下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折扣”
(1)(课件出示促销文字信息)这里的九折、八五折是什么意思?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反馈:
预设:
①举例说明:
一件衣服100元,八五折的话就只要85元。
②九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90%。
(4)归纳:
商品打几折,其实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5)练习:
看折扣写出相应的百分数。
(
)%
)%
2.解决与“折扣”相关的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第
(1)小题:
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独立完成并进行校对。
②反馈:
谁能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重点分析以下问题:
问题一:
八五折是什么意思?
是把谁看作单位“1”?
问题二:
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也就是在求什么?
(180的85%是多少)
(2)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第
(2)小题: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独立思考并完成,同桌交流解题思路。
②交流反馈:
重点对比两种解题方式:
第一种算法:
原价160减去现价(即原价的90%):
160-160×
90%。
第二种算法:
现价是原价的90%,也就是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160×
(1-90%)就是便宜的价钱。
想想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3)练习教材第8页“做一做”,完成后校对。
(4)小结:
通过刚才的问题解决,你发现原价、现价、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现价=原价×
折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折扣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自主权,认真去分析、思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实现问题解决的多样化,并进行方法优化的引领。
3.理解“成数”
生活中的百分数还有很多,比如说“成数”。
(板书课题──成数)
(1)学生自学教材,明确成数的含义。
(2)反馈:
说说什么是成数,可请学生举例说明。
(3)练习:
将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成=(
)%;
四成五=(
七成二=(
)%。
【设计意图】有了折扣理解的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成数接触较少,但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学理解,并通过反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了解,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很有帮助。
4.解决与“成数”相关的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①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问题。
②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思路一:
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也就是今年比去年少25%,今年用电是去年的(1-25%),即350×
(1-25%)。
思路二:
去年用电数减去今年节约的度数,即350-350×
25%。
教师小结:
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做一做”:
某市2012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比上一年增长两成。
该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
①独立完成再进行集体校对。
②说说如何解决这类“成数”的问题。
5.小结
(1)结合例1及例2说说我们是怎么解决有关“折扣”和“成数”的问题的?
(2)教师小结:
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折扣”及“成数”的含义,把“折扣”或“成数”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探讨,参与解题方法的总结,对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语言表达很有帮助。
(三)应用练习,巩固认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现在请你来算一算,做一做。
1.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题。
(1)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
2.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书店的图书凭优惠卡可打八折,小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省了9.6元。
这套书原价多少钱?
(1)请学生读题思考:
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和八折有什么关系?
引导明确:
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减少的钱数,它相当于原价的(1-80%)。
(2)尝试练习,集体校对。
3.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
某县前年秋粮产量为2.8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
去年秋粮产量是多少万吨?
4.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5题。
某汽车出口公司二月份出口汽车1.3万辆,比上月增长3成。
一月份出口汽【您现在访问的是六年级数学教案,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车多少万辆?
(1)读题,找出关键句,想想两道题目中增长的3成,分别是谁的3成?
也就是把谁看作单位“1”?
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2)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置和安排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教师对于练习的辅导也相应有层次性,简单的题由学生自行梳理、分析、解答,易错题和难题进行针对性点拨,对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应用也大有益处。
(四)回顾梳理,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
教学反思:
《税率与利率》教学设计教案
1.了解“纳税”及“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2.了解一些有关利率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公式,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1.通过对纳税及储蓄的认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理解储蓄的意义。
2.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将“税率”与“利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纳税、储蓄的信息;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
2.谁能来说说什么叫纳税?
为什么要纳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课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使学生明白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
1.理解“税率”的含义。
(1)自学教材第10页,进一步明确纳税的意义。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
什么是应纳税额?
什么是税率?
(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项目并进行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说说“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5%就是指的(税率)。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
税率=营业税。
(2)练习:
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
这里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资的3%吗?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税法规定。
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总收入-免征收部分)×
税率=个人所得税。
(3)对比两道题,了解税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了解税率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解读顺利地解决问题,使得问题解决和概念理解相辅相成,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理解“利率”的含义。
(1)除了税收,人们把有结余又暂时不急用的收入存在银行里,这也是支持国家建设的行为。
你对储蓄有哪些了解?
(学生根据课前了解说一说)
(2)自学教材第11页内容,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
(3)结合实例理解信息。
①(实物投影出示存单的凭证)这里哪个是本金,哪个是利率,得到的利息又是多少?
②这是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你发现什么?
③小结:
存期不同,年利率也不同,银行的利率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的。
【设计意图】虽然对于储蓄这件事学生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在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很有必要。
4.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4。
到期后,王奶奶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①到期后王奶奶能取回的钱应该包括哪几部分?
我们可以先算出什么?
试着先算一算王奶奶能拿到多少利息。
②反馈交流。
预设1:
5000×
3%×
2=300(元);
预设2:
3.75%=187.5(元);
预设3:
3.75%×
2=375(元)。
③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呢?
④想想利息的多少跟哪些因素相关?
该如何计算?
讨论得出如下关系式:
利息=本金×
利率×
存期。
⑤小结:
存期不同,利率也不相同,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存期和年利率的对应。
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在算利息时还要考虑存款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尝试自行计算利息,探讨利息的计算方法,在反馈中进行辨析答疑,从而得出利息的正确计算方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巩固。
⑥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钱呢?
⑦口答。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
王奶奶到期拿到的钱应该包括利息和本金两部分。
(2)尝试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012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5年,年利率为4.75%。
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
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①学生独立解答。
②交流反馈。
重点对比两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
8000×
4.75%×
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方法二:
(1+4.75%×
5)=9900(元)
说说这两种方法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分别是怎样思考的。
(3)教师:
我们是如何计算利息的?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将例题及尝试练习略作调整,使得教学更有层次性,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10两题。
(1)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得到300元审稿费。
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
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
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反馈。
③对比两题,看看两种交税方式有什么不同,想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9题。
下面是张叔叔2012年8月1日到银行存款时填写的存款凭证。
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
①要知道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得知道什么?
(根据回答出示银行存款利率表)
②存期半年,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③集体交流反馈。
2.实际运用
在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压岁钱吗?
如果把这些压岁钱存起来,你打算怎么存,到时会得到多少利息?
你准备怎么使用?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生活中的实例设计练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把握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课外拓展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2.课后调查(选做):
(1)问一问爸爸妈妈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了解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规定。
(2)了解家里的储蓄情况,了解我国最新的储蓄利率的信息。
【设计意图】课后调查,让课堂与家庭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第三单元/组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它们的组成;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归纳出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步参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
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包括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圆柱体和圆锥体模型
总课时数:
7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圆柱的认识
课型
讲授课
课时总数
1教材
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思考,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抽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2、
重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难点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
教学用具
圆柱体模型
教法、学法
观察探究、操作归纳。
课时序数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2、揭示课题。
1、出示教材第17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
在生活中有许多这种形状的物体,谁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形状。
2、板书课题:
圆柱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整体感知圆柱
2.教学例1:
认识圆柱
3、教学例2:
圆柱的侧面展开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
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1)认识圆柱的面。
师:
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指导看书,引导归纳。
(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
(2)、认识圆柱的高
a.操作思考:
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
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b.引导小结:
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c.结合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