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全解读.docx
- 文档编号:490033
- 上传时间:2023-04-29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8.85KB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全解读.docx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全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全解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全解读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全解读
教材分析
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增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情况分析:
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
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
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有着差异,很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虽然绝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理解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
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增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即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
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
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水平。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积极使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实行辅助性教学。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水平。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
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水平。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增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做到即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即时补救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一、单元课程结构
1.单元地位
七年级,是孩子们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阶段。
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跨度,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开始,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
在七年级《历史》课本的体例编排上,中国古代史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处于七个历史时期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开始,到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之前。
2.单元主题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从历史认知的角度来说,史前时期指的是我国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的人类活动时期,亦是国家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境内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伴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的历史也同步展开。
在这个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中国境内的远古先民们用智慧点亮了中华大地上的文明之光。
3.单元结构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课程安排上共有三课。
这三课分别是: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
这三课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彼此的时间跨度非常大,每课中的学习重点都是中国史前人类发展进程中极具代表意义的里程碑。
在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中,北京人是典型代表,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能够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
大约在一万年前,伴随着磨制石器的发展,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
距今约四五千年,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单元知识梳理
1.知识梳理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体现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同时,遵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点—线结合”原则,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知识的选择上与表现上突出基本的、典型的、重要的史事。
本单元第1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中的“元谋人”、“北京人”和知识拓展中的“山顶洞人”。
第2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
第3课的主要知识点有“炎帝”、“黄帝”、“炎黄子孙”、“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和“禅让制”。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无法也不应该追求面面俱到,我们应该避免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平均用力,应该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对每节课实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实施有效教学。
2.课标解析
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与本单元相关的课程内容是“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
三、单元教学建议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我建议做好以下三点:
1.分析课文结构、优化教学设计;2.明确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点;3.立足课本材料、服务学生学习。
下面,我就每一课的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1.分析课文结构、优化教学设计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是: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和北京人的特征。
第一个子目与第二、第三个子目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第二个子目与第三个子目之间是递进关系。
我国当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址三四百处,遍布全国绝大部分省市。
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著名的是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从面到点,从概括论述到典型实例的关系。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是:
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发展。
第一、第二个子目与第三个子目之间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第一个子目与第二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
半坡人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
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着定居的生活,聚落建筑持续完善,我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到来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体现总—分—总的结构,即从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到南北方两种原始农耕生活的展示再到原始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是:
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
三个子目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序的先后关系。
三部分内容围绕历史传说这条主线展开,向我们体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大量历史传说又进一步揭示了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该以时间为序,体现从分散到联合再到发展的主题。
2.明确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点
第1课的重点内容是北京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选定北京人为我国早期人类的典型,是因为北京人考古发掘的成果最具代表性。
通过学习北京人的相关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体态特征、生产与生活状况;并通过北京人的发掘过程,了解科学家们执着探索的精神。
第2课的学习重点是半坡人、河姆渡人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我国是世界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产与生活,是我国早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考古发掘证明,约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就形成了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后来发展为两大农业区,这就是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华北旱地农业区和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华中水田农业区。
半坡和河姆渡这两处遗址,从农作物的种植、定居生活及房屋建筑等方面,分别突出地反映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早期农业文明。
第3课的学习重点是炎帝与黄帝的传说故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这里包含了两层学习要求,一是知道炎帝、黄帝的古老传说;二是了解传说与神话虽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史实,但也传递出某些历史的信息。
中国人十分重视对自己历史的记述及代代相传,炎帝和黄帝的故事在后代的史籍、诗歌以及神话故事中多有记载,因为没有地下考古的实物证明和文字证据,相关他们的事迹仍属于传说,并且富有神话的色彩。
但从炎帝、黄帝的传说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些历史的信息,如在我国氏族部落时期,中原地区分布着一些部落,其中炎帝与黄帝的部落通过联盟进而融合,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在他们生活的时代,有很多农业、手工业方面的发明创造,反映出我国史前晚期的文明特征。
3.立足课本材料、服务学生学习
新版《历史》教材实现了“教本”与“学本”的结合,在以课文为主体的前提下,设计有大量的插图,配备了很多辅助学习的栏目。
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在第1课的示范教学中,授课教师使用课本中的人类进化示意图、“北京人头盖骨”历史文物图和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等资料引导学生感知我国早期人类的基本面貌,了解北京人的体态特征、石器生产、群居生活以及用火的大致情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在图片中寻找有效信息,从而提升了观察水平、分析水平和理解水平。
从历史文物图片中了解到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
在第2课的示范教学中,授课教师利用教材第七页“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使学生明确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人的具体生活位置。
在基于南北方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引导使学生了解、感知这两个不同的早期农业文明。
授课教师使用自制的对比表,协助学生梳理课文中的主要信息,使用相关的考古材料与学生一起探讨我国原始农业的产生,进而使学生理解到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分别代表了我国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早期农业文明,这两个区域的农业发展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第3课示范教学的最后环节,授课教师展示“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里的炎帝像”和“河南新郑轩辕故里”等图片,组织学生谈谈对炎帝、黄帝的理解,从而形成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是中华文明的开启者的共识。
教师还选择教材中的“材料研读”栏目组织学生讨论“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有何特点?
”这个问题,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在持续联结、融合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历史特征。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一、单元课程结构
1.单元地位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中国古代史,在体例上,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编排的。
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统编七年级教材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古代史部分,就是按照上述七个历史时期编排的。
本单元夏商周时期是从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为止(或以前256年东周灭亡为标志),涉及夏朝、商朝、西周及东周(春秋、战国)的历史。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早期融合与壮大、中原地区逐渐形成“华夏族”的民族交融的时期,同时也是早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勃兴和传播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文化奠基时期。
2.单元主题
统编七年级教材在夏商周时期内容上,梳理了历史的发展进程,突出了这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本单元体现了两个重要的主题: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变革。
3.课程结构
(1)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是:
第4、第5两课,涉及夏、商和西周的历史
(2)社会变革
主要是:
第6、第7、第8三课,涉及春秋战国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奴隶制渐趋瓦解和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统编七年级教材展示了这个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诸多变化。
二、单元知识梳理
1.知识梳理
夏商周时期是按时间顺序讲述约公元前2070年到前221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夏、商、周王朝兴替的历史进程。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也开始了以王位世袭制为特征的“家天下”。
夏商周时期在古代史上被称为“三代”。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夏、商、周三族的始祖与祖先崇拜各异,但其时已认同黄帝是共同的始祖,这显然是民族认同的结果,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兼容并包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西周的分封制,对王室稳固统治、扩大统治范围起了重要作用,说明我国古代疆域的持续扩大和对疆域控制管理的稳固,是我国古代早期重要的政治制度。
青铜器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日趋衰落;
战国时期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工程,既是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更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这个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繁荣的表现。
2.课标解析
本单元所涉及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如下: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建立于大约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作为中国古代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要素:
都城、军队、刑法、监狱等国家机构。
夏朝、商朝和西周地域更为扩大,建立了各项制度,尤其是西周的分封制,对王室稳固统治、扩大统治范围起了重要作用。
夏、商、周三代政权更替过程中,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揭示了政权更替的主要原因。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涉及的课程内容: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活动建议:
搜集青铜器的图片,说说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
这个时期我国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有很大发展,形成了以青铜铸造业为代表的青铜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业十分发展,青铜器种类丰富,制作工艺高超,教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介绍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发展;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汉字的形成与发展有长远的影响。
组织学生浏览国家博物馆等博物馆收集青铜器、甲骨文图片,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增强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变化”。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西周的各种制度开始动摇,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理解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战国时期,大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持续,而且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实行变法改革,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揭示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这个客观规律。
都江堰这个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选择都江堰作为学习内容,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反映出它在世界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8课百家争鸣:
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长远影响”。
老子和孔子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们的思想对后世有着长远的影响。
组织学生搜集孔子的言论,还能够结合语文课的学习,通过讲述老子、孔子的故事,分析他们的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提出了一些构成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重要思想,例如“和为贵”“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深刻地影响了后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理念,成为数千年中华民族精神持续发展、生生不息的思想渊源。
百家争鸣对当时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高峰,也是中国古代主流学术思想的源头,为后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三、单元教学建议
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本单元的课程有一定的接触,如《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2课中,学生学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通过图片理解了青铜器,分辨了青铜器的种类、用途以及青铜器上所刻的文字,还对“一言九鼎”等与青铜器相关的成语实行了探究。
第二单元第4课中,学生知道了“屈原的故事”,学习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对中国文字的特点有所了解。
对二十四节气有所了解。
第三单元第1课中,学生学习了“伟大的先人孔子”,了解了孔子作为“至圣先师”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第三单元第2课介绍了中国的国宝,提到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
介绍了神医扁鹊高超的医术。
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利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加以引导。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存有或出现的问题有:
对本单元一些艰深晦涩的专有名词难以理解,将古代神话传说典故与历史史实相混淆,无法从宏观上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
统编七年教材的编者在教材资源的创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教材本身就能够看成一个丰富的资源库,各位教师应注重教材和配套的地图册,这两种教学资源是每个学生手中都有的读物,学生离开课堂后还是能够阅读的,所以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材资源的使用。
教材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比如单元总结,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对本单元的总体把握。
下面我就针对每1课的内容,提供一些粗浅的建议。
第4课主要有4个子目: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
本课的四个板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反映了夏、商、西周的兴衰历程。
本课教学中各位教师能够参考示范课中的教学设计,梳理历史线索,利用教材、地图册,以时间线索为主线实行教学,结合《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P11-P13:
《夏朝形势》《商朝形势》《西周分封形势》等地图,有利于学生在初一阶段树立时空观点。
各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考古学的成就和教材中提供的考古成果素材:
与夏朝相关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教材P19《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与商朝相关的殷墟遗址(教材P22《知识拓展安阳殷墟》、地图册P12《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妇好墓出土的玉凤》)、以及与武王伐纣相关的利簋(教材P24)和与分封制相关的宜侯夨簋等,有利于培养初一学生的证据意识。
西周分封制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能够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教材内容,识读P21地图,了解主要诸侯国的分布,探究教材P22课后活动1,组织学生研读教材,理解和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本课还能够组织学生仿照书后大事年表,制作一张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协助学生学会知识整理。
第5课主要有三个子目: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能够归纳为两个板块:
青铜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和甲骨文(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早期文明,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师能够组织学生从青铜器的用途、功能和制作工艺三个方面来探究,教材和地图册都有丰富的青铜器器皿的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能够结合教材P23《相关史事》、教材P26课后探究1、地图册P14《青铜器的种类》组织教学活动,了解青铜器的用途和功能,进而利用两个典型的青铜器代表: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来探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教师能够组织学生课后用环保材料或者是适合的材料制作青铜器的模型。
有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教师能够利用教材P26《知识拓展——金文》,进而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甲骨文的学习。
甲骨文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教材相关甲骨文的内容是用两个子目来叙述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P25《相关史事》协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发现历程,利用地图册P15《甲骨文的刻写》让学生动手试试甲骨文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进一步了解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地位和影响。
关于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对初一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妨从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谈起,结合现代汉字结构和教材P25《甲骨文字形举例》与学生共同探究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当时中国高度文明的代表,夏商周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从传说时代走向文字记载的时代,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通过本课学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初一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第6课主要有三个子目: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是生产力大飞跃、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
本课全面地给学生描绘了一幅春秋时期的图景:
经济发展、王室衰微,春秋霸主、争霸战争、民族交融,让学生能够更加多角度地去感受春秋时代。
本课的核心主线:
从社会经济和政治局面两个方面表现了春秋时期的变化,建议教师参考示范课的设计,抓住“变”这个核心,协助学生理解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
课前能够布置学生查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本课能够利用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有条件的地区还能够从本地区与春秋时期相关的历史入手,展开研究性学习,或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教材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