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提升教师素养的研究结题总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 文档编号:5095716
- 上传时间:2023-05-04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36.50KB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提升教师素养的研究结题总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提升教师素养的研究结题总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提升教师素养的研究结题总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学校:
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在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办学层次。
二、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国家/政府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政府应明确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进行权力分配,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实现课程行政主体多元化和课程决策的民主化。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这一思想很快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把课程的决策权部分下放给学校的课程决策,产生了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许多操作模式。
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
2、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就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具体领域来说,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
(2)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研究。
其中,前两个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的研究比较少。
3、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的研究:
目前理论界探讨的两大热点问题,即“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将二者统合起来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
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
基于学校"
的实际问题。
它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生成性。
校本研究是新形势下小学教师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教师作为学校和校本研究的一分子,要怀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自身的发展作为开展校本研究的出发点和动力,用创新的方式开创校本研究的新局面。
创新点:
传统的校本课程的研究是单一的研究学校的教育特色,或只研究学校教师素养的提高,一方在另一方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探索,而我们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在于把二者有机地整合,让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教师的素养共同提高。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更是对学生学习经验和个性品质的改造:
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
课程应是开放的、动态的、民主的、科学的。
所以,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的所有成员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可以参与校本课程中来,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将校本课程开出学校,开到现实生活中去;
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它应重视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
四、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5—2015.06.10,搜集资料组建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2015.06.11-2016.04.20,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04.21-2016.05.30,深化实验阶段,准备结题材料,写出实验报告。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国学经典课程开发
通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形成了国学的学校教育基本途径,并通过国学教育,收到了以文化人的初步效果。
1.精心选编读本,让国学经典教育循序渐进。
中华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小学生应该诵读那些经典篇目,各年级应如何循序渐进是优秀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问题。
我们组织全体语文老师从认真研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入手,组织编印校本课程《经典读本》。
经过系统学习,认真统筹,深入论证,我们发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背诵75首诗歌,而现行教材中涉及到38首,其他37首诗歌在什么时候指导学生背诵是完成75首诗歌背诵任务的关键。
尽管有各种版本的“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但目的性都不明确。
我们结合教材中涉及到的69首古诗词,共选编了168首古诗词分6册供小学生诵读,每学年一册。
为方便学生系统接触中华古典文明,诵读经典,我们还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对韵歌》《增广贤文》《孝经》《论语》(节选)编入各年级读本。
通过试用,我们发现,这样的编排比较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循序渐进,又有效的避免了课内外的重复。
2.精心组织诵读,让经典浸润孩子的学习生活。
晨诵,每天清晨,学生伴着熟悉的校歌走进教室,就开始了经典诵读的晨诵活动。
诵读内容有昨天语文老师抄写在黑板“国学之窗”的诵读内容和我校编印的《国学经典读本》上面的内容。
老师会根据情况进行范读正音训练,会适时的进行齐诵训练。
集体齐诵:
上下午,课间操时间,全体学生在校园操场集合后,每班轮流产生的学生代表上台,带领全校师生诵读《论语》,朗朗的读书声都会从校园内传出,孩子们浸润期间,生命得到经典的滋养。
午写:
每天中午上课伊始,学生眼睛保健操时间以后,会非常有秩序的拿出国学经典笔记本,调整好坐姿后,静静的抄写经典语段。
在横平竖直、一笔一划的抄写中,学生感受经典的力量。
感受汉字的文化和方方正正的形体美,不仅仅是积淀经典,更是享受国学,滋养生命,快乐成长。
3.精心组织展示,让经典学习的后劲更足。
班级展示活动:
各班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经典诵读的活动,各种国学诵读展示,国学感悟沙龙,以及国学交流主题班会等,为学生们诵读经典不断的注入新的动力和兴趣。
节目展示:
节目展示分为级部节目和学校节目,舞台有每年春季和秋季的学校“阳光大课间”展示月活动平台和每年一度的学习“学生综合才艺展演”展示平台。
学生精心准备诵读节目,或领诵,或齐诵,或诵唱经典,或载歌载舞诵经典,形式灵活多样,备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喜欢,学生也在展示的过程中进一步树立了自信,坚定了好好诵读国学经典的决心。
国学经典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生成长,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和精神积淀,学生在诵读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课程的开发促进了教师发展,教师在诵读中,改变了自我,获取了智慧,丰厚了底蕴,读出了人生色彩,实现教师师德的提升;
国学经典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校发展,推动了课程改革,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二)实验操作课程开发
1.成立开发小组,确立课程目标。
儿童,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执迷于浩瀚星空的无尽猜想,他们会欣喜于自然界的一花一叶、一虫一草的微小变化,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基于此特点本课程注重儿童对周围事物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使孩子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知识,通过在“做”中、在“玩”中掌握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
我们成立以业务校长为组长,各科骨干老师为组员的课程开发小组,经反复研究,确定本课程目标为:
目标1:
让儿童在做中学,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科学的欲望。
目标2:
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现象,从生活经验中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目标3:
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的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目标4:
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并且能够对观察和实验的过程、结果进行陈述。
目标5:
有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而且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勇于改变自己的观点。
2.反复探讨研究,形成教学模式
科学实验操作课程选择贴近儿童世界的课外探究活动,采用两条腿走路,协调发展科学课堂上和课堂外的学习。
通过探索式学习,经历“问题情景—建立假设—寻求证据—解释、交流与应用”的基本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能让儿童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与发展。
科学实验过程帮助儿童体验科学实践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创新精神,提升科学文化素养,激发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让广大学生走进科学世界,让其体验科学的乐趣,丰富生活提高学习文化知识的素养,培养其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3.搭建展示平台,培养学生能力
请补充!
开发校本课程,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团队的形成。
加快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发,将是我们今后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永恒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提升教师素养的研究课题组
汶上县汶上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2016-3-20
7/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本 课程 开发 提升 教师 素养 研究 结题总 报告